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戰烏桓山(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戰烏桓山(一)

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戰烏桓山(一)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29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書名:

烏桓山,是烏桓人的發源地,類似于漢人的都城洛陽,是烏桓人的活動中心。烏桓人在百余年之內,依靠著烏桓山,北抗匈奴,南侵大漢,逐漸發展壯大了起來。直到近十年,在劉虞和敖烈父子二人的先后努力之下,烏桓才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創傷,數萬烏桓人被迫內遷,接受漢化,成為了大漢的子民,烏桓峭王也在漁陽一戰中,被魏延刺殺與戰場之上,使得烏桓數年來群龍無首,陷入了內亂之中,其囂張的氣焰這才收斂了不少,再也不敢輕易南侵了。

出兵征討烏桓,已經有七天了,在這七天之內,敖烈的大軍根本就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凡是敖烈大軍所到之處,烏桓人因攝于敖烈的威名,不是望風而降,就是向烏桓山逃竄,即使有稍作抵抗的部落,也僅僅是象征性的比劃兩下,然后就抱頭鼠竄。

說起來,實在是敖烈在烏桓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當初,年僅十幾歲的敖烈,就斬殺了烏桓部落首領阿曼達,然后又設計擒拿了烏桓峭王,逼得峭王以戰馬兩萬匹、烏桓精銳戰士三萬人以及家屬數萬人為代價,把自己從敖烈的手里贖了出來,之后又在漁陽一戰中,大破烏桓大軍,使五萬烏桓軍全部成為了敖烈的俘虜,部將魏延更是奮勇爭先,將峭王斬殺。再加上十年間大大小小的幾場戰役,烏桓人在敖烈的大軍面前,無一例外的慘敗而歸,導致敖烈的名聲,在烏桓人心中,堪比戰神般的存在。甚至比當初的匈奴人忌憚霍去病。還要更甚。

當然,烏桓人中,也有不少的好戰分子,一些部落首領不想失去現在的地位,于是暫時放下了對大王之位的爭奪。聯合到一起,挾裹其他部落的人馬,重兵駐扎在烏桓山,放出豪言,如果敖烈再敢踏前一步,必定會和敖烈決一死戰。

對烏桓人的宣戰。敖烈不以為然,如果他們真的抱著比死的決心的話,早就出來和敖烈大軍一戰了,可是他們至今仍然龜縮在烏桓山,顯然他們的心是懦弱的,所謂的保衛家園。也不過是他們拿出來忽悠烏桓子民抵抗敖烈的口號而已,他們最在意的,只是他們各自的利益罷了,和保衛家園根本扯不上絲毫的關系。

看透了那些烏桓首領的心思之后,敖烈索性揮兵長驅直入,不去管其他方向的烏桓部落,直接進兵到了烏桓山附近。準備在烏桓山,在這個烏桓人視為祖源之地,徹底擊垮烏桓人的斗志!

敖烈大軍的動向,讓據守在烏桓山的幾大部落首領更加不安起來,正如敖烈預料的那樣,他們根本就不想和敖烈拼命,他們只是想保住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已。可是隨著敖烈的逼近,他們卻沒有了選擇,流淌在烏桓人血液中的強悍,讓他們一致做出了決定。和敖烈硬碰硬的大戰一場!在他們看來,他們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人數又是敖烈的三倍之多,根本就不可能打不贏這一仗。

咚——咚咚——咚咚咚——

戰鼓如雷,震動天地。烏桓人終于在退無可退的烏桓山下。擺出了陣勢,和敖烈大軍正面對決了。依靠著烏桓山,十幾個部落首領并排站在隊列的前端,身邊有重兵守護著他們,在他們身后,則是數以十萬計的烏桓騎兵,他們是想用龐大的騎兵數量,來個先聲奪人,震懾一下漢軍的士氣。

可是,他們全部都失望了,他們面對的,不是其他的漢軍,而是敖烈部下的精英!在烏桓騎兵陣的對面三百步左右,漢軍也已經列好了陣勢。手持霸王槍、身披金甲的敖烈端坐在照夜雪龍駒之上,照夜的純白色和游龍嘯天甲的金黃色,交相輝映,襯托的敖烈仿似九天下凡的神將一樣。在敖烈兩側,永遠不會離開他身周的許褚和典韋,分別侍衛在其左右,這二人同樣的面目猙獰,同樣的孔武有力,就好像是侍衛在神將身邊的兩尊大力神,殺氣騰騰的看著對面的烏桓騎兵。

在敖烈身后稍微落后一些的地方,白馬銀槍的趙云率領五千血殺軍,頭插白羽,圍著敖烈列成了一個半月形,把敖烈供衛在了中間;趙云左側,是威風凜凜的呂布,一身西川紅錦百花袍之下,猙獰的百獸戰鎧顯露崢嶸,火紅色的赤兔嘶風獸四蹄有力的蹬踏著大地,似乎可以隨時發起攻擊一樣。最為令人心寒的,則是呂布手中的方天畫戟,這柄飲血過千的殺氣,似乎嗅到了戰斗的味道,已經有些急不可待了,在呂布的手中,輕微的震顫著。一萬名龍驤軍精銳,整齊的排列在呂布身后,他們坐下是清一色的白馬,手中握著沉重的羅睺龍角槍,頭盔上插著血紅色的羽毛,在呂布的身后暗自醞釀著殺氣。

趙云的右側,則是獅盔蠻鎧的馬超。閃爍著金光的虎頭湛金槍斜斜指地,馬超的眼神中,滿是不屑,似乎對面的十多萬烏桓騎兵,只是十萬堆腐草而已。在馬超身后,五千名虎賁軍精銳嚴陣以待,他們的頭上插著漆黑如墨的玄羽,背上背著和血殺軍一樣的計都斬馬刀,令人奇怪的是,他們的斬馬刀卻都沒有出鞘,似乎是不準備投入戰場一樣,安靜的守著陣中數十個被紅布覆蓋起來的物體,眼神中帶著嗜血的瘋狂。

三支精銳部隊之后,張遼和徐晃分列兩側,每人統率著兩萬漢軍,列成兩個衡軛陣,靜候著敖烈的命令。這四萬新兵的臉上,雖然有些局促,甚至有些慌亂,但卻絲毫沒有懼怕的神色。怕死,那可不是敖烈麾下戰士能出現的問題。

六萬漢軍層次分明的列成陣勢,隔著三百步的距離,向三倍于己的烏桓騎兵,發起了強悍的殺氣,隱隱和近二十萬烏桓騎兵,有著分庭抗禮之勢。

懶得和烏桓首領們廢話,敖烈直接拉下了頭盔上的虬龍面罩,舉起手中的霸王槍,緩緩地吐出了兩個字:“進攻!”

最先動起來的,是趙云率領的血殺軍,五千血殺軍立刻分成兩隊,一隊只有五百人,留在原地沒有動,負責保護敖烈的安全,另外四千五百名精銳,在趙云的統領下,同時催動坐下的戰馬,向著烏桓陣列猛沖了過去。

十幾個烏桓首領驚疑的相互看了一眼,他們不明白區區四千多人,能對自己等人的二十萬大軍構成什么威脅。確實,四千五百人,與二十萬人比起來,實在是不值一提,說他們以卵擊石也不為過。不過,有一個問題,烏桓首領們沒有想通透,這為四千五百人,可不是普通人,他們是敖烈麾下最為精銳的血殺軍成員!統領他們的人,更是舉世無雙、渾身是膽的常山趙子龍!

策馬沖到半途,眼見烏桓騎兵在各自的首領吆喝下,已經準備發起反沖鋒了,趙云忽然舉起手中的豪龍碎膽槍,在半空畫了個圓圈,然后一勒韁繩,帶動坐下的小白龍,向左側平行的跑去。隨著趙云的動作,四千五百名血殺軍精銳立刻再次出現了分組,平均分作了兩隊,一隊跟著趙云向左平行跑去,另一隊則是背道而馳,向右平行跑去。

兩隊血殺軍精銳各自控制著戰馬的速度,讓彼此之間的距離拉開,很快就在烏桓騎兵們面前,出現了兩道平行的散兵線,正當烏桓人不明白趙云等人這樣做有什么意義的時候,趙云高舉的長槍猛然斬落,四千五百名血殺軍精銳用行動告訴了烏桓人答案。他們同時平舉起手臂,環扣在手臂上的溪子連弩已經蓄勢待發了!

接下來,在一陣陣錚然作響的機括彈射聲中,血殺軍把臂弩中全部的三根弩矢,同時發射了出去。一萬多根弩矢帶著呼嘯,快速穿過空間,來到烏桓騎兵們面前。血殺軍的精銳程度,已經毋庸贅述了,他們進行騎射的本事,也早已是爐火純青了,再加上是在散兵線的情況下射出的弩矢,各自之間選取的目標都不一致,沒有出現兩人同時射殺一名烏桓人的情況出現,因此,猝不及防的烏桓騎兵們,在這一輪激射之下,出現了大量的傷亡,一時之間,在烏桓陣列的前方,人仰馬翻的景象成為了一道經久不息的風景線。伴隨而來的,是烏桓騎兵痛苦的哀嚎和戰馬的縱聲悲鳴。

混亂,不可避免的在烏桓騎兵中蔓延開來。處于前列的騎兵被血殺軍射倒在地后,立刻變成了障礙物,成功的阻擋住了后面同伴前進的馬蹄,不少來不及剎住戰馬的烏桓人,被落馬倒地的烏桓騎兵或者是他們的戰馬,給絆倒在地,然后被更后面的同伴驅使的戰馬,給踐踏成了肉泥。

然而,厄運還沒有結束。血殺軍在完成一輪騎射之后,在趙云的帶領下,繼續向兩側奔跑,把中間的戰地讓了出來。呂布立刻率領一萬龍驤軍,快速占據了中央戰地,向著烏桓騎兵們沖殺過來。

在沖殺的途中,一萬名龍驤軍精銳,在烏桓騎兵們目瞪口呆的注視之下,竟然一邊奔跑,一邊在馬背上直立而起,他們的手中,每人都拿著一張強勁的騎弓,此刻,弓弦上已經搭上了鋒銳的狼牙箭!(。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86)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