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花有酒喜耕田第141章 二十兩銀子的親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有花有酒喜耕田 >>有花有酒喜耕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1章 二十兩銀子的親事

第141章 二十兩銀子的親事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27日  作者:開且落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開且落 | 有花有酒喜耕田 
搜小說

報錯:、



“大嫂帶亭景和福兒玩兒呢!”這天一大早張氏過來串門子。

唐氏請她屋里坐,張氏卻擺擺手,“不了,不了,我還要去好些家送信呢,就不進去坐了。”

“有什么事兒嗎?”唐氏奇道。

張氏臉上滿是笑容,“還不是我們家秀兒,七月初八定親,到時候大哥大嫂帶著亭景幾個早些過來啊!“

“秀兒定親了,是哪家小子啊,以前怎么沒聽你提過?”唐氏對這個突降的侄女婿有些好奇。

張氏動動嘴,頓了頓才道:“不就是鄭家大小子嗎,我和鄭家嫂子本就要好,現在做了兒女親家也不錯。秀兒嫁的近,以后他們姐弟相互幫襯也便利。”

像是怕被人誤會什么似的,張氏滔滔不絕地解釋著。

“大嫂,今兒個我就不和你多說了,你也給蘋兒送個信兒,讓她得了空也回來熱鬧熱鬧。”張氏向來和唐氏沒什么話說,把信兒送到了也就離開了,“我還要去梅香家坐坐,就先走了啊。”

送走張氏,周箏兒疑惑地問唐氏,“娘,柱子哥的手不是廢了嗎,二叔二嬸怎么還把秀兒嫁給他?秀兒也愿意嗎。”

“我也不知道。”唐氏嘆了口氣,“要擱從前,鄭家大小子人勤快又跟著他爹學了門手藝,倒是個不錯的小伙子。可現在手廢了,聽說脾氣也越發乖覺了,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

周友安夫婦是怎么想的,唐氏母女想不明白,周梅香卻問了個清楚。

“大嫂,剛才二嫂過來你們這邊了吧?”周梅香帶了兩個兒女過來串門。

唐氏看她臉色不好,吩咐周玉兒和周箏兒,“你們帶著志弘和妍妍到屋里和亭景他們玩兒,我和你小姑姑說說話。”

擺明了要把孩子們支開,周箏兒回屋后怎么也坐不住。“二姐,你瞧著他們,我給娘和小姑姑倒水去。”

“那你快些回來,別老矗在那里,仔細娘說你。”周玉兒哪里不知道妹妹的心思,笑著囑咐幾句話就放了人。

“大嫂。你知道上次二哥他們怎么把亭青從賭場贖出來的嗎?”周梅香憤憤地問。

唐氏被問住了,“我也不是很清楚。本來還以為是爹娘拿了積蓄出來的,難道不是嗎?”

“爹娘這些年存的那些錢早讓二哥上次……”說到這里周梅香頓了下,才繼續道:“讓上次二哥的事兒折騰光了,這些年二哥回來后整日里也是無所事事的,家里也沒什么進項。”

“亭青的事兒鬧出來后,你大哥送了八兩銀子過去。”唐氏喃喃道:“沒兩天亭青就讓人放了回來,他們哪里籌這么些錢啊?”

“當家的聽說你們送了八兩銀子過去,就回來和爹娘商量了一下,也送了五兩銀子過去。”周梅香道。“聽說三哥也讓人帶了五兩銀子回來,這一下子就湊了十八兩銀子呢。后來聽說鄭家嫂子找了二嫂,說愿意借給他們二十兩銀子。二嫂就直接把人家當了救命稻草,皇天菩薩似的。鄭家大小子的事兒村里人誰不知道,自那年傷了手,地里的活干不了了。整日在村里游手好閑的,誰家愿意把閨女嫁給他,這都十九歲了,還沒定個人家。”

“你二嫂不會因著人家借了二十兩銀子就把閨女嫁過去吧?”唐氏可不認為張氏這么好說話,她可是一心想要攀高枝的。鄭家雖說在村里日子也算是好的,可一個不能干重活的男人可不是正統意義上的好歸宿。

“鄭家早盯上我們秀兒了,正巧亭青那不爭氣的闖了這么出禍事。鄭家嫂子就說要是兩家能成兒女親家,這二十兩銀子就當是給秀兒的聘禮了。”周梅香對她二哥二嫂這些年來的行徑真是看不上眼,“二哥二嫂這些年就知道見錢眼開了,考都沒考慮一下,就急巴巴答應了,生怕人家反悔似的。”

“小姑姑,秀兒姐姐能同意嗎?”周箏兒端著水進去,順便問出心里的疑惑。

唐氏板了臉,“誰讓你進來的,還不去看著幾個小的?”

“娘,我也是關心秀兒姐姐啊。”周箏兒不愿意出去,“你也說了,要我們多學些人情世故,既然要學,好的壞的都要聽聽不是。”

在辯論上,唐氏一向說不過這個女兒。周梅香笑道:“讓箏兒聽聽也不礙事,多知道些事兒,也好過什么都不知道,就會胡思亂想的。”

她這么說不是沒有原因的,本來她還想給周秀兒出頭,可去了老屋那邊,周秀兒頂著個哭紅的眼睛,還怪她,“要是小姑姑早些給我找個好人家,我也不至于落到這個田地。”

當時周梅香就愣住了,“我不也幫著你尋了幾戶人家,是你瞧不上不是?”

“小姑姑也不瞧瞧,那都是些什么人,都是土里刨食的,跟著他們我有什么好日子過?”周秀兒瞪著眼憤憤哭訴,“我知道小姑姑和我不像蘋兒玉兒她們親近,可不就是開口牽個線的事兒,為什么不幫幫我?”

“你,你不會是還惦記著方山吧?”周梅香遲疑問。

周秀兒紅了臉,“方大哥那樣的才是真正的漢子,是英雄。”

“秀兒,我早和你說過了,這心思你趕緊打住,方山和我們不是一樣的人……”周梅香苦口婆心。、

兩人最后還是不歡而散,周梅香紅了眼對唐氏道:“大嫂,別的不說,對這些個侄兒侄女兒我自認是盡了力的。秀兒年紀小不懂事也就罷了,二嫂還話里話外的說我是瞧著你們家境況好才時常向著你們的。她,她說這些話也不虧心?”

唐氏輕拍她的肩膀,“你二嫂那個人說話本就不好聽,你也別放在心上,沒得氣著自己。”

“是啊,小姑姑。”周箏兒也安慰,“二嬸嬸平日里也總說我們的,反正不給她占便宜她都不喜歡的,你別傷心。”

不管親戚們怎么看,周秀兒定親禮時,唐氏和周梅香還是過去幫忙。

“他們鄭家也沒什么親戚,加上柱子的舅舅舅母,統共也就七八個人。”張氏為自己準備的薄席面找借口,“現在雖然入了秋,可天氣還是大得很,做多了菜容易壞,沒得浪費了。”

唐氏和周梅香沒搭腔,低著頭做事兒。

張氏卻還在喋喋不休,“大嫂也真是的,我不是讓你把蘋兒和姑爺都叫過來熱鬧熱鬧嗎,這成了親也得常回來走動走動啊。”

“蘋兒才剛成親,不久后女婿又要去州府趕考,這個時候不好回娘家。”唐氏低聲解釋著,“新媳婦當然得有新媳婦的規矩,我和你大哥就沒讓她趕回來了。蘋兒說等秀兒出門子的時候,再好好回來慶賀慶賀。”

“大哥大嫂你們也太小心了些,不過蘋兒嫁的好,是該好好守著規矩。”張氏也不是真心要請周蘋兒夫妻,只是沖著他們那份體面的隨禮才一個勁問的。現在見唐氏也沒什么表示,不由有些不滿。

“好在我們秀兒也算是門當戶對的,又是多年的鄰居了,以后要回來跨兩道門坎就成了。”她還不忘顯擺一下自己多會選女婿似的,“都說富有富的足,貧有貧的好,我看她們兩姐妹可是把這句話給應驗了。”

“二嫂,鄭家人什么時候過來?”周梅香實在不想再聽她說廢話。

張氏滿不在乎道:“說是午時初刻過來,也要等大姐和三弟他們到了才好。”

午時前,周友和夫婦和周桂香、謝巧玲到了,張氏皺了眉,小聲和周李氏念叨:“娘,今兒個好歹是秀兒定親的日子,巧玲來怕是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你大姐說她和離后整日就呆在家里,人都沒精神了。今兒個秀兒定親,正好讓她古來沾沾喜氣。”周李氏一向被周桂香哄得服服帖帖的,當然對兒媳婦的不滿不以為意。

“二舅母,聽說鄭家妹夫手不太方便?”謝巧玲也聽到張氏和周李氏的對話,故意在人聚在一起的時候用話戳張氏。

張氏臉色不好看起來,“以前是受過傷,這都幾年了,早好了。”

謝巧玲聽后撇撇嘴,顯然一點都不相信她的話。

“娘,娘,鄭叔鄭嬸他們過來了!”周亭偉倒騰著小短腿從院外跑進來報信。

張氏聞言也沒心思和謝巧玲說話,叫著周亭林,“快去堂屋把你爺爺他們叫出來!就說鄭家的人過來了,讓他們趕緊出來迎迎。”

說話間,她又扶了周李氏就往院子里去,“娘,今兒個你可要好好幫我們壓壓場子!”

雖然剛才和婆婆有些不愉快,可他們家現在全靠著老周頭老兩口過日子,因此她還是小心翼翼地奉承著。她恭敬的樣子讓周李氏很受用,又揮手招了周桂香母女,“你們也去幫著秀兒掌掌眼。”

鄭家或許因為已經拿了二十兩銀子的聘金,所以定親禮送的不重,就是些不太值錢的物件。不過周家這邊的席面也不怎么樣,所以兩家人誰也不好挑誰的刺。

相鄰的書:


上一章  |  有花有酒喜耕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