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八百七十一章 華盛頓會議(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七十一章 華盛頓會議(三)

第八百七十一章 華盛頓會議(三)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19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堅持少廣告,無彈窗,堅持穩定更新,堅持回復用戶反饋的問題,望書友幫多多宣傳.

出門在外,就上移動版m.


由于啟程較早的關系,所以當李良他們抵達紐約的時候,距離華盛頓會議的召開還剩下那么一段時間。冰火!中文

也因此剛剛抵達華盛頓的李良等人,并沒有急于立刻啟程前往華盛頓,而是先在紐約住了下來。尤其是李良本人,更是需要有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因為從某種角度上講,他也算是紐約人。

早在跟隨嚴紹之前,李良一直都住在紐約的唐人街。盡管紐約的唐人街規模并沒有舊金山的唐人街規模大,但是在整個美國也算是有那么一段歷史了。

然而離開了唐人街以后,李良卻是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回來過這里了。

當然,李良回來這里到不是看望親人來的,因為事實上在國社政府成立,政局已經穩定,同時李良的地位在國內也達到了僅次于嚴紹的高度后,李良的大部分親人都已經從紐約返回了國內。

到是一點也不奇怪,當初這些人之所以會離開中國,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在國內生活不下去了。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在這個講求落葉歸根的時代,又有幾個華人愿意離開自己的家園?

當然,在經過了這么多年的打拼之后,這些在美國的華人多少也已經有了些家業。但是家業再多,顯然也不如李良能給他們的照顧更多,何況當時從唐人街里面出去的還不止是李良一個人。

無論是最初跟隨嚴紹的那些人,亦或者是后來從唐人街出來的。這些從美國歸來的‘海歸派’在國社政府內絕對不算少。只是和本土派相比稍遜色一些罷了。

而憑著這些人在國內的權勢和地位,能給唐人街那些華人的關照絕對不會太差。

再加上嚴紹也是個念舊情的人,當初唐人街的這些人給自己究竟多大的幫助。嚴紹自己也是心知肚明。因此盡管明面上沒有多說些什么,私底下的關照卻是絕對不少。就好象嚴紹在美國的一些產業,有很多就是交給了唐人街的這些人打理,有些和李良甚至還可以稱得上是親屬。

一方面是國內的局勢已經穩定,另一方面又是能夠得到多方面的照顧。

無論怎么想,回國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在國社政府成立后的幾年里。選擇從美國回來的華人越來越多。

當然,這并不意味美國的唐人街就此荒廢了,既然有人選擇了回到自己的祖國。那么就必然會有人選擇留在這里。

在大量的華人回到中國的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的華人選擇了留在美國。一方面是因為對于這些華人來說,這里也相當于半個故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由于中國的重要性不斷提高。華人在美國所受到的歧視也不斷的下跌。尤其是在美國人也參與了這場血腥的戰爭之后,美國政府更是取消了原本對中國帶有非常強的歧視性的排華法案。

所謂的《排華法案》是美國于1882年5月6日簽署的一項法案。它是根據1880年對《柏林蓋姆條約》的修訂而制定的。條例的修訂允許美國暫停入境移民,國會很快就執行了這一決定。該法案是針對大量華人因中國的內部動蕩和有機會得到鐵路建設工作而遷入美國西部所作出的反應,從某種角度上講它是在美國通過的第一部針對特定族群的移民法。

在原來的歷史上,排華法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為了解決這種可能會影響到中美關系的法案而取消的。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是主要的參展國家。甚至可以說是僅次于英法的重要參戰國——————當時俄國已經差不多快完蛋了。

也是因為這個,這一法案自然也就顯得略微有那么一些不合時宜。會被取消。也就成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也正是由于排華法案的取消,使得大量的華人愿意留在美國。

眼下李良的大部分親人雖然已經回到了中國,但是留在唐人街的卻也有一部分。還有一些則是李良當年在美國時的熟人和長輩,如今好不容易回來一趟紐約,他自然是需要逐一進行拜訪。

說來也有些心酸,從當年離開了美國之后,從13年開始,李良已經有七年的時間沒有回到過美國了。自然也就沒有機會拜訪這些曾經的親朋好友。

和李良離開的時候相比,唐人街的變化并不是很大。

不,確切的說僅僅只是表面上的變化不是很大,實際上和李良離開的時候相比,整個唐人街明顯要………冷清許多?

到是一點也不奇怪,當初之所以會有大批的華人跑到美國來。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在于當時的中國國內政局混亂,連帶著也導致大批的華人不得不出逃國外。

可是現在的中國正處于一種蒸蒸日上的勢頭,沒有人可以否認,現在的中國正處于一種近百年來難得一見的興盛時期。而且這種興盛還遠遠沒有到要觸頂的時候,如此一來,愿意背井離鄉跑到美國來的華人數量自然也就變得少了許多。

而同一時期,不愿意繼續在美國受到歧視目光,想要回國的華人卻是多了許多,此消彼長之下,形勢自然也就出現了極大的變化。

另一方面,就在李良正帶著一些人,回到唐人街那邊分別拜訪這里的親朋時。顧維鈞和步子高等人也在美國政府的安排下,開始游覽參觀起紐約,這個同時期已經開始于倫敦不分上下。并且在原來的歷史當中最后甚至是取代了倫敦,成為了全球金融中心的城市。

顯然,作為這個時代最大的城市之一。紐約無疑是非常繁華的。

在帶著顧維鈞他們游覽整座城市的時候,紐約市政府和美國政府的官員是帶著一種自豪外加炫耀的神情領著他們的。

不過另一方面,對于顧維鈞和李良等人來講,眼前的這一切似乎………也沒什么?

“還算可以吧…”通過自己的目光,顧維鈞進行著一些評定。“整個城市的發展勢頭感覺不錯,就是有些太過臟亂了…”顧維鈞在這么說的時候,眼睛也是透過車窗。看著某棟高樓的陰影處,那堆放的滿滿的垃圾。

“是啊…”步子高也輕輕的點了點頭。

顯然,顧維鈞剛剛看到的一幕。并沒有逃脫他的眼睛。

而后代表團里的其他人,也都紛紛贊同起顧維鈞的話來。

作為全球最大的都市之一,紐約自然是非常繁華的。但是在顧維鈞等人看來也就是那樣子而已,畢竟現如今的上海在經過了數年的發展后。雖然看上去還有很多地方不如紐約。但是發展勢頭卻是不錯的。

甚至就表面上看,正處于大建設時期的上海,并不怎么遜色于紐約——————當然,論及實際情況,和紐約相比還是差距比較大的。

畢竟不管怎么說,紐約也算是老牌的金融都市。尤其是借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機會,成功的取得了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僅次于原來的第一名倫敦——————在原來的歷史上。紐約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才從倫敦的手里奪取了全球第一的位置。就好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人從英國人的手里接過了全球霸主的位置一樣。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全球排名第三的金融中心,便是上海…

被稱之為遠東魔都的上海,本來就是遠東地區的金融中心。同時也是亞洲地區最大的一座城市,無論這座城市繁榮的背后究竟代表著多少屈辱的歷史和喪國辱權的條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也給上海帶來了繁榮。

當然,在繁榮的同時,由于缺乏管制而帶來的秩序混亂,也讓這座城市多多少少有那么一些上不了臺面。畢竟是一座殖民城市,就連這個國家的政府都無法予以多少控制,可以想象這座城市究竟有多么的混亂了。

但是隨著國社政府的成立,上海的秩序很快便煥然一新。

大量新的,同時被嚴厲執行的法律被通過,使得原本在上海為非作歹的黑幫盡管沒有被瓦解掉,卻也紛紛偃旗息鼓。而后一條條嶄新的街道,一座座直入云霄的高樓,都讓這座城市有了不同的風貌。

再加上上海本來就是遠東乃至亞洲地區最大的金融城市,能夠奪取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的位置,多少也就有些順理成章了。

事實上即便是在嚴紹的那個時代,能上得了臺面的大型國際金融中心也就那么幾個。比如說當時排名世界前十的十大金融中心,分別是紐約、倫敦、香港、東京、新加坡、上海以及巴黎、法蘭克福還有澳大利亞的雪梨和荷蘭的阿姆斯特朗。

然后然后然后…

在這個時代,情況多少有些不同。

紐約和倫敦暫且不提,一個是新興的超級資本主義強國,一個是老牌的帝國主義,同時也是全球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話,憑著強悍的國力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機會,讓紐約奪取全球第二的地位并不奇怪,倫敦的話,憑著過去的傳統和積累下來的一切,維持第一的位置同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即便是在后世,那個英國已經淪落為二流國家的時代,憑著傳統和過去所積累下來的一切,倫敦還是可以成為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甚至是與紐約競爭第一的位置,更何況是現在這個英國依舊比較強盛的時期。

但是原來歷史當中排在后面的那些金融中心,在這個時代就顯得略微有些…

比如說香港,作為一個都市,香港自然是非常繁華的。但是和上海相比還是要差上一些。即便是在后世,香港之所以能夠超越上海也是因為當時的中國過于封閉,導致外界與中國的接觸只能通過香港。

有那么一個國家在背后輸血。可以說即便是一頭豬,也可以變成一頭超級強壯的豬。更何況香港的各方面條件,尤其是地理和政治上的條件都很不錯。

后來中國逐步開放之后,香港的處境就變得差了很多。

尤其是在嚴紹穿越過來的那個時期,香港的處境已經是越來越差,再加上其內部也越來越混亂,估計這個曾經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已經沒有多久的混頭了…

至于東京,在后世這個日本的首都,同時也是最大的都市自然是很厲害。畢竟不管怎么說。也是在坐了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好多年的國家。

不過另一方面,問題也來了…

盡管在后世東京非常的厲害,但是在這個時代,東京還只是處于一種發展當中的狀態。如果多給東京一些年的時間。或許東京能發展的很厲害。但是在這個時代有了中國的競爭后,本來底子并不是很好的東京自然也就很難與上海競爭。

尤其是在有了中國的競爭之后,日本的壓力就更大了。

至于新加坡?這個城市固然也是不錯,但是與中國相比卻要差了更多。

該如何說呢,在歷史上的同時期,上海的人口大概是在200萬左右。而在現在的這一時期,上海的人口卻已經達到了四百余萬。這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原本的歷史當中上海的人口在1920年便是200多萬。而到了1930年,卻突然增加到了三百多萬。

在原來的那個混亂時期。上海的人口增長速度尚且如此的快,更何況是在這個安穩的發展時期?

事實上,單是1910年至1915年間,上海的人口便增加了七十多萬,可想而知這一時期的上海的人口增長速度究竟有多快。

順帶一提,至于新加坡嗎?盡管這個城市的地理位置非常不錯,幾乎每一艘通過印度洋前往東亞地區的船只,都需要經過新加坡的位置。可是實際上同時期新加坡的人口卻只有40多萬,或許在原來的歷史上新加坡的確要強于上海,但是在這一時期,新加坡卻連上海的腳后跟都比不上,即便是和東京還有香港相比,也有較大的差距…

從某種角度上講,現如今的中國之所以能夠被人視作為全球第三大強國,與上海的經濟地位也有一定的關聯——————全球第三大強國搭配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這不是很搭配嗎?就好象全球第一強國的英國搭配了倫敦,而第二的美國則搭配了紐約一樣。

另一方面,盡管紐約在各方面的確要比上海強出許多,但是在整個城市的秩序和整潔度上,上海卻要遠遠超過紐約。

美國人這次特意邀請中國代表團一行參觀紐約,或許是打算在中國代表團的面前進行一番炫耀。只可惜他們炫耀的并不是很成功,就好象孔雀一樣,盡管表面上看似乎是很漂亮的樣子,可惜他們給顧維鈞他們露出來的除了正面之外,還有屁股…

嗯嗯,后面的馬上補上00

——————————————(未完待續。。)

出門在外,就上移動版m.

我喜歡這本小說推薦

暫時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