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國第113章 又升官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周氏三國 >>周氏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3章 又升官了

第113章 又升官了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30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周氏三國 
淯水由北向南,流經宛城,在流經宛城東北角時,從人工開鑿的水渠中注入了宛城足有五丈寬的護城河,又從東南角的水渠中匯入淯水。

宛城以南五里處,緊臨淯水河畔有一座占地足有二十畝的莊園。

河畔林木遮天,莊園就隱藏在其間,正對著小河上有一座丈寬的石拱橋。當然淯水的水流本來就不大,河寬只有數丈,最寬處也只有十丈左右,水深更也只有三丈左右,河面寬的地方河床都露了出來,直接就能趟水而過。

這座莊園的主人本是當在大戶,不過南陽數遭兵災匪禍,莊園的主人一家數百口早就歿于匪禍之中,莊子也成了無主之物。

此時的莊園門額上,已經換成了‘喬府’兩個斗大的篆字。

周堅早在讓周武等人前往皖縣時,就命人將這座莊園重新修繕了一番,這里距離宛城只有五里,而且環境清悠,喬玄和蔡邕年紀都大了,正適合老人居住。

喬玄和蔡邕對莊園也很滿意,有皖縣故宅的仆傭們伺候,到也怡然自得。

周堅還專門派了一百名親兵住進莊園,負責護衛之責。世道亂了,天下到處都有匪寇作亂,就算南陽境內的盜匪已悉數被剿滅,但也難保沒有漏網之余。

內院西跨院。

蔡琰正在教大喬和小喬辨經斷字,有仆婦匆匆來報,“蔡小姐,周大人來了。”

“哦,快快有請。”

蔡琰怔了下,連忙起身說道。

仆婦應聲而去,不大會功夫就帶著周堅進來。

“民女參見府君大人。”

蔡琰遲疑了下,上前款款施禮。

“勿須多禮。”

周堅撫起蔡琰,仔細打量了幾眼,只見美人如玉,明亮的眸子中似羞嘏喜,藏了一絲淡淡的思念,然而一別經年,昔日的親近似乎已經漸漸遠去,有了一種淡淡的距離,不由喟然道:“什么時候這么生分了,昭姬還是叫我周大哥吧!”

蔡琰淺笑一聲,“周大哥貴為一郡之守,民女豈敢逾禮!”

“哈哈!”

周堅忍不住大笑三聲,道:“這就對了,兩年多不見,昭姬已過及篤之齡,我意修書一封,請來家父與蔡師下聘禮,為兩家定下秦晉之好,昭姬意下如何?”

蔡琰頓時大羞,面紅過耳道:“婚嫁之事,小妹自然全憑家父作主。”

“嘿嘿!”

周堅忍不住笑了幾聲,一扭頭,就看到喬家姐妹站在旁邊,正好奇地打量自己。

“瑩瑩和佳佳也長大了。”

周堅上前,一手一個抱起喬瑩和喬佳,心下頓生感慨。

匆匆三年過去,自己長了三歲,大喬和小喬也漸漸長大了。

尤其是是大喬,已經快八歲了,和三年前有了很大的變化,少了幾分秩氣,多了幾分文靜,儼然又一個大家閨秀,顯示出良好的家教和素養。

小喬也快五歲了,比三年前離開皖縣時的大喬還稍大些,雖然秩氣未脫,但已經不像三年前那般好動,安安靜靜的,顯的頗為懂事,

“周堅大哥好。”

喬瑩還認得周堅,只是被周堅抱在懷里,頗有點不好意思。

這個年代的人懂事很早,十五六歲就要嫁人,七八歲的時候就已初涉世事,心理年齡大概相當于后世十三四歲的少男少女,感覺自己長大了,不再是孩子。

喬佳卻早忘了周堅是誰,畢竟比喬瑩小了幾歲,被人抱也沒什么感覺。

周堅坐了一陣,又去看望了喬玄和蔡邕。

直到傍晚時分,才告辭離開喬府。

剛剛出了喬府,就有隨從匆匆迎了上來,“公子,朝廷有欽使來了。”

“朝廷欽使?”

周堅就是一怔,有些摸不著頭腦。

隨從答道:“是好事,好像是朝廷要給公子升官了。”

周堅頓時精神一振,翻身上了馬背,雙腿一挾馬背,“走,回去看看。”

中平二年十二月初。

為表彰南陽太守周堅討滅境內大小匪寇,朝廷下旨加封周堅為討逆中郎將,同時遷南陽都尉鄧卓為城門校尉,任蔣欽為南陽都尉。

宛城,太守官邸。

周堅送走前來傳旨地小黃門,這才對身邊地鄧卓道:“恭喜鄧大人升遷之喜,日后鄧大人位列洛陽中樞,可別忘了本將軍啊,還請鄧大人多多關照。”

鄧卓喜的眉開眼笑,道:“應該的,應該的,下官能有今天,全靠將軍提攜。”

周堅道:“朝廷讓鄧大人招募兩千兵卒,鄧氏乃南陽大族,私兵上萬,區區兩千兵卒想必不在話下,此番率軍前往洛陽就職,必能得大將軍重用吶!”

鄧卓一驚,忙道:“將軍說笑了,鄧氏雖薄有田產,但也沒那么多人啊!最多只有千余戶佃主,口不過三千,招募兩千兵卒談何容易,下官也正為此發愁吶!”

周堅哂笑一聲,也不多說。

鄧氏是南陽豪族,雖說私兵上萬有點夸張,但拿出上千私兵,再招募些精壯,放點血湊齊兩千兵卒還是不成問題的。

不過總的來說,鄧卓升官對自己也算一件好事。

一來鄧卓能去洛陽,也有自己的舉薦之功,南陽鄧氏多少會記自己好。

二來鄧卓去了洛陽,南陽都尉的位子就讓開了,并且讓蔣欽成功上位,將這個重要的位子抓在了自己人手里,以后處理有些事情也方便許多,

回到內院,戲昌就笑道:“恭喜主公升遷之喜。”

周堅揮揮手,“一個虛職而已,有什么好喜的。不過,蔣欽能就任南陽都尉,到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喜事,日后處理一些事情也就不用藏著掖著了。”

戲昌點點頭,深有同感地道:“主公所言甚是,都尉分掌郡內武事及武庫,調撥給軍隊的軍械錢糧都要經都尉之手,若是處理不好,時間長了難免招人非議,甚至會引起朝廷的猜忌,能換上自己人自然是最好。”

周堅道:“志才覺得蔣欽能否勝任南陽都尉一職?”

戲昌道:“蔣公欽雖曾為匪寇,卻有大將之才,出任南陽都尉綽綽有余。”

周堅點點頭,“蔣欽生性穩重,性豁達而不嬌,確實是個可造之才。不過,本將軍麾下多虎狼之將而少權謀之士,荀彧和荀攸什么時候能到宛城?”

戲昌灑然道:“主公不必相急,昌與荀彧君子之交,即已修書相請,彼就算不為主公盡忠,也必然會來南陽一趟,料來最多半月,便可前來宛城。”

周堅搓了搓手,轉念又道:“也不知朝廷大軍和西涼叛軍相持的如何了,西涼叛軍就算攻下了槐里,但長安未下,料來也堅守不了多少時間。”

戲昌沉吟了下,道:“不出意外的話,歲除前西涼叛軍必會退兵。”

周堅精神一振,訝然道:“志才何以如此斷定?”

戲昌灑然道:“無他,內亂耳!北宮伯玉和李文侯挾裹韓遂、邊章為將,率軍入寇三輔長安,出兵時叛軍只有不到五萬兵馬,然打到長安時,叛軍已達十余萬眾,尾大不掉之勢已成,北宮伯玉和李文侯斷不相容;韓遂本是朝廷命官,如今被挾裹為賊,也必不甘為北宮伯玉賣命,此為虎狼之爭,因此昌料定西涼叛軍不久必退。”

周堅稍加思索,立刻也想明白了,不由贊道:“志才真吾之子房也!”

戲昌臉色淡然,并無喜色,沉吟了下,道:“依昌所料,當今天子多則五年,少則三年必崩,竟時朝中必會大亂,主公需早做準備,以應付即將到來的亂局。”

周堅凜然道:“何以見得?”

戲昌道:“縱觀我朝自建武以來,章、和、殤等帝至順帝,皆屬早夭,當今天子好女色而疏于政事,整日靼靼而伐,荒淫無度,亦屬早夭之象,因此昌料定三到五年內當今天子亦會早卒,屆時朝中百官與宦黨爭權必會引發大亂,如今各州郡又擁兵自重,臣強主弱之勢已成,主公需厲兵抹馬,加緊操練士卒,待洛陽亂起時入主中樞。”

周堅頓時精神一振,戲昌的這番分析雖然有點過于理想化,然而大概知道歷史走向的他卻知道用不了多久,靈帝就會駕崩,屆時董卓也會入京,拉開亂世序幕。

能夠從一些蛛絲馬跡,將今后奠下局勢分析個八九不離十,實屬難得。

憑心而論,如果不是知道歷史的大概走向,周堅是沒有戲昌這分眼力的,至少在時之方面,周堅自認不及戲昌。

不過,似乎因為自己的到來,原有的歷史走向已經在不經意間發生了變化。

好像曹操、袁紹、袁術、孫堅等人現在就在董卓軍中,正在率軍討伐西涼叛軍,記得看三國演議時,曹操、袁紹、袁術可是沒有參加過征討西涼叛軍的戰爭。

歷史已經發生了變化,今后的走向還能按照自己所知道的方向發展下去嗎?

周堅不敢肯定,不過,正如戲昌所說,該做的準備工作還是要做的。

廳外腳步聲響起,一名隨從疾步奔了進來。

“主公,西涼戰報。”

隨從滿面風霜,略微喘了口氣,將一份邸報遞了上來。

“西涼戰報?”

周堅精神一振,連忙接過邸報拆開,一目十行地掃過。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

先看到這里加收藏

精品推薦

《》的鄰居

異俠,提供,,,,等免費閱讀和。


上一章  |  周氏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