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三百八十六章 原來如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六章 原來如此

第三百八十六章 原來如此


更新時間:2014年08月06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正文

一直在旁冷眼旁觀的張飛,終于忍不住開口說話了。張飛是耿直,腦筋也不是十分的靈光,可今天的事,他卻也看了個明明白白,他知道,劉備是真的變了,不再是以前那個以忠義為本的大哥了,而是變成了功名心極強、對權力的掌控**極強的漢中王了。

盡管張飛的內心中,十分不愿意和劉備為敵,但是道義是不能被歪曲的,在劉備和道義之間,張飛終于做出了選擇,徹底的站到了敖烈這一邊,這到了道義的這一邊。他此刻站出來,是希望劉備能稍念舊情,就此罷兵,避免兩方人馬生靈涂炭,也避免劉備向更深的泥潭滑落,更避免自己和劉備兵戎相向的場面。

劉備抬頭看了張飛一眼,眼中中帶著復雜的情緒。張飛這張黝黑的面孔,是劉備這輩子記憶最深的面孔之一,畢竟二十多年的生死相依,朝夕相處,可不是一日兩日便能淡忘的。可以說如果沒有關羽和張飛這兩員虎將,劉備自己的性命早就不知道丟了多少次了,自己之所以能活到今天,能當上大漢的漢中王,成為一方王者,關羽和張飛功不可沒。可是如今的張飛,已經是敖烈的手下大將了,是劉備親手把張飛當作棄子拋了出去……一絲悔恨,一絲怨念,一絲追憶,交織在劉備的思緒中,讓他的心潮久久不能自已。

良久,劉備才從和張飛的對視中移開目光,輕笑著說道:“這不是斗殺天將,張君侯嗎?怎么,有話要對本王說?”作為一代梟雄,既然已經把張飛當做了棄子,那就斷斷沒有收回來的道理,朝令夕改可是會造成不良影響的,因此。劉備最終只能用這種的方式、這樣的口吻,和自己昔日同生共死的兄弟打著招呼。

城關之上,張飛搖著頭,誠懇地說道:“大哥,今日的事情連俺老張都看的清清楚楚,又怎么能瞞過全天下的人?你走吧,俺也不想和你刀兵相對。再說,圣上遺詔,要讓燕王繼承天子位,這是數十位大臣們都能證明的事情。已經是事實了,誰也改變不了的。”

劉備握緊的拳頭,在張飛的勸說下,終于松了開來,緩緩的放下,垂在了身側。其實張飛的勸說只是一個方面,通過剛才和張飛對話的時間,劉備已經想的很清楚了,這天子之位。是肯定要落入敖烈手中的,畢竟當時有數十位朝中大員親耳聽到了劉協的遺詔,自己就算想爭,也是掙不到的。既然如此,自己又何苦去和敖烈爭奪天子位呢?回到益州去當個土皇帝,逍遙自在的倒也不錯,等以后實力發展壯大了。在找機會推翻敖烈就是了,這件事,可不能操之過急了。太急了,反而會讓自己不利,讓自己陷入違背道義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劉備是最看重名聲的,他之所以能在今天登上漢中王的王座,和他平日里廣布仁義是分不開的,讓一大幫有才華的人慕名聚集在自己的身邊,幫助自己成就今天的事業和地位,即便是缺失了龐統和張飛這樣的頂級謀臣跟武將,也不會顯得有太大的損失。可如果自己今天要是下令強行攻打斜谷關,那就等于是把自己以往辛苦建立起來的仁義形象全給毀了,何異于殺雞取卵?這樣不明智的事,即便劉備的心中再怎么憤怒,也是不會做出來的。

最終,劉備從牙縫中蹦出了兩個字:“撤軍!”十萬蜀兵在劉備的命令下,如潮水般退去。臨走之前,劉備回過頭來,眼神古井不波的看向了城關上的敖烈,恰好,敖烈也在看著他,兩人用眼神無聲的做了一次交鋒,劉備告訴敖烈:本王會回來的,到時候,你就得交出天子之位了。而敖烈則是告訴劉備:本王下一次進兵漢中之時,就是你滅亡之日!

其實敖烈是很想將劉備留下來的,可是為了救應劉協,敖烈這次只帶來了五萬燕軍鐵騎,再加上歷經大戰的四萬多漢軍,也不滿十萬人,守城還有富余,但若出城和劉備野戰,那就不占什么便宜了,畢竟現在劉協剛剛身死,對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個壞消息,勢必會影響到將士們的戰斗力,這樣沒有把握的仗,敖烈是不會打的,所以,今天也只能任憑劉備安然離去了。

目送著十萬蜀兵逐漸遠去,敖烈回過身來,向皇甫嵩、鐘繇等數十位大臣們說道:“各位大人,剛才事急從權,某能理解各位的心情,現在危機已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才是。本王并無不臣之心,也不能繼承天子位,還是在小協子,呃,在圣上的子嗣中選一人來繼承帝位吧。”

皇甫嵩和鐘繇對視了一眼,然后各自嘆息了一聲,皇甫嵩率先開口說道:“燕王不必推辭了,這件事,是圣上經過深思熟慮的,絕不是臨時作出的決定。”

鐘繇上前一步,從懷中掏出一塊黃色的絹布,遞給了敖烈,道:“這是圣上早就擬定好的詔書,只是一直沒有發布而已,燕王就是圣上欽點的天子繼承人,這道詔書中有著明確的昭告。”

敖烈打開詔書,逐字看了起來:皇兄啊,小弟這就先走一步了,以后大漢的江山和子民,你可要幫我照顧好啊,最好能弄出像文景之治那樣的盛世,別讓后世人把我說成是昏君,這樣,我也就可以安心了。皇兄,你對我的教誨,我永遠記在心中,這次御駕親征,是我故意搞出來的,因為我知道你是不肯接受天子位的,所以,我只好用這個愚蠢無比的辦法,讓你沒有退路了,你不會怪我的是吧……

看到這里,敖烈的眼淚瞬間流了下來,哽咽著低聲自語道:“傻瓜,你怎么能這么傻……”強忍著眼淚,敖烈繼續往下看:別說我傻!我知道你一定會這么說的,好吧,反正我也聽不到了,你說就說吧。說正經的,我一直都認為你比我更適合當一個國家的領導者,這一點你不否認吧?否認也沒用。反正我已經把大漢交給你了,你可別讓我這個學生失望啊!對了,你也別想著在我的孩子里找一個出來當皇帝,嘿嘿,實話告訴你,你的兩個侄子,都已經被我送走了,你是不可能找到他們在哪里的,你也不用為他們的生活擔憂,不管怎么說我也當了十多年的天子。還不至于讓自己的孩子挨餓受凍的,放心好了……

敖烈豁然抬頭,看向皇甫嵩和鐘繇,心中充滿了震驚!劉協為了斷絕自己推讓天子位的想法,竟然狠心把他的兩個兒子送到了民間藏匿了起來,這是劉協對敖烈的絕對信任,但同時,他卻對自己的孩子太過絕情了一些啊!皇甫嵩和鐘繇看出了敖烈心中的震驚,同時說道:“別問我們。我們也不知道兩位皇子被送去了哪里,只知道是被一位妃子帶走了,這位妃子是誰,我們就不知道了。”妃子。在是漢代是一個統稱,漢代皇帝的妻子很多,她們都可以被稱為是妃子,職位最高的。就是正室妻子,也就是皇后,皇后之下。還有貴人、美人、宮人和采女四個等級,每個等級都有相應的人數規定,從四人到數十人不等,想要在這么多人中,找到帶走劉協兩個兒子的那個妃子,實在是太難了,和大海撈針沒什么區別。

無語凝噎!敖烈嘆息了一聲,看來劉協是真的早就已經做好準備了,不惜身死,而且還送走了兩個兒子,為的就是讓敖烈能夠心無旁騖的執掌大漢,登上天子的龍椅,代替他來治理國家。這份感情,這份信任,讓敖烈感到心頭像是堵住了什么東西,沉甸甸的。

低下頭,敖烈繼續向詔書上看了下去:皇兄啊,我在寫這道詔書的時候,皇甫嵩和鐘繇兩位老大人都在場,是他們親眼看著我寫完的這道詔書,朝中文武百官人數雖多,但是值得我托付后事的,也就只有他們兩位了,本來杜畿也算是一個,可是我卻把他派到你那里去了,嘿嘿,現在你知道我的意思了吧?當初讓杜畿去你那里,我就已經打算把天子位讓給你了,否則你以為我真的是吃飽了撐的,讓你掌管那么大的地盤,還封你做燕王嗎?這個天下是你打下來的,理應由你來治理才對,我這個甩手掌柜,還是早死早脫生吧。除了皇甫嵩和鐘繇兩位老大人之外,其余的大臣們,你可以酌情慎用,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罷黜,不用顧忌我的面子,我也知道,朝中有不少大臣們,都是你所說的寄生蟲,怎么打掉這些害蟲,就看你的了,我相信你能行的。

在詔書的最后,劉協的字跡顯得有些沉凝,字里行間都透著一股血性:皇兄,你曾教導我,好男兒當懂得取舍,拿得起放得下才是真男人,我想做一個你口中的真男人,所以,我做出了這樣的取舍,不要為我難過,不管我會是怎樣的死法,那都是我的選擇,或許我會死的很難看,不過我不后悔,把大漢交給你,我很放心。皇兄,臨收筆了,說實話,我心中還真的有些不舍,大好河山啊,我是再也看不到了,不過我會在天上盯著你,要是你不能讓我大漢河山變得更加壯麗,我會出現在你的夢中去和你打架的。我從來沒有在皇兄面前自稱過朕,這次,就讓我耍一次帥吧,朕命令你,執掌大漢,不得有誤,望卿倍加努力,不負朕之所托。

洋洋灑灑近千字的詔書,只有最后這一句,才是符合劉協天子威儀的,其他的話,都像是在聊天,在和自家的兄長在聊天,沒有絲毫端莊神圣的氣息在內,劉協也是用這樣一種方式,來緩解敖烈內心的痛苦和掙扎,因為劉協知道,自己的死,一定會讓敖烈十分難過。或許這樣玩世不恭的語調,可以讓敖烈的心里好受一些。

收起詔書,敖烈珍而重之的疊起來,放進鎧甲內貼近心臟的位置,兩行熱淚再也無法阻擋,順著他的面頰滴落下來,劃過華麗的游龍嘯天甲,摔落到了地上,瞬間便被摔成了無數瓣兒。

皇甫嵩和鐘繇也都是老淚縱橫,當初劉協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他們就在劉協的身邊,但卻無力阻止劉協,這是對劉協的尊敬,也是欽佩,更是對劉協的信任,他們相信,劉協已經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人了,他所作的事情,一定有著他的道理。

擦掉眼淚,皇甫嵩和鐘繇再次跪倒在敖烈的腳邊,大聲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恭請燕王繼天子位!”(未完待續。。)

重要聲明:小說“”所有的文字、目錄、評論、圖片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來自搜索引擎結果,屬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閱讀更多小說最新章節請返回首頁,本站永久地址: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