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花有酒喜耕田第101章 玉米餅是個好東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有花有酒喜耕田 >>有花有酒喜耕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1章 玉米餅是個好東西

第101章 玉米餅是個好東西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27日  作者:開且落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開且落 | 有花有酒喜耕田 

暖屋飯后第二天,云氏和唐忠清就回唐家村去了。一年一度秋收到來,各家各戶都忙著地里的事。

周友平家地少,他們兩口子又是勤快人,很快就把稻子收完了。

“爹讓明兒個過去幫著收糧。”吃晚飯的時候周友平和唐氏商量,“要不明兒個讓蘋兒幫著你曬糧,我一個人過去就成。”

“爹,我們地里的玉蜀黍熟了,也要收了。”周蘋兒突然插嘴。

“哎呀,瞧我忙的,倒把這茬給忘了!”周友平拍腦袋,復又皺起眉,“可是我已經答應爹過去了。”

看丈夫一臉為難的樣子,唐氏哪里不知道他的想法,“明兒個你還是去那邊幫忙,我先帶著幾個女兒收拾家里的地。”

看周友平露出釋然的表情,唐氏又道:“不過你可要和爹說好了,我們家的糧還沒收好呢,后天你得回來。”

“好好好。”周友平也知道不能太過分,“我明兒個就和爹說,等我們家的糧都收好了再過去幫忙。”

唐氏和周蘋兒把稻子運到魏家去曬的時候,周玉兒和周箏兒一人被了個背簍上了山,她們家的玉米重在坡地上。

“二姐,你看,這些玉蜀黍都灌漿了。”周箏兒檢查了好些玉米,滿臉欣喜,“看來都成吃了呢。”

“真的?”周玉兒也很高興,“那今兒個我們多摘點兒,老屋那邊、小姑姑還有康三叔那里都地送些呢。”

自從她們家開始種玉米,每年玉米熟的時候都會給這幾家送點。

姐妹倆摘了兩背簍玉蜀黍回去,“二姐,回家后我們就把這些玉蜀黍蒸了,再一家送點兒。”

她這是效仿古人把炒熟的種子賣給游牧民族的法子,沒辦法,自從有了順佳酒樓,周友安兩口子看他們家就像看會下金蛋的母雞一樣,總想著法兒從他們這里套些賺錢的門道。現在這玉米可是稀罕物,就算以后勢必會普及,可前期的受益定是不錯的,她可不想和周友安他們分享這塊大蛋糕。

吃晌飯的時候,唐氏母女一人捧了根玉米啃,“這玉蜀黍可真好吃!娘,你說我們把它拿到鎮上去賣怎么樣?”周蘋兒現在是三句話不離買賣。

“當初你大舅舅說沒準這玉蜀黍還真能賣大錢,只是現在我們這里還沒多少人知道這個,也不知道有沒有人肯買,還有這價要怎么定?”唐氏想到這個就頭疼。

“可以賣給舒老板啊,他最喜歡嘗稀罕物了。”周蘋兒早想好了買家,畢竟他們家已經和五福樓做了好幾年的買賣,舒老板的為人還是很讓她放心的。

“這事兒我可做不了主,還是等你爹回來我們再商量商量吧。”唐氏覺得這種事還是得問問當家人的意見。

“哎呀,我怎么把這事兒給忘了!”突然周玉兒驚呼,“剛才我去老屋送玉蜀黍的時候,爹還讓我給他送飯呢。”

說著連忙起身,拿了個大陶碗就開始裝飯菜。

“送飯?”唐氏奇道:“你爹不是在幫你爺爺他們收糧嗎,怎的還叫你送飯。”

周玉兒手上的活兒沒停,把今天聽說的話轉告了一通,“現在小姑姑有了喜,魏嬤嬤不讓她去老屋幫著做飯了。現在爺爺家的飯菜是嬤嬤和秀兒做,可她們說忙不過來,不能給爹做飯吃。“

“她們一家子的飯菜都能做,怎么偏偏少了爹的?”周蘋兒聽了臉色很難看,“我看她們就是故意的。”

唐氏聽了心里也很不痛快,雖然是親兒子,可誰家收糧不給幫忙的人管飯食的?這不是欺負人嗎。

她一把奪過周玉兒手里的碗,“你們接著吃飯,我給你爹送飯去。”

看著唐氏快發火的樣子,姐妹幾個對視一眼,很有默契地端起碗繼續低頭苦吃。

唐氏半個時辰后帶了空碗回來,一句話沒多說去了魏家的場地翻曬糧食。

周蘋兒收拾灶間的時候,看見三根沒有生玉米,“你們是不是把這幾根玉蜀黍蒸漏了,這還是生的呢。”

“是箏兒讓留下來的。”正洗碗的周玉兒道:“說是留著做餅。”

“餅?”周蘋兒失笑,“她有想著法子搗鼓吃食啊?”

“我也不知道,不過她每次弄出來的吃食都挺好吃的。”周玉兒笑得很甜。

周蘋兒點頭,“這丫頭就在吃上面肯動腦子,還有靈性。”

“大姐,沒你這樣背著人夸贊的啊。”周箏兒笑嘻嘻湊過去,拿起那三根玉米,“先說好了,你們要幫著我把玉蜀黍粒掰下來,到時候我們做好吃的餅子吃。”

“這東西也能做餅?”周蘋兒有點懷疑,“你準備怎么做,先說清楚,可別讓我做白工。”

“大姐,你怎的這么不相信人?”周箏兒佯裝不快,“太傷人心了,沒個章程我敢浪費糧食嗎?”

“好了好了,我這不是跟你鬧著玩兒嗎,瞧把你委屈的。”周蘋兒點了妹妹腦門,“這就幫你掰玉蜀黍。”

洗好碗的周玉兒也圍了過來,“我也來幫忙,可要嘗嘗箏兒的手藝。”

“誰說我要做的?”周箏兒忍不住強調,“我說的可是我們做。”

“我們?”周蘋兒對自己的妹妹很了解,警醒道:“你說的我們做是怎么個做法?”

“嘿嘿!”周箏兒不好意思地小,人家她廚藝真不行,雖然知道很多菜譜,可要菜譜變成真實的飯菜還是有個過程滴。

“笑什么笑,把話說清楚了。”周蘋兒玩心大起和她鬧,“快說,不說我可撓你癢癢了。”

周箏兒最怕癢了,被撓一下都笑得不行,“哈哈哈,大姐你別,二姐,二姐救命啊!”

“說不說?不說我可又撓了。”周蘋兒伸手威脅。

“好了,我說,我說,哈哈哈哈……”周箏兒無奈提前招供,“就是我說法子,你們做啊。”

鬧過之后,姐妹三個滿懷熱情地開始開發新吃食。

“大姐,我們辦暖屋席面剩下的面粉放哪兒了,還有糖。”周箏兒問。

“娘都放在柜子里。”周蘋兒在櫥柜的第二層翻出這兩樣東西,“諾,都在這里。”

“大姐。你幫我把面粉和玉蜀黍粒還有糖用水和了吧。”周箏兒熟練地指揮她大姐,“就弄成你平日里攤餅的樣子就行了。”雖然還應該加些黃油和牛奶,可現在沒這條件也只能做初級版了的。

周蘋兒手真的很巧,很快照著她的要求把面粉和玉米粒和好了。

“好了,大姐,讓它放著發酵一下,晚上在煎餅子吧。”周箏兒拍拍身上的玉米須,宣布玉米餅制作告一段落。

晚上,周蘋兒用豬油仔細煎了玉米餅,周友平回來的時候聞到一股子誘人的香氣,“在做什么好東西了,這么香?”

“爹,你可回來了。”周箏兒捂著肚子,“我肚子都餓得咕咕叫了,我們趕快吃飯吧。”

唐氏遞了一條濕帕子給丈夫,“快擦把臉準備吃飯了,幾個丫頭搗鼓了一下午說是要做玉蜀黍餅子。這東西聞著還真香,箏兒已經圍著這盆子餅繞了大半天了。你再不回來,小丫頭就要出去找了。”

“玉蜀黍餅子?”周友平仔細看了盆子里金黃的玉米餅,“開起來不錯,聞著也香。完全看不出是玉蜀黍做的啊。”

“爹,你先嘗嘗唄。”周箏兒捻了塊煎得剛好玉米餅遞給周友平,“可好吃了。”

“你嘗都沒嘗過,就知道好吃啊?”周蘋兒笑話她信口開河。

“我這不是對大姐的手藝放心嗎?”周箏兒抓緊拍馬屁的機會,“大姐做的餅當然好吃咯,而且聞起來還這么香。”

“行了,知道你嘴饞,大家都吃吧。”唐氏哪里不知道女兒的性子。

“娘,你怎么和大姐一樣總笑話我?”周箏兒佯裝不滿,手卻直往玉米餅去。

周友平先咬了一口,唐氏母女才開始吃,“這餅子吃起來也好吃,你們是怎么想到這么做的?”

“娘,我可想不出這些個主意。”周蘋兒抬下巴指了指周箏兒,“還不是這個小饞嘴想到一出是一出的。”

“大姐,都說了不準老說我是饞嘴!”周箏兒覺得這外號在什么時代都是不好的,“我不是想著蒸著吃的玉蜀黍雖然香甜,可吃多了也沒味兒。本來想做餡兒餅的,又怕做不好,才想了讓大姐這么做的,沒想到還挺好吃的。”

周箏兒已經越來越會回答這種問題了,現在她在家人面前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吃貨,加上年紀漸長,倒也沒讓周友平他們懷疑她的話。

“爹,要不我們把玉蜀黍餅子的方子賣出去吧?”周蘋兒眼睛一轉就說到買賣上,“這餅子這么好吃,舒老板一定會喜歡的。”

“人家舒老板開的是酒樓,又不是糕點鋪子。”周友平搖頭,“況且這餅子的做法簡單,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做的,哪里用得著買方子?”

是啊,這個時代有沒有專利保護法,只要玉米餅一拿出去,懂點廚藝的人就能摸索出做法。

周蘋兒想了想,不得不認同她爹的話,“是啊,這餅子是很容易做。唉……可惜了這么好吃的餅。”

“大姐,話可不能這么說。”周箏兒覺得有必要糾正一下她大姐的價值觀,“玉蜀黍餅子的方子雖然賣不了錢,可這東西好吃,滿足大家的口腹之欲也是很有用的。而且就算舒老板買了我們的方子,他又沒有玉蜀黍,哪里做得出來?”

“哎呀!”周蘋兒興頭又上來了,“我們賣不成方子,可以賣玉蜀黍啊。這東西我們這里可就只有舅舅和我們家在種。不是有句話叫物以,物以什么來著?”

“物以稀為貴。”周箏兒接嘴。

周蘋兒點頭,“對對對,就是物以稀為貴。現在玉蜀黍少,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你這丫頭真是想到一出是一出!”唐氏失笑,“這玉蜀黍再稀罕也是糧食,能賣多高的價錢?況且我們家就種了那么一畝地,出產加起來也沒多少,能賣幾個錢?”

“是啊!”周箏兒完全同意她娘的說法,“真要賣,還不如等我們種多了些再賣。要是今年就把玉蜀黍賣了,明年我們哪來的種子?種子可比糧食貴多了,而且這玉蜀黍的種子可是沒處買的。”

“對啊!種子。”周蘋兒驚喜道:“爹,娘,我們可以賣玉蜀黍的種子啊!這東西好吃又好種出產也不少,加上我們這里也少,與其種出來賣還不如賣種子合算呢。”

“這倒是個好主意!”唐氏眼睛也亮了起來,“玉蜀黍不挑地兒,什么地方都能種,總能給家里增加些口糧。可白白把種子送人又怕分不均,還不如拿來賣。”

周友平也點頭,“這倒也是,前兒就有人問我這東西呢,沒和你商量我也不好答人家的話。”

一家人嘰嘰咕咕,很快就把賣玉米種子的事兒定了下來。RS

最快更新,請。


上一章  |  有花有酒喜耕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