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二百章 制造神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章 制造神跡

第二百章 制造神跡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09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1k書屋簡介

如果覺得這篇小說好看,請分享給朋友:

決定了的事,敖烈絕不會拖泥帶水。

第二天,幽并境內的半數軍馬都被調動了起來,依照計劃,呂布帶領麾下的三萬并州軍開往西北方向的幽并交界處,抵御和連的中部鮮卑的入侵;趙云、馬超和徐庶同樣帶領三萬軍士,向著北方開拔,到右北平和遼西交界的盧龍塞布置防御,阻止軻比能的東部鮮卑進犯;崔琰和高順發動本地軍馬,在雁門、云中一帶威懾西部鮮卑步度根。

張遼和張郃率一萬軍駐扎涿郡,徐晃和太史慈則是另率一萬軍駐扎代郡,這兩路人馬的布防,是為了防止袁紹趁機偷襲幽州。雖然袁紹經過鄴城糧倉被燒一事,至今元氣還沒有完全恢復,但卻不得不防,從背后捅刀子的事,可是袁紹最愛做的。張遼、徐晃等兩路人馬,再配合上當地的郡兵,足以擋住袁紹兩個月的時間了。

黃忠被暫時任命為中軍主將,協同荀彧、賈詡等文武官員鎮守燕京及幽州各郡。黃忠為人老成持重,把大本營交給他鎮守,敖烈放心得很。水軍都督甘寧、副都督蘇飛兩人,統率水軍盤踞在遼西、遼東比鄰的海面上,既負責巡查海域,震懾海賊,又負責防衛可能從海面上渡海而來的敵人。

敖烈本人,則是帶著諸葛亮、張繡、魏延、龐德以及許褚、典韋統兵一萬,向東北方向的高句麗進發。高句麗,在后世中,通常被人們誤認為是高麗國,也就是三韓民族的前身。可事實上,卻全然不是這樣。高句麗,在大漢時代,只不過是東北方的異族建立起來的一個小型政權罷了,其領土,在現在的吉林、遼寧境內。是大漢的一個附屬國。而歷史上的高麗,則是在高句麗滅亡將近三百年之后才建立的,高立國的領土是在朝鮮半島上,和高句麗的領土百分之九十五不相符。所以說,高句麗和高麗,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國家,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民族,無論是領土還是文化傳承,甚至是最基本的民族語言,都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只是名字比較接近而已。

一路疾行而來,敖烈始終都在和諸葛亮商量著戰略,因為時間緊迫的關系,敖烈必須要盡快解決高句麗和扶余,然后引兵向西,和趙云所部成犄角之勢,圍攻軻比能。時間只有兩個月,除去往來行軍所必須的時間之外,留給敖烈的時間。真的不多了。這個十分緊迫的作戰時間,是由幽州財政的具體情況來決定的。數路大軍同時進發,所需要的糧草、軍餉可是一筆天文數字的支出,而且幽州北方。本就氣候寒冷,現在又是冬季,剛剛還降臨了一場大雪,使天氣變得更加陰冷。軍士們保暖所需的棉衣棉被等,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來制作。這也是田豐強行提出作戰期只能縮短在兩個月之內的原因。

“主公,高句麗人素來敬仰神明。我軍大可以此做文章,讓他們心生敬畏,爭取在短期內解除國內的武裝力量,不戰而屈人之兵。”諸葛亮一陣見血的指出了高句麗的弱點所在。

敖烈哈出一口熱氣,熱氣隨即以肉眼看見的速度,迅速被冰凍成霧氣,然后消散在空中。苦笑了一下,敖烈說道:“你們看,天氣冷成這個樣子,必將給我軍的戰斗帶來極大的困難。所以,某同意孔明的想法,此役,我們只能智取。可是孔明啊,我們又不是神明,怎么會讓那些高句麗人心生敬畏呢?”

諸葛亮笑道:“世上哪有什么神明,還不是被人們幻想出來的么。我們可以循著高句麗人幻想的思路,制造出一些讓他們認為是神跡的事件出來,然后再用兵鋒威懾,雙管齊下。”

裝神弄鬼?敖烈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陣好笑。在后世,經常有一些騙子,依靠裝神弄鬼來糊弄人,騙取他人的錢財,沒想到諸葛亮這個怪胎,竟然會這么超前,把后世騙子的手段運用到眼前的戰爭中來。不過,這也沒什么稀奇的,在演繹中,諸葛亮就曾經不止一次的,利用對手軍士的愚昧,搗鼓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來,在配合上先進的科技,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比如說在演義中,諸葛亮就曾經讓部下軍士化裝成六丁六甲天兵天將,迷惑敵軍,然后派出另一隊軍士,用他研制出來的木牛流馬,把附近的糧食搶割一空。目前,諸葛亮因為經驗的積累和閱歷還不夠,暫時還沒有制造木牛流馬的能力,但想出一些裝神弄鬼的辦法來,敖烈相信這可難不倒他。

饒有興致的看著諸葛亮,敖烈笑道:“那你有什么具體的方案嗎?說出來聽聽。”諸葛亮苦笑著說道:“暫時只是有一個大方向而已。現在我軍距離高句麗還有數日的路程,想必此刻高句麗的探子已經刺探到了消息,必然做著積極的戰斗準備。這段時間,正是我軍瓦解他們斗志的好時機。我軍可沿途制造神跡,動搖他們的軍心,說不定,等我軍趕到高句麗的時候,他們已經喪失了斗志,甚至開城出降呢。”

諸葛亮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敖烈的神經。這個方案是最節省時間、最能保證戰斗力不受損失的辦法了,如果真的成功的話,可是大大縮短了敖烈所部需要耗費的進軍時間。現在,敖烈最缺的就是時間了。敖烈十分期待著,諸葛亮能盡快拿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來。

當晚,敖烈所部來到一座大山前,在山腳下背風的地方安營扎寨,準備休息一晚后繼續進軍。

夜色深沉,敖烈大帳中的燭火卻依然亮著。典韋小心翼翼的捧著一碗羊肉湯,走進了大帳之中,看到敖烈在燭火下讀書,典韋翁聲甕氣的說道:“主公,休息一下吧。”說著,他伸出兩只粗壯的臂膀,把手里的羊肉湯遞到了敖烈的桌案上,憨笑著說道:“俺看主公還沒睡,就讓伙夫做了碗羊肉湯。可惜,外面太冷了,肉湯都有些被凍結了。”

敖烈笑了一下,放下手中的書籍,也不在意被凍結的油膩,張嘴喝了一口羊肉湯。白色的油膩隨著下面微熱的肉湯,被敖烈同時灌入口中,咀嚼了兩下,敖烈皺著眉說道:“被凍住的羊肉湯,真的很難吃。”

典韋聞言。伸出大手撓著后腦,抱怨的說道:“可不是么,都怪著該死的鬼天氣,把泥土都凍住了。俺看見伙夫們費了好大的勁,才把地上的泥土掘開,支起了爐灶呢。”

正在喝羊肉湯的敖烈,忽然停止了手中的動作,一道靈光在他的腦海中閃過,連忙追問典韋:“老黑。你剛才說什么?”典韋被問得一愣,答道:“俺說這天氣冷的該死啊。”

“不是這句,后面那句。”

“啊,俺是說伙夫們架起爐灶費了很大的勁。”

“哎呀。中間那句!”敖烈有些著急的喊了起來。

典韋完全跟不上敖烈的思路,苦著臉想了一會兒,生怕自己在說錯話,試探著說道:“泥土都被凍住了。是這句么?”

敖烈喃喃的重復著:“泥土……都被凍住了……泥土……被凍住了……”

忽然,敖烈一躍而起,用力的拍打著典韋的肩膀。開心的笑道:“老黑!你真是一員福將啊,哈哈,某有辦法制造神跡了。”

片刻之后,諸葛亮穿著厚厚的棉衣走進了敖烈的大帳。無論是在什么時候、在什么樣的條件下,諸葛亮那股從容淡定的神態,都不會受到影響。寒冷的天氣不能,厚重的棉衣同樣也不能。

從容不迫的向敖烈行了一禮,諸葛亮剛要開口詢問,敖烈大步走過來,一把抓住諸葛亮的手,笑著說道:“孔明,某想到制造神跡的辦法了。你速速安排人手,按某說的去做……”

翌日清晨,一座簡陋但卻頗具氣勢的雪白色城堡,憑空矗立在寒冷的北風中。除了昨夜參與此事的軍士之外,其他的軍士都用力揉動著自己的眼睛,說什么也不相信眼前的景象是真的。直到有幾名軍士走到城堡的墻壁前,用武器在墻壁上砸擊了兩下,得到的是鏗鏘的回聲之后,他確信了眼前足足有兩丈高的城堡是真實的。

原來,昨晚受到典韋啟發的敖烈,想起來在歷史上,曹操去西涼討伐馬超的時候,曾經在當地隱士的幫助下,利用西涼特有的沙土和氣候,連夜筑起了冰水與沙土混合的城墻,讓西涼軍驚為天人,以為是神明在暗中幫助曹操,導致西涼軍軍心渙散,最終敗給了曹操。既然曹操可以利用西涼的氣候,那為什么敖烈就不能利用北疆的氣候呢?更不要說敖烈還比曹操多了后世數千年的文化底蘊呢。

于是,敖烈叫來諸葛亮,依照后世因紐特人在北極建筑冰屋的方法,經過改良之后,詳細講解給了諸葛亮聽。諸葛亮掌握了這種方法后,立刻組織人手連夜修蓋冰城。先是在軍營外圍挖了一條環繞的壕溝,然后向里面注水,等到清水凍結結實了,就繼續注水,直到把壕溝填滿為止,這個步驟,就等于是在筑地基了。

地基筑好之后,另一隊軍士送來了大量裝滿泥土和冰雪混合物的布袋,然后把潮濕的布袋層層疊疊的在地基上碼放整齊,稍等片刻之后,等布袋之間滲出的混合物相互凍結實了,就在碼好的布袋上揚上一層泥土,之后在潑上一些冷水,讓表層的泥土把布袋包裹在里面。然后每隔一段時間,再潑一些水上去,讓寒冷的氣候把潑上去的水,凝結成冰,形成一層銀白色的外表。

就這樣,筑好了一層后,諸葛亮讓軍士們繼續修筑更高的一層,于是,一夜之間,在軍營的四周,出現了四面高大的冰墻,組成一座炫目的城堡,把敖烈大軍圍在了里面,在正面的出入口,諸葛亮還別出心裁,修筑了一座高達四丈、闊三丈的城門。城門的交接處,諸葛亮用數根粗大的木棍做支撐,橫架在兩邊的城墻上,承擔著門楣的重量。這座城門,可謂是整個冰城的點睛之筆,被諸葛亮令人雕刻成了猛虎盤踞的形狀,張開巨口,向著北方虎視眈眈。

伴隨著冬日初升的朝陽,整個冰城折射著朝陽的光暈,散發出令人驚嘆的七彩之色,顯得瑰麗又壯觀。(。。)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