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劉宏52 銀行開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帝劉宏 >>大帝劉宏最新章節列表 >> 52 銀行開業

52 銀行開業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27日  作者:代號強人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代號強人 | 大帝劉宏 
·

陳蕃做法的對錯,兩派人還在不停的爭論之中。可是這一切,劉宏已經無心關注了。因為,他改造的錢幣的樣幣,已經鑄出來了。

新幣全都是無孔的圓幣,一面文字一面圖案。文字在正面,根據幣值的不同略有變化,上面都是大漢帝國,中間分別是不同的幣值。銅錢是十文,小銀是五毛,大銀是一元,金幣是十元。最下面寫著舉報假幣,獎對方家產一半。反面是圖案,都是一條五爪金龍。

“不錯,這新幣大小合適,用料精良,樣子也相當的精美,尤其是這圖案,讓人看著很順眼。”劉宏,對新幣做出了肯定。

劉宏本來想把他頭像弄錢幣上呢,就像后世的那些銀元一樣。可是現在他還沒成年,相貌太嫩,弄到錢幣上有點兒不倫不類,最后只能用金龍代替了。

劉宏拿起一塊銀幣,放到嘴邊一吹,然后迅速的將銀幣放到耳邊,就聽到銀幣發出一陣“嗡嗡”的聲響。

“不錯,和后世的袁大頭一樣,這下我就不用再為防偽發愁了。”

錢幣發行,最愁人的就是假幣。如果劣幣泛濫,那對真幣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劉宏無論如何也要防住它。

金幣的防偽,倒不用太擔心。古代沒法仿制黃金,如果黃金的雜質太多,金質就會變硬,很容易分辨,只要加以宣傳,就能杜絕假冒。而銅幣沒有多大的利潤,再加上嚴厲的懲罰措施,杜絕假幣的問題也不是很大。最麻煩的,就是銀幣了。好在劉宏想到了,以前看過袁大頭的制作方法,可以做出能吹響銀幣,這下就不怕假冒了。

看著這些樣幣,劉宏感覺很是滿意,覺得這樣定型就可以了,下面就是大規模的鑄造了。

漢朝管鑄幣的部門叫辨銅,歸少府下面的水衡都尉管。可是現在皇室財產和國庫全都分開了,少府雖然還是九卿之一,可他實際上,已經成為了皇室的一個內務部門了,鑄錢再由少府全權掌管就不合適了。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得讓朝廷也加進來才行,不過那樣,就要和大司農進行協商了。

作為傀儡皇帝的劉宏,要支使別的大臣,多少還有點兒困難。可現在的大司農是劉倏,完完全全的自己人。劉宏有什么想法,只要和他說一聲就行了。所以,鑄錢的事情順利無比。

鑄錢的事情,其實只要能保證質量,這錢幣由誰鑄造關系并不大。所以需要解決的,只是如何監督鑄幣的質量問題。

這個東西好辦,劉宏讓少府和大司農都抽出一些人手,專門成立一個監督鑄幣的部門,用以確保鑄幣的質量。而只要在這個部門的監督下,不論是少府和大司農,都可以進行鑄幣。

這個事情解決了,下面就可以進行鑄幣了,為了能夠更快的鑄幣,劉宏想讓少府和大司農一起鑄幣。少府這里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他本來就是皇室內務部門,隨時聽后皇帝的吩咐,可是劉倏卻犯難了。

現在國庫緊張,雖然官員交回了一些錢財,可是這點兒錢,對于大漢的災情完全就是杯水車薪。雖然眾大臣也想賑災,可是真的有心無力,最后無奈之下,只是在城外,又多開了兩家粥棚而已。

賑災的事情都忙不過來,劉倏哪有心情管什么鑄幣的事情。最后劉宏一琢磨,鑄幣的事情拖不得,反正鑄幣以前就歸少府管,現在暫時就還由少府負責吧。

為了錢幣換發方便,辨銅在大漢各地都有鑄造錢幣的地點,這點倒是省了劉宏很多事。不過辨銅的鑄造工藝不行,達不到劉宏的鑄造要求,所以,劉宏還得對他們的鑄造工藝進行升級。

這可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劉宏鑄幣已經完全的機械化了,用的都是蒸汽機和沖壓機。這樣不僅鑄幣的速度夠快,同時也能夠大量的降低成本。

可是要安裝蒸汽機和沖壓機,就要對辨銅以前的鑄造地點進行改造,相當的麻煩。最后劉宏一想,反正錢幣鑄完了他的銀行也就能開業了,干脆他就把鑄錢的地點和銀行的金庫整合一下,這樣錢幣一鑄出來,就能直接放到金庫里了,安全性大大的提高了。

劉宏的銀行,現在正在緊張的籌備之中。這主要是建造金庫太費時間,這還虧了劉宏弄出了鋼筋水泥,可以做混凝土。否則的話,要想建造個安全的金庫,那是更加的麻煩了。

本來劉宏的錢不足以將銀行的營業網點全面的鋪開,可是由于得到了大批皇莊的原因,營業網點已經不成問題了。

這個說起來,還要感謝那些宦官和外戚呢。本來宦官和外戚是死對頭,一方同意的事情,另一方必定反對。可是在劃分皇莊這件事情上,雙方的意見倒是難得的統一起來了。

太監要巴結劉宏這個皇帝,外戚要巴結太后竇妙,再加上現在的龍亭候劉忠,過窮rì子過怕了,拼命地幫劉宏劃拉家業。所以,皇室的皇莊規模,那是一擴再擴。

這樣,不僅使得每個城市和縣城都有營業點,還讓劉宏在每個城市,都有了大量的鋪面和產業。這些還不算什么,劉忠還在全國范圍內,劃過來了近千農場。不僅劉宏想用作基地的全都劃過來了,別的也劃過來不少。

對于這樣的事情,劉宏樂見其成。他可不會假清高,把到嘴的肉再讓出去。

雖然這件事情外戚也出了力了,可是劉宏卻假裝沒有看到,一味的寵信那些宦官,為宦官和外戚制造矛盾,好讓兩幫人狗咬狗。

劉宏將宦官和外戚的火挑起來之后,他就不管了,他要催促著少府大規模的鑄造錢幣,好讓他的銀行能夠盡早的開業。

劉宏對銀行的期望可是很高的,他還指望著這個項目賺大錢呢。不過劉宏也知道,銀行是個新項目,除了他,幾乎所有的人對此都不明白。

要是放在以前,劉宏沒什么好辦法,他總不能見人就給人家解釋吧,可是現在有了報紙了,這個就不成問題了。劉宏讓報紙專門的留了版面,專門的介紹銀行,讓人們都能清楚銀行是干什么的。

劉宏的報紙別看只是試營業,可是由于它是免費發放的,而且上面還有很多名家的約稿,使得認字的人幾乎人手一份,現在的發行量,僅京城就有將近十萬份。

這么多人看到了銀行的報道,再加上他們的談論,知道的人就更加的多了,沒用多長時間,銀行這個詞就在大漢成了時髦的詞匯了。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談論著把錢存入銀行,就能得到利息的事情。

存錢給利息,和錢生錢有什么分別,有信的有不信的,反正在人們的議論中,銀行是徹底的火了。

相對于普通人的不確定,那些世家大族什么的,對此倒是沒什么疑問。因為他們知道,銀行是小皇帝劉宏的產業。

這倒不是他們對皇帝這個職業有信心,而是他們現在全都知道了劉宏的老底了。

以前劉宏因為還沒當上皇帝,表現的相當低調,沒有多少人知道他有多少產業。可是劉宏當上皇帝后,就沒必要再低調了,各項產業全都大規模的往外擴張,讓這些世家大族一下子就了解到劉宏的經濟實力了,同時也對劉宏賺錢的能力佩服異常。

劉宏能把一個瀕臨倒閉的侯府,短短幾年的時間就發展成富可敵國,所以劉宏搞得這個銀行是相當可信的。而且劉宏現在身為皇帝,皇室的臉面是必須維護的,所以這銀行就更加安全了。

這些世家大族哪有傻人啊,把錢放到家里除了長銹什么也得不到,可要是放到銀行,那就能生出錢來,所以銀行一開業,世家大族就拼命地往銀行存錢。


上一章  |  大帝劉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