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第149章 【吞天巨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驍騎 >>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9章 【吞天巨獸】

第149章 【吞天巨獸】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03日  作者:虎賁中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虎賁中郎 | 驍騎 
›其他小說››正文

第149章吞天巨獸

明月高懸,璀璨星辰點綴著浩瀚銀河。

成都城下,對峙鏖戰長達一個多月之久的平叛之戰,已于今日中午結束。

半個月前的黎明時分,張任、吳懿和雷銅等將領率領新軍“東州兵”偷襲了叛軍大營。盡管趙韙早就提防著張任率軍出城偷襲,卻仍被打得措手不及,以致大營被焚毀,糧草輜重丟失大半,兵馬傷亡兩萬余眾,損失慘重。

然則,這場偷襲劫營雖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戰果,卻并不成功。

這是因為趙韙叛軍固然損兵折將、傷亡不小,可是張任等人率領的東州兵卻也付出了巨大代價,殺敵一千自損六百,同樣是傷亡慘重。

新組建的東州兵攏共四萬余人,全是新招募的早年自荊州和三輔早年逃難至益州的青壯勞力,組建成軍之后沒有時間訓練,直接拉到成都城下參戰,其戰便是偷襲劫營之戰。據戰后統計,一場出其不意的劫營之戰過后,東州兵折損一萬五千余人,其中傷兵就有五千之眾。

與之相比,趙韙叛軍雖然被打得措手不及,卻終究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久戰之師,廝殺經驗豐富,戰斗力頗強。因此,即使是處于極其不利的被動局面,叛軍將士仍是頑強阻擊,奮勇拼殺,硬是抵擋住了東州兵的偷襲劫營,將其擋在營寨之外。是役,叛軍傷亡兩萬三千余人,其中傷兵七千余人。余下一萬五千余人陣亡。

乍看起來,東州兵仍然占據優勢,戰果比叛軍大。明顯是戰勝了。可是叛軍本就人多勢眾,起初擁有十萬之眾,經過半個月的攻城之后,還有七萬余眾;而遭遇劫營之后,仍有五萬大軍。相比之下,成都守軍原有兩萬余人,在之前的守城戰斗中傷亡近萬名將士。兵力折損過半;等到四萬余東州兵趕來增援之后,經過劫營一戰,守軍也只剩下五萬人馬。與城下的趙韙叛軍兵力相等。

所以劫營之戰并不算成功,最多算是一場小勝。然而就是這樣一場小勝或者說慘勝,卻是叛軍圍城以來,劉璋帳下大軍取得的場勝利。雖然這種小勝的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戰果。卻影響深遠。對整個平叛之戰影響巨大,其積極影響無法估量。

因此,劫營之戰是益州平叛戰爭的轉折點,亦是劉璋大軍由守轉攻的開始,由此拉開了平叛之戰的序幕,而趙韙叛軍則迎來了劉璋大軍的大舉反攻。

與此同時,成都城下的場勝利被劉璋帳下一眾僚屬刻意渲染,再經過各大世家和豪強縉紳們夸大加工之后的大肆宣揚。使得這場小勝轉眼成了一場空前大勝。在如此不遺余力的宣傳鼓動之下,極大鼓舞了各郡縣官吏的平叛信心。增強了各地守軍的戰斗士氣,從而加劇了趙韙叛軍的滅亡。

自此之后,大半個月時間里,各郡縣守軍全面反擊,與叛軍展開殊死廝殺,相繼打退了圍困各郡郡城的叛軍,繼而主動出擊,清剿叛軍殘部。

面對劉璋大軍的強勢反撲,原本對叛軍極為有利的大好局面急轉直下,致使仍舊駐扎在成都城下的趙韙叛軍軍心渙散,人心浮動,士氣低靡。眼見于此,趙韙非但沒有第一時間撤軍,反而再度召集各郡叛軍齊聚成都城下,企圖做最后一搏,擒賊先擒王,一舉攻下成都。惟有如此,他才能挽回敗局;只要擒殺了劉璋,他就是最后的勝利者,而后收服益州一眾僚屬和世家大族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如此以來,執掌益州便指日可待。

只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這句話曾經用在劉璋和益州一干官吏身上,如今卻應在趙韙及其麾下叛軍身上。

真可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亂流轉,在趙韙盛極而衰之時,風水便落在劉璋頭上了。

兩天前的正午,劉璋第一次親臨城頭,與城下的趙韙隔空喊話。其實劉璋是想重新招降趙韙,勸其放下兵器歸降自己,如此便可免其一死,以免他的家眷和族人受其誅連,禍及滿門。

不過,與其說劉璋想招降趙韙,不如說他想將城下的八萬大軍收為己用。

這是因為,劉璋不久前得到準確消息,益州面臨的真正強敵已經現身,其就像一頭吞天巨獸一般正迅撲向成都,挾翻江倒海之勢洶涌而來,兇猛無匹,勢不可擋。這頭來勢洶洶的巨獸此刻就隱藏在趙韙叛軍身后,沿著趙韙叛軍南下的道路,一路疾馳狂奔,隨時都有可能突然出現在成都城下。

時下,這個令人戰栗的消息還不為人知,僅有極少數人知悉此事,卻是知之甚少,聽到的都是些捕風捉影的一鱗半爪的坊間傳聞;這里面也包括劉璋在內。當然了,他都知道的消息,趙韙不可能不知道,甚至趙韙得知消息的時間遠比他早得多。

然而趙韙卻對此置若罔聞,視若無睹,依然領軍困住城內的劉璋大軍。如此以來,便迫使劉璋無法對即將到來的吞天巨獸做出任何防御或應急措施,只能坐視巨獸一步步靠近,卻無法擺脫趙韙叛軍的糾纏。

對此,劉璋帳下官吏以及劉璋自己不能不懷疑,趙韙與這頭正在逼近益州的吞天巨獸暗中勾結,試圖瓜分益州九郡。否則,趙韙明明知道身后正有強敵進入益州,怎會不管不顧地與劉璋殊死糾纏?

但是這僅僅是猜測而已,毫無根據,全憑主觀臆測的結果。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趙韙與西涼巨獸之間有過接觸,更沒有證據能夠證明趙韙已經投靠西涼李利。

正因如此,劉璋才會登上城頭,親自與趙韙對話,試圖說服他盡快醒悟,浪子回頭,與自己聯手抵御西涼巨獸,從而保住這塊劉氏宗族的龍興之地,亦是沿襲四百余年的劉氏基業。

可惜的是,這只是劉璋一廂情愿而已。時至今日,趙韙根本不可能回頭,從他動叛亂的那一刻起,他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除了硬著頭皮一路沖下去之外,早已無路可退,再也無法回頭了。

于是一番喊話之中,彼此話不投機,不歡而散。

隨著劉璋甩手一揮,數萬大軍沖出城門,與城下的趙韙叛軍展開最后的決戰。在兩軍兵馬近乎持平的情況下,趙韙叛軍亦不示弱,奮勇廝殺,與劉璋大軍殺得昏天暗地,日月無光。

這場多達十幾萬人的大決戰,整整持續了兩天兩夜,兩軍將士拼命一搏,不分晝夜地浴血廝殺,戰況空前慘烈。

決戰之中,每隔一個時辰便有數以萬計的兩軍將士橫尸疆場,那長達十余里的護城河都被鮮血染紅了,血水殷紅,見之令人駭然驚悚。東門外方圓十余里的土地上全是尸骸血肉,殺氣滔天,血霧彌漫,以至于早晚出現的濃霧都被渲染成紅色血霧,恍如森羅煉獄,實為數百年未見的浩劫。

直到第三天上午,趙韙叛軍終究還是戰敗了,因為他們所面對的劉璋大軍大多是蜀郡及蜀郡以西(西川)的益州青壯。這些將士為了保衛自己的妻兒和家園,一個個悍不畏死,前赴后繼,最終殺退了來自川北和川東(統稱東川)的趙韙叛軍,贏得大決戰的最后勝利。

正午時分,成都城下漸漸恢復平靜,烽煙散盡,多達數萬具尸體殘骸也被集中運走,滿目瘡痍的曠野被重新平整一遍。直至夜幕降臨,東門城外才算是徹底清理干凈,然而凝聚在城池上空的如同實質般的血色迷霧卻無法驅散,依舊籠罩著偌大的州城。

夜幕下,窸窸窣窣的夏蟲鳴叫不止,城中隨處可聞痛失兒子或丈夫的痛哭哽咽聲。

盡管城外的戰事已經徹底平息了,但今夜許多人都將難以成眠,注定是個極不平靜的夜晚。

時至戌時(晚上八點左右),一行七輛馬車自西門入城,緩緩駛向位于成都城北大街中段的吳府。

一百余名灰衣扈從跟隨車駕左右,臨近吳府門前,從第一輛馬車上走出一名身著綠裙的婢女。但見她乍一現身,那看護府門的甲士便一臉諂笑的跑步迎上來,滿臉堆笑地對她躬身施禮,隨即二人竊竊私語一番,其間婢女不時指著身后的馬車和扈從,不知說些什么。

不多時,婢女折身回到馬車旁,卻是不再上車,而那看門甲士則是腳步輕快的跑進耳門(正門兩側的小門),迅打開府門,將一行車駕和扈從迎進府中。

隨著一百余人的車駕進入府邸,原本沉寂無聲的吳府前院頓時燈火通明,數十名婢女和扈從聞訊趕來,其中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身著錦袍,身材壯碩的彪形大漢。

顯然,他就是吳府的主人,中郎將吳懿吳子遠。

待吳懿帶著侍女和扈從走到綠衣婢女所在的馬車旁,婢女隨手掀起車簾,從中走出一位身段婀娜,容貌甜美、豐姿綽約的美貌女子。款步下車,但見她對吳懿欠身施禮,隨即走到吳懿身邊,旁若無人的湊到吳懿耳邊,輕聲私語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ps:衷心感謝:書友“入紅塵影子”月票支持,多謝!

(快捷鍵)[]

[](快捷鍵→)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上一章  |  驍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