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玉在傍第二百四十五章 各有利弊(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諸玉在傍 >>諸玉在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五章 各有利弊(下)

第二百四十五章 各有利弊(下)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22日  作者:夏慕言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夏慕言 | 諸玉在傍 
245,拉牛牛小說

男生:

女生:


上一章:

下一章:

類別:耽美言情作者:夏慕言本章:245

這旁的牛縣丞聽得此言,也不由頷首附和道:“看來還是我們酈縣如今,確實與三年前大有不同咯!哪里會想到,還能如眼下之般引得他方來求。每每被排在那兩縣之后,少說也已有十數載之久,如今才算是徹底擺脫了往日的頹勢咯。”

轉而又不禁喃喃道:“想來那邵楊也有其優勢,卻不是別處與之媲美的,卻為何還要另尋他法?”

“牛大人所言有理,按說那邵楊雖是滿布水澤河道,但也正因如此,才能將個水運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如今看來就是這薊陽全境內,也未必再有另一處比得過那邵楊去。”張主簿也是肯定一句道。

與此同時,內衙中夫妻二人也說起,今日邵楊兩位主輔官員特意來訪之事。聽完相公所言,玥娘也不禁有些吃驚道:“那邵楊已有水運之便,想來因此所獲也是匪淺。卻為何又想著要另尋旁的法子,更添一層,難不成也是有心再更進一步?”

這旁的皇甫靖卻是搖頭,緩緩言道:“以那位楊知縣的考績而言,更進一步倒不是太難,只不過其出身上有所欠缺,。若是不曾猜錯,想必是為了能在下任之時,調離這等偏僻的所在,也好去往田地豐沃之地位官才是。”

“說來還是想避開這等貧瘠之地,去往魚米之鄉任職,才會想盡一切辦法得償所愿。這事還得將,那個專懂山珍培植的老農前來,問上一問才是。”

聽得妻子此一說,皇甫靖倒是不免奇道:“怎么要問這人?”

卻見娘子笑了笑道:“歷來水澤最豐之地。并非北地境內,而是南方諸地各處。若問此處最是熟識南方農事之人,就非這人莫屬了,即便是常年在山中采藥、培植山珍的農人。也定是我等門外之人。所知更多才是。”

“有理,再待我修書一封給堂叔父,問問那連貫全國南北的大運河,可曾有邵楊之名在列。若是本就有此一項,那想必即便無有旁的法子。也已能借助于此更進一步了。”

就在此刻。聽得相公提及堂叔父之名,不禁想起了當初合購荒灘之時,曾有想過要在稻田中再添些魚苗共生。而那邵楊的水澤原就是滿布一說,這比稻田共養來。卻是不知能高出多少產量。

想到這層,已是出聲追問一句道:“既然邵楊原就有眾多水澤所在,為何不加以利用,壘壩圈成水塘專司養殖養魚?”

“圈塘養魚。”已是停下腳步。回身復述一句,才又緩步過來重新坐定:“娘子提議可是在稻田中,就如同我們家山莊那般稻、鴨共生之法?”

“哦,對了,當初咱們合力置辦下那處荒灘之時,就曾有商量過幾種互利的共生之法,其中就有這魚米共養的法子。”

見相公已記起了那時的情形,玥娘更是接著言道:“不過,此法用在邵楊怕是不能完全合用。畢竟那處是荒灘,而聽剛才相公口中所言,似乎那邵楊的境況更適合專司養魚之用。但為了保持一季下來放空魚塘收獲時,水質仍能以原貌還與河道之中。在魚塘中植上些可清除雜質的水生植物,卻是必要的很。”

“那水生植物,還能將魚塘中的雜質去除?”對于娘子此刻所提之事,愈發的好奇起來。

原本漁民們在河中捕魚,才是尋常之事,至于剛才妻子口中的圈塘專司養殖之言,已是有些吃驚。而今又提出還要再植水生植物,以凈化水質之用,更是驚訝不已。

忽然又聯想到了,自家山莊之中那稻田里,最后被排出的用水,皆是如此這般先沉淀后,再經由留在蘆葦田里一段時日。想到此處忙不迭接了一句道:“原來咱們山莊留下那一整片蘆葦,還能有此重要的用處。”

玥娘已是點頭應道:“這蘆葦就有凈化水質之功用,拿來吸出雜質最是理想。如此一來,我們用以灌溉和畜牧之用的水源,就能一直保持品質,不至于愈發的不濟。”

說著倒是不禁接著道:“想來此處的水澤中,最常見就是香蒲了,這也是與蘆葦有相同功用之物。”忙又添補了一句道:“想必相公也應當聽過桑基魚塘一說吧?”

“好似聽過確實有此一說的,但這北地之境中,卻是不曾見過有那般圈塘來養的。但若能成功,倒又是利于民生的好事一樁。”想到蠶絲一項,更是立馬便想到了,與之有過多次交集的緙絲胡家來了。

“剛好,再將那胡家也一并引入,想必對于侍弄桑田之事來,哪里還有比他們家更是在行的!”

那旁的玥娘,此刻也已是隨之起身,夫妻倆雙雙移步書案前,開始著手將其間的細節,詳盡商議起來。別看這好似為他人做了嫁衣裳,其實對于酈縣而言,也同樣有利可圖。

一來,酈縣原本也有些許可用上此法的水澤所在。再來,無論是蠶絲、鮮魚都需得運出縣外,才能換得銀兩回轉,而其中最能估出好價錢的,就非京城、以及京畿之地莫屬了,其他書友正在看:。如今能最快抵京之道,出來酈縣的車馬便道,再無別家了。最后還有一條,卻是無意間又能多出一項,可用以謀生之路。

兩日后,祥云酒樓中又是三方坐定雅間之內。那旁的楊知縣由初時,瞧見酈縣主官一臉的鎮靜后,已是安心不少。看來萬事已定,果然正如邵主簿所料那般,說起這農事一項來,還是這位知縣大人最是很有能耐。

而另一旁最先到達酒樓的胡家大公子,卻是不免有些忐忑。眼看著年節將至,按說自家不但是已將各方的紅利,早早送往了兩縣衙,還另備足了厚禮一并交給了,內衙之中的太太們都收了下來。可此刻又被兩方同時請來飲宴,卻又是為了那般?

再謹慎抬頭看了一眼,這旁的皇甫知縣,卻是不緊不慢讓人擺好了席面,才緩緩開言道:“想必諸位也定是不明,本縣為何要在此時宴請二位。”

說著一旁的張主簿,已是笑著拿過一旁的信箋分別,交到兩位手中:“請楊大人,胡大公子過目一二才是。”

兩人更是不免對視一眼,隨即接過手中之物,細細讀了起來。不過才半盅茶的功夫,那胡家的大公子已是笑著追問了一句道:“皇甫大人所提,胡某已是明了。倒是不曾想到知縣大人對于南方慣見的桑基魚塘之事,這農事也有所涉獵。”

“本縣一介讀書之人,哪里知曉這些農事,何況還是南方獨有的培桑、喂蠶、養魚之說,更是無從談起。”轉而又笑著解釋道:“說來還皆是因我酈縣的外來農戶中,本就有自南方至此定居下來的,也就是從他們口中才耳聞此等獨特的養殖之法。”

“原來如此。”那胡家大公子,也是忙不迭連聲點頭稱是。

此刻還尚有一絲不明的楊知縣,卻是不禁發問道:“這原就是南方之法,但我北地之境中只怕是有些不妥吧?這圈與水塘之中的魚苗,又靠何物存活,又是本官一問。”

聽聞此言,反倒是胡家大公子與皇甫靖相視一笑,轉而由他應答起來。此后,比鄰而坐的兩人,卻是一問一答很是默契,卻是再不用此前特意備足許多時日,準備應對提問的張主簿多費口舌了。

今日祥云樓中,三方是各取所需,俱是滿意而歸。

那位邵楊知縣,更是其中最為歡喜之人。原因無它,三日之前聽取了邵主簿的提議,厚顏親自來訪,為得就是能在三年任期滿后,再有佳評錄入考績之上,也好讓自己一償所愿終往魚米之鄉任職。

卻是不曾料想,不及三日之際,這酈縣的皇甫知縣便已是有了消息,且還是這等大好的消息。更又專懂此法的胡家幫村,又愿出人手教授此法,又允諾待日后,便會全權收購兩縣所產的蠶絲。

天底下哪里還有,比今日之事更為令人振奮不已的!原本還曾有過對酈縣主官的試探心思,此刻已再不存分毫咯!看來自己能否再進一步,也是取決于來年開春后,這桑基魚塘之事了。

而另一方緙絲胡家,也已是忙碌了起來。原本要趕回薊陽,過年節的胡家大公子一家未能出縣,反倒是遠在薊陽府城內的胡家家主一行,急忙上路連夜駕車往酈縣而來。

待到聽完了大兒之言,又將知縣大人所授信箋,更是連連點頭,朗聲笑道:“老夫當日確實不曾托付錯人,這位知縣大人還真是我胡家的貴人。前此合建碼頭,雖不是最有利于我胡家遷移之此,但如今這樁倒更像為我胡家,量身定制的好事一件哦!”

“爹爹所言極是,哪有比起桑田星羅棋布對于我胡家而言,最是有利可圖咯了。再加之先前合建的碼頭,還有那旁車馬便道旁的集市更是如虎添翼!”

這旁胡家家主,忙又接了大兒一句:“最有利我胡家的卻是,如今這些往來密集的四方客商。有他們從中牟利,更能加快我胡家絲順利銷往全國各處!”(未完待續)

如果您喜歡,請把《245》,方便以后閱讀后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并對245章節有什么建議或者評論,請后臺發信息給管理員。


上一章  |  諸玉在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