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三百八十八章 攝政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八章 攝政王

第三百八十八章 攝政王


更新時間:2014年08月07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正文

面對數十位大臣們的懇求,敖烈抹去臉上的淚痕,向存放劉協遺體的方向看了一眼,緩緩說道:“諸位,現在圣上尸骨未寒,此事,容后再議吧,本王理應為圣上守靈七七四十九日,在此期間,朝中一應大事均由各位大人裁定。一切事情,等四十九日之后再說吧。”

說著,敖烈緩步走下了城墻,向著劉協遺體的方向走去,他要去送自己的兄弟最后一程。血殺精銳們常年跟在敖烈身邊,感受著敖烈的悲傷,自發的摘下頭盔后,列成兩排站在敖烈身后,阻擋住其他人靠近敖烈身邊,讓敖烈可以單獨和已經死去的劉協,說一些心里話。

敖烈來到劉協的靈柩前,定定的站立不動,徹夜未眠。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么,但是所有人都能在他的身上,感受到那股無盡的悲傷……

第二日,天色大亮,敖烈留下三萬人給伍瓊伍習兄弟,讓他們守好斜谷關,然后帶著大部隊,扶著劉協的靈柩返回洛陽。在抵達洛陽之后,留守在朝中的大臣們早已搭建好了靈堂,并用白色的絹布,一直從皇宮內的靈堂中,鋪到了洛陽城外十里,來迎接劉協的靈柩。

敖烈親自扶靈,走在最前面;呂布、趙云、張飛和太史慈四位大將,則是充當起了扶靈手,分別抬著劉協靈柩的四個角,亦步亦趨的跟在敖烈身后;在后面,眾人分成了兩列,燕國眾人站在左側,而隨同劉協一起出征的朝中文武則是站在右側。

當敖烈扶著劉協的靈柩走過,站立在兩旁出城來迎接的朝中文武百官們,立刻跪倒在地。既是向劉協致以最后的敬意,也是向敖烈這位即將登上天子位的新君,頂禮膜拜。

敖烈一邊向前走,一邊將兩旁文武大臣的神色盡收眼底。lu5.oM雖然他不想當皇帝。可是命運已經把自己推到了這個地步上,他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那么他就要對這些朝中大員有個直觀的了解。哪些人是真的因為傷心而落淚,他們就算能力稍差一些,但至少是重情重義之人,這樣的人。敖烈以后會繼續任用他們;哪些人是裝出來的悲傷,或者是故作姿態給自己看的,這些人即便再有才能,也難逃被罷黜的命運,因為他們沒有一顆端正的心,是不可能真心實意為老百姓、為朝廷做事的……總之,林林總總的神態和表情。都被敖烈看在了眼里,記在了心中。穿越時空之初的身體異變,讓敖烈有著超人的記憶力,將百余名官員的樣貌和神態一一對號入座。對于敖烈來說,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十里白絹,終于鋪到了盡頭,在前面,就是大臣們為劉協搭建的靈堂了。敖烈讓呂布四人將劉協的靈柩安頓好,擺放在靈堂中央的位置上,然后拿起放置在一旁的一塊孝帶,束在自己的頭上……

接下來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內,敖烈始終都呆在靈堂里,寸步未曾離開。在這期間,除了緬懷劉協,敖烈還做了另外的幾件事,第一,派出大量的暗影成員,四處去尋找劉協兩個兒子的下落,可是卻一直沒有什么好消息傳回來;第二,敖烈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也仔細的想過,該如何處理劉協留下的遺詔,其實就本心來講,敖烈是不想當這個皇帝的,因為他始終是后世穿越過來的人,他不知道自己當了皇帝之后,會給歷史帶來什么改變,可是事到如今,敖烈也沒有了其他的辦法,只好暫時執掌起大漢了,但是,他已經打定主意,絕不會稱帝;第三,既然已經想通了今后的行至,那敖烈自然就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就像劉協在詔書里說的那樣,他必須把那些寄生蟲,從管理者的隊伍中清理出去,這樣才能保證廉政治國,所以,在敖烈守靈的這段時間內,暗影成員負責調查每一名官員的品行,而血殺軍則是執行者,一旦查實哪名官員有貪贓枉法、魚肉百姓的行為,血殺精銳立刻便會將其捉拿歸案,截止到今天,已經有二十多名大員被血殺精銳給抓起來了。lU5.Om

四十九天過后,敖烈摘下孝帶,走出了劉協的靈堂。對敖烈來說,他陪伴著劉協走完了最后一程,接下來,該是他為劉協整治大漢的時候了。

靈堂之外,皇甫嵩和鐘繇等文武百官們早已排成兩列,等待著敖烈了。這段時間以來,連續有二十多位大員莫名其妙的被血殺軍帶走,多多少少還是讓他們感到有些震驚,要知道,可不是每一個吸血鬼都是一副猙獰的面孔,相反,不少的人一邊吸食者老百姓的血汗,另一邊卻裝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因此,在被血殺軍帶走的那些官員中,平日里有不少都是以善人的形象示人的,他們被抓走,還是引起了滿朝文武的關注的。

環視了眾位文武一眼,敖烈緩緩開口說道:“諸位,今后本王和各位就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了,希望大家同心協力,協助本王將大漢治理的蒸蒸日上,重現昔日文景之治時的榮光,這,也是先帝的心愿。”

開場白之后,敖烈單刀直入的繼續說道:“講一下,有兩點請大家牢記。第一,本王雖然得先帝青睞,將天子位傳與本王,但本王今天在這里表個態,本王替大家牽個頭,共同治理大漢,這沒有問題,但本王在有生之年,絕不會登上天子之位,至少,在我大漢沒能重現文景之治的盛世前,本王絕不會登基稱帝,這是本王對先帝的承諾!今后,本王可以暫代攝政王之位,替先帝的兩位皇子攝政,等找到了兩位皇子,本王將瘦子教導他們,在他們中間選擇一個,來繼承天子位。”

“第二,大家今天來的目的,本王也很清楚,你們一定是在奇怪為何本王要抓拿二十一位朝廷大員,本王告訴你們。此舉并非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是本王要拿他們來立威,而是他們罪有應得!”說著,敖烈從懷中掏出一沓證詞。交給了鐘繇。繼而朗聲說道:“這些人,都是吸食我大漢子民血汗的蛀蟲!寄生蟲!他們都已經認罪伏法。這就是他們的證詞!本王不希望日后在你們當中,看到有人像他們一樣的所作所為,否則,等待你們的。只能是冰冷的屠刀!大家都明白了嗎?”

直到此刻,百官們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敖烈讓血殺軍抓起來的二十一位大臣,都是隱藏在暗處的貪官污吏!在皇甫嵩和鐘繇的帶領下,百官們朝著敖烈跪倒在地,齊聲說道:“攝政王英明!攝政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可以說,敖烈的這把火。燒的恰到好處,本來敖烈就是威名遠播,這些朝中大臣更有不少人,都親眼見過敖烈在戰場上的威風。內心中對敖烈本就有些敬畏,現在敖烈又用雷霆手段,一舉打掉了二十一名貪官污吏,更使得他們見識到了敖烈雷厲風行的一面。

敖烈此舉,為即將到來的新政開了一個好頭,讓大漢在正式進入攝政王時代之前,打下了廉政為民的基礎。不過,僅僅是這樣,顯然是不夠的,因此,敖烈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對整個大漢做出了一些重大的調整。

首先,就是遷都。洛陽歷經戰亂,民力凋零,早已不在適合做國度了,而且,洛陽處于河南地區中央,離曹操的大本營許昌太近,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曹操來個大包圍,因此,敖烈決定遷都燕京。在開辟出光、明、通三州之后,大漢北疆的疆土大幅擴展,燕京恰好在位于南北中心交界線的位置上,就像是一顆心臟位于人體上身的中央一樣,將都城遷到燕京,這是眾望所歸的,更何況,燕京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發展成國際性的大都市,用燕京來作為新都城,可謂是實至名歸。

其次,整軍。劉協在位時,供養了十萬大軍,經過在漢中和劉備的拼殺,現在只剩下了七萬多人,這還得算上鎮守在關中和三輔兩個地區的正規部隊。為此,敖烈將三萬燕軍鐵騎留了下來,交給皇甫嵩,讓他留守在洛陽,鎮守中原。同時,敖烈還授予皇甫嵩征兵兩萬的職權,用以加強對關中和三輔地區的防御。

第三,治政。在這一點的改革上,敖烈又詳細的分列了幾個小項,他先是對滿朝文武進行了檢驗,凡是不達標準的,或者是品性太差的,一律淘汰出管理者的隊伍,未來的大漢,不需要這些能力不足或是思想不端正的人,坐在高位上拿著厚祿,而是需要務實的、能真心為老百姓著想的人,來做國家的管理階層。同時,敖烈還對關中地區和三輔地區進行了整合,廢除就有的地區稱號,不再稱之為司隸校尉部,而是改稱為司州,司州下轄六郡,涵蓋了關中和三輔地區的所有郡縣,皇甫嵩就是第一任司州牧。其他經過考核的文武官員,敖烈留下以朱皓為首的十八人,讓他們輔助皇甫嵩治理司州,其余的則都是跟隨敖烈回到燕京,準備接手新的職務。

以上幾點,只是敖烈暫時能想到的,等回到燕京之后,他還要和麾下的眾人進行細細的磋商,對每一位朝廷的舊有官員進行任命,當然,這些舊有官員現在也是敖烈的麾下了,在磋商的過程中,他們是有著自薦權和發言權的,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讓大漢變得越來越好。

ps:前面的章節序列出錯了,大琨不小心弄出來兩個382章,其實應該是383章的,愁,就此更正一下。第二個382章是383章,后面的章節都順序加1就好了。所以這一章應該是第388章。呼,敖烈當上攝政王了,開始總攬全國軍政了,下面,又會發生什么事呢?劉備把漢中王騙到手了,大家想想,曹操在歷經喪失整個中堅力量的慘烈之后,又會做些什么事呢?

如果覺得好看,請把本站網址推薦給您的朋友吧!

推薦閱讀: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