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三百九十三章 風起云涌(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三章 風起云涌(一)

第三百九十三章 風起云涌(一)


更新時間:2014年08月09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選擇字號:

選擇背景顏色:

正文

本章節來自于

北漢康乾元年十月十五日,十五萬漢軍迎著初升的朝陽,集結到了燕京廣場的忠烈碑之前,他們刀槍鋒利,衣甲鮮亮,一股昂揚的士氣,直沖天際。

站在點將臺上的敖烈環視了一圈即將出征的將士們,朗聲說道:“將士們,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但這是我大漢新紀元以來的第一場戰爭,也是為先帝報仇雪恨的一戰,只許勝,不許敗!告訴本王,你們都準備好了嗎?”

十五萬將士同時發出竭盡全力的怒吼:“時刻準備著!”

敖烈滿意的點了點頭,回過身看向身后的忠烈碑。在上次大戰之后,忠烈碑上又多出了很多人的名字,在第一行,只有一個醒目的名字:漢獻帝協。敖烈伸手在劉協的名字上撫過,然后指著劉協的名字,大聲問向眼前的將士們:“將士們,你們告訴先帝,你們已經準備好保家衛國,為國捐軀了嗎?”

“時刻準備著!時刻準備著!!時刻準備著!!!”

“好,牢記一句話,軍人,只有戰死的,沒有嚇死的!以前的燕軍如是,現在的漢軍亦如是!多余的話本王也不多說,扛上忠烈碑,出征!”敖烈大聲下達了出發的命令。

各級將領立刻呼喝自己的部下戰士,按照次序先后開拔。呂布和趙云是最先出發的兩個人,呂布帶著滿編的兩萬龍驤精銳,而趙云則是帶著一半的血殺精銳,一起率先踏上了征程,作為大軍的先鋒。這兩支精銳騎兵,側重點各有不同,龍驤軍擅長沖陣、鑿穿等重騎兵的作戰,而血殺軍則是全能兵種,同時還可以勝任探哨的任務,兩支精銳能夠形成完美的互補。保證在大軍前進的道路上,肅清一切障礙。

在呂布和趙云之后,就是敖烈的中軍主力了,這是一支由十萬人組成的隊伍,隊伍中既有一萬血殺軍和兩萬麒麟軍這樣的精銳,也有接受漢化的鮮卑、匈奴等異族將士,更多的,則是入伍三年以上的漢人老兵。這樣的組成結構,保證了漢軍強悍的戰斗力。跟隨在敖烈身邊的,武將有張飛、黃忠、太史慈、甘寧、許褚、典韋以及小將姜維。謀臣則有諸葛亮和龐統這一對絕世智囊,同時也是一對好搭檔,另外還有最早跟隨著敖烈的荀彧和賈詡二人。

長久以來,每逢敖烈出征,他都會把坐鎮大本營的任務交給荀彧,而荀彧也從來沒有讓敖烈失望過,每次都能及時把籌措來的糧草運送到前線,同時也將大后方打理的井井有條,但是這次事關北漢的榮辱。這是北漢成立以來的第一場大戰,敖烈不想出現任何偏差,因此這次便將荀彧也帶了出來。說實話,以荀彧的才華。僅僅是留在大后方確實有些屈才,他的才華,應該展現在更大的舞臺上,可荀彧對此從沒有過一句抱怨。而是盡心竭力的使后方穩若金湯,可以說,荀彧是北漢眾文武中最不顯山露水的幕后英雄。也正因如此,他才會贏得北漢上上下下所有文武官員的尊敬,他默默奉獻不求索取的品行,值得人敬仰,也值得人們去學習。

中軍之后,是張遼統領的兩萬糧草押運部隊。張遼也是最早跟隨敖烈的那批元老之一,甚至比荀彧還要早得多,他為人膽大細心,做事沉穩,由他坐鎮后軍,敖烈就不必為糧草的事情擔心了,想要在張遼的手中劫糧,那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當北漢的三路大軍先后踏上征程,潛伏在暗處的曹操探子們,終于意識到,漢軍這是要來一場大動作了,連忙準備把這一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回許昌,呈報給曹操。但是,這些探子和精銳的暗影成員相比,簡直是判若云泥,曹軍的近百名探子,在回歸許昌的路上,遭到了暗影成員撒網式的截殺,實力最差的,甚至都沒能走出燕京的城門,就算是實力最強的一批曹軍探子,在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僥幸躲過暗影成員的連續截殺之后,依然沒能逃脫掉悲慘的宿命,最后一個被暗影成員截殺的探子,距離許昌,仍然有著百里開外的距離。

當然,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曹操最終還是探聽到了漢軍的動向,只是當他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從燕京出發的十五萬漢軍,已經快要到達洛陽了,在曹操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十五萬漢軍走過了將近半程的路程。

這讓曹操勃然大怒,暗影成員們讓曹操變成了瞎子、聾子,對外界的事情毫無所知,怎么能不不讓曹操發怒呢?在發泄過怒火之后,曹操意識到,自己再次輸給了敖烈,這次的失敗,在十年之前便已經埋下伏筆了,當初敖烈不惜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傾盡心血打造出暗影這支特殊的部隊,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已經注定了,無論是誰,想要在情報領域和敖烈一較長短,都會處于絕對的下風。

曹操畢竟是一代梟雄,面對挫折,他很快便振作了起來,同時做出了亡羊補牢式的彌補,下令盡快籌措糧草,調動部隊,向許昌集結,一旦敖烈和劉備的戰事陷入膠著之中,或者是防守冀州的張郃、徐晃等人出現漏洞,他便會揮兵長驅直入,趁著敖烈無暇分身之際,奪取冀州。盡管曹操心里很清楚,敖烈既然敢大舉出兵前往征討劉備,那一定也已經對自己這邊做好了穩固的防守部署,更何況自己被隱瞞了這么久,無論是從時機上來講,來時從糧草軍備的籌措上來說,反應都已經慢了不止一拍了,曹操這樣做,也只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早在半月之前,收到敖烈詔書的時候,郭嘉就曾經指出,敖烈近期必然會有大動作,而且還準確的推斷出漢軍兵鋒所指,必然是西南的益州劉備。為此,曹操派出去了大量的探子,以作應對,誰料最后卻是這樣一個結果,一切都發生的太快了,實在讓曹操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覺。

做好了部署之后,曹操帶著無奈來到了郭嘉的府中,他想向郭嘉吐吐槽,和他傾訴一下自己內心中的煩憂。可是當曹操見到郭嘉的時候,卻發現數日未見,郭嘉竟然已經是病入膏肓了,臉色慘白沒有一絲的血色,伴隨著劇烈的咳嗽,還會咳出一口口的鮮血,曹操大驚失色之下,連忙叫來自己的醫官為郭嘉診斷,最后得出結果,郭嘉根本就不是什么偶感風寒,而是長久以來放浪的生活,讓他染上了癆病,現在癆病發作,又耽誤了及時的藥石治療,恐怕將不久于人世了。

得到這個結果,曹操心中既震驚又痛惜,跟隨在自己身邊的程昱、荀攸等人,大多和自己是平輩,只有郭嘉年紀要小上十幾歲,原本曹操是打算讓郭嘉來輔佐自己的接班人的,可沒想到,現在卻要眼看著郭嘉經受病痛的折磨,一點點的死去。這讓曹操的內心,感到十分難以接受,充滿了痛惜之情。

與此同時,在江東,孫策做出了相應的部署。孫策之所以能反應的如此神速,倒不是說他的探子比曹操的出色,而是敖烈事先明確的告訴了他漢軍出兵的具體日期。孫策早就知道敖烈出兵的日子,那為什么還要等到現在才有所行動呢?因為他和周瑜、孫權共同制定了一個計策,他們要在所有的人的目光,尤其是劉備的目光被漢軍吸引過去之后,才可以實施這個計劃,整個計劃,就是要給劉備添堵,讓他鬧心,使得他無法全神貫注的和敖烈交鋒,這樣一來,孫策就等于是在側面牽制了劉備的注意力,使得主戰場上的敖烈,可以應對的更加從容一些。

那么,孫策的計劃又是什么呢?除了周瑜和孫權這兩個計劃的發起者之外,在沒有第四個人知道。江東和北方不同,這里士族、世家林立,想要掌控好江東,就必須得到這些士族中的名士的幫助,而這些士族們,心中根本就不在乎是誰執掌天下,他們在乎的,只是江東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害,在這個背景之下,孫策根本就不可能把自己的計劃公諸于眾,這也是敖烈在信中要求他保守秘密的重要原因,否則的話,一旦讓這些士族中的代表人物,比如說張昭和張纮等為首的文官們知道了,他們一定會先從自家士族的利益去考慮問題,說不定反而會旁生枝節。

江東的文武們,不知道孫策接下來將會怎么做,他們只知道,因為一場并不是太大的爭吵,周瑜只是在酒后和孫策開了幾句略顯過分的玩笑話,結果就觸怒了孫策,被孫策罷黜掉了兵權,趕回了柴桑的家中。趕走周瑜之后,孫策任命中生代將領呂蒙接替周瑜的位置,以江東副都督之職,暫代周瑜大都督的權責鎮守在屬于江東的荊州兩個郡內,直到選出新任的大都督為止。(未完待續。。)

ps:ps:嘿嘿,周瑜被罷黜,呂蒙上位,是不是有點熟悉呢?接下來的事情,想必很多朋友都能猜到了吧?

()


(:→)

僅代表作家本人的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內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內容來源于互聯網或由網友上傳。版權歸作者大琨翼所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們,我們將支付稿酬或者刪除。謝謝!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