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起云涌(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起云涌(二)

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起云涌(二)


更新時間:2014年08月09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正文

在敖烈率領十五萬漢軍,抵達斜谷關,和馬超從西涼帶來的兩萬虎賁精銳以及三萬西涼鐵騎匯合之后,使漢軍的總戰力達到了二十萬,已經從漢中班師回到成都的劉備,這才得到了風聲,連忙召集文武大臣,進行了緊急的議會。

劉備之所以是最后一個知道漢軍行蹤的,是因為敖烈對漢中以及益州方向所做的保密措施,遠比對其他地區更為嚴密,而且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消息的傳播速度當然也相應的要比其他地區差了一些,再加上被劉備安排留下來鎮守漢中的主將是黃權,黃權是一個出色的內政型人才,帶兵打仗并非是他所長,雖然劉備或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讓泠苞和雷銅一起留下來做副將,但還是沒能及時偵察到漢軍的動向,直到漢軍大軍逼境,距離漢中已經只剩下數日之遙的時候,才得到了這一消息。

議會上,自劉備以下,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凝重的神色。畢竟,現在才得到消息,已經有些晚了,就算即刻召集大軍,前往救援漢中,恐怕也趕不及了,更何況要召集起能抵抗二十萬漢軍的部隊,業并非是一時半刻就能做到的事情,最少也要兩天的時間,相信等劉備召集起足夠的軍隊時,漢軍已經達到漢中城下,開始攻城了。而蜀兵從成都出劍閣,奔葭萌關,達到漢中,一路之上崎嶇難行,大軍通過至少也要三五天的時間,現在只能寄希望于鎮守漢中的黃權三人。能夠擋住漢軍的猛攻,等待援軍的到來了。

劉備陰沉著臉。向四周的眾位大臣們環視了一眼,這才開口說道:“事態不用孤王多說,諸位心中也都清楚。漢中是益州的門戶,若是讓敖烈奪走了漢中,則整個益州都將毫無秘密的袒露在敖烈的面前,這是我們不能承受的損失。生死存亡之秋,方顯諸位的本事,這一仗要依賴諸位個展才華。助我大漢度過這次難關。”直到現在,劉備依然一口咬定自己是漢室宗親,自己的王爵又是漢中王,所以劉備每當在提起自己國度的時候,都會以大漢自稱,既表示自己才是大漢正統,同時也能起到鼓舞人心的效果。畢竟現在心系大漢的忠貞之士,還是有不少的。為了區別開敖烈的北漢新政,人們通常都會以蜀漢來稱呼劉備建立的王國。

法正站起身來,急促的說道:“大王,事情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我們不能再拖了。應該立刻召集軍隊,前往馳援漢中。同時也應該先派出一支精銳部隊,輕裝上陣,先行一步趕到漢中,幫助公衡(黃權的字)他們抵擋漢……呃。抵擋敖烈!”法正一時著急,差點說錯了話。在蜀漢,是不能把敖烈的北漢新政稱為漢的,而是要稱燕,也就是敖烈以前的王爵,這是一條不成文的規定,發起者,自然是坐在漢中王王位上的劉備了,因為在劉備看來,天下間只有一個大漢的傳承,就是他劉備建立的蜀漢!

無心糾正法正的語病,劉備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孝直,你認為派誰為先鋒前去救援漢中為宜?”

法正嘆息了一聲,低沉的說道:“大王,諸位,并非是法正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而是敖烈麾下的四支精銳此戰悉數登場,他們的戰斗力,絕不是一般軍隊可以抵抗的,派普通的將士前去,恐怕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因此,臣建議,請叔至將軍帶領白毦精兵前往,眼下,也只有白毦精兵,或許可以擋得住敖烈麾下的精銳了。大王再盡快征召部隊,火速趕往漢中,或許,還能救得回漢中。”

白毦精兵可是劉備窮數十年之功,費盡心血建立起來的精銳部隊,這支部隊經過十多年的成長,歷經無數次的殘酷考驗,才從戰火中逐漸發展壯大,到現在為止,也只有七千多人,尚不足萬人的編制,這可是劉備的心頭肉,還是劉備的貼身親衛隊,要把這支部隊派出去當先鋒,劉備心中著實有些舍不得,因為在戰場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劉備很清楚,先鋒往往就意味著炮灰,他已經失去了一支精銳荊襄軍團,再也不能失去白毦精兵了。

可是目前的形勢確實很危急,稍有遲疑就會失去漢中這扇門戶,讓敖烈此后可以長驅直入,隨意進入益州境內,這樣慘痛的結果,是劉備所不能承受的。低頭思量了片刻,劉備知道現在不是優柔寡斷的時候,越是危急的時候,作為君主,就越要有取舍,難道自己連劉協那個毛頭小子都不如嗎?劉協都能舍身成仁,自己派出白毦精兵,又有什么好猶豫的?思量一定,劉備豁然抬頭看向陳到,沉聲說道:“叔至,立刻帶上白毦精兵,先行一步趕往漢中馳援,務必要協同公衡他們擋住敖烈所部的攻擊,不出五日,孤王便率大軍來援!”

陳到踏前一步,右拳重重拍在自己的左胸之上,朗聲答道:“大王放心,陳到在,漢中便在!想要攻破漢中,除非踏過陳到的尸體!”

聽到陳到這樣說,劉備心中先有三分不喜,還未出征就說這樣的話,實在是有些不吉利,可是白毦精兵是陳到一手帶出來的,也只有他才能發揮出白毦精兵全部的戰斗力,若是換了他人指揮,心氣極高的白毦精兵們,恐怕也不會服氣。

再說,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劉備作為一國之君,自然是要一言九鼎的,朝令夕改可是會有損漢中王威儀的。劉備緩緩站起身來,目視著陳到說道:“此戰,一定要擋住敖烈五日的時間,為大軍趕到爭取時間,叔至務必小心謹慎,不可有失!”

陳到大聲答道:“臣遵命!”

就在劉備十萬火急的調兵遣將之時,敖烈已經率領著二十萬漢軍,經過一路疾行來到了漢中城外五十里的地方扎下了營寨,比劉備預想的還要快了整整兩天!

剛剛安頓好部下士卒,敖烈就召開了臨時的軍事會議。作為先鋒的呂布和趙云,分別率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呂布率先開口說道:“在布看來,漢中城易守難攻,有些不適合重騎兵作戰,如果要發動攻堅戰的話,龍驤軍將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作為四支精銳之一的龍驤軍,將不會得到參戰的機會,這是龍驤軍上下兩萬將士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布建議龍驤軍不參與此次的攻堅戰,而是快馬奔馳到漢中城背后,去伏擊準備前來救援的蜀兵。”

呂布發表了意見之后,趙云補充道:“溫侯說的沒錯,先前某在勘察地形時發現,漢中城外地勢并不平坦,確實不適合騎兵的沖擊,這一戰,以某看,應當以步軍為主戰力,輔以紅衣弩炮等大型殺傷性武器,壓制住城頭的蜀兵弓弩手,讓步軍強行登城。”

在聽過了呂布和趙云的意見之后,敖烈轉頭看向兩位絕世智囊,問道:“孔明,士元,你們怎么看?”

諸葛亮和龐統對視了一眼,兩人會心一笑,諸葛亮先說到:“溫侯和子龍的觀點十分可行,這一仗利在速戰,劉備班師回成都之后,漢中只有八萬軍守御,除去分散在各縣的守軍,漢中城內最多也只有五萬人駐守,我軍想要強行攻克漢中并不難,難的是要如何做到將戰損減到最低,畢竟,在漢中之后,還有很多場硬仗要打,劍閣、葭萌關等險要,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另外,劉備是絕不會坐視漢中落入我們手中的,因此一定會派部隊來救援,在劉備手下,現在唯一能和我軍四支精銳一較長短的,只能是他那支親衛軍——白毦精兵了,這支部隊人數在七千左右,我們可以按照溫侯的想法,提前繞道漢中城后的必經之路上,設伏一舉擊潰白毦精兵,也算是給劉備一個教訓。不過,溫侯此去只能限定在兩日之內,無論有沒有收獲,兩日之后一定要趕回來,否則的話,恐怕會落入劉備大軍的包圍之中。”

龐統補充到:“白毦精兵的統領乃是陳到,此人武力不俗,做事沉穩,溫侯此去也要小心一些,以溫侯之能,擊潰白毦精兵不難,但溫侯一定要注意,不要放走一個活口,尤其是陳到,絕不能讓他回到劉備身邊,這樣就能讓劉備徹底摸不清漢中這邊的情況,任憑我們擺布了。至于攻打漢中城,統認為已經無需多做安排,蜀兵一定想不到我們來的這樣急,既然此戰利在速戰,那我們就連夜發起攻城,按照平時的戰斗序列,先把漢中城內的蜀軍將士,搞一個人心惶惶再說。”

諸葛亮和龐統的話,都本著同一個觀點,速戰速決!這也是針對這次攻打漢中,所必須的戰斗方針。時間不等人,雖然漢軍一路疾行,硬生生多趕出來兩天的攻城時間,但誰也不能保證漢軍一定會在七天之內打下漢中,期間不會發生意外的變化,所以,一定要加快進攻的速度,提高進攻的強度,一定要在劉備趕來之前,占領漢中,否則,等劉備趕來之后,這場戰斗就不好說了,先前在情報上積攢下來的優勢,也會蕩然無存。

見到其他人都沒有異議,敖烈最終拍板定了下來:“傳令大軍挖掘無煙灶,生火做飯,一定要注意不能讓炊煙引起漢中城內蜀兵的注意,兩個時辰之后,在黃昏時分,發起對漢中城的強攻!”

重要聲明:小說“”所有的文字、目錄、評論、圖片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來自搜索引擎結果,屬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閱讀更多小說最新章節請返回首頁,本站永久地址: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