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晉當太子第217章 南北運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西晉當太子 >>重生西晉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7章 南北運河

第217章 南北運河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28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重生西晉當太子 
《》

眨眼又到了洪武三年c魂節,連續三年和平穩定的生活,似乎撫平了八王之亂給中原、關中、蜀地三地百姓帶來的傷害。洛陽城里家家戶戶點起花燈,到處飄蕩著歡聲笑語,整個城市籠罩砸一片喜慶氣氛之中。

普通百姓高興,朝廷上下也興奮不已,因為洪武三年朝廷的財政收入來了一次大爆發,總收入達到了兩千六百萬貫。比洪武元年的收入提高了一倍多,尤其是海外貿易這一塊,光是從倭島開采銀礦和銅礦就收益了六百萬貫。

朝廷上下看著戶部提交上來的數據有些發暈,誰也沒想到僅僅是三年的時間,朝廷的財政收入就超過了武帝時期。而且看這個樣子,預計在朝廷統一全國之后,財政還將有一個爆發。

既然錢多了,就要想辦法花掉,司馬遹可沒有把錢貯存起來的習慣,群臣也習慣了皇帝每年都把錢花光花凈的‘惡習’。除了拿出一千三百萬貫維持朝廷各部必須的預算外,為了加快各地道路的建設,司馬遹又拿出五百萬貫投入到基礎建設上。

尤其是貫穿東西的公路大動脈,這條道路經過三年時間的建設,已經完成了近三分之一,按照這個進度,五年之內這條公路大動脈就將完工,屆時朝廷對西北各地的控制將大大增強,其軍事意義不言而喻。

除了公路建設外,明年司馬遹最看重的就是貫穿南北的大運河,若說姑臧至東萊這條公路是聯系帝國東西的大動脈,那么將來貫穿南北,聯系黃河、淮河、長江等幾大江河,長達一千八百公里的運河就是帝國加強南北聯系的關鍵。

從去年開始,漕運部就開始動工建設這條聯系淮河和黃河之間的大運河,今年為了解決勞工不足的問題,朝廷特意將五萬百濟俘虜分配給施工單位,以從事某些危險、困難的工作,反正這些人都是將死的,又不是晉人,是死是活沒人關心。

為了開挖南北大運河,司馬遹可謂是算計又算計,他可不想成為歷史上的隋煬帝為別人作嫁衣裳。歷史上隋煬帝頂著罵名開挖了這條政治、經濟意義巨大的大運河,結果運河帶來的好處全都被后來的王朝享用了。

這還不算,他們一邊享用還一邊咒罵隋煬帝的殘暴,司馬遹一想起來這茬兒就替隋煬帝感到悲哀。為了不使自己走隋煬帝的路子,司馬遹不敢過分使用勞力,而且還廢除了無償征用百姓服勞役,而改為雇傭制度。

雖然這樣做加大了朝廷的負擔,但卻讓普通百姓受益了,而且這樣一來還能反過來抑制朝廷的好大喜功。以往皇帝為了所謂的面子和某些享樂需求,不顧百姓困苦堅持開工建設一些浩大的工程,而現在若沒有足夠的預算,朝廷和皇帝就是有心他也建不起來。

為了加快運河的建設,司馬遹特意從財政收入中拿出五百萬貫作為運河專項基金,為了保證每一分錢都用到運河上,他讓都察院、檢察院、審計署三個部門加強對資金的監控,同時每月還有巡察御史進行不定期檢查。

在剛剛結束的大朝會上,漕運部尚書李輔可謂是c魂風得意,今年他們漕運部一共拿到了七百萬貫預算,是尚書省各部分得最多的部門。李輔在其他各部尚書各種羨慕妒忌恨的目光中,拿著運河資料來到了嘉德殿。

“臣漕運部尚書李輔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愛卿來了?”司馬遹正盯著一份地圖發愣,一轉身發現李輔正躬身行禮,他趕緊讓對方起來。這李輔乃是李特的兄長,不過他不像其他幾個兄弟那樣在軍事上很有天賦,反而在政務方面有著驚人的見解。

“陛下,這是漕運部經過勘探之后,拿出運河后續開鑿方案。按照我們的規劃,準備在未來三十年內將運河建成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這條運河自北而南流經幽、青、豫、冀、徐、揚六州之地,將貫通我朝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以及沿岸一系列湖泊。陛下,南北運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條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復雜。”

“嗯,不錯,你們漕運部考慮的很全面,你們準備先開鑿哪一個階段?”司馬遹一邊聽李輔的介紹一邊結合歷史經驗進行詢問。

“啟奏陛下,事實上去年開始這條運河已經開工建設,其中揚州至洛陽段北段已經完成了大半的的工程,預計再有一個月就要完工了。漕運部計劃在今后五到十年內完成揚州至涿郡的運河建設,其需要資金近五千萬貫,投入人工需一百八十萬人次。”

“才一百八十萬人次?也不是很多呀,嘶!下面的人不會偷工減料吧?”司馬遹自言自語道,在原來歷史上隋煬帝為了開通南北運河可是動用了數百萬民夫。

“嗯,相對于運河工程來說,朝廷動用的民工確實不是很多,這主要是得益于朝廷近年來工業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各種機械設備的推廣,極大的減少了對人力的依賴,再加上火藥的使用,在某些地段一個炸藥包就成了。”李輔看出皇帝似乎在懷疑漕運部被下面人蒙蔽,他不得不出言解釋一下。

“哦,原來如此。”司馬遹點點頭有些了然,如今的晉朝雖然從人口上看比不上大隋朝,但在技術積累上絕對能甩她幾條街,如今大工業、大手工業成為大晉的主流,機械代替人力更是人人追求的目標。

司馬遹對南北運河的期待絕不下于那條貫穿東西的公路大動脈,以往古代陸上運輸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速度緩慢,運量又小,費用和消耗卻甚大,所以大宗貨物都盡量采用水路運輸。

尤其是在司馬遹的規劃當中,為了使未來大晉的經濟分布將更加的合理,江南將承擔起更大的作用。在原本歷史上長江流域的開發是在黃河流域歷經戰亂破壞之后才進行的,自隋唐之后,華夏就形成了經濟文化中心在南方,而政治軍事中心在北方的局面。

而如今司馬遹的到來,讓華夏江南得到提前開發,他這么做就是為了保護黃河流域不再被過度開發。在司馬遹的規劃中,大晉的政治、軍事中心依舊在北方,而經濟中心將一分為二,不再讓黃河流域承擔起全部重擔。

為保證南北兩大經濟中心的聯系,同時保證南方的賦稅和物資能夠源源不斷的運往北方,開辟并維持一條縱貫南北的水路運輸干線,對于朝廷來說就變得極其重要。

“李愛卿,為了加強朝廷對漕運的控制,朕決定在淮河下游的盱眙設立漕運總督及其下屬機構,專門負責運河漕運事宜,這個事你回去策劃一下,將來這個部門將由你們漕運部全權負責。朕預計將來在海運興起前,南北大運河的貨物運輸量估計將一般占到全國的一半以上。”

“陛下,這個漕運都督府只負責運河漕運么?”

“當然,你還想管點其他的?呵呵,愛卿不要太貪心了,朕可以在這兒給你打個賭,將來光是運河這一塊就夠你們忙的了。”

“海運呢?陛下,難道海運不屬于漕運么?”

“呵呵,朕就知道你要打海運的主意,朕給你說海運的問題比較復雜,將來朕打算將其duli出來,所以愛卿就別爭了。你呀就好好的把運河的事情給辦好了,將來少不了你一頂國公的帽子!”

在李輔離開之后,司馬遹開始仔細研究漕運部拿出的運河方案,漕運部的方案基本上包含了后世歷朝歷代對運河擴建的內容。為了連通長安與京師洛陽,漕運部決定開挖渭水和黃河之間的廣通渠,此渠長達300余里,建成后還可以通航“方舟巨舫”。

如今正在建設的是通濟渠,該渠是從洛陽開始溝通黃、淮兩大河流的水運。通濟渠在黃河南岸,分為東西兩段。

西段在東漢陽渠的基礎上擴展而成,西起洛陽西面,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為水源,穿過洛陽城南,到偃師東南,再循洛水入黃河。

東段西起滎陽西北黃河邊上的板渚,引黃河水進入淮河的支流汴水,經開封等縣,再折向東南,穿過宿縣,至盱眙注入淮水。兩段全長近2000里,施工時漕運部也充分利用了舊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但因為有統一的寬度和深度,因此主要還要依靠人工開鑿,工程浩大而艱巨。可是歷時卻很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估計就將全部完成了。

除了這兩條在建或者將要建的運河外,在北方還有一段很重要的運河——永濟渠,這段運河的在京師洛陽對岸的沁河口,然后利用衛河和蘆溝(永定河)等自然河道開挖加深,直通幽州涿郡。預計完工需要兩年的時間,全長約1900多里。

除了北方段運河外,漕運部在資料不全的條件下也拿出了一部分南方段運河的調查方案包括溝通長江與淮河之間的運河——山陽瀆,這段運河主要是在在c魂秋時期開通的邗溝的基礎上進行拓寬、裁直。

由于南方水運發達,在c魂秋戰國時期,南方各諸侯國就開工建設了大量水渠,其中c魂秋時的吳國,即以都城吳(蘇州)為中心,在太湖平原鑿了許多條運河,其中一條向北通向長江,一條向南通向錢塘江,這兩條南北走向的人工水道,就是最早的江南河。

這一次漕運部的方案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疏浚。南北運河一旦建成,這些渠道都將以政治中心長安、洛陽為樞紐,向東南和東北輻射,形成完整的體系,同時,它們的規格又基本一致,都要求可以通航千石以上福船,而且互相連接。

這條從長安、洛陽向東南通到余杭、向東北通到涿郡的大運河一旦建成,將是是古今中外最長的運河。由于它貫穿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對朝廷加強各地的控制,促進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有很大的價值。(。)

您的到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紹朋友來吧!


上一章  |  重生西晉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