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賞群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賞群臣

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賞群臣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05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搜一下



隨著劉協的正式詔書下達到鄴城,諸葛亮這位新鮮出爐的冀州牧,就走馬上任了。冀州是中原第一大州,地廣錢豐,敖烈一定要留一位肱骨之臣鎮守并管理冀州,他才能夠放心。把諸葛亮留在冀州,敖烈有兩方面考慮。

一方面,冀州錢糧豐足,人丁興旺,是北方六州最繁華、最富庶的地方,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將會是北方六州的經濟中心,敖烈必須要留一個有才能的人來管理才行;另一方面,冀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敖烈進軍中原的橋頭堡,南邊與兗州、司隸校尉部相連;東邊比鄰青州、東海;而這些地方可都是中原要地,除了司隸校尉部之外,其余的地方都掌握在曹操的手里,這些因素,要求留下來鎮守冀州的人不但要有出色的內政手腕,還要具備卓絕的軍事素養。鑒于這兩點,敖烈才讓諸葛亮擔任冀州牧,正式把諸葛亮推上前臺。

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在諸葛亮出任冀州牧的同時,敖烈還為他留下了三位好幫手。諸葛亮的好友徐庶被敖烈提升為冀州牧長史,協助諸葛亮處理冀州的內外事務;同時度遼將軍張郃以及安北將軍徐晃也被留了下來,負責訓練軍士,統率部隊,并肩負著抵御曹操的潛在任務。

上任之后,諸葛亮在敖烈的授意下,對冀州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諸葛亮傳檄鎮守在魏郡的曹洪,要求他退出冀州,保全冀州的領土完整。曹洪很快給諸葛亮回了一封書信,說茲事體大,他不能做主,要向曹操申請命令,請諸葛亮耐心等候。對此,諸葛亮倒是并沒有很在意,曹洪的表現在他的意料之中。不過諸葛亮相信,曹操一定還沒做好和燕軍開戰的準備,大戰過后,無論是曹操還是燕軍。都需要休整,以曹操的精明,他絕不會在這個時候霸占著魏郡不放的,那樣就等于是向敖烈發起挑戰了,要回魏郡只是遲早的事。

其次,諸葛亮對剛剛結束的大戰做了一次徹底的清查,在這次大戰中,共計俘虜了三十三萬降軍,另斬首十萬余人,在處理俘虜的問題上。諸葛亮秉承了敖烈去蕪存菁的做法,從中挑選出精壯十八萬,其余的人一半遣散回故鄉,讓他們回鄉務農;另外一半則是連同家小一起打點行裝,準備遷居到燕京及周邊各郡縣去。以加強燕京地區的勞力,帶動幽州的經濟發展,盡快從整體上趕超冀州。那些從袁紹麾下投降過來的官吏,敖烈則是專門成立了一個考核組,對他們進行考核,只有才能和人品都過關的人,才會官復原職。甚至還會得到升遷,而那些不合格的人,對不起,燕王府可不是可養閑人的地方。另外,燕軍在這一戰中犧牲的人數,也被清點了出來。自從敖烈組建軍隊開始,這一戰的損失是最大的,有四萬多人戰死在了沙場,四支精銳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折損,其中尤以麒麟軍傷亡最大。戰損超過五千。對這些戰死的將士,諸葛亮把他們的名字書寫造冊,一邊讓工匠在忠烈碑上鐫刻他們的名字,一邊在冀州的府庫中調撥大量的錢糧,向戰死將士的家屬發放撫恤金。

清點好了戰損之后,諸葛亮又把整頓的方向,對準了冀州內部的各個士族。一些奉公守法的士族,諸葛亮沒有動他們;而大部分剝削老百姓、靠吸食老百姓血汗度日的士族,卻遭到了諸葛亮的嚴厲打擊,張郃在諸葛亮的命令下,對那些無惡不作的士族進行了抄家,把他們霸占的良田重新分發到冀州百姓的手中,然后把他們驅除出冀州。至于個別罪大惡極,讓老百姓怨聲載道的士族,諸葛亮毫不留情,直接讓張郃推送到鄴城的廣場上,當著老百姓們的面,開刀問斬。在把良田和錢糧分發給老百姓們之后,從那些士族家中抄出來的各種財富、物資,依然堆積如山,讓敖烈不由得發出一夜暴富的感嘆。諸葛亮對士族的一系列措施,讓那些比較善良的士族們心悅誠服,同時也讓冀州的數百萬百姓很快安定了下來,徹底走出了戰爭的陰影,真心實意的擁戴起燕軍來。

最后一個整頓的方向,諸葛亮放在了冀州境內的軍民身上。這一點也是敖烈最先提出來的,每占據一個州,敖烈都會讓人普查人口,并登記在冊。現在,諸葛亮也進行了同樣的工作。經過數日忙碌的普查,冀州的人口終于得到了一個比較詳實的數據,軍士的數量就不用說了,前面已經說過了,是十八萬,當然這是不算各地郡兵在內的,而各地的郡兵在優勝劣汰的淘汰下,在減去以前的一些官員虛報士兵人數,自己從中吃虧空的現象,最后得到的數量一共是六萬三千人。至于人口,在除去將被敖烈帶回燕京的八萬降軍以及他們的家屬,依然有著四百多萬之眾,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在歷經數十年的戰亂之后,冀州依然擁有這么多的人口,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不愧中原第一州的稱號。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曹操的功勞在內,曹操攻克半部青州的時候,大量的軍士和流民進入了冀州境內,現在全便宜敖烈了,人口在任何時候,都是最最珍貴的資源。

冀州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敖烈就準備班師返回燕京了。周瑜在這個時候提出了辭行,這次周瑜率領三萬江東軍前來助戰,正可謂是雪中送炭,著實幫了敖烈不少的大忙,敖烈對朋友是毫不吝嗇的,每一位準備返鄉的江東將士,都得到了一筆不菲的酬金,戰死的數千名江東子弟,得到的酬金則是雙倍,統一交給周瑜,由周瑜帶回江東發放給他們的家人。本來周瑜是不想收這筆酬金的,可最終還是挨不過敖烈的一再要求,也就只好收下了。

送走了周瑜之后,敖烈又在鄴城停留了一日,隨后整頓人馬返回了燕京。臨行前,敖烈又留下兩萬燕軍給諸葛亮,使其在冀州的總兵力達到了二十六萬之眾,敖烈相信。以諸葛亮的本事,有這二十六萬大軍在手,又有徐庶、張郃和徐晃的幫助,曹操想要在冀州有所作為。勢必難如登天。

十數日之后,敖烈帶著先頭部隊,順利返回了燕京,留守在燕京的荀彧等人照例出城十里迎接敖烈。當敖烈在眾星捧月之下,回到自己的府邸的時候,發現府門上大都督的牌匾已經被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嶄新的巨幅牌匾,上書“燕王府”三個燙金大字。

敖烈在這塊牌匾之下,默默的站立著,自己八歲從軍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瞬間在腦海中一一閃過。那些記憶,有歡笑也有淚水,有殺戮也有祥和,有成功也有失敗,有喜悅也有辛酸……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連敖烈自己都說不清那到底是個什么滋味。

其實就敖烈的本心來講,封王不封王,他真的不是很看重,可事情已經發展到這一步了,他也不會去推卸責任。沒錯。是責任。敖烈把燕王這個寶座,看成是對天下百姓的責任,而不是權力的象征。站在王位上,敖烈不會被至高的權力迷失了本心,而是決心用手中的權力,更好地回饋天下的百姓。引導漢人回到沒有硝煙的正常軌道中去。

自從被封為燕王之后,敖烈因為要應對冀州的戰事,還一直沒有來得及行使燕王的權力,按照大漢律法,被封為王的人。是有權利封賞百官的,官職的名稱和朝廷大員的名稱基本一致,權責也大多相同,只不過細微處有一些差別,官階和俸祿比朝廷的官員低一級罷了。在回來的路上,敖烈就已經想清楚了對麾下眾人的封賞,現在,到了正式公布的時候了。這是對麾下眾人的獎賞,更是肯定,也是他們應該得到的榮譽,同時還是他們今后更加努力為人民服務的鞭策。

一身戎裝的敖烈進入了燕王府,文武官員們分列兩側。等到眾人都坐好了之后,敖烈從懷中拿出了一道早已寫好的詔令,上面記載著對麾下眾人的封賞。

文官方面,冀州牧諸葛亮受封為相國,加封武鄉侯。相國的權責地位與朝廷中的丞相相同,只是叫法略有不同。荀彧受封為太尉,加封敬侯;賈詡受封為太傅,加封壽鄉侯;扶余太守陳群被調回燕京,接替諸葛亮以前的職務,擔任燕王府司馬之職;張既也被調回燕京,卸去原職,出任尚書令;主簿蔣琬升任中書令;田豐升任諫言侍郎;杜畿升任司農;敖烈的親生兄長劉和升任司空;老臣閻柔升任光祿勛;李嚴升任御史中丞;漁陽太守董和升任政務府丞,主管政務府事宜;陳宮升任軍事府丞,主管軍事府事宜;徐庶升任太常,原職冀州牧長史之職不變;鄧芝升任執金吾;李儒升任監察使,掌管暗影和監察司;王渾和馬鈞受封為正副將作大匠。其中,張既、杜畿與劉和的官職,與朝廷中的大司馬、大司空等三司權責相同,因為燕國畢竟只是個王國,因此去掉“大”字,以彰顯對朝廷的尊敬。

地方上,通州牧魯肅、明州牧田豫、光州牧崔琰原職不變,均加封為鄉侯;呂布的并州牧之職則正式卸任,由在燕京學府中深造的郭淮接任;顧雍被扶正,領幽州牧之職,加封醴陵侯。在后世的史書中,名動天下的十方全才至此雛形初現,分別是安邦之才諸葛亮、王佐之才荀彧、籌策毒士賈詡、政能之才張既、密重之才顧雍、帝師之才魯肅、治世之才蔣琬、器量之才王渾,再加上后來投效到敖烈麾下另外兩位能人,被共同稱為十方全才,這十個人,在日后撐起了燕國的脊梁,一起成為了燕國的開國功臣。

武將方面,敖烈選出了五員大將,賜封為五虎上將,這五虎上將,每個人都是功勛卓著,武功蓋世之人。分別是貪狼天將、溫侯呂布;白虎天將趙云,加封順平侯;破軍天將馬超,加封威侯;射日天將黃忠,加封剛侯;武曲天將太史慈,加封孝侯。在漢朝的官職體系中,原本是沒有這樣的官職的,敖烈為了彰顯五虎上將的功勛和武勇,特意制定出來的。此外,因麒麟軍在討伐袁紹中的卓越表現,甘寧被封為錦帆天將,水軍都督之職不變;許褚被封為驃騎將軍,加封牟鄉侯;典韋被封為衛將軍,加封中鄉侯;魏延受封為車騎將軍,加封南鄭侯;張繡受封為征北將軍,加封宣威侯;張遼受封為征南將軍,加封晉陽侯;徐晃受封為征東將軍,加封陽平侯;張郃加封為征西將軍,加封建昌侯。這八個人,官職僅此于五虎上將,號為八部良將。此外,高順受封為奮威將軍,接替呂布以前的官職;龐德受封為鎮南將軍;馬岱受封為鎮西將軍;公孫瓚受封為鎮北將軍;水軍副都督蘇飛升任靖海將軍,副都督之職不變;夏侯蘭升任廣威將軍,依舊駐守在扶余,保護那里的油田。

以上的數十位重臣中,敖烈一口氣封出去十九位鄉侯。鄉侯,是敖烈所能封侯的極限了。再加上天子親封的溫侯呂布,敖烈麾下的侯爵,達到了二十位之多。在官職得到升遷的同時,敖烈還封賜給他們不同數目的黃金作為獎賞,盡管敖烈知道他們大多不會太看重錢財,但這卻代表著敖烈的一份心意。

除了這些人之外,其余的官員也都得到了官升一級的封賞,有幾個表現的十分突出的,還得到了敖烈的破格提拔。

敖烈在進行封賞的同時,沒有忘記那些曾經為燕國做出過貢獻的人,即使現在他們因為各種原因,并沒有官職在身。比如說司馬徽、鄭玄、徐榮和華佗這四個人。這四人中,前面兩人在燕京學府中任教,為北方五州的文化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徐榮則是燕軍普通軍士實際上的總教官,很多的軍士都接受過徐榮的訓練,而且燕軍演練的陣法,也是徐榮編纂的,可以說,燕軍的戰斗力如此強悍,徐榮這位幕后英雄功不可沒。至于華佗,他醫術精湛,不但對軍中的傷兵有救命之恩,還無私的把自創的五禽戲傳授給戰士們,讓他們得以借此強身健體,同樣是實至名歸的幕后英雄。敖烈知道他們不愿做官,因此只封給了他們一個虛銜,不用他們每日都來燕王府點卯,但卻命令主管政務府的董和,每月按時發放雙倍的俸祿。

至此,燕國的脈絡逐漸清晰起來,每一位官員,都像是一個零件,共同組成了燕國這輛龐大又精密的戰車,并推動這輛戰車,努力向前。直到很多年之后,十方全才、五虎上將和八部良將的名號,依舊在民間廣為流傳,后世的史學家對他們的贊譽,絲毫不在漢初的云臺二十八將之下。更有一些史學家在自己的著作中寫到,正是他們在英明神武的燕王領導下,才得以讓天下的萬千子民,脫離戰亂之苦,讓漢人的傳統得以延續。

ps;大琨帶著女兒出去玩,回來的晚了,今天就更這一章4500字的大章了。說一下,五虎上將的名稱是大琨從三國群英傳中抄襲來的,大家不要噴,因為大琨覺得這五個名號聽著很順耳,也很形象,最主要的是,夠威風!另外聲明一點,歷史上是沒有這樣的官職的,這些官職只在游戲中存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前后翻頁,上下(↑↓)上下滾用,回車鍵:返回列表

熱門新書榜

最新章節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只是為了宣傳《326》讓更多書友知曉。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