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1914年制步兵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二章 1914年制步兵師

第四百六十二章 1914年制步兵師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12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__我看書齋


對于目前的國來說,恐怕再沒有什么比發生在山東的戰事更重要的了。畢竟這可是新政府成立以來,第一次與外隊進行交戰,也因此國內各界對此都十分關注,想要看看現在的國社政府和原來的清政府相比究竟有多大的區別。

而且考慮到這場戰爭的重要性,國內各界對其的重視程度甚至超出了發生在歐洲的戰事。這一點,也讓一些優越感較強的歐洲人小小的郁悶了一下。

另一方面,政府內部也對這場戰爭十分重視,就像前面說的,這是新政府成立以來對外的第一場戰爭。而且政府內部的大部分官員可以說都是踩著前清的尸骨站起來的,若是這場戰爭失敗了,那他們和被他們輕視的清政府有什么區別?

萬幸的是,目前山東方面捷報連連,所以人們到是松了口氣。

但就算這樣,他們依舊不敢有絲毫放松。

因為就在不久之前,特事局剛剛從日本那邊獲得了一些情報。

其他雜七雜八的也就算了,但其一條卻讓嚴紹與段祺瑞等人十分重視,那就是日本人打算通過這場戰爭從國身上索取大量的賠款,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不平等條約,以此增強自身的實力并借此打擊國…

這些都是山東戰事爆發之前就定下了,因為時間和距離,還有日本本身的封閉程度,所以直到現在特事局才把這些弄到手。而以目前山東戰事的順利程度,顯然日本人是沒這個機會了。

但就算這樣。嚴紹等人依舊不敢放松,畢竟如果不小心被日本人給翻了盤…

那可就不好玩了…

所以在得到了蔡鍔和蔣百里等人需要迫擊炮的請求后,嚴紹很快就從各省兵工廠的庫存弄出了一部分來。通過鐵路或水運的方式運往山東,跟著一起過去的還有大量的迫擊炮彈…

并且嚴紹也開始考慮是否要從其他地方抽調些部隊去山東,因為根據特事局的情報,日本本土乃至朝鮮等地的駐軍活動異常,看上去似乎是因為山東方面接連失利,日本人打算往山東增派一些援軍…

先前日本派往山東的部隊有十萬人,這些日來大概傷亡了一萬左右。也就是說還有萬人的樣。

而蔡鍔和蔣百里手里雖然也有十五萬人,但因為是守方,需要防守的地方也很多。所以正面的兵力未必就比神尾光臣多出多少來。如果日本人真的打算派出兵力增援,那么想要吃掉這支部隊,蔡鍔和蔣百里便需要更多的部隊才行…

而只要這場戰爭能夠勝利,那么嚴紹就可以憑證勝利向日本要求一些他很早以前就想做的事情。所以這場戰爭他可以說是勢在必得…

迫擊炮。是專門用來進行陣地戰、山地戰還有巷戰的一種武器。

陣地戰和山地戰自然不用多說,歷史上俄國的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維奇戈比亞托之所以要發明這種火炮,就是因為當時日本挖筑塹壕逼近到距俄軍陣地只有幾十米的地方,俄軍難以用一般火炮和機槍殺傷日軍。于是尼古拉耶維奇便試著將一種老式的47mm海軍臼炮改裝在帶有輪的炮架上,以大仰角發射一種長尾形炮彈,結果竟然有效殺傷了塹壕內的日軍,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

這門炮使用長型超口徑迫擊炮彈,全彈質量11.5kg。射程為50~400m,射角為45°~65°。這種在戰場上應急誕生的火炮。當時被叫作“雷擊炮”,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迫擊炮。

而在巷戰當,通常城市的地形都是很復雜的,有些時候甚至比山地還要復雜。后世巷戰會被稱作最殘酷的戰爭,有很大根源也源自于此——————當然,這和當時陣地戰已經消失不見也有很大關聯,畢竟陣地戰也是非常殘酷的。

也正因為這樣,在巷戰當非常適合彈道彎曲的迫擊炮使用,何況這種火炮的體積和重量又是那么輕,哪怕是尋常的步兵也能很輕易的攜帶,所以眼下國防軍已經開始大規模裝備這種武器。并且裝備這種武器的步兵師,也因為時間的關系被稱為‘1914年制步兵師’…

具體點講的話…

原有的步兵排是三個步兵班,每班14人,算上排部的話共計46人。

而如今新軍制的步兵排則是多加了一個迫擊炮班,8人2門制,每4人一門60mm迫擊炮。而在班的數量達到4個,并且多了一個迫擊炮班后,不但整個步兵排的火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強,人數也由原來的46人增加到了54人。

除此之外,每個步兵營另有一個營屬迫擊炮排,下轄4個迫擊炮班,每個班就如步兵排的迫擊炮班一樣,也是8人,不過裝備的迫擊炮就變成了80mm口徑的迫擊炮,在口徑上要比原來的大上20mm。而每個營的人數也因此由原來的852人增加到了1015人,就人數來講,要比日本的步兵連隊多出一些人來。(算上每個排的變化之后。)

而除了步兵營外,每個步兵團也會配備一個直屬的120mm迫擊炮連,10人1班,1排40人,排部4人,4排1連176人,連部16人,計192人。每個步兵團的人數也會由原來的2846人增加到3483人。

也正因為這樣,每個步兵旅的兵力達到了7966人的地步——————算上旅屬重機槍營外加旅屬警衛連之后。

而除了步兵之外,其他的絕大部分兵種都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比如說炮兵、騎兵還有工兵等等,嗯,也包括了軍樂隊——————說實在的。嚴紹一直覺得軍樂隊什么的有些多余,不過除了嚴紹外,其他人似乎都挺喜歡軍樂隊的,所以嚴紹也就沒多說了什么。

當然,也不可能什么都沒變,至少輜重營的編制被擴大了。

這也是必然的事情,畢竟原來前清新軍編制的步兵師。每個師只有12000多人,確切的說是12512人,那么配備一個只有754人的輜重營似乎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而且當時的步兵師北洋那邊也就算了。但是南邊的那些甚至就連機槍都沒有幾個,有些甚至就連一個炮兵連所需的6門75mm步兵炮都湊不夠,754人的輜重營已經綽綽有余。

但是如今情況多少就有些不同,原來的那個新編制步兵師由12512人進化到了18510人。整整多出了6000人。而且多出來的部分大多都是機槍編制,想想每個步兵師配備的687挺輕重機槍,再想想機槍手在戰斗時所需要消耗的彈藥,輜重營方面表示壓力巨大。

而現在,新編制的步兵師又多了不少迫擊炮出來,其60mm迫擊炮192門,80mm迫擊炮96門,120mm迫擊炮由于每個團都有一個16門120mm的迫擊炮連。因此也有著64門的數量,整個步兵師的迫擊炮數量也因此達到了352門的地步。

本來在有著近700挺機槍的時候。后勤部門就已經表示壓力巨大,如今又多了300多門迫擊炮,毫無疑問,單憑原來那700多人的話肯定是沒法擺平這件事了。

所以最終輜重部隊也只能開始進行擴編,由原來的一個營擴編成了一個2313人的輜重團。人數擴大了,各個部隊的人也就不必再擔心后勤的保障問題,畢竟總不能每次都從當地征召民壯幫忙。

何況有些地方你可以征召民壯,但有些地方可是連個人影都沒有,你怎么征召?就比如說新疆和等地區。真要到了那個時候才發現問題,那問題可就大了。

當然,軍隊也曾經有人提出過多購買一些卡車,使部隊的后勤先一步進入摩托化。

問題在于,成本太高了…

而且這時卡車的可靠性也很成問題。

考慮到如今的國防軍大概有十多萬人,那么哪怕每個士兵和軍官都只拿著一個月10塊大洋的軍餉,一年下來也需要七千多萬的樣,更別提軍官們拿的工資本來就比士兵高很多,而且平時武器彈藥的損耗,還有士兵們日常的伙食等問題,這些都是要錢的,一年下來沒有一億基本上下不來。

按照當初的計劃,每個步兵師都有18510人,同時每個步兵師也都將有近700挺機槍和很多的火炮。

但這畢竟只是計劃,事實就是如今的國防軍里只有原國社軍和北洋,還有一些地方軍能達到這個要求,而一些偏遠地區的部隊,明顯就要差上一些,沒辦法,誰叫沒錢的。

而根據財政部的說法,在收回了地方財政之后,今年的政府財政收入應該可以達到1911年清政府垮臺時的標準,也就是四億多元的樣。

問題是現在的國社政府還有很多欠債在身上,因為戰爭的關系,日本和德國的那一份基本上可以不用考慮了,但還有英法和美國等國家的,另外從雨石銀行借來的錢也是必須要償還的。如果不是當初一共從雨石銀行借來了一億英鎊,恐怕國社政府早就需要考慮下節衣縮食的問題了,更不可能像現在這樣玩什么新軍制。

之后再加上各項支出,比如鐵路等等的建設,目前政府每年能投入到軍隊上的軍費最多只能維持在一億多元,至多不能超過一億五千萬——————這也是財政部的要求。

但考慮到山東的戰事,這點基本上是泡湯了。

而一億多的軍費,在刨去軍人的軍餉、各方面的支出等等等等之后,剩下的那點錢顯然是不夠給后勤部隊買卡車的,這點即便是嚴紹給個友情價也一樣。畢竟一輛卡車的價格著實不菲,即便是成本價格出售也不是軍隊能養的起的。現在國防軍也只是把卡車集起來使用,除了一些主力部隊外。大部分的部隊還維持在騾馬的時代…

因此一支擁有較大人數的輜重部隊也就成了必然,而且考慮到將來國防軍的火力還有可能會繼續加強,所以哪怕輜重部隊已經摩托化了,依舊要維持在一個較大的基數上——————畢竟等再過些年,輜重部隊需要考慮的就不只是彈藥和吃穿問題,還有燃料問題了…

而在這么多項下來之后,整個步兵師的人數也從原來的18510人增加到了22560人。足足增加了4000多人。不過也因此,使得國防軍擁有著同時代最強的火力,而除了訓練之外。嚴紹最看重的恰恰就是火力問題,至少在他看來用一顆炮彈來換一個敵人,這絕對是一個劃算的買賣——————別的不說,要知道單是一個士兵的撫恤金可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雖然目前國防部已經開始按照‘1914年制步兵師’。但是這并不是一個能簡單辦到的事情。首先就像前面說的。錢的問題很嚴重。

首先便是軍餉問題,一個‘1914年制步兵師’的人數為22560人。而目前全國一共有33個步兵師,那么全部相加在一起的話,一年單是發給官兵們的軍餉就將達到一億元以上——————即便是全都按照士兵的標準給,一年也要千萬。

這無疑是一筆很大的負擔,何況還要采購許多的輕重機槍、各式火炮還有新軍制所需的迫擊炮,這又是一筆龐大的支出。

事實上目前政府內部有很大的聲音認為,完全沒有必要組建這種新建制的步兵師。單憑原來那種建制的就已經足夠了。

不過…

如果國是美國那樣的國家,那嚴紹絕對不會選擇組建這種部隊。畢竟像美國那樣的國家除了加拿大和墨西哥外,基本上沒有任何能對其造成威脅的國家,就算是加拿大和墨西哥,其威脅性也是相對那些芝麻大的小國而言,換句話說,美國基本上是沒必要擔心陸上的威脅,只要有一支龐大的海軍,他們便可以將所有威脅抵御在海外。而其龐大的工業能力也可以保證他在短時間內,武裝出一支恐怖的部隊來——————前提是他的海軍千萬別被人給突然干掉了。

但是國就不一樣了,首先和國毗鄰的國家很多。遠的不說,單說近的就有日本和俄國。

日本在朝鮮擁有殖民地,本身也對東北垂涎若渴。

而俄國在遠東也有極大的利益需求,對外蒙、東北還有新疆更是虎視眈眈。

另外再加上法國的法屬印度支那,英國在及緬甸等地的威脅,這都需要國擁有一支龐大且足夠強大的軍隊。

眼下33個步兵師根本就不足以保證國土安全,就更別提開疆擴土了。甚至就連這種新建制的步兵師,也僅僅只是最低底線而已。畢竟這時的國家,無論是哪個強國都擁有動員上百萬兵力的能力。

雖然嚴紹很支持這個計劃,并且最終否決了政府內部的一些提議,但是一些問題還是擺在了他的面前。

尤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隨著戰爭的爆發,不管是歐洲那邊還是遠東這邊的,嚴紹都已經無法再像從前那樣從國外進口軍火。比如說他最看重的輕重機槍和各式火炮,換句話說,從現在開始他便只能依靠自己。

但是這時國的兵工廠雖多(如四川兵工廠,德縣兵工廠,廣東兵工廠和漢陽兵工廠等),但是成規模的卻沒多少,擴建工作也是正在繼續當,但還沒有多少成果出來,能夠大規模制造輕重機槍和各式火炮的唯有安慶兵工廠一家而已,畢竟那是嚴紹多年的心血。

除此之外雖然其他兵工廠如漢陽兵工廠和廣東兵工廠等也可以制造,但是在產能上就顯得有些小的過頭。而且目前他們的工作主要是生產更多的毛瑟g98步槍,還有步槍彈和機槍彈來供應前線正在開戰的部隊,根本抽不出本就急缺的資源來生產輕重機槍這種復雜的東西,就連迫擊炮也只是用僅剩的一點產能來少量生產…

所以目前整編成‘1914年制步兵師’的國防軍目前數量還很少,目前全國也只有山東有一個,是嚴紹當年在安徽的嫡系部隊,這次為了打日本人被調到了山東供蔡鍔和蔣百里指揮。

至于其他的部隊…

到是有那么一兩個裝備了迫擊炮,但是還不成規模,也就是還無法達到352門的標準,頂多也就只有一兩百門。

本來如果戰爭沒有爆發的話,他們還有時間去慢慢的填補上這些空缺,但是如今山東那邊已經戰成一團,顯然他們是沒有這個機會了…

萬幸的是,目前蔡鍔他們在山東打的還不錯,至少目前還沒吃敗仗,而憑著裝備上的優勢,也在正面戰場上壓過日本人一頭。(。。)

提供,是非盈利性的站.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