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二百八十二章 呂布薦郭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二章 呂布薦郭淮

第二百八十二章 呂布薦郭淮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13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兗州府中,曹操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把手中的密信往桌案章一放,笑呵呵的躲著部下文武們說道:“敖墨寒終于要打袁紹了,他和本司空約定在下個月的十五日同時舉兵,諸位,一應糧草軍械蝌蚪準備好了嗎?”

荀攸站出來說道:“主公,已經都準備好了,全軍將士都在等著這一天的到來呢。我軍儲備的糧草,足夠十五萬大軍半年食用的,后續糧草也正在籌備中。”和敖烈一樣,曹操也受到了糧草的制約,作戰時間暫時也被限制在半年左右。

曹操有些惆悵的嘆息道:“每逢大戰,我軍必然糧草短缺,這個問題,什么時候才能真正解決呢?”

郭嘉笑道:“主公勿憂,這些困難都是暫時的,去年主公下達了屯田令,今年便已收到了成效,若不是要兼顧徐州的百姓,我軍的糧草是足夠的。三五年之后,相信在屯田令的幫助下,主公就再也不必為糧草短缺發愁了。”

夏侯惇嚷嚷道:“還不是那個敖墨寒,不讓我們在徐州屠城,否則怎么會有那么多的累贅來消耗我們的糧草!”

和夏侯惇的看法不同,戲志才笑道:“從眼前來看,不殺徐州百姓確實是拖累了我軍的糧草,但是從長遠利益來看,則剛好相反。徐州青壯數十萬,這些人即可被征召入伍,增強我軍的戰斗力,也可在田間勞作,為我軍帶來更大的糧草收益。只是這個過程,至少也要一年甚至更久才能實現。”

“沒錯!這個過程確實需要時間,但是本司空確信,把徐州百萬人口留下來是正確的,本司空還要感謝敖墨寒呢,要不是他的及時勸阻,說不定本司空一怒之下,早就把徐州變成一座空城了。那樣的話。損失可就太大了,說起來,還是敖墨寒的目光長遠啊。”曹操有些感概的說道。

頓了一頓,曹操繼續說道:“好了,諸位都下去準備吧,下個月十五,率軍北上,征討袁紹!”

眾人齊聲應諾,向著曹操行了一禮。倒退著走出了大廳。

在曹操和部下議事的時候,呂布來到了燕京大都督府中。和呂布同來的,還有一個年紀在二十左右的青年。這個青年帶著典型的并州人特征。體型彪悍。面目粗獷,但一雙眼眸卻異常靈動,彰顯著他粗狂外表下有著細膩的心思。

呂布這是向敖烈舉賢來了,他要推舉的人,就是跟在自己身后的這個青年。敖烈坐在桌案后,略帶好奇的看著呂布身后的青年。他通過這個青年靈動的雙眸,就已經推斷出這個青年的不凡。令敖烈好奇的是,呂布是個什么樣的人,敖烈最清楚,其心高氣傲當世無人能及。能被呂布看上眼的人,并且親自向敖烈推薦。這還是第一次,當然,陳宮是不計算在內的。

“大哥,這就是你要推薦的人才嗎?”敖烈笑著問向呂布。呂布面帶笑意的點了點頭,向身后的青年說道:“你向君侯介紹一下自己吧。”

青年不卑不亢的說道:“稟君侯,某名叫郭淮,字伯濟,并州雁門人,現任溫侯帳下副將。”

敖烈剛剛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聽到郭淮的自報家門之后,差點沒被喝道嘴里的茶水嗆到,驚奇的追問道:“郭淮?你叫郭淮?而且是雁門人?和文遠將軍是同鄉?”在歷史上,確實有這么一號人物,而且還是一位大人物。郭淮的名字在演義中也曾多次被提到,尤其是在三國的中后期,成長起來之后的郭淮替曹魏政權鎮守雍、涼,先后和蜀國的丞相諸葛亮以及大將姜維進行對抗,并有著上佳的表現,可以說是曹魏政權中后期外姓大臣中比較杰出的一個。郭淮文武全雙,既能帶兵打仗,又能治理州郡,是難得的全能型人才,沒想到,竟然被呂布給發掘了出來。

郭淮看著敖烈的表情,開始還以為是敖烈看不上自己,沒想到敖烈的表情明顯出現了變化,最后,欣喜的神色在他的臉上定格了下來。

站在一旁的呂布也幫郭淮說著好話:“伯濟的父親,是在第一次聚賢令中被征召的官員,因為政績出眾,現在已經升遷為雁門太守了。說起來,伯濟也算是根正苗紅的將門之后呢。”

敖烈略略思索了一下,轉頭問向郭淮:“你是郭蘊的子嗣?”

郭淮點頭答道:“正是家父。”

敖烈沒想到當初自己下達的聚賢令,竟然為自己帶來了郭淮這么一位大才。當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同時,郭淮的出現,也讓敖烈的心中忽然產生了一種新的思維,自己現在麾下的人馬是足夠用了,但是放眼未來,還是需要培養更加新鮮的血液才對。在三國的歷史上,父子同時名留青史的并不在少數,就拿敖烈麾下的大臣們來說,杜畿的兒子杜預、張遼的兒子張虎、董和的兒子董允等等,那可都是三國后期頂尖的人才,看來,敖烈要抓緊對這些人的培養了,因為父輩的關系,這些人對自己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只要對他們稍加培養和訓練,他們當中的很多人,趕超父輩今日的成就并不是什么難事!至于郭淮,不過是他們當中第一個出現在自己眼前的人才而已!

笑呵呵的看向呂布,敖烈問道:“大哥打算讓某授予伯濟什么職位呢?”通常,君主冊封官職,是不需要征詢下屬意見的,但是呂布是誰?是當世虓虎戰神,是敖烈的結拜大哥,更是劉協親封的溫侯,所以敖烈才會選文一下呂布的意見。

呂布伸手拍了拍郭淮的肩膀,認真的說道:“二弟,你我相交多年,對某的脾氣,你在了解不過了,某只適合戰場沖鋒,不適合做封疆大吏。某的意思,是想讓伯濟接替并州牧的職位。”

郭淮聞言大驚,連忙單膝跪地,向敖烈說道:“主公,淮萬萬不敢取代溫侯的職位,況且淮并沒有那份能力,請主公明鑒!”對于郭淮的感恩之心和自知之明,敖烈是很欣賞的,但卻認為郭淮實在是有些過謙了,歷史上能總督雍、涼十幾年的郭淮,當然有著相當的能力可以出任并州牧,但是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郭淮年紀還輕,經驗閱歷都還不足,還需要一些磨練,尚不足以獨當一面。

沉吟了一下,敖烈開口道:“這樣吧,伯濟暫時卸去所有職務,進入燕京學府深造學習,待學成之后,本侯在考慮你的綜合素質,授予你相應的職位。”

敖烈這樣說,就等于是打算對郭淮進一步培養了,郭淮自然明白敖烈話里的意思,心中大為感動,另一個膝蓋也跪在了地上,向著敖烈磕了三個響頭,口中說道:“多謝主公栽培,郭淮銘感五內!”

當呂布帶著郭淮離去之后,敖烈立刻提筆寫了一道命令,要求麾下文武官員的適齡子嗣,可以自愿到燕京學府學習。現在的燕京學府,早已今時不同往日了,越來越多的人才被燕京學府中的東觀藏書所吸引,自愿來到燕京學府任職,就連名動一時的鴻儒鄭玄,不久前也是慕名而來,在燕京學府中開堂講課,親傳弟子。鄭玄是當時的最為出名的名士,同時也是公孫瓚和劉備的老師,鄭玄的到來,又把燕京學府的知名度提高了兩個臺階。

現在的燕京學府分為內外兩院,外院沒有錄取標準,并且只對寒門士子開放,提供給廣大的窮苦人民啟蒙教育的機會,相當于后世的小學和初中,進入外院第一門要學的課程,就是由蔡邕、鄭玄等名士共同編纂的《千字文》,里面記錄著一千多個常用的漢字及其用法和含義,啟蒙教育還是敖烈的另一位岳父甄逸提出來的建議;至于內院,就等于是后世的大學,只有品德兼優的精英才會被選入內院,進一步深造,進入內院的唯一標準,就是個人的綜合素質,有些人是歷經外院的學習之后被選入內院的,另外一些人則是某一方面的天賦特別出眾,直接就進入了內院學習。

所以說,能夠進入燕京學府學習,是每一個北方五州子民的夢想,甚至其他一些大州的人,也會來到燕京學府深造,燕京學府的教育質量和先進的授課方式,已經趕超了號稱天下第一書院的鹿門山學院。

而現在,敖烈下達的這道指令,意在培養后備人才,相信大多數官員,都會十分欣喜的把自己的子嗣送到燕京學府來學習。還要強調一點,在燕京學府中,是沒有男女之分的,就算是女子,只要一心向學,也可以進入學府學習,甚至少數的女子還被選入到內院進修。

在敖烈的這道指令中,他特意點了十幾個少年的名字,其中,杜畿的兒子杜預、張遼的兒子張虎以及董和的兒子董允等人赫然在列。這十幾個少年,是敖烈強制要求,必須要到燕京學府學習的。他們的年齡,從幾歲到十幾歲不等,敖烈深信,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定會對他們日后的成就有所幫助,成為北方五州的后備人才、第二梯隊中的中堅力量。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