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四百二十七章 七擒孟獲(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七擒孟獲(一)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七擒孟獲(一)


更新時間:2014年08月27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正文

正文

“兒郎們,都快一些,漢中王請咱們來,是來打仗的,不是來游玩的!加快腳步!等打完了仗,成都城內的錢、糧、女人,隨你們挑!”扎著一頭小辮子的孟獲,大聲向部下的蠻兵蠻將吆喝著。

在孟獲的催促下,蠻兵們加快了腳步,同時高聲呼喊道:“搶錢!搶糧!搶女人!吼吼——”

看到部下的蠻兵們提起了精神,孟獲哈哈大笑著,舉起馬鞭在自己戰馬的馬股上狠狠抽了一鞭,當先向前跑去。這次出征,孟獲口頭上答應劉備出兵十萬,其實他只出動了四萬蠻兵,并借口說其他的蠻兵還在整頓之中,會陸續趕來參與戰斗。在孟獲看來,漢人,那都是綿羊,有四萬如狼似虎的蠻兵,便足以應對了!所以,此刻跟在孟獲身邊的,只有三位洞主,他們每人調動了一支萬人的部隊,再加上孟獲本部的一萬親衛,共同組建了這支北伐軍。

經過一整天的急行軍,孟獲帶著部下的蠻兵來到了永昌郡的北部,只要再翻過一座山,就可以抵達犍為郡境內了,到時就可以與劉備合兵一處,共同向北征討漢軍了。

眼看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孟獲讓部隊停止了急行軍,在山腳下尋找背風之處安頓休息。南蠻人的習俗,是不會安營扎寨的,他們只是用做運輸用的騾馬和馱馬在外圍簡單的圍了一個稀稀落落的大圈,然后在內一層用馬車進行了封堵,充當營寨的柵欄,在兩層疏松的防御空隙處,以蠻兵來填補。

然后就在這樣簡陋的防御措施下,從中間支起數千頂大小不一的帳篷,權作露營之所。南蠻人在行軍打仗時的帳篷,也是有特定的順序的。一般來說,孟獲的大帳是被架在最中間;三位洞主的大帳緊緊依靠著孟獲的帳篷,坐落在中軍大帳的四周,以三角形的形狀,拱衛著孟獲的中軍大帳,組成核心區域;向外的一層,是近百個稍小一些的帳篷,以供各路洞主的副將們居住;再外一圈,則是上千個小型帳篷,組成一個大圓。把孟獲等人的帳篷圍在中央,這些帳篷是類似于小隊長之類的基層軍官居住的;最外圍,就是普通蠻兵們的臨時住所了,往往一頂不足五步寬的帳篷內,就要擠著十多名蠻兵同時休息。南蠻人對等級看的極為森嚴,從架設帳篷這個環節上,就可以預見一二了。

數千頂帳篷的架設,也是需要時間的,四萬蠻兵在一片笑鬧聲中。率先將孟獲和三位洞主的大帳架設了起來,然后便開始七手八腳的去忙著弄自己的帳篷了,乍呼呼的忙活了一炷香的時間,也只是架設好了一半的帳篷而已。

中軍大帳內。孟獲坐在中間,三位洞主金環三界、董荼那和阿會喃圍坐在他的身邊。孟獲雄壯的聲音率先響起:“兄弟們,本王聽聞漢軍作戰勇猛,法度森嚴。等稍后進入犍為郡之后,咱們可不能這樣隨意了,可別陰溝里翻船。被那些綿羊給暗算了。”

金環三節哈哈笑道:“大王多慮了,就算敖烈的漢軍再怎么勇猛,那也只是相對劉備手下的那些廢物而言,在咱們面前,漢軍頂多只是稍微強壯一點的羊而已,怎么可能是咱們這群如狼似虎兄弟們的對手呢?”

董荼那和阿會喃也點頭附和,贊同金環三節的看法。孟獲其實也并沒太在意,看到手下三位洞主都是信心滿滿,他也不再多說什么,只是笑道:“本王也知道那些漢軍的綿羊沒多大威脅,只是向各位提個醒而已。”

在孟獲和三位洞主渾然沒把漢軍放在心上的時候,諸葛亮卻出現在了距離他們的大營沒多遠的山腰上。看著蠻兵們雜亂無序的忙碌著,諸葛亮微微一笑,然后揮動手中的羽扇,向著蠻兵的臨時營地一指。

其實早在數日之前,敖烈決定回到北方的時候,諸葛亮就已經定下了今天的戰略目標,他就是要利用南蠻人輕視漢人之心,趁著他們立足未穩之際,先給他們來個下馬威,借機消磨掉孟獲的一部分力量。

看到諸葛亮的動作,王平立刻舉起了手中的大刀,向身后大聲呼喊道:“將士們,沖!”一萬漢軍騎兵,在王平的帶動下,策馬從半山腰上沖殺了下來,借著戰馬居高臨下帶起的沖擊力,向著蠻兵營地的側面狠狠地撞擊了過去,四萬只馬蹄同時踐踏著山石,將石子踢得亂飛,帶起了漫天的塵土,在空中形成了一條土龍。

正在架設帳篷的蠻兵們,被漢軍的馬蹄聲驚動了,很多人都面帶不解的抬頭看向了天空,他們不明白為何天氣在傍晚時分還是好好地,現在卻忽然打起雷來了。直到數十個呼吸之后,才有人反應了過來,大喊道:“不對,那不是雷聲,是馬蹄聲,附近有騎兵!”

中軍大帳的帳簾猛然被掀開,孟獲和三位洞主從大帳內走出,看向馬蹄聲傳來的方向,試圖在馬蹄聲中,分辨出來人的數量。金環三節趴在地面上,仔細的聽了一會兒,起身對孟獲說道:“很奇怪,聽馬蹄聲的頻率,似乎只有一萬余騎,但是聽馬蹄踐踏地面的力度,卻又不像只有一萬騎。”

不單是金環三節奇怪,就連孟獲都疑惑了起來,他清楚金環三節是個老手,不可能連戰馬的數量都分析不出來,可偏偏他給出的答案卻是如此的模棱兩可,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孟獲知道,漢軍的每一匹戰馬上,都有馬蹄鐵這種輔助性裝備的存在,他也就不會感到奇怪了,可惜的是,他并不知道這個細節。現在他們處在永昌郡,這里是劉備的地盤,孟獲錯誤的認為,一定是劉備派出軍隊來迎接自己了,因為戰馬上攜帶了大量的糧食,所以才會導致馬蹄踐踏地面的聲音格外沉重。

又是數十個呼吸之后,眼見的蠻兵已經看到了地平線上,迎著夕陽向自己這邊急速沖刺過來的漢軍了,當他看清楚漢軍的旗幟之后,立刻丟掉手中的帳篷,聲嘶力竭的喊了起來:“敵襲!是漢軍的騎兵!”

可惜,他發現的已經太遲了,現在蠻兵們根本沒有任何陣型可言,大多數人的手中甚至連武器都沒有,本應握著武器的手,現在卻是握著帳篷的一角!

在看清楚漢軍的旗幟之后,孟獲連忙向身邊的三位洞主大聲說道:“快集結人馬,瓦解漢軍的這次突襲!快!”三位洞主這才反應了過來,連忙各自轉身,準備去召集各自的部落勇士,就在這個時候,兩陣嘹亮的鼓樂聲,從營地的左右兩側同時響起,赫然是漢軍獨有的將軍令戰鼓!

左邊,大將魏延拍馬舞刀,帶著一萬漢軍現出了身形,口中大喊著:“大漢車騎將軍魏延在此,降者不殺!”

右側,一員白馬銀袍的小將,挺槍躍馬,率領一支萬人左右、步騎混雜的漢軍出現在了蠻兵們的眼中,大喝道:“大漢冠軍將軍姜維來也,降者不殺!”

與此同時,王平率領的一萬鐵騎,已經沖到了蠻兵們的營地之前,戰馬在巨大的慣性之下,狠狠地將蠻兵們布置在外圍的騾馬撞倒,然后在那些騾馬的悲鳴聲中,馬蹄在騾馬的身上踐踏而過,向著內層的蠻兵們沖了過去,站在最前排的數百名蠻兵,立刻被撞得倒飛了出去,口中鮮血狂噴不止。

王平一馬當先殺入蠻兵叢中,一刀砍掉了一個蠻兵的腦袋,厲聲喝道:“大漢安北將軍王平在此,降者不殺!”

此戰之前,諸葛亮就已經定下了這場戰斗的基調,采用攻心為上的策略,盡量以教化為主,對蠻兵能不殺就不殺,以免激起南蠻人更為激烈的反抗。畢竟南中地區被南蠻人把持在手中已經有數十年之久了,想要在以后徹底治理好南中,最終還是要依靠南蠻人之手才行,因地制宜、以夷制夷才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因此,經過一番惡戰之后,雙反都鮮有人員傷亡,最多也只是帶點輕傷而已,可是戰斗的結果卻大大出乎了孟獲的預料,他引以為虎狼的四萬蠻兵,竟然被三路合圍的三萬漢軍殺的潰不成軍,四萬蠻兵悉數被俘,就連孟獲自己都未能幸免,他最終敗在了魏延的刀下,成為了階下之囚。

當諸葛亮坐著四輪車,在一眾親衛的推動下,來到營地之中的時候,孟獲和他手下的三位洞主,已經被五花大綁的按在了地上。

輕聲笑了幾下,諸葛亮問向孟獲:“孟獲,你自持蠻兵悍勇,今日卻以四萬之眾,敗在我大漢三萬雄兵的手中,你服與不服?”

孟獲抬起頭來,憤恨的說道:“山路狹窄,我軍又沒有防備,這才被你偷襲得手,本王如何肯服?縱使是殺了本王,本王也不服!”

諸葛亮聞言,笑著說道:“好好好,你若不服,不如咱們便定一個賭約,本府只動用三萬兵力,便可在劉備的地盤上,隨時隨地將你擒拿,若是下次被擒,你便要真心歸降我大漢攝政王。”

孟獲轉了轉眼珠,遲疑的說道:“你若放本王離去,待本王整頓兵馬,再決雌雄,若是再輸給你,本王便答應你,真心歸漢。”

諸葛亮聞言,不再言語,只是對身邊的姜維說道:“把他們都押下去吧,等到天亮,放任他們自行離去便可。”(未完待續。。)

ps:ps:真不好意思,今天更新的太晚了一些,而且只能一更了,抱歉。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