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晉當太子第189章 西都之圍(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西晉當太子 >>重生西晉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9章 西都之圍(下)

第189章 西都之圍(下)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28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重生西晉當太子 



就在隨后的幾天里,又有幾批勤王的援軍來到了西都城附近:隴西郡的兵馬到了西都東南,武威郡援軍到了西都東北,不過這兩路的援軍合計不過萬人,所以也只好效仿金城郡的兵馬,把盤踞某個小城池的小股鮮卑人殲滅或者打跑,然后再派出人馬襲擾小股的鮮卑軍。()

受到援軍到來的鼓舞,西平郡內漢人開始自發組織起來,打擊出來搶掠的鮮卑人,這個時候晉朝完備的預備役制度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在西北這個民風彪悍的地方,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長刀、弓箭等冷兵器。

由于胡人大軍沒有后勤補給,一切都要依靠“以戰養戰”,連續幾股鮮卑人都折到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之后,使得鮮卑兵“非千余騎不敢出”。禿發務丸不得不再分出些兵馬對付隴西、武威兩地的援軍,并且還放棄了某些城池,以使的鮮卑人可以集中一些。

陸續到來的援軍對鮮卑人產生了一些牽制作用,但離為西都解圍還差得太遠。

從元月初五日起,鮮卑人停止了大規模的進攻,但是小的進攻卻每日都有。守城的物資隨著消耗也逐漸顯露不足,軍民甚至拆除房屋,取其磚石、木料用來守城。

此時周邊的涼州、秦州、雍州、梁州等郡縣已經聞警,動員各地都督府征兵,準備前往涼州救駕。京城洛陽接到急報之后,迅速戒嚴起來以防不測。

在司馬遹掌權之后。涼州與其他各郡相比,兵力上要薄弱很多。現在西都真正可以倚仗的援軍,是朝廷駐屯在秦雍兩州的幾萬人馬。雍州刺史皇甫真已經接到急報,不過由于雍州還要應付來自并州的威脅,經過他再三協調,最終由廂軍、府兵共同組建了一支三萬人騎兵部隊,這支部隊由正在進修學習的張方擔任統帥。

雖然很多人對張方擔任統帥有些擔憂,不過皇甫真曾跟隨司馬遹接觸過對方,知道他是一名將才。所以他力排眾議堅持任張方為大軍統帥。

張方接到任命之后,立即整軍西進,一路在所過郡縣的都督府立即征兵補充,初七抵達金城的時候,已經有了五萬五千人。

在金城,金城郡守又交給了張方兩千府兵。在金城稍作整頓之后,張方立即開始朝西平郡運動。為了麻痹敵軍,他決定對敵實施疑兵之計,一路上旌旗招展、鑼鼓喧天,做出有至少十幾萬大軍的樣子。()

初八,張方的兵馬進至破羌縣,禿發務丸果然中計。竟然分兵五萬人馬阻擋張方大軍。張方雖然多智,但由于久疏戰陣,再加上第一次指揮廂軍這樣的部隊,他倒也不敢直接與鮮卑精銳交鋒,而鮮卑人攝于援軍人數眾多也不敢過于進逼。于是雙方就在破羌縣附近形成對峙。

元月初八,京城洛陽也收到了涼州傳來的緊急軍情。內閣首輔張賓協同樞密院使祖逖開始緊急調動部隊布防。防止有人趁火打劫。冀州、司州、淮南各地的部隊都接到了緊急備戰的通知,茍晞、司馬雅、陶侃三人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應付來自敵軍的襲擊。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朝廷新體制的優越性,在失去皇帝之后,內閣迅速承擔起管理國家的重擔,尤其是張賓與祖逖兩人到底是久經戰陣,經過最初慌亂之后,迅速轉入了正軌。

反正各地援軍已經源源不斷開往涼州,這個時候再從中原往涼州調軍有些得補償失。在這種情況下,內閣迅速任命秦州刺史為大軍統帥,負責協調各地援軍的后勤。同時為了方便前線指揮,內閣正式任命張方為前敵指揮使,全權指揮前線各部隊。

為了緩解西都方面的壓力,同時從根本上威脅到鮮卑人,內閣首輔張賓不顧一部分人的反對,采納參軍署制定的圍魏救趙之計,于九日派遣一部分兵力從姑臧出發,直奔河西走廊,直接騷擾河西鮮卑的老巢。

不過,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盡管各路援軍分散了鮮卑的力量,但西都城內也到了最危急的關頭,城中的糧食已經越來越少,已經開始準備殺馬匹了。

這個時候張軌又向司馬遹獻上了一個計策。是夜,一個黑影矯健地從西門附近的城墻爬出西都城。這個黑影正是情報署高級密諜,爬高翻墻,潛入敵營正是他們最拿手的。而這個密諜去見的,是西都西門外的燒當羌首領。

司馬遹親自給對方寫了一封信,信中重申了大晉和燒當羌,著重列舉了內遷燒當羌人姚戈仲的事跡,然后十分委婉卻明確地讓他明白一個道理:此戰鮮卑人如果勝了,鮮卑人的聲勢將更為高漲,這對于位于河湟谷底的燒當羌來說不是個好消息。

這封信引起了燒當羌人的重視,尤其是讓他們想起了近來如芒在背的慕容吐谷渾部落,這個從東方遷來的鮮卑部落已經漸漸威脅到燒當羌在河湟地區的統治。

第二日,燒當羌人借口慕容吐谷渾部族襲擊自己的地盤將羌人的五萬人馬撤走。

初十這天的清晨,司馬遹被歡呼聲吵醒,派身邊的近侍去打聽,不多時,小鄧子跌跌撞撞地跑回來:“皇上,鮮卑人撤兵了。”

司馬遹連忙走上城樓,只看見鮮卑人遠去的煙塵。

張方派一萬騎兵隨后追擊,一直追到西平郡最西面的臨羌縣,俘獲掉隊的鮮卑老弱病殘兩千余人。

禿發務丸之所以撤退,完全是形勢所逼。當前大晉各路援軍已經緩緩逼近西都,再加上羌人臨陣脫逃,讓他們的勢力進一步減弱。尤其是來自后方的急信壓垮了他心中最后一根稻草。

就在羌人撤退沒多久,禿發務丸就接到后方可敦的來信。信中提到了東線大晉軍隊出姑臧,深入河西走廊百里,西線慕容吐谷渾為了贏得大晉好感,更是派其子吐延領兵深入河西三百里,因為河西鮮卑主力都在西都,使得這些軍隊如入無人之境。

信中還說,北方的柔然人似乎也想趁機“圖謀不軌”,這其實是為了解西都之圍大晉情報機關編的假情報。

自己的老窩告急,這邊的突襲已經成為曠日持久的對峙,并且由于大晉朝廷的大軍逐漸趕來,實力的天平已經發生了傾斜。撤軍,便成了鮮卑人最好的選擇。

很多人也許在奇怪大晉援軍既然來了為什么沒有與鮮卑人發生激烈交戰,無他,眾人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殲滅鮮卑人,而是解救皇帝陛下,當前確保司馬遹的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各路援軍主將心有顧忌,根本不敢放手與鮮卑人一搏,這也是張方為何只是虛張聲勢向敵軍施加心里壓力的根本原因。

援軍不敢肆意進攻,恐怕鮮卑人狗急跳墻之下不顧一切的進攻西都,進而威脅到皇帝的安全;而鮮卑人攝于援軍強大也不敢主動進攻,這是雙方最后不得不和平收場的主要原因。

鮮卑人撤軍以后,各路勤王軍的統帥很快就進了西都城見駕。

東西兩路軍隊也先后撤回了原來的駐地,河西鮮卑的主力既已返回,再滯留河西既無必要也很危險。此戰,河西鮮卑并沒有撈到多少好處,真正獲益的卻是慕容吐谷渾。

慕容吐谷渾在晉軍撤回的同時也撤回自己的地盤,他們從河西擄回大批人口、牲畜,增加了自己的實力。慕容吐谷渾甚至還趁機“支援大晉”為由,吞并了兩個羌人小部落,使得此戰之后吐谷渾部落一下子增加到五萬人,比以前整整擴大了一倍。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此戰之后,吐谷渾算是得到了大晉的正式承認,他們可以進入涼州進行自由貿易,這才是慕容吐谷渾最看重的地方。

鮮卑人退后,司馬遹又在西都待了幾日,在這期間他頒布了許多詔令。

首先,是封賞西平郡有功將士軍民。西平郡守衛各縣城的將士,五品以下,皆升一級;無官職在身者,有功者千余人,升兩級,殉國者,追贈官職,撫恤家屬,銅錢百貫,予以兌現。

五品以上官員,不便升遷,無爵者賜伯爵,侯爵以下,升爵一級,賜錢千貫;侯爵以上,賜錢萬貫,綢緞百匹。

西平郡百姓,免三年錢糧賦稅,有功者三千余人,賜從九品散官,殉國者,全家免五年錢糧賦稅,另賜銀撫恤。被鮮卑所掠其他各郡,免百姓一年錢糧賦稅。

勤王各軍,并慕容吐谷渾各部,均與賞賜。

如此一來,國庫又出去不少錢財,好在海外貿易已見成效,再加上秋收稅收,國庫還算有些家底。

除了封賞,還有一批人事調動。

張方以功“升任”參將軍銜,正式上任雍州都督,節制雍州各地廂軍;馬賢升昭武上校尉任護羌校尉都護西羌;吳詠升昭武左校尉,任秦州都督節制秦州廂軍。

這一次和河西鮮卑算是撕破臉了,司馬遹不得不考慮對河西鮮卑武力打擊的問題。

但是眼下朝廷還無力西顧,要想徹底打垮西邊敵人,必須準備充分。眼下,司馬遹暫時只能忍辱負重,采取守勢。(。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


上一章  |  重生西晉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