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八百三十五章 遏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三十五章 遏制

第八百三十五章 遏制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23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如果說一座高山,在云霧的繚繞下,這或許會是一副絕美的景色。

或許很多人都曾經幻想過,攀上一座高山,然后看一看腳下的云層,那種恍如仙境,而自己就是那個居住于云端之上的仙人的感覺。

至少在童年的時候,嚴紹就曾經幻想過,幻想著哪一天跑到一座足夠高的山上去,體驗一下那種被云霧繚繞的感覺——————當然,那個時候嚴紹還是一心相信著人踩在云上,是絕對不會掉下去的年紀。

然后…

嚴紹長大了,到了后來,也就只有偶然間才會回想起這些事情來。

盡管云霧環繞著山峰,是一副絕美的景象。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如果說一座城市被云霧繚繞著的話,恐怕就會有很大的麻煩了…

事實上,盡管那樣的場面看上去會很美,但實際上卻會給居住在那座城市里面的人帶來很大的困擾。尤其是對于一些老年人來說,畢竟既然能夠讓一座城市被云霧籠罩,那也就意味著這個城市足夠潮濕,而對許多來人來講,風濕可是很要命的東西。

除此之外,一些晾干的衣服啊一類的,似乎也都很麻煩。

不過這些其實都算不上什么,真正要命的是那種除了自然形成的云霧外,還有其他的一些煙霧混雜進去的情況,就好比現在的這種…

英國倫敦。

盡管先前的戰爭帶給了這座城市不小的影響,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和法國等在歐洲大陸上的國家相比,倫敦實在是好太多了。其在戰爭當中所受到的損失,在主要的參戰國家當中。恐怕僅次于德國,遠遠要比法國強的多,更不用提在這場戰爭當中崩潰掉的沙皇俄國了。

就像曾經說過的,盡管德國是戰敗國,但是戰火卻從來都沒有燒到過德國本土,反倒是英法等國,盡管是戰勝國。可實際上戰爭卻一直是在他們的家里面發生的,這也使得協約國的損失極大——————從這個角度上看,德國人會在戰爭失敗之后如此的惱火。也并非沒有理由。

而且,戰爭在戰勝國的領土上進行,可是最后卻是自己投降的例子,在歷史上恐怕也很少見。

自然。與法國那種戰火繼續都快燒到巴黎的情形不同。英國的話,由于距離歐洲大陸較遠,有著極為強大的海軍,再加上那個英吉利海峽,基本上德國的軍隊是很難威脅到英國的。

如果想要對英國的本土進行打擊的話,唯一可以供英國人選擇的,也就只有空艇部隊,也就是所謂的轟炸。當然。這種程度的轟炸效果肯定不怎么樣,但是制造一些恐慌還有造成一定的損失還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這種恐慌和損失顯然還無法影響到英國人的決心。所以盡管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是最后英國人和法國人還是堅持了下來,并且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或許正是由于在戰爭當中所受到的影響非常的少,再加上倫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在戰爭結束的一年多之后,戰爭給這座城市所帶來的影響已經消失的差不多了。

而沒有消散的,除了這座城市那種陰冷潮濕的氣候之外,恐怕便只有經常會籠罩在這個城市上,使得陽光也無法投射下來的濃濃云霧了——————霧都,這邊是英國倫敦的另外一個別稱。

只不過,與那些自然云霧不同,倫敦的煙霧帶有很大的危害性。因為作為一個工業城市,這里的煙霧與城市內所排放的煙霧配合在一起,產生了極大的毒性…

事實上只要想想這個時代主要是以燃煤作為采暖的主要方式,就可以想象的出他們所排放出來的煙霧究竟會是什么成分了。而自然的煙霧和這種煙霧混合在一起,對人所造成的危險也是前所未有的。

尤其是在1950年代的時候,這種毒性更是達到了一個頂峰…

952年12月5日開始,逆溫層籠罩倫敦,城市處于高氣壓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氣流動均停止,連續數日空氣寂靜無風。當時倫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區內還分布有許多以煤為主要能源的火力發電站。由于逆溫層的作用,煤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塵等氣體與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積,引發了連續數日的大霧天氣。

期間由于毒霧的影響,不僅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車在公路上行駛都必須打開著大燈。室外音樂會也取消了,因為人們看不見舞臺。

根據記載,當時的倫敦正在舉辦一場牛展覽會,雖說不清楚牛究竟有什么好展覽的畢竟那個時候都是機械化時代了,耕種基本上都是用拖拉機來著,活著說其實被展覽的是奶牛?,不過在人這種自然界最為遲鈍的生物還沒有發覺什么的情況下,參展的牛只首先對煙霧產生了反應。

在當時參戰的350頭牛里面有52頭嚴重中毒,另外有14頭奄奄一息,其中一頭1頭當場死亡,可想而知這種煙霧帶來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不久倫敦市民也對毒霧產生了反應,許多人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發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癥狀的病人明顯增多,進而死亡率陡增,據史料記載從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倫敦市死亡人數達4000人。根據事后統計,在發生煙霧事件的一周中,48歲以上人群死亡率為平時的3倍,1歲以下人群的死亡率為平時的2倍,在這一周內,倫敦市因支氣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臟衰竭死亡244人。結核病死亡77人,分別為前一周的9.5、2.4、2.8和5.5倍,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也有顯著性增加。

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氣變化,毒霧逐漸消散,但在此之后兩個月內,又有近8000人因為煙霧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統疾病。

正是由于清楚倫敦煙霧的可怕,所以嚴紹并不是很喜歡來倫敦,即便是當年凡爾賽和會結束了,跑到倫敦是進行訪問的時候。嚴紹也沒有在倫敦停留太長的時間,甚至可以說與在其他幾個國家停留的時間相比,嚴紹在倫敦停留的時間絕對是最短的。

不過不管怎么說。那個煙霧殺人事件畢竟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發生,即便是有嚴紹穿越的影響,想要達到那個程度恐怕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行。

首相的辦公室里,在處理完了手頭上的一份文件之后。喬治勞合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先是伸了一個懶腰,緊接著便走到了窗戶的前面,將窗戶打開,然后連著霧氣一起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顯然,他并不清楚外面的云霧究竟意味著什么,如果他知道這些云霧里面包含著數量極多的毒霧的話,恐怕他就不會這么做了。

又或者說,他根本就不可能會有膽量這么做。

不過他不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做了,而且看上去做的還挺開心的。

事實上他也的確是有理由開心。因為他已經在一次的成為了這個國家的首相。而之所以會如此,與他領導著英國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有很大的關系。

盡管在這場戰爭當中英國付出了很多,尤其是債務方面,更是達到了七十多億英鎊,幾乎相當于英國政府五六年的財政收入——————到了1920年,英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已經達到了十四億英鎊的地步,幾乎可以說是幾十年來財政收入最高的一年。

當然,這么做也絕對不是沒有代價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在戰爭爆發的時候,英國的財政收入才僅僅只有兩億兩千萬英鎊,換句話說,這些年里,英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幾乎增長了六倍多接近七倍的地步。

可以想象,正常情況下無論如何,一個國家的財政收入都不可能會增長這么多,除非是發生了什么特殊情況。

而英國政府會增長如此之快的理由也很簡單,就是因為在戰爭期間,為了能夠滿足英國對整個戰爭的需求。英國人學著日本人的樣子,大量征收各種稅收,壓榨著國內的資源,用這些來填補戰爭的漏洞。

如果不是這樣,英國人又怎么可能堅持的下來。

同樣,如果沒有這么大的財政收入,英國人也不可能在戰爭結束后沒有崩潰掉——————欠了幾十億的英鎊,如果是戰前的話,幾乎相當于英國政府數十年的財政收入了,這么大的一筆債務,甚至足夠讓英國徹底崩潰掉。

事實上在戰爭爆發的第一年,英國的財政收入還僅僅只有兩億兩千萬英鎊,而在戰爭的前一年更是只有一億八千萬而已。不過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15年的時候,英國政府的財政收入便增加到了三億三千七百萬,次年則達到了五億七千三百萬英鎊,1917年達到了七億英鎊,到了18年的時候則達到了八億八千九百萬英鎊。

1919年,英國政府的財政收入達到了十三億四千萬英鎊,最后也就是現如今的1920年,為十四億英鎊——————當然,今年還沒有過完呢。

不過這個十四億,不僅僅只是這一時期的最高峰,同時也是將來很長時間的最高峰。

英國政府會加大征收稅收的力度是無可奈何的,因為他需要足夠的資金去支持他進行這場戰爭。所以雖然沒有辦法,但是英國政府也只能通過這種手段把過去數百年英國從全世界掠奪來的金錢收攏到手中,去支持這場毀掉了英國地位的戰爭。

但是等到戰爭結束了,在這么做似乎也就成了沒有必要的事情。

所以隨著戰爭的結束,英國政府也降低了這方面的收入。

該如何說呢…

在1920年。英國政府的財政收入為十四億,算是這些年來英國的巔峰了。但是到了次年,也就是1921年。英國政府的財政收入便降低到了十一億,1922年則降低到了九億。

之后從1923年一直到1930年,除了1924年英國政府的財政收入降低到了七億以外,其他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八億英鎊的樣子——————即便是那個,其實也可以算成是八億英鎊的,因為那一年英國政府的財政收入是七億九千九百萬英鎊…

我手里面的資料欠缺了31年到36年的,所以很可能后面的幾年也實在八億徘徊

一直到1937年。英國的財政收入首次攀升到九億英鎊,次年為十億,再次一年則是十一億。到了1940年攀升為十四億。而在一九四一年,英國政府的財政收入頓時攀升至二十一億。可想而知,戰爭對財政收入的刺激究竟有多大。

只可惜,這種財政收入在和平時期或許是天文數字。但是在戰爭期間卻壓根就算不上什么…

所以嗎…

最后英國人依舊是負債累累。盡管好不容易才打贏了戰爭,可是到頭來還是把一切都賠了進去,順便付出了一個美國人做世界霸主。

自然,這一次嚴紹是絕對不會再讓美國人去坐這個位置了,因為他打算讓中國也坐一坐這個位置。這也算是把這件事情給提前了一百多年吧。

盡管眼下英國的情況其實很糟糕,尤其是在想到英國目前所背負的那些債務之后。但是與英國一樣處境糟糕的還有歐洲的其他國家,比如說法國,同樣背負著數十億的外債。

而另一方面。英國人在歐洲大陸上的競爭對手卻一次垮掉了兩個德國和俄國同時還重創了一個法國,這個環境對于英國人來說無疑是再好不過了!

當然。如果沒有了美國在各方面的競爭,以及中國在東亞地區對于英國所造成的威脅,那就更好了…

事實上如果真的能那樣的話,即便英國也遭到重創,那也是值得的,畢竟這些所謂的創傷都是能恢復過來的。而且在主要的對頭都已經垮掉的情況下,想要恢復這些創傷是很容易的事情…

“不過,至少在歐洲,短時間內是不會在有什么麻煩了…”

這么想著,喬治勞合顯得舒心了許多。

盡管那個盤踞在東歐的蘇俄,看上去似乎很討人厭的樣子。但是喬治勞合卻一點也不擔心其會威脅到英國,因為蘇俄所信奉的主義早早就已經決定了,他們在全世界的范圍內很難會有朋友出現。

因為現如今幾乎所有的主要國家,都在對蘇俄進行圍堵。

即便無法徹底的將蘇俄從俄國的土地上鏟除掉,憑著英美等國在東歐構筑的‘防疫圈’,也可以阻止和避免蘇俄的赤色主義擴散出來。

至于中國那邊,喬治勞合更不擔心。

盡管從軍情六處得到的情報來看,中國與蘇俄之間似乎有那么一些不清不楚的關系,私底下很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問題——————事實上這一點從到目前為止,中國與蘇俄一直都沒有爆發過什么正面沖突就可以看的出來。

無論是英國亦或者是其他國家都不是什么愚蠢的人,剛開始的時候或許還看不出來,但是等到時間長了,如果他們還看不出來的話,那他們也就真的是白在這個世界上混了。

只不過因為他們沒有掌握到什么切實的證據,所以沒有辦法說些什么,同時因為需要中國,也只能在某些方面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是盡管中國與蘇俄的關系很是**,喬治勞合卻一點也不擔心他們會站在一起。

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在蘇俄看來,現在中國所占據的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本來應該是他們的土地。

現在他們之間或許會有些**,但是只要這個根本性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那么兩者便絕對不可能聯合在一起。喬治勞合相信。只要蘇俄有了足夠的力量,便絕對會想要從中國手里奪回被搶走的土地,相對應的。中國卻是絕對不會放棄手中的一切的。

所以喬治勞合完全不必擔心中國那邊,因為在這個問題上面,中國絕對要比歐洲這邊的國家用心的多。

事實上現在歐洲這邊的幾個國家,用在勾心斗角上的精力,可比用在防范蘇俄上的多的多。與之相對應的,中國那邊卻是在一心一意的去防范蘇俄。

從喬治勞合得到的情報,現如今中國政府正在烏拉爾山脈以及哈薩克的邊境上。構筑一條漫長但是卻極為堅固的防線。

數十萬的軍隊,被布置在這條防線上。

盡管這些軍隊的數量與蘇俄那超過五百萬的龐大軍隊相比,似乎略微渺小了些。但是只要想到中國正在朝著西伯利亞和哈薩克行省遷移的人口。考慮到其動員能力,只需要遷移的工程結束,真的發生戰爭的話,中國所能在這一地區動員的人口。恐怕未必會比蘇俄的軍隊少上多少…

除此之外。還有中國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其重點也多集中于哈薩克和烏拉爾行省。可想而知,五年之后,中國在這兩個地區的統治便會徹底的穩固下來…

到時候蘇俄在想把中國人從這片土地上趕走,可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而這也是喬治勞合最為煩心的一件事,畢竟看著自己的對手不斷的成長,這可不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除此之外,不得不說喬治勞合也是一個幸運的家伙。因為他的首相哪怕是在戰爭結束之后也沒有結束掉。不像丘吉爾那樣,眾所周知。英國與納粹德國的戰爭是由丘吉爾所領導的,無論事先究竟都發生了些什么事情,但正是由于丘吉爾的關系,所以英國才一直堅持到了勝利。

同樣,丘吉爾也絕對不能說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至少他很早便已經見識到了坦克的作用。除此之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丘吉爾也是唯一一個不主張綏靖政策的人。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關系,當張伯倫下來的時候,丘吉爾才會取代他的位置。

不過即便是做出了這些杰出的貢獻,當戰爭結束,丘吉爾充滿信心的,以為憑著戰爭勝利的功勞自己可以獲得選舉勝利的時候,他卻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滑鐵盧。

作為第二此世界大戰的主要領導人,同時也是領導英國走向勝利的那個人,丘吉爾的競選居然失敗了…

最后丘吉爾自己也不得不自嘲的說了一句。“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志…”

需要說明的是,這句話并不是丘吉爾本人所說的,而是他借用的別人的話,但意思卻是很明白的。

自然,我們都很清楚,在丘吉爾說完了那番話之后,這個世界便再也不是屬于‘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的偉大民族’的時代了。而是屬于那那幾個將偉大人物銘記于心亦或者是深深的認識到自己錯誤的民族,比如說徹底翻然醒悟的德國,盡管已經不再擁有過去的強大,但卻是歐洲經濟最健康的一個國家,同時也在與另外一種方式統一著歐洲。

還有法國,一直銘記著戴高樂的功績,盡管和過去相比恐怕有些不太好,但是法國卻是整個歐洲最為獨立的一個國家。同時在與德國的配合下,好說歹說總算是把歐盟成立了起來——————盡管現在看來,當初弄進來的那些拖后腿的未免也太多了些。

除此之外,還有俄國,盡管斯大林這個大胡子算不算有功勞,這個真的很難說,是不是個偉大人物更難說。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蘇俄的確是在斯大林的帶領下才獲得了勝利的。

另外還有美國,憑著一系列的功績,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功績,羅斯福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在美國也擁有著巨大的威望。

而恰恰就是這兩個國家,最終成功的主導了二十世紀的后半部分。

之后還有中國,不管當時那兩位人物的評價究竟如何,也就是那個曾經當過圣槍修女和校長的。以及圖書館管理員還有討薪工人的那位,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后世依然有許多人對這兩位懷念著。尤其是后面那位,正是那位,開創了圖書館管理員這個職業偉大的一幕,并因此成為了圖書館時尚最為偉大的一位…

同時,盡管這個國家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曾經遭遇過許多事情,有些極為黑暗。有些又令人近乎于絕望,但是在二十世紀最后的一段時間里,這個國家還是成功的站了起來。并且在二十一世紀初期,成為了地球上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

與之相對應的,英國這個愿意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的偉大民族,在二十世紀后則是成為了同樣偉大的一根………攪屎棍…

到了嚴紹那個年代的時候。人們對英國的印象。除了足球流氓、黑暗料理、貝克漢姆之外,剩下的已經屈指可數了。

嗯嗯,還有亞瑟王,還有羅羅等等,不管怎么說,始終是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嗎,總會有一些壓箱底的東西的…

不過與那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相比,這個偉大的民族卻顯得有些………丟人現眼了?

然后…

“………”一陣有節奏的敲門聲。打斷了喬治勞合的思緒。

勉強讓自己從剛剛的思緒里脫離出來之后,喬治勞合看向了房門的方向。然后淡淡的道。“進來吧…”

得到許可,一個年輕人推開的門,從外面走了進來,然后對著喬治勞合點頭后開口道。“首相先生,這是剛剛從中國來的電報,是朱爾典大使發過來的,說是有很緊急的事情要教給您…”

“哦?”

聽到年輕人的話,喬治勞合稍稍的愣住了一下,不過他很快便反應了過來,同時從那個年輕人的手中接過了電報,然后翻看了起來。

對于朱爾典提供的情報,他還是很重視的,畢竟眼下中國對于英國來講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無關緊要。何況朱爾典在中國已經生活了很多年,在那里的關系很多,說不定就會知道些什么重要的情況——————這也是朱爾典這些年來一直都沒有被換個職位的緣故。

朱爾典曾經是袁世凱的密友,在中國有著很龐大的關系網,曾經的北洋系都與他有著一定的關系。甚至即便是現在,朱爾典有時也會與袁世凱見見面,聊聊天什么的。

而另一方面,由于現如今的北洋系在國社政府當中擁有著較強的力量,朱爾典的這層關系網,也讓他并沒有因為新政府的成立而喪失了價值。

相反,因為新政府的關系,朱爾典的價值反而大大提升。

不然的話…

在新政府成立之前,無論中國人如何的看重自己,中國對于英國來說都僅僅只是一個次要的地區,對英國來說真正的重心是歐洲,是印度,是位于澳洲和北美的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中國這個地方,在過去的話,到是挺適合養老的。

但是現在嗎,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其盡管在總體實力上還無法與英國相比,但是在很多地方上卻已經與英國齊平,尤其是在地位等方面。

甚至直到現在喬治勞合都無法相信,一個貧弱無比的國家,究竟是怎么在六年多的時間里面,達到了與西方列強平起平坐的地步的。

沒錯,現在的中國可能的確不如美國和英國,但是至少已經有了與法國和其他一些列強國家比肩的實力。而這僅僅只是在六年的時間里便達成的,如果再給中國人一些時間呢?

考慮到那個正在進行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喬治勞合的心情便和朱爾典一樣惡劣。

不過這些并沒有影響到他拆開電報的手速,只是在拆開了電報,并且閱讀了一遍之后,喬治勞合的心情卻突然變得有些惡劣了起來。

因為朱爾典的電報上面說的很清楚,就在不久前嚴紹正式向他提出了,要求接受俄國在伊朗北部所有利益的要求。

這,顯然影響到了喬治勞合的心情。

“這些見鬼的中國人…”

這么說著,喬治勞合臉上的怒色已經快要掩蓋不住了。

在召開的內閣會議上。喬治勞合臉上的陰沉幾乎無法掩蓋。

不只是喬治勞合,即便是會議上的其他大臣也同樣如此。

顯然,嚴紹的要求令這些曾經高高在上的人們極為惱怒。

“那些貪婪的中國人。他們已經得到了俄國三分之二的領土和中東的大片土地,這些幾乎已經相當于一座大陸了,居然還不滿足,現在甚至把手伸到了伊朗來…”這么說著,先前那個開口的大臣忍不住咬了咬牙。“他們這是癡心妄想。”

“沒錯。”另一個大臣看向了喬治勞合,盡管從表面上看上去似乎是很平靜的樣子,可實際上他那不斷滾動著鋼筆的手指。卻已經暴露了他此刻內心的心情。“我們必須要回絕中國人的這個無理的要求,他們已經在不久前的戰爭中得到很多了,如果我們不做出一些警示的話。接下來恐怕他們的胃口還會更大,到那個時候事情就難辦了…”

其他的一些內閣成員對付紛紛表示贊同,在他們看來,中國在剛剛擁有了新領土的情況下。便開始朝著英國所要伊朗北部曾經是屬于俄國人的那些權利。無疑是一種貪婪的體現。

如果在這個時候英國繼續放任,或者說是遷就中國人的話,很難說會不會助長了中國人的這種貪念。真要是這樣的話,那事情可就稍微有些麻煩了呢…

所以…

這個時候英國所應該展現出來的不是別的,恰恰是足夠堅定的立場。讓中國人明白,他們自己僅僅只是一個剛剛冒起來的新興國家,還沒有資格與英國做競爭。

唯有這樣,才能讓中國人徹底的安分和老實下來。

同時也可以確保英國在海外的。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的利益…

“只是…”略微皺了皺眉,一個內閣的成員抬頭看向了在場的眾人。說出了自己心底的疑慮。“如果貿然拒絕的話,會不會激怒了中國人…”

說著那人做出了一個手勢,示意旁邊一個張口想要說些什么的先等一下,而后繼續開口道。

“事實上我門都很清楚中國人與蘇俄之間的關系,僅僅只是因為許多顧慮,所以一直都沒有拆穿罷了…”這么說著,那個人看向了周圍的許多人。“蘇俄的那些武器是怎么來的,單憑現在蘇俄所擁有的工業基礎,他們有能力武裝五百萬軍隊嗎?恐怕會很困難吧…”

“另外還有東南亞的那些抵抗組織,究竟有多少是與中國有聯系的…”

“現在的話,他們還算是比較安分,但是如果我們與中國這么做的話,會不會…”

那個大臣的話,令在場的人都不由的沉思了一下。

到不是說他們真的就懼怕中國一些什么,只不過…

就像剛剛那個人說的一樣,如果他們在這件事上用強硬的態度來對待中國的話,很難說中國人的反應究竟會是什么。

如果是稍微柔和一些的當然比較好,可如果反過來激怒了中國人了呢?

沒錯,現在中國的確不是英國的對手,但這并不說明中國就沒有辦法給英國找些麻煩了。

就像前面說的,盤踞在東歐的蘇俄,還有東南亞的那些抵抗組織,這些都是中國可以用來對付英國的武器。

不要小瞧了這些,首先現在列強在東歐布置的防疫圈并不是很穩妥,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也不可能會讓蘇俄在歷史上突破了防疫圈,甚至干脆將防疫圈吞并下來了。

眼下唯一能讓蘇俄受些限制的,恐怕就是蘇俄那還沒有恢復過來的工業了。

如果不是這樣,想要擺平蘇俄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另一方面,如果蘇俄有了中國的支持,事情恐怕就有些麻煩了。實際上現在在做的人還不清楚究竟是什么讓中國與蘇俄合作起來,又是什么讓中國決定支持蘇俄的。畢竟就表面上看。中國也同樣是資本主義世界的一員,而且是極為重要的成員。

尤其是這個國家的領袖更稱得上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個資本家,其與蘇俄應該是絕對對立的才對——————當然。這是嚴紹沒有在現場,不然嚴紹便會清清楚楚的告訴他們,什么叫資本家可以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賣出能吊死自己的繩子。

自然,嚴紹是絕對不會干這種傻事的,但是在嚴紹看來與蘇俄合作所能得到的好處,明顯要高于風險,那么合作自然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當然。喬治勞合他們是肯定不會知道這一點的,所以他們推測的結論就是,很可能中國與蘇俄達成了協議。比如說中國向蘇俄提供一定的幫助,而蘇俄則承諾不會進犯中國新占據的領土。

從某種角度上講,這個推論還算是正確的,不過嚴紹真正的目的還是樹立一個靶子。好讓列強把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到這個靶子上來。

至于喬治勞合他們。并不清楚嚴紹這一目的的他們,僅僅只是嘲笑著嚴紹的愚蠢。因為在他們看來,一個強盛起來的蘇俄,首先要做的恐怕就是從中國手中奪回失去的領土。

到那個時候,中國的這番所作所為豈不是等于搬石砸腳了?

英國人的這個想法,到也不能說是錯誤的。事實上即便是在中國也有不少人這么想著,蘇俄更是一直都在想著,等到積蓄夠了實力。便讓中國人付出代價。

不過在嚴紹看來,這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蘇俄首先要變得比中國強大才行。而嚴紹是絕對不可能會讓蘇俄有這個機會的。

另一方面,東南亞,這也是一個大的問題。因為一戰的關系,現在英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都有著獨立的浪潮出現,這種浪潮有些地方大,有些地方小,情況并不一樣。

不過在東南亞地區,由于有中國在背后支持的關系,所以比如說是在緬甸或者是馬來半島等地,有著大量的抵抗組織存在。這些抵抗組織平常經常會對英國在當地的統治機構展開襲擊,由于這些抵抗組織的武器先進,所以盡管英軍也算是訓練有素,但是實際上損失并不是很小。

自然,盡管襲擊頻繁,但是英國人并沒有抓到什么把柄,因為抵抗組織所使用的武器,幾乎全部都是抵抗組織從黑市里收購的,其中有不少甚至還是英軍所使用的…

如此一來,根本就很難追查到幕后黑手是誰。

不過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果沒有人在背后支持的話,那些抵抗組織是絕對沒有那么多的金錢,從當地或者說是其他的一些地區大肆的收購武器的…

更何況…

曾經有幾次圍剿作戰的時候,那些抵抗組織手中突然出現了大批的中械裝備,包括了輕重機槍、迫擊炮和槍榴彈等。除此之外還有沖鋒槍等裝備,讓英軍吃了大虧。

然而就在英國人找上門去的時候,中國政府卻出示了一些證據,表明這些裝備都是黑市私底下搜集到的,有許多甚至是歐戰時期的——————天知道,歐戰時的國防軍怎么會裝備這么多的槍榴彈。

除此之外,一些李恩菲爾德步槍,盡管是標準的英國裝備,可是卻很有那么一些是在中國制造的痕跡。只不過做舊的很成功罷了,而這總總一切也讓英國人明白過來,究竟是誰在搞鬼…

別看眼下英國似乎是很強的樣子,其實因為一戰的關系,現在英國正處于有史以來最衰弱的時期。再加上在這場戰爭當中,英國人所背負的一系列債務。

再加上殖民地的獨立浪潮,眼下喬治勞合他們可以說是頭疼萬分。

如果真的撕破臉皮了,中國人下令讓那個那些受他們控制的抵抗組織活動的話,英國人絕對會頭痛萬分。

何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中國人所控制的地區,已經與伊朗北部接壤,而我們在伊朗南部的力量卻并不強大,即便是我們不允許,恐怕也未必能有阻止的了中國人的力量…”

“那你的意思是,我們就這么默認了中國人的行為了嗎?”

聽到同僚這么說,旁邊的一個中年紳士有些不滿的道。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畢竟英國已經騎在中國身上好些年了,雖說近兩年吃了不少的虧,但是他們還是不愿意將中國看作是一個平等的存在。

“并不是這樣…”那個人搖了搖頭。“我們并不一定要全面的答應中國人的要求,這件事情完全可以和中國人滿滿的談,最后談出一個我們都可以接受的結果來,不然現在便與中國人發生直接沖突的話,絕對不是一件很明智的事情…”

“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聽到這句話,喬治勞合若有所思。

不管怎么說,哪怕心中再怎么不忿,這些英國人也不能不承認一個現實,那就是現在的英國還無法承擔與中國進行直接沖突的代價和后果。

所以如果可能的話,即便是他們也不愿意與中國發生直接的沖突——————更何況還是為了一個區區的伊朗。

除此之外,英國民眾會否支持與中國沖突,這也是在座的人所顧慮的。無論他們有多么冠冕堂皇的借口,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在經過了多年的戰亂之后,現在的英國人已經很難接受另外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了。

自然,如果是先前打德國人的,他們勉勉強強的還能接受。但如果是因為這樣那個的理由而與中國發生沖突的話,恐怕…

至少對于英國人來說,他們顯然無法接受這樣的一個事情…

盡管并不情愿,但是經過了幾次會議之后,喬治勞合還是決定與中國政府進行一番交涉,最終想辦法達成一個能讓彼此雙方都滿意的條件出來。

這正中嚴紹的下懷,因為本來嚴紹也沒打算繼承俄國的那些權益。

理由也很簡單,因為那點利益根本不值一提,伊朗雖然擁有石油,但是很可惜的是,擁有石油的地方恰好不再俄國原來的勢力范圍之內,甚至不再英國人的勢力范圍之內,而是在位于伊朗政府所剩不多的那一片地方…

再加上伊朗本身也是一個荒蕪的可以的國家,既然如此,嚴紹自然沒有什么好喜歡的。與其愚蠢的繼承俄國在伊朗的利益,然后讓伊朗對中國更加的反感,到不如慷慨一些,把那些沒用的利益拋棄,換取一些更有價值的東西…

好感!

盡管這種東西的概念未免抽象了一些,而且好感這東西,對于一個弱國來說也沒什么好談的。但是對于嚴紹來說,這東西卻是未來遠東共榮計劃極為重要的一點…未完待續。。全本書免費全本小說閱讀網

如果您發現有更新而全本書沒有更新的,請聯系我們!如本站發布小說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是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謝謝!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