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秉燭夜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二章 秉燭夜談

第三百七十二章 秉燭夜談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30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在一場不算熱鬧的接風宴之后,關羽被敖烈安排到和張飛同一個房間中休息,敖烈知道,關羽一定有很多話想要和張飛說,正如敖烈自己和呂布、趙云、馬超他們一樣,如果長時間見不到這幾個人,敖烈的心中也一定會非常想念的,所以他很能理解關羽和張飛此刻的心情,十分善解人意的讓他們在今晚得以聚首,盡管在大多數人看來,關羽是劉備的麾下大將,而張飛已經是燕國上將軍了,兩人的陣營并不相同,對此,敖烈卻不以為意。

夜幕降臨了。漆黑如墨的夜空中,稀稀松松的點綴幾顆星星,散發著暗淡的光芒。關羽和張飛相對而坐,彼此心中都有著太多的話要向對方傾訴,可是不知道為什么,兩人始終都沒有開口,只是安靜的相互對視著,似乎兄弟二人之間忽然多了一份隔閡,阻礙著他們把內心中想要說的話傾訴出來。

砰砰——

幾聲輕微的敲門聲,打破了兄弟二人之間的沉默,龐統的聲音在門外響起:“關將軍,翼德,你們一定還沒休息吧?”

張飛站起身來走過去打開房門,看到龐統拎著一個食盒站在房間之外。順著張飛打開的縫隙進入房中,龐統把手中的食盒放到桌子上,笑吟吟的說道:“統看你們兄弟二人晚宴時光顧喝酒了,基本沒吃什么東西,怕你們半夜挨餓,這便送些吃食過來。”

確實,剛才的酒宴上,關羽和張飛的心情都不太好,大有借酒消愁的意思,兩人可是都沒少喝,可是偏偏酒入愁腸愁更愁,這倆人沒能借酒消愁,反倒是越喝越愁。任憑他們怎么喝,都沒能把自己灌醉。

看到關羽和張飛都沒有進食的意思,龐統笑著說道:“怎么?你們還沒轉過彎來?”聽到龐統這句話,張飛嘆了口氣,沒有說話,只是把頭低了下去。不管怎么說,張飛已經被劉備徹底拋棄了,現在張飛的身份是燕國上將,是斗殺天將,爵位恒侯。對于龐統的話,張飛現在的身份,是不適合發表聲明意見的。

關羽則不然,他抬起頭來看向龐統,緩緩說道:“軍師,哦,龐相國,兄弟是做一輩子的,大哥與我們兄弟相識相知二十年了。這份感情,關某是無論如何也割舍不下的,不管大哥變成什么樣,他始終都是某的大哥。這一點,永遠也不會改變。”

在這三個人中,關羽和張飛無疑是跟隨劉備時間最長的,兩人不分軒輊。都已經有近二十年之久了,但是對劉備的崛起貢獻最大的,卻非龐統莫屬。在得到龐統之前。劉備十多年間東奔西走,顛沛流離,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可自從得到了龐統的幫助之后,劉備這條咸魚翻身越過了龍門,成為了一條出海蛟龍,占據荊州南部以為根基,繼而又揮兵西進,全據益州,在這個過程中,龐統是居功至偉的,這份功勞,筆之大漢開國功臣張良、陳平也是不遑多讓,最終讓劉備成為了雄踞一方的霸主之位,因此,關羽對龐統還是十分敬重的,盡管現在的龐統已經不再是劉備的軍師,而是燕國的副相了。同樣是因為這個原因,一向孤傲的關羽對龐統十分有著一種難以言說的親切感,因為關羽知道,沒有龐統的幫助,就沒有自己三兄弟今日的成就,所以關羽對龐統,是沒有絲毫防備之心的,可謂是無話不說。

龐統不對關羽的話做任何評價,只是從食盒中將自己帶來的食物取出來,一樣一樣的擺放到了桌子上。四個小菜,兩盤點心,外加一壺西風烈酒,把這些東西全部擺放好之后,龐統才緩緩地開口說道:“軍心即是仁心,一個君主,他的品行秉性究竟如何,從他治理軍隊便可以看得出來。昔日大秦橫掃六國,秦軍威震天下,然而,當當大秦僅僅歷經兩世便亡國了,這說明什么?說明秦始皇治軍以嚴、以苛,以暴政治軍,對待自己部下的將士,尚且不能從容寬厚,暴秦豈能不亡?將這個道理放在今天也一樣適用,我燕國的將士軍心如何,燕王如何治軍,想必關將軍今日也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了,燕王治軍雖然也是從嚴、從苛,但卻十分注重對軍士們思想的培養,從而打造出一支于民秋毫無犯且戰斗力極強的鐵軍!敢問關將軍,劉備治軍,以何為根本?”

龐統的話,把關羽給問住了,他與張飛和劉備相識了二十年,卻始終沒有發現劉備治軍的鮮明特點,反倒是每每在危機時刻,劉備會不管不顧的丟下士卒,自己帶著小股精銳部隊逃跑,這已經是天下盡人皆知的事情了,現在龐統問起,關羽立刻趕到臉上一紅,支支吾吾著不好意思開口。

看著關羽紅上加紅,快要變成紫色的臉龐,龐統笑道:“所以說,以小見大,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劉備根本就不是一位明君,更不是雄主,充其量只是一代梟雄罷了。”說到這里,龐統的臉色忽然黯淡了下來,自怨自艾的低聲說道:“可惜當初統不明就里,為了保全家族,竟不顧與孔明的約定,執意投效到了劉備的麾下,結果險些惹來殺身之禍,當真是不明是非,不辨真偽之舉,糊涂啊,糊涂!”

龐統的自責,更是讓關羽感到抬不起頭來,不管怎么說,劉備終究是對不起龐統的,人家龐統殫精竭慮幫自己三兄弟打下了江山,可大哥劉備卻這樣對待他,這讓一向快意恩仇的關羽感到十分難過,對龐統充滿了愧疚和負罪感。

嘆息了一聲,龐統轉開話題,指著關羽和張飛說道:“你們想過沒有,如果你們二位沒有這一身的好本事,以劉備時刻自稱漢室后裔的自尊,會與你們桃園三結義嗎?在劉備的心中,他始終是皇族的身份,怎么會和你們二位這樣平民出身的人折節相交?說穿了,不過是他看中了你們二人的武藝罷了,就算你們不是關羽、張飛,換成另外兩個人。只要有這身好武藝,劉備也會和那兩個人結拜的,因為他想爭霸天下,就少不了你們這樣的武將。”

龐統的話,就像是暮鼓晨鐘,重重的敲擊在了關羽和張飛的心頭之上。是啊,自己二人當初一個是賣豆子的,一個是殺豬賣酒的,可以說除了這一身本事之外,就身無長物了。劉備不管再怎么沒落,但始終是皇族后裔,為什么會跑來和自己二人結拜呢?這個問題,以前兩人從來沒有仔細想過,現在在龐統的提醒下,他們開始認真的思考了起來。

見到關羽和張飛陷入了深思,龐統拿起酒壺倒了三杯酒,笑著說道:“先說好,統可不是來給燕王做說客的。今日只是來敘舊的。其實燕王的為人,你們也應該很清楚,他是絕對不會主動派說客過來的,否則他會認為有失光明磊落的。就像當初翼德落難之際。燕王從頭至尾都沒有說過一句招攬的話,直到……直到劉備那封布告天下的檄文出現,燕王才讓翼德自己做出選擇的。”

對于龐統的話,關羽和張飛深信不疑。他們認識敖烈也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了,十年來。敖烈始終對他們照拂有加,只要敖烈知道他們有困難,不管相隔多遠,不管用什么方法,敖烈一定會對他們施以援手,這份感情,關羽和張飛又怎么能輕易釋懷呢?

當夜,龐統端著酒杯,和關羽、張飛說了好多話,幾乎把能說的話都說了,其中有對敖烈和劉備的各自評價,也有他們三人同在劉備麾下效力時的相聚時光,甚至龐統還說到了一些不為人知的,他自己小時候屢屢受人欺負的事情,總之,直到東方泛起了魚肚白,龐統才離開關羽、張飛的房間,搖搖晃晃的回到了自己的府宅中,一頭扎到床上便沉睡了過去。敖烈確實沒有讓龐統去勸說關羽,但是龐統昨夜和關羽、張飛二人聊了個通宵的用意,就是想讓他們明白,劉備并非明主,只有敖烈才是值得追隨的雄主。龐統的想法,是勸說關羽,讓他的心思出現松動的同時,更加穩固住張飛已經是燕國上將軍的既定事實,不管最后的效果怎么樣,龐統已經盡力了,剩下的事,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兩日后,關羽最終還是決定離開燕京,返回到襄陽去,繼續幫劉備鎮守荊州,足見他的忠義之名并非是浪得虛名。不過,龐統的勸說并非沒有絲毫的效果,至少,關羽同意讓張飛留了下來,現在張飛已經和劉備鬧翻了,劉備既然可以不顧二十年的兄弟情義,狠心的把張飛當做棄子,那么這道裂痕,便已經無法彌補了,即便張飛回去,事情也不會出現任何的改變,出于保護張飛的目的,關羽也就不再強求讓張飛隨自己一同回去了,不過關羽在臨別之際,還是和張飛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心中十分難以割舍,關羽和張飛都清楚,今日一別,他日若再相見,那便只有在戰場上了,到時候,他們便不再是親密無間的兄弟,而是各為其主的對手了。

人間的悲劇莫過于手足相殘,尤其是,在彼此還在心中記掛著對方的時候,更顯殘酷,可是,這就是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戰爭。天下一日未定,這種戰爭就永遠不會停止。在臨別的一刻,關羽的心中忽然出現了一種明悟,他瞬間理解了敖烈為天下人、為燕國子民而戰的治軍理念,只有當這種分離之苦,降臨到自己身上的時候,人們才會知道,戰爭原來是這么的殘酷。只有以戰止戰,為天下所有的人,終結這場亂世之爭,這種手足分離的悲劇,才會徹底的消失。(未完待續。。。)

好看的小說推薦

為轉載作品,亦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