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八百七十三章 華盛頓會議(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七十三章 華盛頓會議(五)

第八百七十三章 華盛頓會議(五)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20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最新章節


很明顯,這次的紐約參觀之旅,并沒有給顧維鈞他們帶來太多的好感。尤其是最后的大都會博物館一行,更是令顧維鈞等人的心情非常惡劣。

畢竟那里所承載的藏品,有很多都是當年的美國人從中國盜取的。

看著自己國家被盜取的文物在其他國家的博物館里展出,如果說連一點感觸都沒用的話,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如果說在紐約不是還有布魯克林大橋、自由女神像或者是紐約中央火車站這樣的建筑的話,顧維鈞他們對紐約的印象絕對是負面性質的。

但即便是現在,估計也沒多正面了。

“可惜啊,為什么美國不是這次大戰的參戰國,甚至是戰敗國…”乘坐著前往華盛頓的火車,側過頭去看了一眼旁邊坐著的隨同美國官員,步子高略微顯得有些遺憾的用中文緩緩的道。

“嗯?”顧維鈞略微顯得有些莫名其妙,不過很快他便反應過來了步子高這句話的意思,過了半響,顧維鈞同樣苦笑著用中文開口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你不是也聽說過總統對美國的看法嗎,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特殊了。南北基本上都沒有可以威脅到自身的國家存在,所以這個國家可以只需要維持一支規模很小的陸軍,同時由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關系,除非是太過強大的國家,不然幾乎無法對這個國家造成任何威脅,同樣。對于這個國家來說太平洋和大西洋也是最好的屏障。”

“但是總統也說過,兩大洋的屏障對美國而言是優勢,也是劣勢。如果哪一天有敵人從兩個方向同時進攻的話。美國人很難防范,即便是他相當于每一個方向來犯敵人的兩倍,在將兵力分為兩半之后,也只是與敵人相當而已。如此一來,在勝率方面,也不會有太大的優勢,更有可能會是一半一半。甚至如果其中一個方向失敗,而另一個方向還是均勢的話,那么這個國家整個都會變得危險起來。尤其是在這個方向是東海岸的時候…”

因為東海岸是美國工業最集中的地區。如果位于東海岸的工業基地沒有了海軍的保護,那么在敵人海軍的襲擾下,美國人究竟還能發揮多少自己的工業上的優勢就是未可知也的事情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他們永遠也不要想安心的重新組建自己的海軍了。因為來自敵方的襲擾。可以讓美國人根本無法有空余的時間去打造自己的海軍。

“可問題是,現在并沒有那么多的國家對美國有這種程度的敵意啊,而且想要戰勝美國人,在這個世界上擁有著等海軍實力的,恐怕也就只有英國人而已…”說到這里,顧維鈞沉吟了一下,而后繼續開口道。“即便是我們,也需要在四艘戰列艦服役之后。與日本人聯手才有可能戰勝美國人,不是嗎?”

顧維鈞的話。到是戳中了痛腳。

事實的確如此,盡管美國的地理位置優劣明顯,但至少現階段還是優勢的。因為現如今的整個世界除了英國人外,就再也沒有任何一支海軍可以威脅到美國人,或者說是有把握戰爭美國人了。

而眼下即便是英國人自己,也因為先前的戰爭而元氣大上,就算有著數倍于美國的海軍實力也是拿美國沒有半點辦法。

換而言之,想要在這個世界上,找出一個可以對付美國人的海軍,實在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至少這件事絕對不輕松就是了。

尤其是在華盛頓條約簽訂之后,英美的海軍實力,更是達到了一個齊平的均勢地步。如此一來,想要收拾美國人的話,除非英國人也一起動手,不然中國便只有與日本人聯手了。

不然中英日三國,無論是哪一個對付美國海軍,都絕對沒有必勝的把握。

盡管心里對步子高那個說,其實顧維鈞的心里多少也有些遺憾。

之所以遺憾就像是步子高說的那樣,他所遺憾的正是為什么先前的戰爭沒有把美國人也牽扯進去。如果牽扯進去了,那么至少國社政府便有可能吧這些遺落在國外的珍貴文物收回。

就好像不久前,他們在歐洲做的一樣/

在不久前,借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盟國陣營徹底崩潰,而協約國陣營也元氣大傷,尤其是羅曼諾夫王朝徹底滅亡的機會。國社政府和雨石集團可是從歐洲弄回來了不少當年被列強盜取的珍貴文物。

其中有不少都是稀世珍品,可以說是價值連城。

當然,對于國社政府還有雨石集團的行為,歐洲方面一直評定為是趁火打劫。不過在中國看來,這卻是理所當然的一種行為,甚至還有許多較為激進的國民覺得,他們完全不應該用金錢的方式把這些當年被盜取的珍貴文物買回來,而是英國通過武力的方式,強行從歐洲奪回來——————連同歐洲自身的藝術品一起。

既然歐洲人一直宣稱這些藝術是屬于全人類的,并且一直把他們珍藏在位于歐洲的博物館里。那么中國人自然也可以把它們搶過來,然后珍藏起來——————全人類里面,也包含了中國人不是嗎?

當然,這僅僅只是激進派的觀點,至少只要是還算理智的國人都很清楚,對于現階段的中國來說,想要從歐洲人的手里奪回這些東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畢竟當時的歐洲還很強大,哪怕是在經歷過戰爭之后也同樣如此。

而且數百萬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磨練的精銳部隊,很難說與國防陸軍相比哪個更強悍一些。

但是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考慮到彼此之間超長的航程,陸軍與陸軍的碰撞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發生的。至少大規模的陸上戰爭是如此,而登陸戰的話。顯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畢竟如果登陸的人太少了,很容易會被歐洲人給攆下海,登陸的部隊多了,后勤也是一個問題。除非…

除非在歐洲,還有中國的內應存在,一個特洛伊的木馬…

即便是中國可以辦到這一點,相信也已經是許多年以后了。而且還不知道會不會有這樣的機會。既然如此到不如務實一些比較好…

先用錢買回來,等到將來有機會了,再給那些歐洲人好看——————從目前來看。這樣的機會并非沒有。

因為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以及歐陸列強的集體自殺,歐洲大陸的黃金時代已經逝去。如果說過去的歐洲大陸強大的讓人生不起挑戰的心思,那么現在的歐洲大陸。正好負責嚴紹的需求。

需要說明的是。盡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有大量當年被盜取的文物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祖國,被非常珍惜的保護了起來。但是另一方面還是有大量的文物流落在歐洲的土地上,也不奇怪,畢竟不是沒一個有中國文物的歐洲家庭都陷入財政危機了的。

而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這些本來就價值連城,僅僅只是因為諸多原因所以才沉淪下來的珍惜文物更是開始煥發起他們真正的價值出來。

也是因為這個緣故,那些沒有陷入財政危機的家庭。自然愿意多珍藏這些東西一段時間,讓他們繼續升值——————還有一些則是突然之間好像發現了中國藝術的精髓一樣。對這些東西珍惜了起來。

就像步子高說的一樣,很遺憾,如果美國也和歐洲一樣陷入戰亂。那么國社政府便可以像是對付歐洲人一樣,用相同的手段去對付美國人。

只可惜事情沒有那么簡單,所以他們的算盤也落空了。

不過…

盡管剛剛步子高和顧維鈞的對話肯定不會讓美國人感到高興,但是由于他們用的是中文交流。所以盡管旁邊坐著的美國官員心底多少有些奇怪,卻也沒有多問些什么。

沒辦法,盡管這些年來中國的地位提升了許多,但是專門會學習中文的外國人畢竟還是太少了些。尤其是在美國這個排華問題比較嚴重的國家更是如此。

當然,這也是步子高他們敢用中文交談的一個原因,畢竟眼下的這個時代還無法與后世相比。在后世,由于間諜和情報的極端發展,任何呆在身邊的人都有值得懷疑的必要,但是在這個時代嗎…

不管怎么說,在顧維鈞他們離開了紐約后,并沒有用多長的時間便抵達了華盛頓——————兩個地方雖然有些距離,但是并不是很遠。

紐約和華盛頓同樣屬于美國的東海岸,這并不奇怪,畢竟當年歐洲的第一批殖民者是在東海岸,而不是在西海岸登陸的。

華盛頓是美國的政治中心,因此經濟色彩不濃,是大多數美國聯邦政府機關與各國駐美國大使館的所在地。在后世也是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洲國家組織等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還擁有為數眾多的博物館與文化史跡。

從某種角度上講,由于紐約的存在,華盛頓的存在感并不是特別的強烈。比如說在后世美國的好萊塢電影里面,通常作為戰場或者是故事背景的都是紐約,華盛頓會上鏡的幾率就顯得非常的少了。

之所以會選擇華盛頓作為美國首都的地點,也是有著獨特的原因的。

華盛頓位于馬里蘭州和弗吉尼亞州之間。這里原是一片灌木叢生之地,只有一些村舍散落其間。1789年,美國邦聯政府正式成立,喬治華盛頓當選為首任總統。當國會在紐約召開第一次會議時,建都選址問題引起激烈爭吵,南北兩方的議員都想把首都設在本方境內。1790年國會最后達成妥協,由總統華盛頓選定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線‘波托馬克河畔’長寬各為16公里的地區作為首都地址。并請法國工程師皮埃爾夏爾朗方主持首都的總體規劃和設計。

該怎么說呢,會選擇在華盛頓現在的這個位置,從某種角度上講也算是一種政治上的妥協吧。

不過也正因為華盛頓這個地方僅僅只是作為一種政治上的妥協而存在。所以實際上地理條件雖然不能說差,但顯然也沒有辦法和紐約這樣的城市相提并論。

至少在李良等人看來,這座城市遠遠沒有紐約那么繁榮。

不過相對的,這座城市也沒有紐約那么吵鬧,這對李良等人來說到也算是不錯。

由于李良他們早早就從紐約出發的關系,所以當他們抵達紐約的時候,會議其實還并沒有召開。當然。這并沒有什么,反正也差不了多少天了。

不過當美國政府打算再次邀請他們參觀這座城市的時候,李良等人卻是委婉的拒絕了。因為他們實在是不希望看到紐約曾經看到過的東西。所以他們寧可呆在位于華盛頓的大使館里面,也不愿意到處跑。

當然,不外出是不可能的,至少他們還是曾經去看過林肯的那個雕像。同時還和位于華盛頓的一些華僑進行了友好的溝通。

由于排華法案的廢除。這個時候在華盛頓也有不少的華僑存在。

事實上現如今華人的身影幾乎可以說已經是遍布世界各地。比如說在北美地區,尤其是美國的華人數量可以說是最多的,這些也都是國社政府成立之前抵達美國的。

除此之外,日本的華人數量也不少,當然,和其他地區一樣,這里的華人基本上也都是在國社政府之前去的。尤其是在滿清政府時期,當時為了尋求拯救中國的道路。不知道多少人選擇了前往日本。

這其中有一些人選擇了回來,有一些人則選擇了留下…

東南亞更不用說。事實上華人前往東南亞的歷史可以說是最久遠的了。早在許久許久以前,在東南亞就已經有了華人活動的身影了。

當然,在那些年月里面,華人的生活并不是特別的好。尤其是在歐洲人來了之后,居住在東南亞的華人更是曾經被屠殺過幾次。

不過就算是這樣,在東南亞的華人還是生命力非常頑強的居住在那里,并且絲毫沒有要換個地方的想法。

至于歐洲和非洲還有大洋洲乃至南美洲?這四個地方的情況則相對比較特殊。南美洲的話,在國社政府成立之前,到是已經有一定數量的華僑在那里居住。

在歷史上,也就是清政府滅亡前期,據說清政府還曾經派遣海圻艦前往美洲進行護僑任務。對當地的某些國家進行威懾——————盡管和英美日俄這樣的國家相比,中國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軟弱可欺。但是在面對更加好欺負的對象時,顯然清政府也不介意上去欺負一下。

事實上當年清政府派遣鎮遠和定遠兩艘大艦前往日本,其目的就是為了震懾日本。結果除了震撼了一下日本之外,也激起了日本方面的野心。當然,會這樣也是因為當時的中國水兵在日本港口鬧事,結果這邊要抓人,那邊直接用艦炮對準了日本的城市,使得日本人不得不屈辱的選擇了縮頭戰術…

然后…

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風水輪流轉,后來就輪到中國后悔了…

和南美的華僑不同,歐洲、大洋洲也就是澳大利亞,還有非洲的華僑基本上都是在國社政府成立之后才過去的。尤其是歐洲的一些唐人街,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國社政府派遣大量的遠征軍和華工前往歐洲之后發生。

也是因為這個緣故,華人的腳步幾乎可以說已經遍布了整個世界。

當然,在很多地方,華人的腳步還顯得相對少了一些。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像后世那般遍布全世界,相信也不會特別的遠了…

李良和步子高等人并沒有在華盛頓等候太長的時間,因為國社政府并不是最早抵達華盛頓的代表團。比如說歐洲方面的代表團還有日本方面的代表團,幾乎全都提前抵達了美國,從某種角度上講,中國代表團還算是最慢的一個了呢。

到也不是很奇怪,畢竟中國代表團需要先抵達東海岸,然后在從巴拿馬運河通過,最后再繞路北上。從路程上講,算是所有的列強里面最遠的一個了,會最后一個到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而在抵達了華盛頓之后,各國代表團之間也不可能連一點接觸都沒有。

幾乎就是在這種接觸當中,各國代表團迎來了會議召開的日子…

隨著時間的到來,華盛頓會議,這一自凡爾賽和會之后國際上最重要的會議,終于正式召開了…

只不過盡管中國算是當時主要國家之一,甚至是整個會議的重要國家,可是會議的第一個議題卻與中國沒多大關系…

因為第一個議題,討論的是太平洋。(未完待續。。)u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