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二百二十四章 噩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噩耗

第二百二十四章 噩耗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15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


目錄:

網站:

在數十位文武官員以及大量百姓的簇擁中,敖烈風風光光的進入了燕京城,回到了大都督府中。

一進府門,敖烈臉上的微笑頓時消失不見,低聲向黃忠問道:“漢升,伯符何在?”黃忠答道:“在府內西廂房中,伯符似乎有什么憂心之事,卻不肯對某明言。”因為孫策是敖烈的弟子,還是孫尚香的大哥,又和敖烈麾下的大將們十分熟悉,因此黃忠沒有讓他住到驛館內,而是把他安排到了大都督府內居住。

聽到黃忠的猜測之后,敖烈越發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孫策一定是遇到麻煩了。于是,敖烈讓麾下文武先去府內的大廳等他,他自己卻調轉方向,向著西廂房走去。

來到西廂房,敖烈推開房門,看到房間中有著兩個年輕的身影。坐著的正是孫策,另外一個站立在孫策的身后,觀其年紀,大約只有二十不到,甚至比孫策還要小上一些。

看到敖烈走了進來,孫策猛然站起身來,想要對敖烈傾訴些什么,最終卻失聲痛哭了出來,哽咽的說出來兩個字:“師父……”

敖烈和孫策認識的時間也不短了,三年來從未見孫策哭過,即便是當初孫尚香為敖烈擋下毒箭,命懸一線的時候,孫策急的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也強忍著沒有掉一滴眼淚。心中的感覺越發不妙,敖烈急忙快步走上前去,伸手在孫策的肩膀上一拍,寬慰著說道:“不著急,有什么事,慢慢說。”

孫策是個硬漢,輕易不會落淚。但孫策也是性情中人,一旦哭起來,卻怎么也收不住。站在孫策身后的青年,沉重的嘆息了一聲。向著敖烈深深行了一禮,開口替孫策說出了事情的原委:“稟君侯,某是伯符的結拜兄弟,姓周名瑜字公瑾。這件事,是這樣的,當初沙縣一別之后,老主公率兵回到江東,上表辭去長沙太守的職位,專心治理江東。在老主公的勵精圖治之下,我江東軍在一年之內。橫掃三十六處水賊巢穴,聲威大震,并連續占據了江東五個郡。誰料卻因此引起了后將軍袁術的不滿,聯合荊州牧劉表,在大江之上設下暗礁,在老主公行軍途中,亂箭暗算了老主公。月余之前,老主公因重傷不治,已經歸天了。伯符在老主公的舊臣擁護下。已經成為江東軍新的主公了。”

周瑜的話,讓敖烈大感吃驚,甚至都來不及去仔細觀察一下,眼前這位名垂青史的江東周郎了。轉頭看向孫策,敖烈帶著悲戚的神色,重重的在孫策肩膀上拍打了兩下,大聲說道:“是大丈夫。就挺住!這個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孫策猛然擦了一把臉上的淚痕,強忍著心中的悲傷,看著敖烈說道:“師父。策意欲向師父借兵,殺回江東去!”

周瑜在旁解釋道:“君侯有所不知,袁術和劉表暗算了老主公之后,袁術立刻一腳把劉表踢開,然后率兵攻占了揚州的四郡,現在,我江東軍,只剩下一郡之地在手了,人馬也僅剩下數千之眾,暫由主公的二弟仲謀統率鎮守著這僅有之地。主公此次前來,就是想要向君侯借兵的。”

事情竟然已經嚴重到了這個地步,這是敖烈萬萬沒有想到的。看來,歷史的慣性在孫堅身上,又悄悄的發生了一次轉折,讓孫堅遇到暗算的時間晚了一年多,甚至是熟知歷史規律的敖烈,也被這件事搞得措手不及。敖烈原以為,孫堅把玉璽交給了自己,就不會再惹來殺身之禍了,沒想到,袁術這個卑鄙無恥的小人,還是聯合劉表暗算了孫堅。

沉吟了片刻,敖烈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放心吧。某一定會分出一部軍馬給你們,讓你們東山再起。這件事,尚香知道了嗎?”雖然還沒有正式成親,但在敖烈心中,早已把孫尚香和甄宓看做了自己的夫人,和蔡琰一同對待,自然不想讓孫尚香受到這樣的打擊。

孫策搖頭說道:“小妹的城府太淺,心中藏不住事,若是對小妹說了,恐怕用不了多久,這件事就會天下皆知了。”

敖烈點了點頭,認為孫策的話很有道理。眼下,孫策的主要對手是袁術和劉表,劉表又是個守成之主,一點向外擴張的野心也沒有,因此,孫策只需全力應對袁術就可以了。但若是孫堅身死的消息被大肆宣揚出去,難免會有落井下石的人會趁機對江東孫家不利。這件事,還是能瞞多久就瞞多久吧,還是晚一些讓孫尚香和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知道的好。

“伯符,公瑾,你們在房中稍坐,某去大廳和眾人商議一下,盡可能多的拿出軍士分給你們。”敖烈對著孫策和周瑜又安慰了幾句之后,就轉身向大廳走去。

帶著凝重的神色來到大廳,敖烈的面部表情,讓大廳中熱烈的慶祝聲浪,瞬間冷卻了下來。原本,眾人都在議論著,敖烈此次擊潰三部鮮卑的豐功偉績,相信用不了多久,三部鮮卑就會被徹底平定,正式納入大漢的版圖了。

可是當他們看到敖烈的凝重表情之后,立刻意識到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了,否則絕不會在敖烈的臉上看到這樣的神色。其實,經過在燕京學府中一年的潛心研習之后,敖烈早已能夠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了,只是孫堅身死這件事,實在太過震驚,其中牽涉的事情也太多,再說能夠進入大廳中的眾人,都是敖烈的心腹之臣,對他們,敖烈也不想總是帶著毫無表情的面具。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自己的喜怒,讓麾下眾人能夠感受到敖烈是一個真實、鮮活的主公,而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政治機器。這樣,也更有利于內部的團結,促進凝聚力。

沉重的嘆息了一聲,敖烈的第一句話就看門見山的直奔主題:“諸位,適才孫伯符告訴某,孫文臺將軍,已經死于袁術和劉表的聯手暗算之下了。某已經答應伯符,借兵給他回江東報仇了。”

此言一出,震驚四座!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被敖烈倚重的心腹,能夠做敖烈心腹的人,絕不會是平庸之輩。敖烈的話雖然簡單,他們卻敏銳的捕捉到了這句話中的意思。江東,恐怕要迎來大亂了。

就事論事而言,袁術和敖烈的關系近乎死敵;而孫策則是敖烈的弟子兼大舅哥,誰更親近一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事情。為了限制袁術的擴張,問了穩定住南方的局勢,眾人已經明白了敖烈的意思,他是要扶持孫策了。

對于這一點,得到了在座所有人的贊同,其中包括一向耿直的田豐。幫助孫策壯大起來,讓他在南方牽制袁術,是符合幽并軍事集團的根本利益的。只是,具體借給孫策多少人馬,個人心中的衡量就各有不同了。

以田豐為首的剛直之士,堅定地認為應在保證幽并集團正常的運轉下,適當的借兵給孫策,具體人數應該在五千人左右;而見識較為長遠的一派,以諸葛亮為首,認為幫助孫策在江東站穩腳跟,是有著長遠利益的,因此主張應籌措出一萬軍借給孫策;而那些敖烈麾下的元老們,都和孫策有著不錯的私交,也都知道敖烈是真心很欣賞孫策這個弟子,因此不但把借兵的數量提升到了一萬五千人,不少人還愿意隨同孫策一起前往江東,等幫助孫策穩定住局勢之后再返回幽并。

三方各執己見,據理力爭,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爭辯,最后,由敖烈拍板決定,調集出一萬人馬,讓孫策帶回江東去。為了安全起見,敖烈還決定由水軍都督甘寧,率領五千麒麟軍精銳,駕駛樓船由海路送孫策及一萬軍士回江東。等到達江東之后,甘寧暫時留在孫策身邊,幫助孫策征討袁術,知道局勢穩定之后,在返回燕京。至于甘寧暫時離去之后,水軍的訓練等問題,則是由水軍副都督蘇飛一力負責;久居江南,熟悉水戰的魯肅則是代領水軍都督的日常事務,督促蘇飛的訓練。

決定好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敖烈命人把孫策和周瑜請到大廳中來,準備告之自己的決定。

片刻之后,孫策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周瑜器宇軒昂的緊隨其后。二人向敖烈以及在座眾人行禮之后,就垂手站立在大廳正中,等待著敖烈的答復。

敖烈頗有感觸的嘆息了一聲,然后對著孫策說道:“伯符,你也曾在某帳下為將,燕京,永遠是你的家,回到你先前的座位上去吧。”

孫策曾跟隨在敖烈身邊兩年之久,終日以弟子自居,現在聽到敖烈的話之后,心中也是深為感動,抬頭向武將的坐席中一看,看到自己以前的位子空著,立刻大步走了過去,在席位上坐了下來。周瑜早就聽孫策說過,敖烈雖然是當朝權重一時的冠軍侯、幽并大都督、驃騎大將軍,但是極為重情重義,今日一見,果然如此。當下,周瑜快步走到孫策的座位之后,侍立在側。(。。)

大琨翼: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