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妞奮斗史第一百一十八章 風風火火過大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官妞奮斗史 >>官妞奮斗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八章 風風火火過大年

第一百一十八章 風風火火過大年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29日  作者:清風天使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清風天使 | 官妞奮斗史 

吃了一頓美好的晚餐,自有人去收拾殘局,剩下的,都站起來,直接在客棧里轉圈圈,沒法子啊,吃太飽了,就連坐著都不舒服,就是王丫也是。請到看

第二天,王丫就又按照自己的想法準備了午飯,晚上的時候,羊肉就派上用場了,羊雜湯是第一樣,然后蜜炙羊腿,烤了整整一個時辰,直到外焦里嫩,才算烤好了,當然,味道也是非常的香,還有紅燒羊肉,等等,再一次吃的大家撐著肚子,集體在大雪天里散步。

第三天,就是重頭戲了,王丫準備做火鍋了,因為羊肉片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切好,所以,王丫就把涮羊肉準備在晚上,中午的時候,大家就吃的炒豆芽、炒白菜,然后筍絲,這兩天連著都是肉食,大家也會有些膩,所以,別看只是簡單的炒青菜,大家也很喜歡吃。

醬牛肉已經做好了,王丫拿出來,趁著熱乎勁兒切了一盤,讓大家嘗個味道而已,結果,王丫自己就吃的欲罷不能,就又切了兩盤,后來好歹解解饞了,就不再吃了,忍痛的把醬牛肉封存起來,等到過年的時候再吃吧。

要吃火鍋,必然是要有鍋底的,家里雖然買了兩頭豬,也已經宰殺了,但是家里的雞鴨也有些多了,加上新孵出來的,雞棚鴨舎都有些擠了,干脆趁著過年的時候,又要做火鍋,就跟王氏商量著,一樣殺個五只吧,晚上呢,就煲鴨湯做鍋底,王氏想想也是,也就同意了,帶著孩子們去捉了五只最肥的公鴨。跟五只最肥的公雞,宰殺了,殺好洗凈的雞就放在院子里凍著,也不會壞了,而公鴨留下兩只,剩下的三只就直接煲鴨湯,晚上做鍋底。

聽說王丫要做火鍋,并且很好吃的時候,大家就開始期待了,因為有了牛肉跟羊肉。可以涮的東西就相對較多了,再說了,涮羊肉么,主要吃的還不是羊肉么,話是這么說。青菜還是要準備的,家里有的材料不多。王丫把豆芽。拿出來,還有肉丸、魚丸、爆汁魚丸,這些在南方被稱為火鍋料的東西,地窖里有番薯、土豆、白菜、蘿卜,這些也都拿出來,蘿卜洗凈切片。番薯、土豆去皮,洗凈還是切片,白菜么,洗干凈了。直接切斷。還有牛百葉,也是一個不錯是涮料,想了想,王丫覺得還不夠,就又做了魚滑,這個時節要買蝦可沒有,所以,蝦滑是做不了的,但是魚滑還是能做的。

想了想,王丫又把家里的干貨拿出來,比如說木耳啊,香菇啊,榛菇啊泡發了,火鍋的時候也可以煮,想來也是可以吃的,就這樣,還是準備了不少的東西。

準備的最多的就是那羊肉片和牛肉片了,因為有的孩子好似吃不慣牛肉,有的卻是吃不慣羊肉,且這種天氣,要切羊肉片,又沒有那種機器,只能用手切,上面墊一塊厚布,然后一片片的往下切,費事不說,薄厚也掌握的不好。

準備的時候是有些辛苦,但是等到晚上再次分兩桌端上去的時候,大家就不覺得辛苦了,上面是一種小鐵爐,然后再上面放著的就是火鍋了,把鍋底往里面一倒,小鐵爐里添上上好的炭,不一會兒,火鍋里的鍋底就開了,咕嚕咕嚕的冒泡,這時,大家想要吃什么就夾自己想要吃的往投進去,等一會兒,熟了以后再撈起來,這個味道,是真心的不錯,很好吃。

至于要蘸的醬料,王丫有些犯難了,最后想了想,還是隨便弄了一個蒜蓉醬,一個香辣醬吧,而鍋底也被分為清湯跟麻辣的。

大家還是第一次吃火鍋這種東西,實在是太稀奇了,當然,關鍵是味道也好,他們原來只以為要經過精致的烹飪,食物才會變得好吃,卻沒有想到,原來也不需要做什么,吃火鍋也是一種美食啊,就這么簡簡單單的往鍋里一燙,沾上醬料,就算不蘸醬料,味道也會非常的好。

一時間,大家又開始狼吞虎咽的吃起來了,話說,這一連幾天都吃撐了,果斷不是什么好事啊,等火鍋吃完了,王丫癱坐在椅子上,一邊想著,一邊算著自己這個冬天大家因為頓頓吃的這么多,會因此胖多少斤。

折騰完火鍋,剩下的牛肉羊肉就都被王丫封存起來了,每天就是正常的用豬肉做菜,白米飯,這樣子,偶爾會切一塊牛肉或者羊肉做個菜,往往都會不掃而光。

再過一天,客家客棧也結業了,王氏跟王丫快速的算出最后一個月的利潤,然后根據大家的表現情況發了年終獎金,每個人都有一筆不小的錢,少的也有十兩,多的則是二三十兩,比平日里的工資少一半,可是因為一次性發足了,這錢是夠多的。

接下來的幾天,大家就徹底的開始忙活過年的事情了,比如說,剪彩紙,寫福字,寫對聯,因為他們家的房門多,要寫的福字和對聯也多。

沒兩天,就開始過年了,大年初一的時候,就有很多的孩子來拜年,就是鄭蓉他們,也因為跟牛二叔比較熟,相約著去找牛二叔拜年,其他的人家,他們是不大敢的。

王氏照常一人準備一個紅包,至于來家里拜年的孩子,王氏早就準備好了各色的糕點,全部都是之前自己做的那些炸糕,糖霜那些東西,孩子來的時候,就一人抓一大把給他們,孩子們差點都兜不走了,要不是王氏有先見之明,準備了個竹筒給他們裝著,這些孩子估計會因為好多好吃的,明明可以帶走,卻因為自己的手太小而帶不走哭泣吧。

這樣一來,孩子們來拜年,歡歡喜喜的帶著一個竹筒走了,要知道,這些炸糕啊,糖糕啊之類的東西可不是那么容易有的,就算是現在家庭的日子好過一些,卻也不能夠這么奢侈,而這些東西在王家卻可以吃到。

有的孩子在這里吃個夠,王氏也會給孩子帶一個竹筒走的,剛開始來王家拜年的孩子不多,但是隨著回去的孩子帶了滿滿一個竹筒的好吃的,來王家拜年的就越來越多了,這里的零嘴多,還可以帶回去,喜歡吃,是孩子的本性,所以,村子里的孩子都被吸引過來了,不過,雖然有的吃的多還帶走了,又或者在這里沒吃,直接帶回去的,只是來拜一次年就不再來了,就算來,也只是在這里吃上一點,王氏再讓他們帶東西走,他們都都不帶。

讓王氏跟王丫對這些孩子很有好感。

王家這邊風風火火的過大年,王生那邊也不逞多讓,雖然王生是沒有回來過年,但是因為要春闈了,不回來過年的書生特別的多,大多是一些舉人要考進士的,于是這些人就一起在書院里讀書,大家都有個伴,倒是也不孤單。

而王氏知道王生不回來過年以后,雖然有些不高興,還是捎了五百兩銀子過去,生怕王生在那邊吃不好穿不好。

住在學院里,雖然不用做什么,學院也有食堂,但是也不是完全限制書生們不能出去的,偶爾有食堂吃膩的,也會去外面餐館搓一頓。

王氏的錢來的很及時,王生自從拜了師,還沒有正式給子淇送禮呢,雖然子淇說不用,但是這是禮數,王生之前身上出來游歷雖然還有一百兩銀子,但是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花完,所以,只是簡單的買了一份禮物,子淇也知道,所以總是說不用,要真想送禮還是等進士了吧。

王生平常就連吃東西都是比較節省,當然,該花的,王生也不含糊就是了,比如說有同窗招呼王生出去吃飯,大家就輪流請客,王生也是會拿出來的。

王生根本就沒有主動找王氏要錢的念頭,因為在王生的眼里,這些錢都是王氏掙的,雖然確實是一家人都可以用,但是王生覺得也不知道家里是什么情況,擔心王氏只是報喜不報憂,就從不會主動要錢,反正自己也還有一些,但是,如果王氏會拿來,就說明經濟不緊張,所以,王生也就拿了。

現在有了王氏的這五百兩銀子,王生就可以給他的恩師準備一份不錯的謝禮,一百兩銀子,即使是對于一個在應天書院教學的老師來說,也是不少的,要知道,他們一個月的工錢,也就是在十兩銀子,除非那種特別有名的,一個月才有幾十兩,當然,這些是不算學生送的禮的。

所以,王生拿的一百兩銀子要來買東西真心不少,王生想了想,好似看見老師用的磨跟硯臺都用舊了,而且,質量好似也不怎么好,自己可以給老師文房四寶買好一些的。

在王生這會兒,讀書是真的不容易,要不是王生之前早早的狗屎運考上了秀才,然后找了一份在衙門抄寫的工作,趁機自己抄寫了幾本書,回家研讀,王生都不能有現在的成績。要知道,工錢不過是幾百文錢一個月,而一本書,要買的話,則要七兩銀子左右,實在是不便宜。l3l4


上一章  |  官妞奮斗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