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二百八十三章 祭師出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三章 祭師出征

第二百八十三章 祭師出征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13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在一系列緊鑼密鼓的秘密統籌下,出征的日子終于來到了。

這一日的清晨,敖烈身穿金色的游龍嘯天甲,身后拖著潔白的雙龍玉鍛錦披風,腰間佩戴著象征大漢至高無上權力的赤霄神劍,威風凜凜的登上了一丈高的點將臺。在這里,他將誦讀祭文,祭師出征!

敖烈逐步來到點將臺中央,這里,黑色的忠烈碑已經提前擺放好了,上面用紅漆密密麻麻的刻著數不清的名字。這些名字的主人,都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是他們卻用自己的忠誠和勇敢,把自己的烈士之名,留在了忠烈碑上。

默默地看了一會兒忠烈碑,敖烈忽然轉身,看向臺下已經整裝待發的十萬大軍。低沉的聲音從敖烈口中響起:“將士們!你們都是我大漢精兵,肩負著國家一統的重任,把名字刻上忠烈碑的袍澤們,已經用生命證明了這一點!告訴本侯,面對戰爭甚至是死亡,你們害怕嗎?”

十萬將士齊聲高呼:“誓死追隨主公!”每一名將士的聲音中,都帶著視死如歸的氣勢,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包括那些異族戰士在內,家人都在敖烈的政治下,受到過恩惠,看到了生活下去的希望,所以,他們愿意為敖烈而戰,愿意為敖烈心中一統天下的夢想而戰。

敖烈看著軍心可用的十萬將士,心中忽然涌上一陣感動。正是這些將士,幫助自己一步步的向著中華大一統的目標接近。沒有他們,敖烈一個人是無論如何也拯救不了天下百姓的,這些將士,才是最值得贊揚的人!

緩緩拿出一份祭文,敖烈激昂的念了出來:“臣大漢冠軍侯、驃騎大將軍、領北方五州大都督敖烈,敬告天地:今有大將軍袁紹,不尊天子號令,割據冀、青。不臣之心躍然紙上,烈愿代替天子征討袁紹,使二州重歸大漢版圖,以慰二州民心!現歷數袁紹之罪惡,使天下人皆知袁紹逆心!昔日宦官弄權,何進亂政,袁紹身為西園八校尉之首,不思討賊盡忠,反而慫恿何進招來董卓。致使朝綱霍亂,實為不智之舉,此其一罪也!董卓進京。不思忠君報國。反而棄君外逃,實為不忠之舉,此其二罪也!矯詔天下諸侯起兵,借機分封親信黨羽,導致袁術等人做大,更有僭越稱帝之事發生。實為不義之舉,此其三罪也!虎牢一戰,畏首畏尾,坐失良機,實為不明之舉。此其四罪也!枉稱四世三公,卻坐視家人罹難。事后更是全無悲痛、吊唁,實為不孝之舉,此其五罪也!趁討董之際,密令部下侵奪冀州,逼死原冀州牧韓馥,使大批冀州子民淪喪戰場,實為不義之舉,此其六罪也!為了全據冀州,不顧漢人顏面,竟然勾結外族,實為不明是非之舉,此其七罪也!聽信部下佞臣讒言,殺害忠良,迫害名士田豐家屬,意欲殺害名將張郃等舉動,實為不辨忠奸之舉,此其八罪也!袁紹有此八大罪狀,實為人神所共憤,烈深受朝廷恩澤,愿為朝廷誅殺此獠,以正天下!”

敖烈列舉的八大罪狀,只是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八條而已,諸如沙縣設伏意欲謀殺敖烈等事情,敖烈根本就沒往祭文里面寫。等到敖烈宣讀完了檄文,十萬將士齊聲高呼:“誅殺此獠,以正天下!誅殺此獠,以正天下——!”

舉起雙手虛按了一下,示意將士們安靜下來,敖烈下達了出征的命令:“趙云,命你率五千血殺軍及一萬步軍為前鋒,遇山開路,遇水搭橋,為我大軍掃清前路!”以往,趙云都是作為親衛軍統領,守護在敖烈身邊的,但是敖烈卻一直覺得這樣太委屈趙云了,也太過浪費了趙云的天賦,相識十幾年來,趙云帶兵作戰的能力,敖烈是很清楚的,即使比不上一流的名將,但也相差無幾,現在,敖烈決定把趙云正式捧上前臺,讓他獨自領軍作戰,挖掘出他全部的能量。

趙云在馬背上右拳捶胸,大聲答道:“諾!”

繼趙云之后,敖烈又點了兩個人的名字:“張遼、徐晃,命你二人各領一萬軍,分作左右兩翼,和大軍保持在五十里距離之內,往來呼應!”

張遼、徐晃策馬越眾而出,同時響亮的回答:“諾!”

“黃忠,命你率一萬軍,作為后合,督促大軍糧草!并可自由裁定襲擊袁軍糧道的一應事宜!”敖烈再次開口道。

“諾!”永遠不服老的黃忠已經很久沒有踏上過戰場了,因為在敖烈麾下諸將中,黃忠的年紀最大,雖然脾氣火爆,但大局上還是相當老成持重的,所以在連番征討外族的戰斗中,為了防止袁紹攻打幽州,黃忠一直被敖烈安排鎮守在燕京,這早就讓黃忠充滿了對戰斗的渴望,這次他終于被敖烈帶著出征了,所以他回答的聲音,顯得格外洪亮,格外興奮。

敖烈最后掃視了大軍一眼,忽然振臂高呼道:“其余人等,抬上忠烈碑,隨本侯出征!”在這一刻,十萬名將士瞬間被點燃了,舉起右臂揮向敖烈的方向,大聲叫喊著:“出征!出征!!出征!!!”

在敖烈大軍士氣激昂的時候,洛陽城中坐在龍椅上的劉協卻是有些愁眉不展。圍聚在劉協身邊的,是十幾個忠心漢室的大臣,鐘繇、皇甫嵩、朱儁等盡在其中。劉協嘆了一口氣,有些費解的說道:“皇兄做事,一向都是謀而后動,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為何這次卻要這么冒失呢?袁紹雄踞冀州和青州半部,兩三年都沒有過大戰了,部下兵精糧足,豈是那么輕易就能被打敗的么?”

敖烈出征之前,已經派人把秘密奏折經過明州送到了劉協的手上。詳細的說明了征討袁紹的事宜,當敖烈祭師出征的時候,這封奏折也已經被劉協拿到了手中。劉協觀看之后,心中忐忑不已,害怕敖烈在這一戰中損兵折將,那他就再也沒有依靠了,連忙召集來十幾位大臣,看看如何彌補這件事情。在劉協看來,最好是能勸敖烈罷兵,等休養生息過后,兵源充足了,糧食足備了,在去征討袁紹。畢竟冀州可是當今天下人口最稠密,錢糧最豐足的一個大州了,袁紹入主冀州這么久了,又得到了青州半部。麾下雄兵近百萬,劉協是真擔心敖烈會出現什么意外。

鐘繇等人前后看了敖烈的奏折,皇甫嵩率先開口說道:“圣上。依老臣看。這一仗,冠軍侯還是有把握打贏的,圣上不必太過擔憂了。”

時任長水校尉的種輯不無擔憂的說道:“老大人所言差矣。冠軍侯雖然是勇冠三軍,且屢屢以弱勝強,以寡敵眾,但那時雙方的兵力相差并不是特別懸殊。可是這次。冠軍侯竟然以十萬大軍征討擁兵百萬的袁紹,這與以卵擊石,又有何異?”

因為漢代的通訊設施還十分落后,曹操在兗州起兵,響應敖烈的消息。還沒有傳到洛陽,所以種輯以為只有敖烈一人去征討袁紹。因此心中對敖烈的勝算,表示了極大的擔憂。

另一位功勛卓著的老將朱儁緩緩開口說道:“這也難說。昔日在討伐袁術的時候,曹司空和冠軍侯曾青梅煮酒,遍論天下英雄,最后得出結論,天下諸侯中,唯有這二人方可稱為英雄。英雄嘛,總要有些出人意表的事跡,那才配叫英雄。依照冠軍侯以往的戰績來看,一比十的兵員比例,倒也算不上有多懸殊,說不定,他還真就再一次創造出奇跡呢,剛才圣上有句話說的很貼切,冠軍侯不鳴則已,一鳴則必定驚人。我們有理由期待他的大勝。”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句話是敖烈告訴劉協的,在聽到朱儁的肯定之后,劉協有些慌亂的心,平靜了不少,細細回想以前和敖烈相處的點點滴滴,劉協認為自己的這位皇兄,永遠都是一個善于創造奇跡的人,在他的身上,發生任何不可思議的事情,都是正常的。想到這里,對敖烈的信心,開始一點一滴的重新迸發出來,在劉協的心中再次生根發芽。

鐘繇一直沒有說話,而是低著頭似乎在仔細的思索著什么,直到這一刻,他才抬起頭來,堅定地說道:“圣上,老臣敢用性命擔保,此一戰,冠軍侯必勝!”

盡管皇甫嵩和朱儁也先后對敖烈出征的前景表示看好,但絕沒有鐘繇這樣堅定。鐘繇的話,引起了劉協的好奇,忍不住問道:“太傅,你為何如此篤定?”

鐘繇緩緩說道:“袁紹有十敗,而冠軍侯有十勝,袁紹雖兵馬眾多,但老臣料定他必然無能為也。紹禮儀繁雜,冠軍侯自然得體,道勝也;紹以逆動之軍統帥冀、青,冠軍侯以正義之師都督北方,義勝也;紹以寬濟寬,不能整治危局,冠軍侯號令嚴明,以嚴治政,治勝也;紹外寬內忌,用人而自疑,冠軍侯精兵簡政,用人不疑,唯才是舉,不論親疏,氣度勝也;紹多謀少決,冠軍侯應變無窮,謀勝也;紹因四世三公之家世,喜好高談闊論,看重名聲,麾下多為阿諛奉迎之人,冠軍侯待人以誠,以德服人,麾下名將如云,謀士如雨,德行勝也;紹見人饑餓,體恤之情溢于言表,而他看不到的人,則完全不在他考慮范圍之內,冠軍侯心系天下,無人不對其歌功頌德,仁勝也;紹部下充斥奸佞之輩,競相爭權,冠軍侯治下嚴明,文武同心戮力,明勝也;紹是非不知禮,冠軍侯進退有據,進之以禮,正之以法,文勝也;紹好大喜功,不知兵略,冠軍侯用兵如神,武勝也。有此十敗十勝,圣上又何必擔憂?”

鐘繇的話,引起了所有人的沉思,每個人,包括劉協在內,都在細細體會著在這十勝十敗中,敖烈比袁紹出眾的地方。而他們思索的結果,竟然意外的發現,敖烈確實如鐘繇所說,每一處都要比袁紹高明一大截兒,無論是從自身氣度到對大軍的掌控程度,乃至治下官員、民心之所向,敖烈無不完勝袁紹。

良久,劉協猛地一拍龍椅上的扶手,大聲贊道:“好一個十勝十敗論,當真見解獨到,分析入微!朕,也終于可以放下心來,坐等皇兄的捷報了!”不止是劉協,就是先前對敖烈出征前景并不看好的種輯,也卸下了臉上的擔憂,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ps:十勝十敗不是鐘繇提出來的,因為劇情需要,大琨張冠李戴在鐘繇頭上了。另外前一章中,郭淮的出場也提前了,為的是拋出引子,引起后備人才的培養。這些都是大琨對三國情節做出的改變,不代表真實歷史。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