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婦清貧樂第十四章 趕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霜晨>> 村婦清貧樂 >>村婦清貧樂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趕集

第十四章 趕集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3日  作者:霜晨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霜晨 | 村婦清貧樂 

轉眼又到了逢十的日子,李氏一吃過早飯,便讓兩個孫女換衣服,說自己要帶她們去吳家堡趕集。李興蓉樂得只差沒跳起來,相比較母親王氏,她更喜歡跟祖母去趕集。

因為王氏不是當家人,不敢隨意花錢,跟她去趕集一文半文地算得清清楚楚,想多吃個炸油餅子都不行。而祖母就不同了,要是自己想吃什么東西,只要不太貴,祖母基本上都會掏錢給買的。

姚舜英也很興奮,來到這個世界,她還沒逛過街呢。在李興業艷羨的目光中,祖孫三人出門了。

羊腸小道上的人較之往日要多得多,看大家的架勢也都是去趕集的。越往前走道路越寬人也越多,因為李家莊王家嶺田家灣藍家塘三個村子的人匯攏到了一起,然后和祖母打招呼的人也就多了起來。

“嬸子也去趕集啊,可惜二嬸子一早便帶著雙娘去吳家堡了,你們錯過了。喲,蓉娘也在。”一個臉相精明,收拾得極利落的中年婦人看到姚舜英她們,笑咪咪地過來打招呼。

“福二舅母好,原來今日田家外婆和雙姐姐也去趕集啊。”李興蓉甜甜地喊了對方一聲。

“呵呵,阿福家的也去趕集啊。”李氏應答著對方。

那婦人看了看姚舜英,笑道:“這便是姚叔老家來的侄孫女吧,果然長得好。”

李氏介紹道:“她是那日在碼頭幫了你的田三哥的娘,娘家姓周。”

“田家舅母好。”姚舜英趕緊笑著沖對方行了個禮。剛一行完才記得田氏說過鄉下人不興這一套,只怕周氏又要笑話自己了。

沒想到對方雙眼大睜,穩穩扶住自己,激動不已地道:“早聽說姚叔家乃是讀書人家,今日見了姚姑娘的做派便知此話不假。瞧人家這行禮的身姿,公侯家的千金也不過如此。”

姚舜英汗顏,姚家是讀書人家不假,可姚光烈不過一個設館的秀才而已。姚子都連秀才都沒考上,姚子充干脆就是個跑生意的商人。秦氏是個不懂庶務的,沒事也就會盯著女兒學這些無用的東西了。

周氏八成也是為了逗李氏開心,還什么公侯之家的千金不過如此,她一個村婦哪有機會見到人家公侯千金。

不過再仔細觀察,又發現周氏舉手投足間似乎與別的村婦有些不同,更顯得有禮節有分寸。就連她的語音也和當地人不大相同,一聽就知道是外地人在說本地話。

幾個人一起走了一陣,李氏見周氏的背簍塞得滿滿的很沉的樣子,八成是去賣什么東西,便對周氏道:“阿福家的不如你先走吧,我們今日不賣什么東西,祖孫幾個慢慢走著不急。”

周氏也不客氣,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先走一步,您老后頭來。”

“唉,你快走吧,遲了東西不好脫手。”周氏大步走了,祖孫三人邊走邊閑聊。

姚舜英道:“方才這位田家舅母那做派好像與別人有點不同。”

李氏呵呵笑道:“還是我們英娘厲害,小小年紀就能看得出來。當年田阿福自幼離家,好些年才帶著妻小回村。雖然他們自己不說,但田家灣的人都在傳,說田阿福給京里某位朝廷大員做了家人,那周氏就是那家的丫環。宰相門人七品官,既是在那樣的高門生活過的人,舉止做派自然與咱們這些鄉下人不同了。”

“哦,原來是這樣。只是他們既然在京城當差當得好好的,怎么又跑回啟汶這貧窮落后的地方來了。他們的主子怎么會愿意放他們回來,好像大戶人家的下人都要簽賣身契的。”姚舜英表示懷疑。

李氏道:“這個祖母也不清楚,畢竟家人丫環這種說法只是私下里的謠傳,他們自己可從來不說京里的事情。人們只是根據他們的口音和衣著猜測的。”

祖孫三人走了半個多時辰,吳家堡終于到了。這個鎮子雖然不大,但趕集的人很多。青石路面上人們摩肩接踵,各種叫賣聲不絕于耳。

李興蓉興奮不已,拉著李氏的手道:“祖母,等下我們去找一找田家外婆她們,我好幾年沒見過雙姐姐了,順便讓田家外婆和雙姐姐看看英妹妹。”李興蓉很以姚舜英這個長相美麗勤快懂事的堂妹為榮,獻寶樣地巴不得四處炫耀。

李氏哪里不知道她的那點花花腸子,兩個孫女感情好,她高興還來不及,自然是點頭應允。“等咱們將這犁口修好了就去找。”

馬上要春耕了,姚承恩昨天將家中所有的農具都清理檢查了一遍,發現犁口鈍了得讓鐵匠重新淬火捶打一番,李氏今日來趕集的一個重要任務便是修理這個犁口。

李興蓉于是巴望著趕緊修好犁口,然后才能安心地逛一逛,順便求李氏買點零嘴吃。尤其是今日有姚舜英在,李氏一定會更加大方的。想著那炸得香噴噴的油餅子,甜滋滋的芝麻酥,李興蓉就流口水。“鐵匠鋪在那邊,咱們過去。”李興蓉急慌慌地拖著李氏往另外一條道走。

“不走那邊,咱們就從這邊繞過去。”李氏淡淡地說道,順手將孫女拉了回來。

李興蓉不解道:“為什么,那邊分明近一點啊。”

“你這妮子怎么就不長腦子呢?”李氏恨鐵不成鋼,“咱們今日怎么要走那邊呢?”

李興蓉低頭想了想,忽然一拍腦袋:“我知道了,從那邊走就要經過三嬸娘家門前,祖母今日一定是不想見她家的人了。”

李氏哼了一聲:“總算還不太笨。”

祖孫三人來到鐵匠鋪,李氏從背簍里取出犁口請鐵匠看了看,然后提出自己的要求,雙方說好價錢之后。因為是老賓主,李氏放心地將犁口留下,鐵匠告訴李氏一個時辰之后來取。

李氏今日來趕集的第二件事是扯點厚實的布給姚舜英做兩身衣裳,接下來祖孫三人轉戰布店。李氏要買既要厚實耐磨又要有點花色布,三人將吳家堡僅有的三家布匹行都轉了一遍,最后李氏才挑中了一匹紅底起綠花和一匹藍底起白花的布。

姚舜英看著那鄉土氣息濃厚的顏色和圖案,內心大濉5釷閑順宄宓卦謐約荷砩媳然幢然サ模暮酶先似美淥?鑾易約翰懷鲆晃那狀┬亂攏荒芴羧鶿牡摹p從布行出來,李興蓉便小聲嘀咕著肚子餓了,眼睛直盯著前方斜對門店鋪不錯開。姚舜英抬眼看了看店鋪上頭的匾額,但見黑底綠色的五個大字:袁家油餅鋪。難怪空氣中飄蕩著一股子油餅的香氣,姚舜英心里暗自好笑,堂姐八成一到吳家堡就惦記上這油餅了。

李氏卻沒有如她的心意走向那邊,反倒拉著兩個孫女往相反方向走去。李興蓉大為失望卻又不敢多嘴,只好垮著臉拖著腳跟在李氏屁股后頭。

李氏見孫女這般模樣卻不點破,只管穿過人流大步朝前走。中途又經過馬婆婆肉餅,張記包子,但李氏一概不停留,只管朝前走。眼見得鎮上的小吃鋪子都要過完了,還不見李氏有駐足的跡象。

李興蓉這下再也忍不住了,死命拉著李氏的手嬌聲道:“祖母,走了那么遠的路,又逛了那么一通,英妹妹年紀小,恐怕早就餓了。”

李氏揚眉道:“是嗎,光英娘餓了你不餓啊,那等下我就只點兩碗面好了。”

“面,祖母是說面。咱們今日要吃面嗎?”李興蓉大喜過望,聲音都發顫了。李氏微微一笑:“對,說起來你也兩三年沒吃過了吧。咱們祖孫三人今天就去解解饞。”

“好好,就去前頭的‘吳大郎面館’,他家的最地道。”李興蓉樂滋滋地道。

“那是自然,不然祖母怎么帶你們走這來了。”

“吳大郎面館”生意極好,三個人進去報了數目臊子名稱之后,還得等一通才能吃上。等著上面的間隙,李興蓉忍不住小聲給姚舜英介紹著“吳大郎面館”的店主出身。

說是這吳大郎的爹本是本鎮的舉人老爺,吳大郎的娘是其正頭娘子,但生吳大郎的時候不幸難產而亡。舉人老爺續弦娶了縣城里頭主簿家的老姑娘之后就住到了城里,那后娘容不下吳大郎,吳舉人為了內宅安寧,只好將吳大郎送回吳家堡。

吳大郎在族里的照看下長大,學得一手做面的手藝,然后在岳丈的資助下開了這家面館。一來是他家的面確實筋道,臊子香分量足,二來是四野鄉民同情他的不幸都來照顧生意。短短時間“吳大郎面館”便成了吳家堡生意最紅火的面館,然后一直火到今天。


上一章  |  村婦清貧樂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