蕙質春蘭第一百一十三章 打工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打工潮

第一百一十三章 打工潮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10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正文文/

朱雀城的建設在火熱的進行。陳文蕙發現,母親的眼光真是好,梅英真的是個人才,將來應該不亞于白氏。她一上手就展現出驚人的天賦,不但把天水城管理的好好的,還主持著新城迎紫城的建設,建設的進度雖然比不上自己的朱雀城,可是也跟黑家的黑丹城不相上下。

陳文蕙很是高興,看來二哥將來的成就應該不亞于大哥。母親真是找了兩個好兒媳婦。想到這里,陳文蕙又開始看來自新光城的信件。大哥陳文俊跟她說,因為陳文麟不停的掃蕩棉蘭老島的土著,俘虜了很多人,都用船直接給送去了倭國。現在倭國得到了這些人力的支持,進一步的掌握了倭國的那半壁江山。現在倭國的半壁江山不但都在陳文俊的掌握中,他還大力的發展工商業,手工業,農業。現在倭國的形勢一片大好。加上大楚運了好多的災民給他,他手里有人,自然就更加排擠起自己領地的倭國民眾了。對待倭國民眾的法律越來越苛刻,這些倭國的本土國民在倭國生存不下去,只得背井離鄉去了南洋謀生。陳文蕙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倭奴資源。倒是緩解了慶春城和朱雀城對奴隸的需求。

除了這些倭奴之外,陳文蕙還發現,城里多了許多從大楚來的打工者。究其原因就是一些本城的居民為了解決各個工坊缺人的情況,成立了運人的機構,專門從大楚把那些窮苦百姓運過來,然后轉手介紹給各個工坊。陳文蕙不由的失笑,看來中介到了哪里都會自發的出現。

陳文蕙對于這個現象不但沒有打壓,還積極的鼓勵。所以。新的打工潮已經在大楚蔓延開來,很多窮苦百姓都愿意去南洋打工。這也讓那些從事中介工作的老板們,賺了個盆滿缽滿。

其中,最先從事這個行當的大牛的姐夫就賺到了第一桶金。大牛的姐夫蔣石頭剛剛回到家里,現在他們家就在慶春城的大牛最開始的家住。院子也大,還有兩進,住著寬敞舒服。

他一進門。妻子齊玉芬就問:“今天怎么樣啊”

蔣石頭小心翼翼的從懷里拿出來一個折子。那個是南洋銀行的存折。齊玉芬接過來一看,頓時眉開眼笑,上面的數字又增加了。

齊玉芬問:“你這一次去大楚帶來的一千多個人都交給那些工坊的工坊主了這已經是第三批了吧”

蔣石頭說:“是啊。我們第一批運來了五百個人,都是之前預付過定金的。一來就給各個工坊去了,這些人,不枉費我在船上日夜跟他們講打工的好處。賺錢攢錢的好處,要簽訂時間長。這樣才能學到東西,才能賺到錢,將來才能有本錢開創自己的基業,也成為財主。所以啊。這些人,一去工坊就簽訂了十年,五年的契約。這下子后續的定金我也都拿到手了。第二批。我有了本錢,就雇了兩個船。一下子弄來了一千多人。也都簽了五年十年的契約。等到這第三批的時候,我特意去找了第一批的那些百姓們,我愿意免費給他們的家人捎帶錢回去。這些人都很高興,給了我他們新發的工錢。回到大楚,我不辭勞苦的,給這五百多人每個人的錢都給送到他們的家里。他們家里的人一看,這才幾個月的時候,就已經給家里寄錢來了,都心動了,都覺得在南洋能賺到錢,那些本來在猶豫的也都不猶豫了,都跟著我來了南洋。可惜啊,這第三趟雇的船少了,只帶了一千多人。”

齊玉芬點頭說:“那你可以再去一趟啊,那不是又是很多錢賺回來。我們家有了這些錢,也不要那么辛苦的開荒去了,直接在城郊買上幾千畝的土地,交給桂大去打理,我們每年白坐著都能賺錢多好啊。”

蔣石頭說:“是啊,我也想過上那樣的生活。可是,我還想買上桂大家那樣的好宅子呢。當然,像大牛家那么豪華的大宅子我們也不想了,但是桂大家那樣的還是可以的。”

齊玉芬笑著說:“那你快去啊。”

蔣石頭說:“現在的生意也不要做了,像我這樣拉人賺錢的,我們慶春城可是有好幾家呢。我看我不能光是拉人過來這么簡單。我要比他們的質量好才行。最好,我能在大楚請個秀才跟著我的船,在船上跟那些百姓們教導著認識字。你知道嗎識字有技術的工人,工坊主們愿意出更多的錢呢。”

齊玉芬說:“那行啊,你就請把。我記得我們村里就有個窮秀才,窮的都揭不開鍋了,其實,說是個秀才,只是讀了幾年書,考了那么多年,連個秀才都沒有考中,村里的人笑話他給他取個名字叫秀才。你要是請他,他肯定愿意,用的錢也不多。真正那些有秀才功名的人,誰愿意跟著你來啊。”

蔣石頭說:“嗯,你說的有道理。就這么辦吧。這一次去我要雇上三個船。對了,我去那些我拉過來的人那里,問問他們還要不要給家里稍帶錢這樣能有更多的人愿意跟著我來南洋。”

齊玉芬說:“飯菜都做好了,就等著你回來開飯呢,你怎么就要走了,再著急賺錢,也要吃了飯啊。”

蔣石頭笑了起來說:“是啊,明天再去吧。對了,我這一去又要一個多月,搞不好,還要兩個月呢,那個時候,估計都要到六七月份了,可能會錯過香花出嫁啊。女兒出嫁,嫁的又是慶春城的官員司長大人,這怎么能不在呢要是親家怪罪怎么辦啊”

齊玉芬說:“親家是司長不錯,是官員也不錯,可是,我弟媳婦也是官員啊,雖然是副司長,可是跟城主,副城主比親家還要親近一些,你沒有看到親家很尊重我弟媳婦嗎不用怕他們。不過,香花成親你這個父親不在,確實不怎么好。那也不能放著錢不去賺啊。就像是你說的,現在做這個生意的人很多,將來肯定更多。那個時候,說不定就不那么賺錢了。所以,這能賺一趟是一趟。只要我們攢夠了錢,買了地,將來哪怕這個生意不賺錢了,也不怕了,大不了不做了,我們收著大農莊還怕過窮日子”

蔣石頭一想也是就說:“好吧,我們給香花多一些陪嫁,我到時候多拉一些人來南洋就有了,這樣也算是對得起她,還是賺錢重要一些。香花出門子,有你弟弟,弟媳婦照顧者,一定能順利,我其實在家不在家都一樣。我們吃飯吧。”

齊玉芬高興的吩咐廚娘擺飯。兩口子帶著孩子們開始吃飯了。

桂大也很高興,新的一季莊稼豐收了,又一個擰主把傭金給了他,看著自己家存折上越來越多的錢。他也開始跟自己的婆娘商量起來:“我們天天給被人種地,我們自己家的地才只有幾百畝,是不是太少了。不如我們現在拿銀子去買地回來可好”

桂大媳婦一邊數著零碎的銀紙,一邊說:“拿錢買地干嘛現在慶春城的地都貴起來了。靠著城邊的地都要七八兩一畝。遠一點的很少有人愿意賣,即使是有人愿意賣也都是大莊園,一下子一兩千畝的,每畝地都要三兩銀子左右。我們還沒有那么多錢呢。”

桂大說:“這個容易,我們可以再貸款啊。反正我們也不會做別的,不如買地好。”

桂大媳婦說:“我倒是覺得城里的鋪子可以買一些。當初很多鋪子,只是賣一千兩左右。現在很多都賣到了五六千兩,租金也上漲了許多。我倒是覺得我們的錢,可以入手買一個鋪子,每個月什么都不干都能拿租金不好嗎”

桂大想了一想,覺得也有道理,就說:“我們的錢也不是很多,那是買地還是買鋪子呢”

這個問題不但困擾著桂大一家子,也困擾著慶春城那些第一批移民們,他們辛苦賺來的錢,先是買了土地,然后又攢錢買了房子,可是做生意,現在錢越賺越多,可是投資渠道卻變得少了,他們都開始發愁錢投資到哪里去合適了。當然也有守財奴,不善于理財的,就把錢存在銀行里面,每個月拿那少的可憐的利息。這種人通常都是被嘲笑的對象。因為同樣的錢要是買了田地,每年出產的莊稼也能賣出多很多被的錢。要是買了鋪子,那就更省事了,慶春城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各種鋪面的租金價格也是漲了不少,每個月收租是多么愜意的事情。于是,傾向于買鋪面的人越來越多,慶春城的鋪面開始一路猛漲起來。因為鋪面的漲價,導致慶春城所有的商品都漲價了,這極大的影響了大楚商人的采購熱情,這可不是好兆頭。要知道,慶春城可是全靠著這個稅收過日子的。農業稅和人頭稅都沒有征收呢。

陳文蕙及時的發現了這個情況。(未完待續)

泡泡,更新第一,全文字,無彈窗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