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春蘭第二十七章 糧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 糧谷

第二十七章 糧谷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11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本章節來自于

陳文蕙這時笑嘻嘻的說:“還有呢,手里有余錢的百姓們多了,結婚辦喜事的就多,這樣買衣服的就多,我們的美衣就能多賣幾件,我們的成衣鋪生意也更好了,賺的錢更多了,交的稅就更多了,父親在任上的功勞就更大了。以后就能升官,就能幫更多的百姓。周而復始,大家都越來越好。”

一番話說完,陳遠恒和陳文俊又楞了。經濟循環的規律,擴大內需的好處他們可是不懂的。以前也沒有思考過,現在陳文蕙提出來,無疑是振聾發聵,將陳遠恒的心都震動了。

陳文蕙卻毫不在意,白氏也沒有明白,一行人散散步,看時候差不多了,就回院子用膳了。陳文麟一路上很高興,秋天正是秋蟲多的時候,陳文麟一路上叫他的小廝青劍和臨波幫他捉了好多蟲子。

陳文蕙也沒有閑著,讓她的丫鬟秋碧和綠芽幫她采了很多不知名的小花。一行人開心熱鬧,但是陳遠恒和陳文俊卻沉默了。白氏覺得有異但是沒有說什么。

晚間飯罷陳氏夫妻要睡覺了,陳遠恒卻一點睡意都沒有,在房間里慢慢的踱步。白氏卸了妝,讓丫鬟們出去,對陳遠恒說:“老爺,可是還在想白天蕙兒說的話。”

陳遠恒停下腳步:“知我者夫人也。蕙兒的話是孩子話,道理是最簡單的道理,但是以前我們都沒有人想過。我們為官一任總是要完成賦稅。賦稅主要是靠田畝稅和人頭稅。畢竟我們是以農立國的。卻從來沒有想過生意上的稅收可以更高。”

白氏點點頭:“老爺說的這些個稅我不明白,但是,我卻知道,我以前只知道買地立莊子賺錢,但是那個太慢了。要是靠買地賺錢再買地再賺錢,這樣慢慢積累,我們都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京。每個白手起家的都要靠幾代人的積累才行。現在我們先是開油坊,又是成衣鋪子,又是酒樓,又是孵化場,幾項算下來才半年功夫,我們就立起家業,能有錢多買地,有了鋪面,有了錢,現在看來,離我們回京越來越近了。這是之前都不敢想的。所以我明白了,種地的錢只能是個補充,要想發家還要靠生意。”

陳遠恒說:“是啊,夫人治家是這個道理,其實治理一縣也是這個道理。要是生意好了,稅收多了,就可以減免農民的稅,農民手里有錢了,就能多買東西,生意就更好了,稅收就更多了。錢放在那里不能生錢,滾動起來就會越來越多。同樣的,稅收放在庫里并不能生錢,要放下去才能生出更多錢。”

白氏聽了明白了,想了想又說:“可是稅收都是要上交的,就是留著庫房里,也是有賬目的,老爺沒有皇上的旨意怎么能私自放入民間呢。”

陳遠恒平靜一下心情,點點頭說:“夫人考慮的是,要怎么做呢”說完又開始踱步了。一直到夜深了,白氏都困了,陳遠恒也沒想出好辦法,他一回頭看到,卸了妝的白氏素著臉,玉手支著素面坐在桌子旁打盹,才發覺夜深了,索性不想了,抱起白氏上了床。

白氏正在打盹,突然天旋地轉,睜開眼才發現被陳遠恒抱到了床上,不由得臉紅了。陳遠恒看著白氏如白玉敷紅霞般的玉容,壞笑著放下了帳子。

第二天,陳遠恒神清氣爽的把陳文蕙和陳文俊,陳文麟找來身邊,說出了昨天想的事情,并且把難題說了出來。

陳文俊說:“我昨天也想到了這里,也是覺得沒什么主意。”陳文蕙不經意的說:“這有什么,父親可以找開錢莊的朋友,讓錢莊貸款給農民,讓農民手里有錢了,就去買雞苗,養大了我們收購,收購時直接還了款,剩的錢再給農民不就行了。”

陳遠恒眼神一亮:“是啊,這是個好主意啊。剛好王義和就是開錢莊的。我明天就去找他說。現在正是時候,農民們正缺錢完稅,我的錢谷師爺正在發愁呢,不行,我們要趕緊回去,我要快點辦這件事情。”白氏是最支持丈夫事業的,一聽之下忙就下人們準備回城。

百忙中,陳文蕙偷偷叫來紫玉:“紫玉姐姐,我們走后,你趕緊加大批量孵化各種小家禽,馬上就會有大訂單來,你不妨招幾個短工,多孵出一些。要快。”這個卻給陳文俊主意到了,立即對小妹精明的頭腦佩服了。

在一片忙亂中,陳家提前返城了。陳遠恒一回到城里就忙下帖子找來王義和。王義和一接到陳縣令的帖子就開心。自從跟著陳遠恒做生意以來,王義和多賺了許多,雖然中間借給陳遠恒一些錢,但是陳遠恒都很快還了,信譽很好。

當然,王義和沒有敢收利息。饒是這樣,大家都知道他和縣令關系好,那些小吏們找麻煩的少了,省了很多事情,也省了很多錢。所以,一看到陳遠恒的帖子,王義和忙穿戴一新來到陳遠恒的書房。當然穿的是最近安城最流行的翠錦樓出品的寶衣。

陳遠恒見了王義和先是一番寒暄,然后把自己的用意說了。王義和聽了,想了一會說:“這個事情若是做成了錢莊貸款多了,利息就多了,賺的錢就多了,這種好事老爺能想到我,我先謝謝老爺。”說完一輯到底。陳遠恒忙扶起。

王義和又說:“這個事情有幾方面。一,要有本錢。本錢越大受益百姓越多。我的家底不多,但是三五萬兩還是能拿出來的。但是這些卻是不夠。”陳遠恒捻須說:“這個我早有腹稿。我想讓我的錢谷師爺把縣里庫房中的錢先借給你,這樣你的本錢就多了,可是卻要有個擔保才行,免得以后有御史拿這個做文章參我。”

王義和一聽忙問:“敢問老爺,這縣里庫房中能拿出多少呢?利息若何?”陳遠恒說:“一早我就詢問了錢谷師爺,縣里可動用的錢有四萬兩,這是因為正是秋收完稅的時候,我們卻不用現在就押卸進京,總要到明年的稅完了,才把這個四萬兩送去。因為歷年官場都是這樣,留給我們支配一年的。因此我們有一年的時間。其實還可以更多點,因為今年的稅還沒有全收上來。我也不能全拿出來,就這四萬兩吧。我卻是不用要利息,只要是借給百姓就行,這是一項善政,我只需要給知府大人報備一番就可以了。”

王義和盤算一下:“這個我們貸給百姓的利息怎么樣呢。”陳遠恒立刻嚴肅的說:“這個我希望是最低息。”

王義和聽后告了個罪,拿出隨身帶的小小算盤來扒拉了一陣。陳遠恒失笑,真是商人啊,算盤都能隨身帶。不過這個小算盤很精巧,銀光閃閃,應該是銀子和什么金屬合金的,只有巴掌大,一粒粒珠子都很光潔,可見是經常使用的。

一會兒工夫,王義和就算好了。王義和說:“要是這樣,我可以按照最低息貸出去,擔保人很容易,就讓我的好友藍尚翰來就行了,以藍家的家底給我擔保這四萬兩銀子很是輕松。生日做成,年終收本結算的時候我還能孝敬您七成利潤。因為利息低,我自己的那份錢自然就只能賺很少錢了,主要都靠這個四萬兩了,我還要養鋪子,伙計,還要打點一下,所以給您七成利潤。”

陳遠恒失笑:“這個七成我就不要了,不能讓王兄不賺錢啊。我只希望我治下的百姓生活的好些,我的賦稅能完成的多些,這樣來年考績就輕松一些就行了。”

王義和不明白做官的道理,但是他是明白金錢道理的,以為陳遠恒是嫌少,其實他的那部分錢是賺錢的,只是低息的情況下就賺的很少,但是,因為是縣衙出面貸出去,他省去很多收款和放款的成本,所以還是有賺頭的。何況能一次這么大的量,積少成多,就很可觀了。

這樣一想就一咬牙說:“不能讓您白辛苦,這樣吧,給您八成可好。”陳遠恒算是明白了,和這個人是講不明白的。干脆不費那個勁了。這樣也好,借此賺點錢,大不了自己不要送給上峰也是好的。就開口說:“算了,我們五五分賬就好了。但是得快點辦這個事情,這樣才能不誤今年的稅收。”

王義和這回知道陳遠恒是真心的了。想了一下,又說:“其實,還有幾個問題,若是不能解決,錢貸下去也沒有用。”陳遠恒奇怪了,問道:“什么問題?”

王義和說:“第一個問題就是,貸下去的錢給農民買什么?若還是農具之類的,明年他們收入沒有增加,怎么還賬呢?”一聽原來是這個問題,陳遠恒就把自己莊子上的情況講了一下,說:“我希望就像我莊子上一樣讓農民種黃豆,買雞苗。這樣就多了兩項收入,明年就自然有錢還了。”

王義和聽的眼睛發亮:“太好了,這樣更方便了,不用直接貸給農戶銀錢,只是給他們黃豆種子就好,這樣一來,我們的糧鋪賣黃豆種子,多了一筆生意,多賺一些,二來又可以推廣黃豆種植,明年我們就可以多收黃豆,我們的豆油生意就會更好。大人您不知道,現在豆油已經在我所有的鋪子里都推廣開來了,供不應求啊。我早就想擴大,可惜產量不多啊。”

,求收藏

(天津)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