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軍營成長記第一百八十六章 學術研討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現代>> 重生軍營成長記 >>重生軍營成長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學術研討會

第一百八十六章 學術研討會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20日  作者:霍格華茲  分類: 現代言情 | 都市生活 | 霍格華茲 | 重生軍營成長記 
后將能永久保存播放記錄

熱門分類:

站在講臺上的沈一一,有著同齡人不具備的沉穩與干練。各位專家只有在親眼看到沈一一的本人的形象時,才能體會到李校長剛才說的所謂大驚喜是什么意思。眼前的這個秀麗與沉穩兼具的女生的形象,怎么也讓眾位專家無法與在閱讀到那二篇堪稱石破天驚的論文時自己想象的作者形象聯系起來。這樣的女生,不是正應該寫些傷春悲秋的情感小品,而不會寫這種邏輯縝密深刻又艱深的學術論文的嗎?

可以說,沈一一的出現,完全打破了國內學界長久以來對于學術型青年人才的認知與理解。她是一個新時代的奇跡。

來賓中在吃驚之余最高興的一個人就是楊市長了。撇開任何與她自己的切身利益相關的因素,單純地從她自己的好惡來說,沈一一是個女生這個事實最讓她高興了。她自己是沾了“無知少女”的光才能年紀輕輕就當了一個省會城市的副市長,但就她的認知而言,她認為女性的價值長期在社會中被忽視了。雖然政府一直刻意留出了名額給女干部,但諷刺的是,恰恰是這一舉動,正突顯了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低于男性的現狀。因為,只有弱者才需要社會的特殊照顧。

楊市長其實潛意識里是個女權主義者。她非常希望能夠看到女性的社會成就和社會地位能夠向男性看齊。只可惜她的這個愿望一直似乎是個奢望。可是今天當她親眼看到這個讓各大名校的校長教授們搶得不亦樂乎的這個沈一一同學居然是一個女性時,她立刻覺得自己長久以來的愿望總算是找到了一個寄托對象了。她也有些隱隱后悔自己當時接到接待“考察團”的任務的時候,沒有花時間去了解一下這個沈一一同學的背景。或者應該這樣說,她關注的資料主要是沈一一同學曾經在學業上取得怎樣的突破,如何是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但恰恰讓她遺漏的是每張信息表上每個人都會填寫,但她卻沒有特別關注的那一項信息:性別。

要是早一點知道沈一一同學是一個女生,那楊市長一定要動用手頭所有的資源和關系,給沈一一同學突擊強化,絕對不會讓沈一一有一絲一毫的怯場或是發揮不佳的情況出現。就是編。她也要把沈一一同學給編成一個女神童來。只可惜,她覺悟得晚了一點,現在實在沒有辦法再幫助她弄虛作假,哦不,是突擊提高了。

心里既有著希望又為沈一一發揮水平感到擔憂的楊市長,還是很和藹地對沈一一說:“一一同學,不要緊張,你就隨便跟我們說一說你對于流體流動的理解好了,反正我們各位專家只是來看看我們沈陽基礎教育方面對于這種科學常識的普及而已,不會有太高的期望。”

楊市長隱約知道這次組織了這么龐大的一個代表團。目的還是要了解沈一一同學之前曾經發表過的二篇文章。而且似乎還是流體力學方面的。

有著工程背景的她其實知道。流體力學對于任何一個大學生來講,都是惡夢之一。而且流體力學是這么多年以來,連續介質力學里最復雜最艱深的學科之一。作為流體力學基礎的七大方程組中,幾乎每一組要不就以時間非線性。要不就以幾何非線性,或者以載荷非線性而幾乎很難以解析解作答。而如果有人能夠發表一篇引起國內這么多的大專家們集體出動的論文,那這篇論文的水平一定是超出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預期的好啊。她對于沈一一確實是這樣一篇論文的作者這件事情的態度,現在其實可以用一用話來概括,那就是“期待又怕受傷害”,但為了沈一一的面子和心靈健康考慮,楊市長巧妙地換了一個概念,把專們們來訪的目的就干脆地換成臺面上的對沈陽市基礎教育中的流體力學科普程度的考察了。這樣其實就明顯降低了沈一一待會兒演講的難度了。

她這么一說,馬上引起了專家組的注意。他們心說。怎么回事呢?大家心里不是都清楚嗎?這次來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考察沈一一同學的學術水平,為此每個大學還都各出怪招。剛才在外面上演搶人大戰的時候楊市長不是還親自在場嗎?怎么現在會冒出這么一句話呢?

有心和楊市長分辯幾句,可是臺上的沈一一已經在李校長的示意下開始演講了。

“謝謝楊市長的鼓勵。各位領導、各位專家,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沈陽市第十一中學熱誠歡迎各位能夠蒞臨我校參觀。根據學校布置的任務,我在此想就在流體力學的科普活動中。我們的一些發現,做一個專題發言,請各位專家斧正。”

沈一一開口后,楊市長的心就稍微定了一些了。她發現這個小女生完全沒有一般女生的那種怯場的表現。相反,那場面話開場白是說得得體又禮貌。楊市長暗暗地覺得,這個女生確實和其他女生不一樣。也許,她真的能給自己一個驚喜也不一定。

沈一一用那在后世聽得耳朵都出繭了,而且在網上一搜一大片的空話加套話說了幾分鐘之后,才開始切入正題,演講關于在場專家們都非常關心的話題,也就是她那兩篇論文。

“首先想要跟各位專家打個招呼的是,專題講座,如果按英文來理解,也就是lecture,可是我不認為我有這個資格來向各位專家做lecture,所以我想把今天的講座以seminar的形式進行,中文是學術研討會。我希望能夠和各位專家就學術的議題展開交流與討論。”

除了一些在外語方面有些欠缺的專家以外,在場的專家都是學界的大牛。而中國學界的大牛們沒有人是不跟蹤西方的研究成果的。所以當沈一一把lecture和seminar這二個單詞一說出口,馬上就震住了一大批專家,包括翁校長和譚院長亦然。

翁院士看了看譚院長。二人都有海外留學的經歷,所以語言對于二人完全沒有問題,甚至這二個詞對于二人還有某種特殊的記憶。翁院士對譚院長說:“小譚,看來這沈一一真有點意思啊。”

譚院長點了點頭。他其實心想沈一一這句話就算是不講,那一定最后這個專題講座也是會變成seminar的形式的。因為在座的專家一定會特別關注沈一一的演講內容,一旦發現她有任何的疏漏,在座的專家是不會對她客氣的,隨便會對她發起責難。今天的這堂講座,其實可謂是沈一一同學的畢業論文答辯。一旦她答辯通過,那么在座的每一個大牛都期待著能夠把她給收入麾下,成為自己的傳業弟子呢。

沈一一和在場的眾位約定好了今天講座的形式以后,就以一句嘮家常的方式開始了今天的演講。

“事情還要從我的一個課外實驗談起。我一直在想,有沒有一種方式能手工制造一款簡易飛行器,隨時能夠隨身攜帶,但在需要時又能順利把我帶上藍天呢?”

“也許有人直觀的反應就是,這不可能。因為在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的一百多年后,我們的飛機從來沒有過能夠隨身攜帶的紀錄。因此經驗主義者會說,此路不通。”

“可是,我們的科學發現不正是從一個個前人認為的不可能處發生的轉拆嗎?歷史經驗主義者犯的一個巨大的錯誤是,他們忽視了現在人類材料科學上取得的成就已經足夠讓人們將不可能變為可能了。”

沈一一夾帶了一些私貨,首先要塑造自己是一個勇于創新又懂得創新的人才。要讓自己成為人人爭搶的搶手貨,那她自己就要開始包裝自己。果然,有不少的專家已經被她的這番言論所打動。他們仿佛回憶起了自己在初出茅廬的時候,似乎也是像沈一一同學這樣,對于未知世界充滿了熱情,時刻以探索未知和發現新知為己任。只是不知從何時開始,也許是科研路上工作之中的挫折讓自己早已出去了當初的那份銳氣了。現在看到沈一一這樣一個年輕的同學,正好又讓大家回憶起了自己的當年,心里不由對于沈一一同學多了幾分好感。

“非常湊巧的是,正當我為了自己的這個創造目標查閱資料的時候,我發現了這樣一件東西,也就是動力傘早已在西方的運動界得到了運用。而這種裝備恰巧具備了我希望達到的功能。于是,我就決定了研究動力傘。”

“大家關注的那二篇論文里的那些公式,其實就誕生了我為動力傘的設計絞盡腦汁的過程中。正當我為了讓我的傘的起飛速度更低,操縱穩定性更好而嘗試找到一些計算工具的過程中,我發現現有的公式精度不夠,離散化計算的代價又太高。找到一個既有足夠精度同時又有盡量簡單的形式的計算公式很自然地就成了我的選擇。”


上一章  |  重生軍營成長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