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國第212章 班師回荊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周氏三國 >>周氏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2章 班師回荊州

第212章 班師回荊州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10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周氏三國 

中原、河北局勢風云變幻,這中平四原的冬天也變的肅殺起來。

周堅在臨湘只逗留了還不到一個月,待局勢勉強穩定下來之后,就于十一月底的率領大軍回了襄陽。到襄陽后連夜都沒過,就緊急召集諸將商議起兵共抗董卓之事。

誰也沒有料到,董卓會從雁門出大漠,繞經幽州偷襲冀州北部。

眼下董卓已經占了冀州大半,局面就將變的截然不同。

周堅是絕對不想看到董卓在冀州站穩腳跟的,雖然歷史上董卓最終敗亡了,但同樣董卓也遠沒有現在這么強大,更沒有占據冀州。

歷史已經發生了改變,誰又能肯定,董卓會不會進而一統河北。

畢竟現在的曹操、紹袁、孫堅這些還沒有成長起來,尚在夾縫中求生,就算自己,也只是剛剛平定了荊州,若是再讓董卓統一了河北,屆時將再無人能擋西涼軍南下中原。

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曹操統一了兗州,也絕對抵擋不住西涼軍兵進中原,估計也要卷鋪蓋逃亡了,拿什么抵擋董卓。

曹操再雄才大略,也不可能以一州之地擋得住占據了關涼司隸以及河北的董卓。

這也是為什么曹操對聯軍共抗董卓如此熱心,否則以曹操的精明,又怎么可能浪費錢糧去干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至于周堅,最好的結果也就只能是劃江而治,偏安一隅了。

所以周堅絕對不想看到董卓在河北占穩腳跟。就算暫緩軍隊整編,入川計劃。也得先打掉董卓這頭已經可以威脅到他成就大業的攔路虎。

現在的董卓,可比曹操要危險的多了。

曹操再怎么梟雄,現在也沒有成長起來,對周堅的威脅遠沒有董卓大。

周堅雖然一直想找機會干掉曹阿瞞這個最危險的對手,但是現在,卻不得不與曹操聯手抗衡董卓,周堅有時也暗自感慨,因為自己。歷史偏離軌道已經偏的太遠了。

至于袁術那廝,正在攻打豫章,也讓周堅有一種強烈的緊迫感。

刺史府,議事大堂。

周堅征衣未解,踞案高座,眉頭凝成了一塊。

不時的接到軍令的校尉以上軍官趕了過來,疾步走進大堂。以次入座。

等了足足半個鐘頭,就在周堅都快等的不耐煩時,所有人才盡數到齊。

許褚、典韋、周武、戲昌、周濟、蒯良等心腹文武盡數到齊,分列兩旁。連黃忠、蔣欽和韓瓊等將也接到軍令,趕到了襄陽,一眼望去竟不下五十人。還有幾個校尉周堅都不大記得名字了。

“好了,人都到齊了。”

周堅環視了一圈堂下眾人,道:“河北戰事,大家都知道了,郭典死了。袁紹也率軍退回了渤海,董卓占了大半個冀州。大家有什么看法,都說說。”

戲昌第一個道:“主公,董卓實力膨脹的太快了,郭典、袁紹并沒能和西涼軍一直僵持下去,這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計。若是讓袁紹在冀州占穩腳跟,公孫瓚雖占了幽州,但幽州貧瘠不堪,公孫瓚遲早會為董卓所炒。如此一來,數年之后董卓盡起河邊之兵和關涼司隸之兵進逼中原,屆時就算曹操統一了中原,怕是也難以抗衡。若再讓董卓入主中原,屆時就算主公平定西川和揚州,怕也難與董卓爭鋒。有鑒與此,昌以為我軍不能再坐視下去了,可與曹操等人結盟共抗董卓,盡快迫其從冀州退兵。”

周堅道:“本將軍也是這個意思,不過,這一仗該怎么個打法?”

蔣欽沉吟道:“虎牢關是隸司門戶,只要能攻破虎牢關,董卓肯定會從冀州退兵。不過虎牢天下險,又有徐榮率領三萬大軍鎮守,徐榮乃董卓麾下頭號大將,身經百戰,想要攻破虎牢關恐怕沒那么容易。”

韓瓊道:“不如攻打武關如何?武關直通關中,乃董卓心腹之地。若能攻破武關,對董卓來說后果將比虎牢關失守還要嚴重,必定會回兵救援。”

黃忠則道:“武關地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董卓又派了心腹大將胡軫率領八千大軍鎮守,想要攻破武關,不比攻破虎牢關容易多少。”

周堅輕輕敲著桌案,目光掃過其余眾將,道:“你們呢,有什么看法,也都說說。”

蔡瑁遲疑了下,道:“主公,末將以為,眼下我軍實不宜與董卓交惡。”

“嗯?”

周堅剎時眼神一凝,問道:“為何?”

蔡瑁道:“董卓雖然兵勢浩大,但與我軍并無直接的沖突,且主公已與董卓結盟,若冒然出兵,一來背棄盟約與主公名聲無益;二者董卓未必就能在冀州站穩跟腳;三者我軍士卒征戰近年,已疲軟不堪,急需休整,因此末將以為實不宜出兵。”

張允也在旁邊連連點頭附議。

堂上的氣氛剎時就有些變味道,許褚、典韋、蔣欽、周武、黃忠心腹大將看向蔡、張二將的眼神立刻變的不怎么友善起來,許褚這猛人更是重重悶哼了一聲。

戲昌、周濟、蒯良則看了蔡張二人一眼,沒有吭聲。

派系之爭,古來有之。

周堅的地盤雖然只是荊州一州之地,但手下也不可避免的有了派系。

其中以周武、許褚、典韋、蔣欽等為首的周堅舊部形成了一個團體,這些人是周堅絕對的死忠分子,一切以周堅的意志為主,也是最得周堅信任的一批支持者。

至于周暉、周煥、周濟、周善等宗族兄弟,更是和周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到目前為止,在周堅入主南陽后新提拔和投效的謀臣武將里面,目前也只有黃忠得到了這個團體的認可,融入到了以周武、許褚等人為首的這個團體當中。

這其中一是因為黃忠確實是一員將才,周堅對其有提攜之情,黃忠亦知忠義;二來則是黃忠出身貧寒,沒有多太的利益和宗族糾葛,才得到了周武等人的認同。

至于蒯氏兄弟,因為靠向周堅比較徹底,也正在被這個團體接納。

至于其他投效過來的文臣武將,則因為種種原因全部被排除在了外面。

特別是蔡瑁、張允二人,死死抓著手后權不放,周武等人早就對其有意見了。

周武、典韋、許褚、蔣欽等人不會質疑周堅的任何一項決定,至少現在不會對周堅任用何人統兵或理政產生質疑,但絕不能容忍其他將領恃寵而驕。

特別是蔡瑁、張允的作法,在周武等人看來,這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不知死活。

現在蔡瑁、張允二將不同意出兵,雖然理由說的頭頭是道,也完全正確,但周武等人如何看不出來,這二人之所以不同意出兵,只是想保存實力。

畢竟這次南征荊南五郡,蔡瑁和張允率下五千大軍都各有傷亡,特別是張允,攻打臨湘北門時遇到孫堅的迎頭痛苦,眼下五千大軍只剩兩千作人。

周堅看向蒯良,不動聲色地問道:“子柔以為呢?”

蒯良心頭莫名地跳了一下,他敏銳地感覺到了大廳中的氣氛十分微妙,更是明白只不過是一次微不足道的表態,其中卻蘊含了極為深遠的意義。

荊州士族思想守舊,不思進取,這是誰都沒法否認的事實。

說到底,其實還是荊州士族門閥太過龐大,在利益糾葛和宗族觀念的影響之下,導致荊州士族都缺乏開拓之心,在戰略思維上只想自保,和周堅的野心思想背道而馳。

蒯良也早就知道蒯良對荊州士族的現狀極為不滿,雖然暫時還沒有什么舉動,但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想辦法扭轉這種局面。

可以想象,真到了那個時候,多半就會是一場極為殘酷的清洗。

那些只想保全宗族,守著家業當墻頭草的士族門閥,肯定會被徹底清洗。

只有將宗族和身家性命牢牢地綁在周堅的戰車上,肯為周堅的野心和大業拋頭顱、撒熱血的士族,才能夠被排除在被清洗行列,并得到周堅的重用。

“在下以為應該出兵。”

蒯良沒有什么猶豫,就很平靜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蒯氏已經將宗族的全部押在了周堅身上,這個時候根本沒有第二條選擇。

況且以蒯良的眼光來看,這個時候也的確要出兵迫使董卓從冀州退兵。

否則正如戲昌所說,若真讓董卓在冀州站穩了腳跟,那后果將是極其嚴重的。

周堅對蒯良的答安查點有預料,面色不變,但掃了蔡瑁、張允二將一眼,眼神卻莫名地冷了下來,把手一揮,不容分辯地道:“現在要討論的是如何迫董卓從冀州退兵,而不是是不是要出兵。”

蔡惠、張允二將臉色一僵,默然不語。

他二人手下原本就五千大軍,但今次南征時傷亡不小。

兩人雖然想補充手下的兵力,但一直沒有機會,就等平定荊州之后,軍隊重新整編時好趁機擴充一下手中的兵力呢,這個時候自然想保存實力,不愿意再攻打董卓。(。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


上一章  |  周氏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