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國第213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周氏三國 >>周氏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3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

第213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11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周氏三國 

軍議還在繼續。

堂下諸將各抒己見,有贊成出魯陽攻打大谷關的,也有贊成與曹操、劉表等中原各路諸侯合兵一處,攻打虎牢關的,唯獨戲昌神色淡然,沒有吱聲。

周堅知道戲昌在考慮出兵多少為宜,正想詢問,眼尾的余光卻瞥見坐在門口位置,在南征中因功遷任校尉的李嚴嘴唇動了動,似是有話要講。

“你有何話要講?”

周堅隨口問道,他對李嚴有些印象,李嚴雖然年輕了些,但極有膽略,陪養的好的話能獨擋一面,記得好像是當初李起推薦,從南鄉縣尉任上提拔起來的。

李嚴忙道:“主公明鑒,末將之前在南鄉任縣尉時,聽附近的樵夫和獵戶說,山中小道可繞過武關直達關中,只是不知是真是假,因此不敢妄言。”

“哦,還有小道能繞過武關?”

周堅聞言剎時精神一振,戲昌也扭頭看向了李嚴。

若是真有小道能繞過武關直達關中腹地,事情可就好辦多了。

李嚴第一次參加這種規格的軍議,還有些緊張,此刻被周堅犀利的目光注視,心頭就忍不住砰砰跳了兩下,忙道:“末將聽到的只是謠傳,是否真有小道,末將也不能確定。”

周堅嗯了聲,扭頭問戲昌,“志才以為如何?”

戲昌略一沉吟,便道:“其實許多關山隘口都有樵夫獵戶常走的小道,只是這些小道無法供大軍通行,也少為人知而已。不過,若是真有小道能繞過武關直達關中腹地,就算大軍過不去,但派個幾百精兵輕裝簡行,繞過武關還是不成問題的。眼下我軍調集糧草出征至少還需半月,主公何不譴人前往打探,若真有小道可行,則武關可下。”

“善,就依志才之言。”

周堅斷然道:“李嚴,就由你跑一趟吧。”

“末將遵命。”

李嚴奮然領命,狀其亢奮。

周堅又問蒯良,“子柔,我軍糧劃幾何,能支持多少兵馬出征?”

蒯良道:“南陽歲歲豐收,原本存糧頗豐,原本足夠支撐五萬大軍兩年所需。不過主公攻打荊襄六郡后,兵卒也多有傷亡,撫恤陣亡將士,安置流民等也支出不少錢糧,眼下府庫中銀糧最多可供兩萬大軍半年所需。”

周堅輕撫額頭,很有些頭疼。

都說打仗打的就是國力,這道理可是一點沒錯。

后世打仗打經濟,這個年代打仗打錢糧,道理都是一樣的。

士兵沒了可以招募訓練,但錢糧沒了,這玩意憑空可生不出來,還得靠百姓去一顆一顆的種出來,委實取巧不得。

以南陽的底子,尚且支撐不起過度的征伐,可想而知那些比較窮的諸侯有多窘迫了。

也就難怪曹操到了東郡后捉襟見肘,雖有一萬兵馬,卻根本無力對外用兵,也就只能打打山賊,討討匪寇了,除非不計后果的直接去搶百姓。

不過像袁術那樣無度征伐的諸侯畢竟只是少數,但凡有些眼光的軍閥,如果不是被逼到了走投無路的境地,就絕不會直接去搶百姓,自絕根基。

像孫堅,長沙是荊州第二大郡,有近百萬人口,孫堅卻兵馬少的可憐,實在是沒有錢糧招募軍隊,就算給他一支軍隊,也養活不起。

就算討平區星叛亂后收編了兩萬精壯,糧草也一直是捉襟見肘的,到了洛陽后還是袁術給接濟的軍糧,否則兩萬大軍連肚子都吃不飽,怕是早就散伙了。

得不到士族門閥的支持,又不能去搶百姓,哪來的錢糧招募供養軍隊。

“能供兩萬大軍半年所需,差不多也夠了。”

周堅揉了揉眉心,隨即話風一轉,肅然道:“錢糧乃是我軍的根本,卻取之百姓。這也是本將軍一直無法容忍士族豪強侵占百姓田地,不給百姓活路的原因。南陽還好,如今算是風調雨順,萬民安居,但荊州其余六郡的情況都不大好。南陽雖然歲歲豐收,但隨著我軍不斷地對方用兵,也無法持撐我軍越來越龐大的開銷。所以,理順內政刻不容緩啊!荊州內政子柔還要多多費心,盡快使其余六郡百姓安居,錢糧日廣,以支持我軍今后的軍事行動。”

蒯良臉色也嚴肅了起來,拱手道:“主公放心,良定當盡力。”

周堅‘嗯’了聲,對蒯良他還是比較放心的,這半年來,先前打下的江夏、南郡等郡局勢已經徹底平穩了下來,這里面少不了蒯良的功勞。

“志才,本將軍有還有個想法。”

周堅沉吟了一聲,又向戲昌道:“官府對陣亡將士的家小撫恤甚厚,但再怎么說,家時沒了青壯,那點撫恤也不可能供一家子吃一輩子,留下一家子孤寡老弱,這日子怕是也不會好過,因此本將軍打算以后陣亡將士家小一律由官府瞻養,志才以為如何?”

“主公英明。”

戲昌剎時臉色變的極為嚴肅,這話可絕不是恭維,而是心悅誠服的敬佩。

自古以來,士兵們的命都是最不值錢的。

就算是再愛惜士卒的主君,也絕對做不到像周堅這樣。

戲昌出身貧寒,就更能切身體會到普通士兵們的處境和對現狀的無奈。

上了戰場,最容易死的就是普通士兵,然而戰死之后,一家老小卻沒了支柱。

雖然南陽軍的軍餉不低,戰死后的撫恤也十分豐厚、

但正如周堅所說,那些錢根本就不可能讓一家的孤寡老弱吃用一輩子,出來當兵的都是家里的青壯勞力,沒有了青壯,一家老小的日子絕對不會過的很好。

周堅的這個決定,在戲昌看來絕對英明之極,也生出了由忠的敬意。

不然想象,只要這個政策能落實下去,主公絕對能得到所有士兵死心踏地的擁戴,將來就算有統兵將領可會造反,士兵也不會跟著造反。

這還只是其一,士兵們沒有了后顧之憂,上了戰場必定會拼死殺敵,軍隊的整體戰斗力也會得到極大的提高。而且也會有效的激發治下百姓當兵的積極性。

不過,戲昌也有自己的擔心。

戲昌沉吟道:“昌極為贊同主公的決定,但怕是眼下荊州的條件不允許啊。”

蒯良負責荊州政務,自然知道周堅的這個決定一旦實施,會面臨多大的困難,當下也連忙道:“軍師所言甚是,陣亡將士的家小最小也是以萬計,隨著主公不斷對外用兵,陣亡的兵卒只會越來越多,家小更是以十萬計,若是都由官府瞻養,官府的錢糧根本負擔不起。”

“這個不是問題。”

周堅大手一揮,沉聲道:“辦法總比困難多,有句話是怎么說的,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只要讓百姓富起來,腰包鼓起來,府庫中的錢糧自然會源源不斷。子柔善理政,這事就交給你去想辦法了,無論如何,都要實施下去。”

“這……”

蒯良面有難色,他不想怠工,但這個任務也委實艱巨了些。

南堅也知道蒯良的難處,這個年代的人眼光受到時代思想的束縛,根本就沒有什么發展經濟的觀念,想要完成這么艱巨的任務,也確實有些為難了。

當然,這只是對于蒯良來說。

周堅考慮了下,道:“這樣,本將軍可以給你提幾條思路,想要讓百姓富起來,辦法其實有很多,比如想辦法鼓勵百姓多種桑樹,多養蠶,多燒青磚瓷器,還有多養家畜,只要是能賺錢的,能讓百姓的腰包鼓起來,就鼓勵百姓放手去干。”

周堅越說越振奮,思路也越來越清晰,“除了田稅,種桑養蠶養家畜,全都免稅,這樣百生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最好能每家每戶百姓都養個百八十只羊,十幾頭牛,這樣想不富起來都不行,只要百姓富了,府庫自然會充實起來。還有,荊州荒地那么多,還可以鼓勵百姓去開荒墾田嘛!只要是新開墾的荒地,十年之內都不用上稅。”

蒯良為難道:“可是,這樣以來,如果只征田稅,府庫怕是會入不敷出啊!”

“這有何難!”

周堅身為現代人,雖然不懂經濟,但常識還是知道的,這些小事豈能難住他,當下胸有成竹地說道:“百姓有了谷糧雞鴨,但也要穿衣吃鹽,燒炭取暖,也得花錢。官府只要把錢抓在手里,直接向百姓購買物資就行。可以搞作坊鑄幣嘛!還有鹽、鐵這些也可以放開,可以讓那些門閥豪強去搞,這些東西抓在官府手里,其實效率并不高,讓那些豪強去搞,有利可圖這些豪強肯定會想方設法的多采鹽,多煉鐵,效率要比官府高的多。官府只需要抓住鑄幣就可以了,到時候直接拿錢買官府需要的任何物資。”

“這如何能行。”

蒯良失聲道:“鹽、鐵乃是國家根本,若是讓那些豪強去采煉經營,絕對會在短時間內聚起大量的錢銀,屆時聚養私兵豪奴數千上萬,怕是會尾大不掉,此誠乃取禍之道也。”RS!。(去讀讀www.qududu.cm)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

先看到這里書簽

TXT全文下載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請進入《》發表您對該作品的建議或者感想。

字母索引:

去讀讀、、、、、等類型的下載!


上一章  |  周氏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