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天平上的一丁點重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天平上的一丁點重量

第四百六十三章 天平上的一丁點重量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13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搜小說

指揮部里,蔡鍔和蔣百里還在盤點著手里的兵力和各色裝備。閱讀(請搜索,或者直接輸入..co看)

由于是守方,所以蔡鍔和蔣百里顯然不可能把全部的兵力都集中到玲瓏鎮來,這樣萬一日本人從其他方向登6,那么結果將會不堪設想。

所以除了必要的兵力之外,兩人還在山東的其他一些地方也布置了不少兵力,比如說在青島要塞就有整整一個步兵師駐守在那里,憑著青島要塞的堅固,再加上駐守在那里的一萬八千多人,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安全問題——————事實上在山東戰事爆之后,德國人還曾經提出過讓他們穿上11式軍裝,幫助國防軍作戰的請求。

他們會做出這種請求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在日本加入協約國之后,他們也已經相當于是德國的敵人。那么讓他們上戰場幫助中國人打日本人,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然,在這里面德國人也有一點個人的想法,那就是如果中德兩國同時在戰場上作戰的事情曝光了,那么即便嚴紹與法國的關系再好,恐怕也會陷入外交危機,弄不好的話甚至還有可能會和協約國反目成仇,并最終加入到同盟國的陣營來…

說實在的,最初的時候德國對中國部隊的作戰能力多少還有些輕視,但是等到山東戰事爆之后,德國卻開始對國防軍的作戰能力刮目相看。認為這些部隊雖然還無法達到歐洲一流的水準,但是憑著裝備上的優勢。二流還是沒問題的,其中的個別部隊甚至能達到準一流的程度。

如果能把中國拉入同盟國陣營來。那么無論是其北上進攻西伯利亞,亦或者是南下進攻印度或是法屬印度支那和緬甸等國,對同盟國來說都是極有益處的事情。

而且這時中國以三艘無畏艦為的艦隊在戰爭中可以說是分毫未損,如果中國愿意把這支艦隊投入到太平洋乃至是印度洋上,肆意截擊協約國商船的話——————眼下協約國的無畏艦基本上都集中在歐洲,在亞洲只有一些巡洋艦…

中國艦隊的訓練水平雖然很差,但是憑著三艘無畏艦在作戰能力上的優勢,如果真的和協約國的艦只交戰。無異于是虎入羊群。

為了避免與印度的聯系中斷,英國也肯定要抽調一些無畏艦回亞洲去,那樣本來在海上的勢力對比就會生變化,德國的壓力也會大大減小…

如果中國真的能攻入印度,說不定甚至能扭轉整個歐洲戰場的局勢,畢竟印度對于英國來說實在是太重要的。

也因此,德國人不但向嚴紹提出了讓在華德軍官兵參戰的請求。甚至還邀請中國加入同盟國陣營——————為此德國還很是提出了一些很有利的條件,不過總的來講,大多都是一些慷他人之慨的,畢竟他們在亞洲實在是沒什么勢力可言,而亞洲的那些地方幾乎都是協約國的,所以在這方面德國到是十分慷慨。

簡而言之。他們就是想借此機會拖中國下水,就好象當初拖土耳其一樣——————奧斯曼土耳其之所以會參戰,除了對德國比較親近外,尤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英國扣押了他們從英國購買的戰列艦,最終導致了奧斯曼帝國全國的憤怒。這和這時英法默許日本進攻山東,導致中國舉國不滿有著相似的地方。

對此。盡管在國社政府內部絕大多數的人都很傾向于英法,但是由于英法在山東戰事爆時的立場,所以有不少人都開始對英法失望,轉而微微對德國有了些好感。

其實德國在中國的影響力本來就很大,不然的話當初中國也不可能會按照德國的軍制來成立新軍,就連裝備也有很多都是德制的,當然,也有日制,不過日本的裝備有很多都是按照德國的樣式來的,所以彼此區別也不是很大。

另外德國的描繪也很吸引人,所以一些人對此到是十分心動。

對于德國描繪的未來,其實就連嚴紹也有些心動。

但是最終他還是回絕了,因為這與他的計劃有沖突。

要的一點就是,他的目的就是借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機會增強國力,展工業,然后看著歐洲人在舊大6上打的頭破血流,如果能同歸于盡那自然是更好了。

至于和法國之間的友誼?他固然很珍惜這段友誼,畢竟他在法國有很多朋友和熟悉的人,如塔里斯夫婦,還有當時才馬賽結交的朋友。但是他更重視的是整個國家的利益,如果他為了私人友誼就忘記這點的話,那他在這個位置上恐怕也坐不了太久了。

然后…

如果中國參戰,或許真的能揮出德國人所描繪的作用,嚴紹甚至自信能夠揮的更好。海軍也就算了,但是對6軍的作戰能力他還是很有自信的。何況在亞洲除了日軍外,似乎也沒什么國家的部隊能被嚴紹放在眼里,那些殖民地部隊?在中國也就是民兵的級別。

但是如果真的大打出手,先嚴紹肯定是沒辦法借機展工業了。

畢竟在嚴紹的計劃里,是趁著歐洲那邊急需物資的情況下,對其大量出口各種物資來展工業。如果和協約國開戰了,以協約國在海上的能力,嚴紹可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把物資送到德國去——————這點即便是美國也做不到,如果不是這樣為什么歷史上美國會介入一戰?不就是因為他在協約國身上投入太多,而在同盟國身上由于協約國的海上封鎖而幾乎沒有投入,為了避免血本無歸,最終只能參戰幫助協約國獲得勝利。

換句話說。工業肯定是不用想了。

不過如果能從其他方向彌補損失的話,似乎也不錯。

問題在于德國是否能獲得最終勝利?德國人很能打。這點嚴紹也很清楚,但是他身邊的卻都是些豬隊友,由此可見德國人真的是一點也不懂得選擇隊友。

如果贏了固然皆大歡喜,可如果輸了…

那問題就麻煩了…

戰爭結束之后,英法或許沒有能力對中國進行報復,但他們卻有能力支持日本,如果是那樣,那嚴紹可就要‘呵呵’了…

而且美國的問題也不能不考慮。畢竟這場戰爭由于海上封鎖的關系,美國只能在協約國身上投注。如果協約國失敗了,他就必須面對血本無歸的下場,所以只要協約國露出一點會失敗的可能,恐怕美國都會急不可待的上場幫忙。

面對這個一個龐然大物…

再讓嚴紹展些年,嚴紹到是有信心和美國來上一場,但是現在嗎…

還是洗洗睡吧…

除此之外彈藥補給也是一個問題。目前國防軍裝備了大量的輕重機槍還有火炮等裝備,對彈藥的消耗很大。而以目前國內的生產能力,在‘七五工程’結束之前,恐怕還沒法提供國防軍所需的彈藥…

現在蔣百里和蔡鍔之所以能在山東打的這么暢快,除了嚴紹把全國兵工廠生產的彈藥都往山東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早就為了這場戰爭囤積了大量的彈藥。短時間之內當然沒問題,可如果時間長了…

對于嚴紹來說,這場戰爭的結束時間應該是在半年之內,最優則是3個月。如果真的把這場戰爭變成一場延續數年的大戰,那么就算不能彈盡糧絕。憑著國內的工業能力,日子也會變得緊巴巴的。不可能像現在這么‘美國’,軍隊裝備的大量機槍更是沒法揮火力上的優勢,所以…

盡管嚴紹也有些不爽協約國在山東的立場,但他并沒有要加入同盟國的意思,更不打算讓德國人在山東幫忙。

一來是不需要,畢竟在山東已經有十五萬人了,稍后嚴紹還會在增援一些,德國人打仗雖然厲害,但三四千人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再來就是太麻煩了,畢竟嚴紹還打算加入協約國然后撈上一筆呢…

盡管嚴紹沒加入同盟國的意思,但這并不代表協約國就不擔心這點。

尤其是在朱爾典和雷科帕得知最近一段時間德國公使馬爾贊經常往總統府跑,國社政府內部也開始出現加入同盟國陣營的討論后,兩人更是大為焦急。

而這條消息再傳回倫敦和巴黎之后,也引起兩個國家的恐慌。

如果說龍口灣一役,還算是劍走偏鋒,而且基本上是沒再生的話,那么在玲瓏鎮生的一切,就不能不讓兩國改觀了。

畢竟一天之內就讓日本人付出了八千多人的傷亡,而己方的傷亡卻少的可憐,這樣的戰果在經由觀察團傳回歐洲之后,由不得兩國不對國防軍的作戰能力生改觀。

而且就目前山東的局勢來看,指望日本人能在短時間內擊敗中國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弄不好的話,被擊敗的很有可能會是日本自己。

如果是那樣,情況會麻煩,會很麻煩…

眼下排除日本,協約國在亞洲的兵力都很少,俄國幾乎把所有主力都調到了東線戰場,英法在亞洲如印度等地也只有一些殖民地部隊在。

如果中國真的加入同盟國,那么無論是北上還是南下,都會給協約國帶來很大麻煩。尤其是那三艘無畏艦還有多艘巡洋艦及驅逐艦組成的艦隊,至少在紙面上協約國在亞洲還沒有能與這支艦隊較量的存在…

真要是彼此雙方爆戰事的話,除非英國愿意從艦隊當中抽調出一部分主力艦只派到印度去,不然中國能輕易的切斷印度與英國歐洲之間的聯系。

而如果他真的這么做了,那么協約國與德國公海艦隊之間的兵力對比,恐怕也就沒那么懸殊了——————其實英國對德國的優勢本來也不是特別夸張,就像英國人自己說的。只要幾顆水雷,亦或者是一些機械故障。就能輕易的把這點優勢給斷送掉,不然他們也不會扣押土耳其人的‘七炮塔圣物’了…

直到現在,英法兩國才現中國的重要性居然這么大,甚至達到了可能會影響兩大陣營平衡的地步。盡管這時的中國和協約國還有同盟國相比依舊顯得很弱小,但有的時候想要一個天平傾斜,僅僅只需要一丁點的重量就可以,而中國,現在恰恰就是那一丁點力量…

出于對中國可能會加入同盟國的擔心(他們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小。畢竟當年中國可是干出過向全世界宣戰這種‘壯舉’),所以倫敦及巴黎方面都要求朱爾典與雷科帕對中國政府進行一些安撫,必要的話…

甚至可以許諾調停中日在山東的沖突,并在沖突結束之后將中國接納如協約國。自然,在加入協約國之后中國肯定是要做出一些貢獻的,但是貢獻也就意味著好處。

按照赫伯特的說法,只要中國人不加入同盟國。并愿意為協約國的事業流血,那么他們完全可以給予中國人一些好處…

其實根本就不需要赫伯特他們多嘴,在把這件事向倫敦方面進行了反應之后,朱爾典和雷科帕已經跑到嚴紹那里去做客。

自然,朱爾典拿出來的是說客的一套,主要是威逼利誘為主。不過未必的成分很少。更多的是利誘。雖然他不相信嚴紹會加入同盟國陣營,但畢竟還是怕有個萬一。

而雷科帕,則是大打友誼牌,從彼此之間以及中法兩國之間的關系談起,稍稍的在談了些別的什么。

總的講。就是不需要嚴紹做出錯誤的選擇。

至于嚴紹?雖然他的確沒打算加入同盟國,但是看著這兩國國家心急還是很爽的。何況借著這個機會,似乎也可以向這兩個國家要求些什么。所以他也沒有澄清,而是把事情交給李良還有顧維鈞來辦,至于他自己則是跑到天津去,看看那里的駐防情況…

對于中國和協約國之間的那點勾當,大隈重信到不能說一點也不清楚,因為日置益已經如實的把這一切反應回了國內——————這也不能怪日本人的鼻子太靈,實在是朱爾典他們隔一段時間就要跑嚴紹那里一趟,除非日置益的眼睛瞎了,不然怎么也不可能會忽視這點異常情況…

但是對于這一點,大隈重信等人卻沒怎么在意,因為眼下他們更關心的是生在山東的戰事。

曾經說過,日本的財政很困難,尤其是在日俄戰爭期間欠下了英國人不少錢。使得日本雖然是戰勝國,但其實基本上沒撈到什么好處。

這次為了出兵山東,他們已經耗盡了國庫里的最后一點日元,要是這場戰爭沒能獲勝的話…

不但整個大隈內閣全都要下臺,就連日本也要震動起來。

所以眼下對他們來說最要緊的就是該如何在山東取勝,至于中國與英法之間的那點勾當。只要他們能獲勝,無論他們達成了什么都沒用,反過來也是如此…

“眼下如果想要對山東進行增援的話,恐怕就只能從國內著手了…”

坐在大隈重信的身側,岡市之助臉色有些難看的道。

顯然,最近一段時間從山東傳回來的消息對他這個6軍大臣的打擊不小。

“目前帝國在朝鮮和東北的兵力肯定是不能動的,而這兩個地方已經占據了至少兩個師團的兵力,所以如果想對山東進行增援,就必須從國內著手…”

“也未必…”另一名大臣搖了搖頭。“一個師團恐怕不行,那一個旅團呢?在東北還有朝鮮,駐扎兩個師團似乎是有些多了,如果能從這兩個師團里抽調出一個旅團出來,加起來就相當于大半個師團了,另外再從國內抽調兵力,我們能增援到山東的兵力就很多了…”

“這絕對行不通。”岡市之助搖頭道。“如果我們從東北還有朝鮮抽調兵力,萬一中國人突然對這兩個地方起襲擊怎么辦?單憑這么點兵力的話,想要守住帝國在東北及朝鮮的利益是很困難的…”

另一邊,聽著岡市之助他們的談論,一旁的八代六郎則是緊閉著嘴巴,絲毫沒有插口的意思。

從心里講,雖然這場戰爭關乎著日本的命運,但或許他更期待6軍的失敗。畢竟6軍和海軍可是一對冤家對頭,現在海軍不但失敗而且損失慘重,如果6軍的表現要比海軍好,那他的立場往哪擺…

會議上的爭論還在繼續,但不管怎么說,對山東的增援已經是肯定的事情了。雖然戰爭的擴大化對大隈重信來說壓力很大,但他更承受不了失敗…

所以他寧可多承受一些損失,也不希望帝國在山東的戰事生失敗。

如果那樣的話,他的政治生涯基本上可以宣告結束,就連整個帝國的利益也就…

他可不覺的,中國人會放過這么一個絕好的機會。

而與此同時,在東京,特事局的人也開始頻繁的活動了起來…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