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征天下第九百二十七章 天妒英才(二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重征天下 >>崇禎:重征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二十七章 天妒英才(二更)

第九百二十七章 天妒英才(二更)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24日  作者:飽吹餓唱  分類: 歷史軍事 | 飽吹餓唱 | 崇禎:重征天下 
用戶名:密碼:記住

/飽吹餓唱/

五洲商社這次拍賣會本來組織得極為成功,沒想到先被董其昌質疑拍品系偽作,又被順天府攪鬧一場,結果不但導致《溪山行旅圖》流拍,拍賣所得還差點被沒收。若不是有皇城警衛團和錦衣衛罩著,五洲商社辛辛苦苦打拼出來的局面,甚至有可能在一日之內付諸流水!

朱由檢當然感到很窩火。晉商、徽商等各大商幫對五洲商社的出現感到不爽,肯定會千方百計地打擊,這原在他意料之中;只不過他沒想到,對方的手段竟然這么卑劣,先是利用董其昌這種“專家”在具體業務上詆毀,然后就是串通官府強行破壞。五洲商社是有皇帝這個大靠山,若換了旁人,肯定無法抵擋。難怪幾大商幫能壟斷京師乃至天下商業,這分明是一個組織龐大、分工嚴密的利益集團!

“好了萬歲,這不是有驚無險嘛。”朱存棋見朱由檢悶悶不樂,趕緊溫言勸慰道,“雖然《溪山行旅圖》沒有拍成,可我們的其他拍品也有將近百萬兩的入賬。也幸虧有那位少年,不然這幅真跡還真有可能被誤認為是贗品。”

朱由檢也是心中一動,便派人將那位少年請入雅間。少年閱歷不深,哪知這場拍賣會的兇險,剛才險些被順天府抓走,早嚇得臉色蒼白。

朱由檢忙微笑道:“方才若非足下一番高論,恐怕眾人都會認同董其昌的說法,以為《溪山行旅圖》是贗品。足下秉公而論,幫了五洲商社的大忙,在此謝過了!”

此時朱由檢與朱存棋都身著便裝,那少年自然也不認得他們,忙拱手還禮道:“豈敢。學生只是就事論事,并無他意,哪里知道還會把順天府招惹出來!敢問二位,可是五洲商社的…?”

“沒錯,”朱由檢指著朱存棋道,“這位就是五洲商社的朱幫主。我嘛,是朱幫主的弟弟,嘿嘿。敢問足下尊姓大名,何以對書畫鑒賞有如此深的造詣?”

那少年并未懷疑,先是重新對二人施禮,然后長嘆一聲道:“學生姓徐名川,浙江紹興人氏。今春朝廷開恩科取仕,學生得到消息后星夜從紹興趕來京師,孰料行至徐州病了一場。因為囊中羞澀,無錢抓藥,足足在客棧中硬挺了大半個月才能下地。等趕到京師,恩科早結束了。學生川資罄盡,無法回鄉,只得在通惠河工地上做工,慢慢積攢路費。”

朱由檢聽了頓時心生惻隱,暗想原來這是個寒門學子。這么小的年紀,這么單薄的身子,卻不得不去工地上賣苦力,也確實夠可憐的。

“學生對書畫略知一二,皆因家學之故。”說到這里,那少年卻自豪地昂起頭道,“先祖父一生潦倒,晚年鐘情于詩畫,遺有詩作兩千余篇,畫作百余幅,更有詩畫評論數十卷。學生這點淺見,即是從先祖父藏書中研習出的。”

“哦?不知足下先祖父高名?”朱由檢詫異地問道,心想這樣一個人,必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他的孫子都這么厲害,他本人怎么會窮困潦倒?

徐川鄭重地答道:“先祖父諱渭,字文長。”

“什么?!”朱由檢大驚失色道,“你祖父是徐渭?”

“正是。”徐川也有些意外地道,“先祖父雖然才學過人,但生前籍籍無名。閣下何以知之?”

“生前?”朱由檢趕緊追問道,“這么說,徐渭已經去世了?”

“先祖父萬歷二十一年就已經去世,迄今已有三十多年了。”徐川老老實實地答道。

朱由檢聽了連連嘆息,倒把朱存棋和徐川都弄愣了。

他們當然不知道,這徐渭可不是一般人物,而是被后世稱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與解縉、楊慎齊名!民間關于徐文長的各種傳說也多如牛毛,但無一不是表現他的聰明機智。徐渭在書畫界聲望更高,像“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近現代繪畫大師齊白石,都對徐渭極為推崇,甚至說過“愿意早生幾百年,做徐渭門下走狗”這樣的話。

朱由檢倒沒什么藝術修養,不過他也很奇怪,像這樣一位大才子,生前怎么會窮困潦倒?

因此他細問徐川,才對徐渭的一生有了個大概了解。原來徐渭雖然才學過人,在科舉上卻非常不順,屢試不中。初時徐渭還以為自己文章水平不到,可落第次數多了以后,他卻漸漸悟出,并非自己沒有才學,而是科舉制度本身就無法選拔出真正的人才。

徐渭一身傲骨,不愿改變自己去迎合科舉考試,遂不再以科舉為意,轉而研究經邦濟世之學。當時正值倭寇肆虐,徐渭便投入浙閩總督胡宗憲門下,做了一個幕賓,也就是師爺。胡宗憲大破倭寇徐海,又用懷柔之計牽制當時勢力最大的倭寇王直,皆徐渭運籌帷幄之功。當時戚繼光也在胡宗憲帳下效力,他之所以能練出一支精銳無匹的戚家軍,也與徐渭有很大的關系。

孰料胡宗憲因為在政治斗爭中站錯了隊,黨附嚴嵩,結果嚴嵩倒臺之后,胡宗憲被捕下獄,在獄中自殺。徐渭也連帶著倒了霉,胡宗憲的倒臺,意味著徐渭政治生命的徹底完結。這位大才子受不了這個打擊,一連自殺九次,精神幾近癲狂。在精神錯亂中,他失手殺死了自己的妻子,又被下獄七年。

出獄之后,徐渭性情大變。他當時已經五十多歲,先是游歷宣府、大同等地,后來在戚繼光的推薦下到了遼東,教授名將李成梁的長子,也就是李崇瑤的父親李如松兵法。傾囊相授后,徐渭返回原籍,不問世事,只與書畫作伴。

晚年徐渭窮困潦倒,不得不以賣畫為生,但從不為當政官僚作畫。最后以古稀高齡終老于舊宅之中,死時身邊只有一狗相伴,床上連一鋪席子都沒有,當真是凄慘之極。

說到這里,徐川不禁悲從中來,哽咽得難以自已。朱由檢也心下黯然,暗想古往今來,像徐渭這樣生前不追名逐利、著作和思想卻能影響后世一代又一代人的大家并不多,恐怕也只有曹雪芹、馬克思、凡高等寥寥數人能與之比肩。他們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個世界對他們卻非常殘酷,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天妒英才”么!

想到這里,朱由檢斂容對徐川道:“令祖父是千古奇人,足下家學淵源,亦是難得一見的奇才。我們五洲商社如今正缺人手,不知足下可愿意屈身任個顧問?”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崇禎:重征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