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婦清貧樂第十五章 兩個親家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霜晨>> 村婦清貧樂 >>村婦清貧樂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 兩個親家母

第十五章 兩個親家母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3日  作者:霜晨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霜晨 | 村婦清貧樂 

聽完吳大郎的故事,面也端上來了。服務的竟然是老板娘,沖著李氏喊嬸子。等她走后姚舜英小聲問道:“祖母認識她?”

李氏點頭道:“她娘家就在你們二姨祖母那村子,跟你二姨祖父還是本家親戚。我和你們二姨祖母一道來過幾次她就認得我了。”李氏說的二姨祖母是指自己的二姐。

李氏上頭有兩個姐姐,嫁得都不近。因為當初她家沒兒子,附近的人家都怕娶了她家的閨女,將來少不了被岳家三天兩頭地喊著去做重工,故而附近幾個村子稍微看得上眼的后生都不肯與她家結親。

最后李氏大姐嫁到啟汶南邊和別的縣交界喚作三個岙的地方去了。二姐則嫁在吳家堡上游三十里處喚作楓林渡的鎮子。

姚舜英心道:二姨祖父姓莫,那這位老板娘應該也是姓莫了。姚舜英一邊想一邊打量著桌上的面碗。李氏點的是牛肉臊子,燉得稀爛的大塊牛肉牛筋配合著芫荽辣椒,香氣四溢,見人看了忍不住咽口水。

可能因為和李氏是老熟人,祖孫三人碗里的牛肉明顯比鄰座的人要多。李興蓉第一個拿起筷子開動,她首先干掉了一塊牛肉,然后挑起一大團面條塞進嘴巴。李氏拿起筷子卻不吃,而是將自己碗里的牛肉夾到兩個孫女碗里。

姚舜英說自己吃不了那么多要將牛肉夾回去,李氏堅決不讓。李興蓉也不肯吃祖母份上的,也要退回去,被阻止后也就算了。那邊姚舜英和李氏還在推辭,那邊李興蓉已經消滅了半碗面條。

姚舜英知道她飯量遠遠大于自己,于是趁著自己沒開吃,挑了一團面條到李興蓉碗里。李興蓉想推辭但面條實在誘人,加上肚子委實餓了,便不客氣地接受了。李氏看了兩個孫女一眼,無奈地笑了笑。

吃完面條,李氏說要去鹽行稱鹽,家里的鹽只夠三四天了。結果在鹽行遇上了李興初的外祖母和表姐田青雙,那一對祖孫也是來買鹽的。

李氏和親家母好久不見有話說,田青雙個子較李興蓉高一點點,比她大半個月。以前來姑姑家做過幾回客,跟李興蓉很合得來。兩人好久不在一起了也很有話說,可大家總不好在人家鋪子里說個不停。

吳家堡臨近啟水,五個人于是來到河邊一棵大樹下說話。雖然李氏說了自己祖孫三人剛吃過面,田家外祖母還是說自己頭一回見姚舜英,總得給小妮子買點吃的。硬是給了田青雙幾文錢,讓她帶著李興蓉和姚舜英去買吃的。

李氏拗不過,也給了孫女幾文錢喊她去稱半斤芝麻酥來大家吃。雖然田家外祖母連說不用,但大喜過望的李興蓉一把抓過了李氏掌心的錢,然后三個姑娘拿著錢樂顛顛地去了。

兩個老的就李興元的成親事宜,李興本的擇偶范圍擇偶意向交換了意見。兩個小的敘說了各自的日常生活見聞,微紅著臉小聲分享了誰誰家有上門提親的意向,順便又拉著姚舜英叨咕兩句。結果幾個人一直說了差不多半個時辰才散伙。

回去取犁口的時候,李氏特地拐到了“袁家油餅鋪”買了三個油餅,打算回去給李興初李興業和姚承恩。

取到了修好的犁口,李氏今日趕集的任務便徹底完成,祖孫三人準備打道回府,可剛一轉身就被人叫住了。姚舜英一看,那拽住李氏的人是個膚色稍黃身材干瘦的婆子。

李興蓉一看來人,嘴巴立馬一歪,壞笑著湊在姚舜英耳朵邊小聲道:“是三嬸的娘,我就知道她家會先繃不住的。你看,這不就來找咱祖母求情來了,咱們就等著看好戲吧。”

姚舜英無語:姐姐,你這語氣中的幸災樂禍也太明顯了一點吧。

“親家母趕集怎么不去家里,走了那么久這會子肯定渴了。走,去家里喝口水。”吳氏的娘大聲嚷著,熱情地一把拽住李氏。

李氏輕輕掙開對方,淡笑道:“咱們祖孫三人方才在面館吃面的時候喝了水的,不渴,就不叨擾親家母了。時辰也不早了,該回去了。”李氏既不讓兩個孫女喊人也也不提吳氏回娘家的事。吳氏的娘心知不妙。她早向李家莊來趕集的人打聽過,知道姚承恩李氏回了趟長植帶回了個侄孫女。

她看了看姚舜英,半真半假地驚問道:“祖孫三人,莫非這長得極好看的妮子是親家公老家來的侄孫女。哎呀,這小模樣可真是俊哪。”

話說到這份上再不讓兩個孫女喊人就太無禮了,李氏仿佛才記起一般,假裝自責道:“這是你們菊妹妹的外祖母,英娘不認識也就罷了,怎么蓉娘也不知道喊人。”

這話雖說有點推卸責任的味道,但李興蓉自己也心虛,于是趕緊喊了一聲“吳家外祖母”了事,姚舜英也跟著喊了一聲。

吳老娘不敢拉李氏就拉住姚舜英,非要三人去自己家不可。

李氏豈能讓她如意,木著一張老臉說道:“家里人都下田去了,咱們還得回去做飯呢。左右親家母也不是外人,我告訴你,老婆子出去了十幾日,家中竟然連干柴都燒完了。住在山里遍地是柴火的地方竟然要燒濕柴,說出來不得讓人笑死。”

關于女兒跑回娘家的緣由,吳老娘肯定反復問過女兒,李氏言語里的不滿和責備她自然一下就聽出來了。可女兒是借口給外甥女治病回的娘家,她只能將這借口圓下去。

于是她陪笑道:“嘿,也怪咱們菊娘偏偏趕在親家公親家母出門的時候生病。這不她娘要照看她給她看病,家中只她兩位伯母,那柴火少人砍不就這樣了。好在菊娘身子已經大好了,我這就讓她娘倆回去。”

李氏還是不動聲色:“這眼下我和老頭子回來了,還有我們英娘,小小年紀也知道幫忙,可不像那些個懶婆娘一味地偷懶。咱家也不少老三家的一人干活,親家母還是讓老三家的繼續住在娘家吧。”說完故意停了片刻才輕描淡寫地補了一句:“等菊娘身子完全好了再說。”

這話是什么意思,莫非這回李氏這回動了真怒,要休掉自己女兒?吳老娘臉色大變,待聽到最后一句臉色才稍微緩了一緩,急忙道:“菊娘全好了,李家人終究是李家人,任憑我怎么哄著她寵著她,這小東西還是動不動就問祖父祖母哪去了,見天兒地嚷著回李家莊。”

李氏對孫子孫女都很疼,吳老娘本來以為自己一說外甥女李氏會心軟。哪知李氏這回是鐵了心要正家規,因此面上還是絲毫不動的樣子:“是嗎?這小人兒就是個嘴甜的。好了,濕柴做飯本就慢,咱們更得早點回去。親家母請回吧,咱們要走了。”說完拽過姚舜英就走。

姚舜英跟在李氏身后往前走,到底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發現吳氏的娘還站在原地望著自己這三個人,那干瘦的身影顯得極為落寞可憐。再想起原先李氏和田氏的娘兩親家母有說有笑的模樣,忍不住感嘆起來,這女兒沒教好在夫家不討喜,就是嫁出去了你都還要跟著她受親家的氣。

吳老娘眼睜睜看著祖孫三人的背影漸行漸遠,急得只差沒跺腳。

吳氏抱著女兒坐在大門口,見自家老娘獨自一人回來,知道婆婆根本就沒有原諒自己,不禁大為失望。

吳氏的大嫂是個有見識的,早就料到這個結局,臉色平靜地走過來問婆婆李氏是怎么說的。吳老娘將方才的對話復述了一遍,吳家大嫂皺眉道:“菊娘祖母這回是真的生氣了,我看小姑還是趕緊收拾東西回去吧,再拖下去可是大大的不妙。”

吳氏梗著脖子嚷道:“我不回去,李三郎不來接我娘倆,我就這么回去了全莊子的人不得笑死我!”

吳老娘恨鐵不成鋼:“鬧了半天你還沒聽出你婆婆話里的意思,還想著女婿來接你回去,別做夢了!”

吳氏還是不解,茫然問道:“她話里什么意思?”

吳大嫂對小姑子徹底無語,忍不住道:“她說你們家也不少你一人干活。讓你繼續住在娘家,等菊娘身子完全好了再說。那意思是什么,是可能要休了你!”

“休,休了我。”吳氏尖聲大叫,“憑什么,七出之條我犯了哪一條,他李家敢!再說了休了我他李三郎能再娶個鎮上的媳婦嗎?”

吳大嫂冷笑道:“憑什么,就憑你頂撞兩位嫂嫂,又和鳳二娘走得近,這就算犯了多口舌這一條。何況你不經夫家允許私自跑回娘家。”

聽兒媳婦提到鳳二娘,吳老娘也生氣了,指責女兒道:“你到底有沒有腦子,明知女婿家和鳳二娘的婆家不和多年,你婆婆不讓你跟她家的人來往,怎么你就記不住呢?”

被兩個人一起罵,吳氏的氣勢徹底給罵沒了,小聲嘀咕道:“那不咱們都是吳家堡去的嘛,多少也算自己人。”

吳大嫂冷哼道:“還自己人,就怕你是剃頭挑子一頭熱。人家要真把你當自己人,會在你跟前說你兩個大嫂排擠你,會挑唆你不干活討婆家人嫌?”

吳老娘在一旁補充道:“那個鳳二娘,沒出嫁的時候就是個精明厲害的主,就你這腦子,跟她在一起只有被人家利用的份!別鋁耍轄羰帳岸骰乩羆易茨芨仙夏閆牌潘遣弧!p吳氏沒辦法,只好不情愿地將手中的女兒交給母親,起身去收拾東西。

吳大嫂不滿地沖吳氏背影瞪了一眼,這個小姑,身為家中的幺女實在是被寵壞了。不喜做事頭腦簡單偏又自視甚高,老說自己是吳家堡鎮上的閨女,嫁到李家莊委屈了。

卻沒想人家李家有田有地不愁生計,公婆明理妯娌和氣,夫婿又能干老實,這樣的人家打著燈籠也難找。

再看自己家,住在鎮上是不假,可家里一沒做官的二沒開鋪子,就靠著公公和自己丈夫給人打棉絮過活,家底根本就沒人家李家厚實。

小姑要不改老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會被休掉的。那樣自己的兩個女兒往后嫁人可就難找好人家了,人家會說自家家風不好。

吳大嫂一想到這里就心煩,嚴肅地要求婆婆好好說一說女兒,并明確表達了往后吳氏再這樣跑回來,自己可是不歡迎的。

吳老娘心里也明白,一口答應了兒媳婦的要求,明明白白地說自己往后一定不給女兒撐腰,該罵就罵。


上一章  |  村婦清貧樂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