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三百七十三章 喜訊頻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喜訊頻傳

第三百七十三章 喜訊頻傳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30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關羽最終還是走了,盡管敖烈的心中十分不舍,但終究沒有強留關羽,他知道自己留得住關羽的人,也未必能留得住關羽的心,想讓關羽心甘情愿的投效到自己的麾下,現在還不是時候。

在關羽走后,敖烈的日子陷入了平淡之中,每日都是三點一線,在軍校場、練功場和燕王府之間來回穿梭。清晨十分,他便會來到練功場,開始一天的晨練。就像師父王敖老祖所說,練武之道,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來不得半分的懈怠。只是在敖烈練功的時候,再也沒有了王敖老祖和槍神童淵的敦促之聲了,隨著時間的流逝,敖烈歷經十余年之功,已經從當初的毛頭小子,成長為一國之君了,王敖和童淵這兩位老人家更是已經年過古稀,再也沒有精力來親自指導敖烈練功了,而且他們也已經沒有什么可以指導敖烈的了,正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敖烈在武道上的意境和感悟,早已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他們兩位老人家還怕自己的舊有思維影響到敖烈的進境呢,與其這樣,還不如把更多的時間和經歷拿來去訓練暗影成員呢。

清晨過后,敖烈在三位妻子和兒子小劉琨的陪伴下,愉快的吃過早飯,然后便會來到軍校場,視察燕軍將士們的訓練,從中指出他們訓練的不足指出,責令他們加以改進,對一些表現的很好的軍士,敖烈還會不吝夸獎,親口贊賞幾句。有的時候手癢了,敖烈還會拿起武器和將士們較量一番,當然在這個時候敖烈是不會使用他那桿霸王槍的,只是配發到軍中的制式武器來和麾下將士們對抗。而敖烈親自下場指導,往往是燕軍將士們最開心的時候,他們可以在旁親眼目睹自己君主的高超武藝。更有一些天資聰慧的人,從敖烈的武道意境中稍微領悟到只鱗片爪的感悟,便會受用終生。

一般在軍校場和軍士們一起訓練兩個時辰之后,敖烈便會回到府中吃午餐,然后整個下午的時間,他都會在燕王府的議事廳中,批閱和處理各種公務,這個時候,以龐統為首的文官們,就會接踵而來。將自己手上的各項工作,對敖烈作出總結和匯報,并請求下一步的處理方案。敖烈往往會和他們進行詳細的商量之后,才會做出明確的指令,力求每一件政務都得到最佳的處理,盡量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財政開支或者人力勞損。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一個月,或許敖烈命中注定就不能過太多安靜的日子,兩件讓敖烈既欣喜又頭疼的事情,打破了敖烈剛剛維持了一個月的平靜。

第一件事。就是受華佗之請,另一位神醫張仲景來到了燕京,而且和張仲景同一時間到達燕京的,還有鐘繇向敖烈力薦的胡昭胡老先生。對這兩位國寶級的人物,敖烈可是絲毫不敢怠慢,親自出城迎接他們的到來,然后用隨后幾日的時間。全天候的陪同著他們,在燕京城的各處轉了一大圈,最看到燕京城的繁榮。和城內居民們安居樂業的情形后,這兩位最終點頭答應留在燕國出仕。

這可高興壞了敖烈,張仲景是華佗的最好接班人,這是毋庸贅敘的,而胡昭胡老先生,這位和諸葛亮一樣,有著同樣表字的隱士,也是敖烈十分看重的,不為別的,能教導出司馬懿這樣奇才的老師,還會差到哪里去嗎?順便說一句,這次胡昭來到燕京,還帶了一個學生一起過來,不過卻不是后來聞名天下的司馬懿,而是一個文質彬彬的青年人,名叫蕭儒,是胡昭的關門弟子,至于司馬懿,就連胡昭都不知道他跑去了哪里,不過據敖烈推測,他一定是跑到曹操的地盤上,觀時待變,尋找著能讓他一鳴驚人的機會呢。

這兩人愿意在燕國出仕是好事,可敖烈卻又犯了難,華佗現在還沒有正式退休,而且華佗因為醫術精湛待人和善,在燕軍將士們中間聲威極高,要是突然讓華佗退居二線,恐怕會引起眾多將士們的不滿,所以敖烈左思右想,最終還是決定暫時委屈張仲景,讓他充當華佗的副手,并把其中的為難十分坦誠的告訴了他,對此,張仲景表示理解,以張仲景的為人,他本來就不在乎什么官職的高低,只要能治病救人,其他的一切都好說。

至于胡昭,敖烈給了他一個名望頗高的官職——世子洗馬。這個職位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過了,是專門教導那些王國王子的老師,也就是說,敖烈已經給自己的兒子小劉琨預定了一位名師了。在大漢,王國早已是名存實亡,而且像敖烈這樣地盤遼闊,權柄極重的國王,更是自大漢開國以來便未曾有過的,甚至可以說,敖烈的這個燕王,在某種程度,比天子劉協更能代表漢人的正統。因此,胡昭的這個官職,可以說是地位十分尊榮了。不過鑒于劉琨還小,暫時胡昭還不能教導他什么,所以敖烈又請胡昭到燕京學府中授課,兼職當起講師,而且還授權給胡昭,可以隨時隨地參與政務府的事宜。

而胡昭帶來的關門弟子蕭儒,噢,他現在已經不算是胡昭的關門弟子了,小劉琨已經把這個位置預定了。敖烈也沒有虧待蕭儒,在略作考察之后,知道蕭儒手里是有真材實料的,做個一郡太守是沒有絲毫問題的,于是敖烈便任命他為政務府的參事,協同董和處理政務府事宜,也算是對從未入仕的蕭儒進行一番磨練,等他真正成熟了,在為宜其他的職務。敖烈相信,胡昭的弟子,絕對錯不了。

剛剛安頓好張仲景和胡昭師徒,東渡重洋遠征扶桑的水軍都督甘寧,便派人傳來了捷報,以麒麟軍為主力的六萬水軍,在經過劈波斬浪,歷時近半年的遠征之后,成功的登陸了扶桑島,按照敖烈的命令,將島上的人無論男女老幼。全部斬盡殺絕,雞犬不留。

據甘寧派回來送捷報的麒麟軍精銳說,燕軍水軍在扶桑島外圍和扶桑人進行了三場海戰,憑借著新式戰艦和拍桿以及紅衣弩炮等跨時代的大型殺傷性武器,殺的扶桑水軍全軍覆沒,全部喪身海底喂了鯊魚,之后甘寧奮勇當先,帶著麒麟軍強行登陸,副都督蘇飛在后策應,武曲天將太史慈則是率領一隊神箭手登上小船。在淺海上穿梭,用箭矢襲擾扶桑軍隊,殺的扶桑守軍大敗虧輸,僅僅不到一個月,燕軍水軍便徹底解除了扶桑島上所有的武裝,然后不問男女老幼,一律押到海邊,開刀問斬。

隨后,甘寧將扶桑人的尸體分批堆積在一起。進行了火化,留下蘇飛以及一萬名水軍將士看守在島上,之后將五十艘新式戰艦上全部裝滿了錢糧,這才滿載而歸。據說。整整五十艘大船,即便是裝的滿滿的,依舊只是帶走了扶桑島上不到十分之一的財富,其余的錢糧。都被甘寧秘密隱藏了起來,隱藏的地點只有他和蘇飛知道,等敖烈派人到扶桑島上去接管扶桑的時候。蘇飛自然會把隱藏財寶的地點說出來的。

得到滅了扶桑島的消息,敖烈顯得十分興奮,猛地站起身來,不顧威儀的哈哈大笑了起來,弄得兩旁的文武百官軍士不明所以的看向敖烈,不知道自己等人的這位大王,為何會如此的高興。敖烈當然不會把心中高興的原因說出來,否則的話,他可沒有辦法解釋自己是如何穿越而來的這件事,那已經超出所有人的思維了,包括敖烈自己。

扶桑,這個彈丸之地,在后世將泱泱華夏欺辱的遍地瘡痍,現在,敖烈終于可以不用為數千年之后的同胞們擔心了,從今以后,這個世上將再也沒有扶桑人!扶桑島上的一切,今后都將由漢人說了算!了卻了這樣一樁心事,怎么能不不讓敖烈欣喜若狂呢?唯一的一點小小的遺憾,就是敖烈沒能親自參與其中,親手把那些遺臭萬年的扶桑人一個個斬殺于赤霄神劍之下!

半個多月之后,甘寧帶著四萬多軍士乘船回到了遼東,然后向南航行,來到了燕京郊外的渤海灣,這里是燕軍水軍的駐地,也是他們的訓練場,同時還是他們防御青州曹操水軍的第一道防線。達到渤海灣之后,甘寧率部棄船登陸,押載著從扶桑運送回來的財富,來到了燕京城。

水軍的凱旋,得到了敖烈有史以來最高規格的禮遇,他親自出城五十里相迎,以表彰錦帆天將、水軍都督甘寧和武曲天將太史慈的卓越功勛。敖烈當眾問起甘寧和太史慈要什么封賞,可見他對這二人率軍滅掉扶桑的嫉妒肯定。

面對敖烈的垂詢,甘寧和太史慈對視了一眼,雙雙跪倒在地,同聲請求敖烈將他們斬首,以正軍紀。敖烈不明所以,連忙詢問他們發生了什么事請,經過詢問,敖烈才知道,原來扶桑島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被斬盡殺絕了的,扶桑的女王卑彌呼精通漢語,她竟然在最后關頭,逃出了王宮,從尸體堆里找到一名燕軍水軍的尸體,扒下他的衣甲穿在身上,冒充是漢人混在軍中,甘寧和太史慈一時不察,竟然沒有發現她的蹤跡,直到在回歸的半路上,他們才發現了卑彌呼的行跡,將她揪了出來,所以,甘寧和太史慈覺得自己二人沒能完成敖烈交代給他們的任務,同時也覺得對不起戰死在扶桑的一萬多名兄弟,因此在見到敖烈的第一時間,他們便請求敖烈治罪。

在聽完甘寧和太史慈的敘述之后,敖烈哈哈一笑,伸手在兩人的肩膀上一拍,然后用力拉住他們的胳膊,把他們從地上拽了起來,笑著說道:“正所謂瑕不掩瑜,區區一個卑彌呼,遠遠不足以遮蓋住我大燕六萬將士的功勛!”

伸手向甘寧等人身后的馬車一指,敖烈朗聲說道:“水軍將士們!你們的功勛是不可磨滅的!這些財寶,是你們用生命和鮮血換回來的!現在本王授予你們優先選擇權,你們可以隨意在這些財寶中挑選自己看中的物品,直到把身上的口袋裝滿為止!現在,動手吧。”

敖烈的這番話,讓得勝歸來的四萬多水軍將士一愣,雖然敖烈的話他們聽的清清楚楚,可誰也沒敢真的動手,畢竟軍中令九禁十八斬那可是他們心中不可逾越的鐵律,其中一條,私自拿取、隱匿戰利品,可是違反軍規的。

看到這些鐵骨錚錚的將士們站在原地一動不動,敖烈失笑道:“給你們一個時辰的時間,一個時辰之內,九禁十八斬暫時對你們無效,這是你們應得的榮譽和獎賞,不要客氣了,再不動手,一個時辰可就要過去了。”

隨著敖烈的話,四萬多水軍將士爆發出一陣歡呼,撲向了距離自己最近的馬車之上。敖烈看著這些浴血奮戰,得勝歸來的將士們,心里忽然感到無比的輕松。正是因為他們的英勇,解救了后世千千萬萬的漢人同胞,單憑這一點,他們就有資格贏得那些財富。(未完待續。。。)

好看的小說推薦

為轉載作品,亦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