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晉當太子第一百章 整軍備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西晉當太子 >>重生西晉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 整軍備戰

第一百章 整軍備戰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30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重生西晉當太子 

書名:

類別:

來源:

在司馬遹將自己改革方案全盤托出之后,眾人一時之間有些瞠目結舌,誰也沒想到太子心中竟然藏著如此巨大的盤算。若是今rì太子所說真的能夠被認真推行下去,在場眾人都相信,只要經過十幾年休養生息,大晉將又恢復鼎盛局面。

“殿下,不是臣給您潑涼水,殿下這個改制的愿望非常好,但有些不合時宜。”張華雖然內心同意司馬遹的改制,但他卻不愿意在這個時刻大動干戈。朝廷剛剛經歷一場廢后風波,外面的諸侯王正蠢蠢yù動,若是這個時候一個應對不好,恐怕就要引來滔天之禍。

“張大人何處此言?”王衍一向跟張華不太對付,因此他聽到張華反對后,覺得自己表現的機會來了,毫不猶豫的出言斥責對方。這王衍自從投靠司馬遹后,處處標榜自己是司馬遹的鐵桿心腹。

“王大人莫急嘛,讓張大人把話說清楚。”裴危最瞧不起的就是王衍這種長于清談,短于任事的家伙。

張華對王衍的敵意毫不在意,因為他知道司馬遹可不是武帝那種耳根子軟的皇帝,只看他誅殺政敵時的冷酷無情就知道這位爺絕不會受任何人的蠱惑,他對朝政、時局有著獨特而清晰的認識。

“殿下,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世家們已經偃旗息鼓了,實際上這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罷了。他們之所以還沒有跟殿下爆發激烈地沖突,就是因為殿下還沒有觸動他們的核心利益,若是殿下將剛才的全都和盤托出,恐怕明天就會出現烽煙遍地的場面。”

王衍聽到張華說到世家,臉上有點不自然,因為他比張華知道的更加清楚。就以他們王家為例,不也分成數股投注到不同的勢力身上,省的最后全軍覆沒。不光是他,恐怕裴家、羊家也會如此,世家的性質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將賭注放在一個人身上。

“嗯,太傅顧慮沒錯,眼下我們確實不宜動作太急,大家都說說當前我們最需要干什么?”司馬遹知道張華說得沒錯,而且歷史經驗也告訴他,最遲到了明年,歷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就會爆發。只不過這一次他代替了趙王的位置,而且背后還有關中為后盾,不用像歷史上的趙王那樣兩線作戰。

“殿下,臣覺得我們當前能做,而又不過多刺激世家的政策就是推出一屆科舉制。殿下完全可以以朝廷缺乏人才為由,召開一次科舉,而且我們也不用要求朝廷將科舉定為國策,只需能舉行這一屆就行!”張賓沉吟片刻答道。

“孟孫的意思是說,通過這一次科舉將關中、新城、寒門人才統統招攬過來,以作人才儲備。就算將來世家在某個時候來個釜底抽薪,我們也不會手忙腳亂。”司馬遹倒是明白張賓的意思,他害怕世家們中途罷工,導致朝廷癱瘓。

“另外,光是這樣還不行,我們還必須抓緊時間整頓兵馬!”說完張賓眼中精光一閃,“殿下,若是河北、山東地區的諸侯真的反了,朝廷就應該出動大軍將其一掃而光,這是多好的削藩時機啊!”

“削藩?”

眾人一驚,不過隨即恍然,這確實是削藩的最好時機。雖然司馬遹也不愿意引起中原動蕩,以便讓胡人趁機做大,歷史上的并州匈奴、段氏鮮卑不都是列位諸侯王手中的打手?這些胡人來到中原之后更是作惡多端。

但若是不能削弱藩鎮,司馬遹就不能整合全國勢力,將來他拿什么跟鮮卑、匈奴、羯人對抗?八王之亂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削藩時機,關鍵是他要打得贏其他諸侯。

“孟孫先生,你先介紹一下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

“是,殿下,我朝建國初期,公元265年,武帝恢復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以郡建國。之后不斷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力。諸王可自行選用國中文武官員,收取封國的租稅。”

“277年(泰始元年),又制定了王國置軍的制度,將封國分為大、次、小三等,不同級別可置不同數目的軍,但各王無地方行政權。分類情況如下:

轄下民戶數封國等級置軍人數

2萬戶大國上、中、下三軍5000人

1萬戶次國上、下二軍3000人

5000戶以下小國1500人”

“后來先帝又讓諸王出任地方都督,諸王多少有了行政權力,又有了數量可觀的軍隊,如此一來,多位王掌握了封國的軍政大權。”

“根據我們軍情署得到的情報,河間王司馬顒手中至少有五萬到七萬人馬,成都王掌握的人馬也在五萬左右,齊王的實力最為強大,估計兵力超過八萬,最多可達到十萬人,其他一些小的王爺如長沙王、新野王,他們手中的掌握著多則三萬,少則一萬的人馬。”

“嘶!怎么這么多?這樣一來若是所有諸侯王一起反了,豈不是短時間就能聚齊幾十萬大軍,我們……我們拿什么跟對方拼呢?”王衍聽完張賓的話臉都變成彩色得了。

“這還沒算上東海王司馬越,以及他背后的匈奴人和鮮卑人的兵力,否則敵人會更加強大!”

眾人一時心情沉痛,就連張華也不由得唉聲嘆氣,好不容易看到國家興盛的希望,卻又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

“哈哈哈,其實敵人未必有大家說的那么強大,剛剛孟孫先生不過是做了個簡單的數字游戲罷了。各位都是知兵之人,應該知道兵多并不代表著實力強悍。那些個諸侯王豈能合作無間?”

“對呀,諸侯王個個野心勃勃,肯定不會相互信任。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將對方各個殲滅!張先生,不知我軍的實力如何?”裴危也反應過來了,他剛剛也被敵人龐大的兵力嚇呆了。

“裴大人莫急,且聽在下細細道來。如今殿下在關中有近十萬大軍,但是我們還要防備來自蜀中、并州的敵人,因此可以調到中原參戰的兵力最多只有五萬人。再加上新城駐守的一萬兵力,整頓京城兵力所得的三萬人,我們最多能集齊八萬大軍,雖然跟敵軍相差太多,但我軍在武器、訓練等方面遠遠超過那些諸侯王的軍隊。”

“怎么才這點?八萬人,敵人至少也有三十萬人,這……這相差太多了吧?”王衍有些失望,覺得太子的兵力太少。

“不少了,當年孤入關中時,不過帶了一萬人。如今孤手中有著近十萬大軍,豈會怕諸侯王那些土雞瓦狗之輩?”司馬遹傲然道,他最自己的部下有強烈的信心。

“既然大家都認為戰爭不可避免,那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整軍備戰,首先第一步要調整軍事指揮機構。諾,這是孤準備好的調整計劃,大家都來看看吧!”

司馬遹也覺得既然zhèngfǔ機構調整不易,那就不妨從軍事機構入手,畢竟軍權一向被眾人忌諱,很多人都不敢隨意染指軍權,省的被人君猜忌。

“按照草案孤打算實施軍政分離,以后軍隊的事情就跟zhèngfǔ沒多大關系了。軍隊的調動、指揮等方面將由軍事專業的軍官負責,以后朝廷只負責后勤等方面的雜務。”

“此次孤打算以監國太子身份總領朝中最高軍隊領導權,另外還取消大將軍職,你們先別忙著反對,以后大將軍職將作為軍隊中的最高軍銜,就跟勛爵一樣,象征著軍人在軍隊中的地位。”

“殿下的意思是說,以后大將軍將不再是具體的職責?”張華皺著眉頭問道。

“對,太傅說得沒錯,大將軍銜將是以后我大晉軍隊中最高的軍銜。除此之外,孤打算設樞密院總理朝廷軍務,主官為正三品上的樞密使,下設樞密同知兩名為其副手,跟尚書省一樣,樞密使的命令沒有一名樞密同知的副簽是無效地。”

“至于樞密院的職權,首先它最大的權力就是只有它才有調兵權和指揮權。一旦有戰事只有樞密院能夠接受皇帝的授權調遣朝中各處軍隊,組建戰時軍隊制度,發布作戰目的,下達作戰命令,通知尚書省陸軍部立即執行動員令等等。”

“樞密院下設兩署五司:參軍署平時負責整理軍事情報,并以此為據進行分析和推演給出時局報告。并定期組織各部隊進行聯合演習,考課各級主管軍官將領。它特殊的職權那就是負責管理全國各陸軍軍官學院,以及組織每年的軍官畢業考試并有優先錄選優秀畢業軍官的權力。”

“而在戰時參軍署就自動成為作戰指揮中樞,負責全局的作戰指揮,發布戰略命令。主官是參軍,并設軍機主事十余人分領各科,每科均對應不同區域均屬有參謀數十人。”

“軍法署,是朝廷軍隊內部的理法裁判機構,負責軍隊內部違法違紀事件的裁定并量刑判定懲戒。軍法署在軍隊各部中以營設為基礎設軍法庭。派駐軍法官。設大軍法官十名合議總領該署事務。”

“除了這兩署之外,下面還有軍政司、軍令司、軍務司、軍訓司、軍情司等五個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軍情司。軍情司負責有關軍事情報的收集,還要負責對各地地形進行測繪繪制成地圖提供給各部隊作戰使用,以及對各地天文水利、民風民俗等民情進行調查收集整理后提供給各部隊使用。”

“除此以外,今后我們的軍隊中將正式施行軍銜制,軍銜制共分大將軍、驃騎將軍、左將軍、右將軍、中郎將、副將、參將;昭武上校尉、昭武左校尉、昭武右校尉、昭武副校尉、昭武平校尉;宣武上都尉、宣武左都尉、宣武右都尉、宣武副都尉、宣武平都尉;一等驍勇士官、二等驍勇士官、三等驍勇士官、四等驍勇士官、五等驍勇士官二十二級。參將以下分別由陸軍部部授予。參將以上則由皇帝親自授予。”

經過眾人再三討論之后,司馬遹提出來的軍改終于被眾人通過。三rì之后,太子司馬遹向外界宣布朝廷即將舉行第一屆科舉,同時還宣布了軍改后軍隊各級主官。

其中祖逖軍銜晉升一級升任右將軍成為司馬遹麾下第一位獲得將軍軍銜的人,同時他還將領樞密使,執掌樞密院。許超、司馬雅兩個東宮舊屬也被司馬遹晉升為參將軍銜,許超領三廂士兵鎮守新城,看護著司馬遹的老巢。

除了他們之外,李特也因功連升數級,被太子提拔為昭武上校尉,距離參將只有一步之遙,此時李特、司馬雅兩人共同掌握著京城數萬人馬。至于孟觀,司馬遹也沒虧待對方,不但將其軍銜定為中郎將,僅在祖逖之后,還讓其配合祖逖共掌樞密院。

至于祖逖、李特二人的幾個兄弟,祖約晉升為昭武左校尉、李流晉升為昭武平校尉,其他幾人如祖該、李癢、李輔等人則早早轉到文職。而剛剛投奔過來的劉琨也被司馬遹大大重用,被司馬遹任命為宣武左都尉,進入參軍署負責協助祖逖制定作戰計劃。


上一章  |  重生西晉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