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劉宏51 報紙發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帝劉宏 >>大帝劉宏最新章節列表 >> 51 報紙發行

51 報紙發行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27日  作者:代號強人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代號強人 | 大帝劉宏 
·

黃瓊一被收拾,眾臣一下就老實多了。開玩笑,黃瓊可是僅次于三公的九卿高官啊,拿他開刀,那根本就不是殺雞儆猴了,完全是殺猴儆雞。

當然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黃瓊的事件,也只能震懾一部分人。像那些本事大、路子野的大臣,就算是他們貪了國庫的錢,劉宏要是不想國家大亂,現在也不可能把他們怎么著。

甚至黃瓊事件,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個機會,讓他們能把一些事情,全都推到黃瓊的身上,等黃瓊一死,就死無對證了,他們就徹底的安全了。這種情況劉宏也知道,可是他也沒有辦法,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沒有路子的大臣,有很多害怕和黃瓊落個同樣的下場,只得乖乖的把錢交回國庫了。可是還有不少人,就是不長眼,存著僥幸心理,認為他們能夠躲過去。

對這一部分人,劉宏是毫不客氣。機會已經給過他們了,他們自己不珍惜,這就怨不得劉宏了。所以,劉宏把他們弄到了一起,將罪狀往他們前面一扔,就把他們全都和黃瓊弄到一起,在流民的面前咔嚓了,也算是幫流民出了一口氣。

“我rì,復式記賬我都搞出來這么多年了,連外面的商家都自發的用上了,可是朝廷怎么還抱著老式的賬本不放,你就不嫌麻煩嗎?!”

劉宏看著那堆,徹底清點完成的老式的賬本,他是越看越別扭。所以他立即就下令了,以后朝廷,全都要用他發明的復式記帳法記賬,而且全都要使用統一的賬本。這樣雖然還是不能完全杜絕假賬,可是這些官員要再想動歪腦筋,可就比以前困難多了。

劉宏這次霸氣側漏,漸漸地樹立起了一些權威。這同時也讓竇武和陳蕃,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了。

他們看似大權在握,可是他們還真沒有什么制約劉宏的力量。尤其是劉宏掌握了羽林軍之后,他們自以為可以制約劉宏的地方,卻用處不大,劉宏要是不聽,他們還真沒什么辦法。

竇武和陳蕃的功利心都很重,嘗過大權在握的滋味,他倆誰都不想放棄。于是,他倆都不約而同的起了廢立之心了,并湊到了一起,討論事情的可能性。

要想把皇帝廢掉另立新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先不要說劉宏那幾千羽林軍了,就算沒有這個軍隊,這件事情也不容易實施。畢竟劉宏現在,雖然看似做了不少的荒唐事,可是并沒有什么失德的地方。

這次兩人見面雖然很隱秘,可是還是讓劉宏的情報人員發現蹤跡。雖然沒有聽到他倆具體說什么,可是這么偷偷摸摸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是肯定的了,為此劉宏暗自加強了防備。并且在平時的時候,對身邊的那些太監,尤其是大太監好一點兒,鼓勵他們,讓他們和竇武和陳蕃去斗去。

報社,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籌備,已經弄得差不多了,只是還少缺采訪寫作的記者而已。不過這個事情好辦,由于百家論壇的關系,現在全天下的讀書人,差不多全都聚集到了太學院了。剩下的那些讀書人,也差不多都在趕往太學院的路上,報社完全可以到太學院去招人。

百家論壇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不論是儒家,還是百家之人,都憋著勁,想把對方挑在馬下。可是學術之爭,幾乎都是各說各有理,哪那么容易分出個是非對錯。往往一個問題,都是在這方面看著是對的,而到了另一面就成了錯的了,所以無論對方怎么努力,到現在,雙方也只是各有勝負而已。

就在人們都在注意百家論壇的時候,報社在太學院前立了個大牌子,前去招人去了。

“張兄,聽說了了嗎,有人來太學院招記者了?”

“招jì者,找jì者到jì院啊,到太學來干什么?”

“是記者,記錄的記,不是jì女的jì,是報社找的。可以采訪人,,報社還給錢。”

“還有這好事?”

“那是,趕快去報名吧,晚了就來不急了。”

同樣的對話,不時的出現在太學院的各處,沒用多長時間,報社的記者就招齊了。

“既然招齊了記者了,就先給報社來個試營業吧。”

畢竟這個東西,以前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大家也都不知道要怎么干。劉宏以前倒是看過報紙,可他也就只是看過而已,對里面的道道并不清楚,一切只能靠報社的人自己摸索了。所以在正式開始之前,為了不把事情搞砸,他們就決定,先來了個試營業。

報紙被劉宏定名為《大漢時代周刊》,每份四張十六版,大小和現代的報紙差不多,每五天一期。

由于現在是試營業,為了培養人氣,現在是免費發行的,每天將報紙往太學院一放,幾乎是立即就被哄搶一空。

當然了,報紙也不可能只在太學院發售,雖然那里認字的人最多,為了讓別人也能熟悉報紙,京城其他的地方也有很多人發送。

至于其他的城市,雖然劉宏也成立了報社,可是由于沒有足夠的記者,那些報社幾乎形同虛設。最多也就是京城的報紙定稿了,他們弄一份,在他們的城市印刷一下而已。

其他的城市,劉宏暫時也顧不上,還是先把京城理順了要緊。

試營業的第一期報紙,頭條就是京城要開展天下第一名jì的評選活動,上面對那些頭牌都做了詳細的介紹。

當然了,一整份報紙,不可能全寫jì女。上面還有百家和儒家之爭的是是非非。還有按劉宏的要求,寫的關于專利法的詳細介紹。不僅有專利法的好處,如何申請專利,還有專門討論工商對國家的用處,甚至還把劉宏和陳蕃的對話全都寫上。

寫上這次對話,完全是劉宏有意為之。通過陳蕃和竇武秘密的見面,劉宏就知道他倆都憋著壞心呢。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們就會突然撲上來咬他一口。所以劉宏要先下手為強,趁著現在,盡量敗壞陳蕃的名聲。

這事要是放到以前,那種言論,根本就不可能對陳蕃形成任何影響。可是現在不同以前了,以前是儒家一家獨大,百家之人根本就說不上話。可是現在劉宏恢復了百家,他們為了攻擊儒家,沒事都會找出事來,更何況這種陳蕃明顯不占理的言論呢,所以陳蕃一下子就火了。

以前陳蕃身為太傅,德高望重,幾乎就沒有什么負面消息。可是這次就不行了,毀譽參半啊。

這就是劉宏想要的成果,雖然不能一下子搞臭了陳蕃,可是能夠讓他的名望受損,劉宏就已經很滿意了。畢竟劉宏的目的,也就是要惡心惡心陳蕃而已。

冰凍三尺,非一rì之寒。像陳蕃這種德高望重的人,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想一下子就把他打到,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不過就是這樣,也對陳蕃的名望有了很大的影響。不僅是他對皇帝的強詞奪理,更是因為他對工匠的蔑視。

百家之人,像是農家、墨家、兵家這些,都是相當重視工匠的。通過他們的宣傳,大多數的底層百姓,已經漸漸的知道了工匠的重要性了。而這些工匠,又都生活在他們的身邊,所以更能得到他們的認可。而陳蕃蔑視工匠,在百姓中名望下降,那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上一章  |  大帝劉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