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妖君第七百八十五章 秦皇問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無上妖君 >>無上妖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八十五章 秦皇問劍

第七百八十五章 秦皇問劍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11日  作者:聽風畫秋雨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聽風畫秋雨 | 無上妖君 
·

南華真人走下云端,道衣飄飄,手捧經書,朗聲道,“吾有《道德經》兩部,可傳之于天下,天下有緣者,皆可觀之!”

話音落下,南華真人將《道德經》往天空扔起,道道紫云落下,那《道德經》上的文字在紫氣之中逐漸顯化,最后,函谷關上的云海化作洋洋灑灑的五千《道德經》。

天地震動,隨著經文出世,云海功德降落,籠罩函谷關。

紫氣東來三千里,五千《道德經》流傳!

整個天下,都響起了南華真人誦念《道德經》的聲音,那蘊含著道與理的文字,讓許多修煉之人茅塞頓開。

儒教,孔子與弟子們講道,忽然《道德經》文聲流傳天地間,蓋過了所有的聲音,孔子朝西而望,不由感嘆,“道德真經一出,可媲美吾之六經!”

“老師,此經乃道教思想集大成之作,道祖著《黃庭》,太上作《道德》,佛門有《心經》,禪道有《摩柯》,吾等何不著一書,集合儒教之大成,傳于天下?”孔子弟子顏回道。

孔子微微思索,便道,“大善!”

不說儒教反應,卻說函谷關外,南華真人并未真將《道德經》帶走,反而是將其送與天下,讓眾強者心生佩服,此等真經,可謂是一教之寶,南華未藏私,卻與天下共享,此所謂大道,大德!

南華真人來到八仙旁,灑脫道,“《道德》已經取回,吾等可往北海!”

“先生且慢!”

“老先生慢走!”

這時,兩個聲音響起,一個頗為威壓,一個卻很是活潑的感覺,南華真人回過頭。卻見是一位身穿帝王袍的魁梧男子,還有一個渾身金毛的矮小猴子,身邊一個年輕男子。

“原來是千古一帝秦皇,齊天大圣孫悟空!”南華真人稽首行禮。

說話的,正是孫悟空和秦皇,孫悟空雖然叫的是南華,找的卻是張果老,見秦皇看他,嬉笑一聲,“你們聊。你們聊,我找張果老!”

八仙之中的張果老一怔,見孫悟空真朝他走來,有些緊張,暗忖自己也沒招惹這猴子啊?

心中雖是這般想,張果老臉上卻是帶著笑容,“不知道大圣找小老兒什么事?”

呂洞賓、漢鐘離瞧見寧無缺,卻都是稽首行禮,“見過嘯月大王。大圣!”

如今寧無缺和孫悟空,絕對是四大部洲妖族之中名聲最響亮的,沒有之一,多少年前妖族對他們心懷敬佩之情?

而且。兩人也都是風云人物,實力強勁,八仙這千年以來,實力也有突破。呂洞賓更是跨入大羅金仙境界,他乃是東華帝君分身,可若以分身來算。卻也不是了,可以說,呂洞賓和東華帝君絕對是兩個人,而非化身這般簡單,這其中緣由較為復雜,卻不多提。

雖然呂洞賓跨入大羅金仙境界,但寧無缺早已經將其拋在幾千里外,兩人實力、身份,都是截然不同了。

孫悟空很是直接,不和張果老客氣什么,咧嘴一笑,抓住張果老肩膀,“老頭,和俺老孫走一趟!”

呂洞賓幾人見了,暗道難得張果老做了什么壞事?惹怒了猴子?

只是張果老天天和他們呆在一起,怎么惹到猴子的?

只是,他們終究是兄弟,連忙出來阻止,孫悟空眼睛一瞪,齜了齜牙。

寧無缺上前笑道,“并非壞事!卻是想請張道友幫我們一個忙!”

孫悟空自知有些著急了,連忙松手,拍了拍張果老肩膀,嘿嘿笑道,“沒嚇壞吧?”

張果老苦著臉,可哪敢說真話,“沒嚇壞,只是,大圣要做什么事?”

“這里不方便說,你跟我們走一趟就是了!”孫悟空笑著,沒有說明理由,卻是擔心蚊道人身后有人,透露了消息。

張果老有些遲疑。

呂洞賓道,“既然大圣和嘯月大王開口了,我們自然不能不幫!”

張果老一想也是,以孫悟空的性子,不幫也得幫,何況,寧無缺曾經還幫過他們,這人情債得還啊。

點點頭,張果老看向南華真人。

南華真人微微一笑,“師兄既然有事,自去便是,我們可在北海等你!”

說完,南華真人看向秦皇,抱拳行禮道,“不知秦皇有何事?”

秦皇笑道,“素聞先生利劍鋒利無比,劍技天下無雙,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且有辯劍之能,想請先生替朕看一看劍!”

南華真人微微疑惑,笑道,“秦皇的劍,是什么劍?”

“泰阿!”

說著,秦皇手上出現一柄劍,遞給南華真人。

南華真人看一眼劍,并未接過,搖搖頭,“此劍,豈是南華能持?此乃江山社稷之重器,南華難以承受!”

秦皇一怔,旋即大笑,“吾曾聽聞莊子見趙文王,說三劍,此三劍分別是:天子劍、諸侯劍、庶人劍。”

南華真人笑道,“天子之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國、泰山為愕,以晉、衛兩國為背,以周、宋兩國為首,以韓、魏兩國為把,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勃海,系以恒山,制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

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按之無下,揮之無旁。上決浮云,下絕地維。此劍一出,匡正諸侯,威加四海,德服天下。此即我所謂天子劍也。”

“諸侯之劍,以智勇之士為鋒,以清廉之士為愕,以賢良之士為背,以忠圣之士為首,以豪杰之士為把。此劍直之亦不見前,舉之亦不見上,按之亦不見下,揮之亦不見旁。

上效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效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動,四海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此乃諸侯劍也。”

“庶人之劍,蓬頭突鬢垂冠,濃眉長須者所持也。他們衣服前長后短,雙目怒光閃閃,出語粗俗不堪,相擊于大王之前,上斬脖頸,下刺肝肺。此庶人之比劍,無異于斗雞,─旦不慎,命喪黃泉,于國事無補。”

秦皇頜首,道,“不知先生覺得泰阿是何劍?”

“泰阿之劍,是一把諸侯威道之劍,早已存在,只是無形、無跡,但是劍氣早已存于天地之間,只等待時機凝聚起來,天時、地利、人和三道歸一,此劍即成。秦皇既然持此劍,自然是諸侯之劍,威望無雙,威亞諸侯,是為至尊威道,王圖霸道!”

“哈哈哈,知我者,先生也!”秦皇并未因為南華真人說他只是諸侯之劍而非天子之劍而憤怒,反倒是哈哈大笑,盡顯秦皇之雄偉霸氣。

“泰阿劍是一把威道之劍,而內心之威才是真威,秦皇持泰阿,乃是威之極致,便是天子之劍亦難敵,實乃古今第一劍,鋒芒之處不弱仁道圣劍軒轅!只是,軒轅圣劍,可鎮一族之氣運,泰阿之劍,可壓一朝之諸侯,泰阿劍出世即有兵馬之災,秦皇持此劍,威望絕世,或有劫難臨身!”南華真人道。

秦皇大笑,“若無劫難,豈顯我威?男兒生于世,當死則死,我便是死了,也是千古一帝,萬古流傳,死又何足惜?”

說罷,秦皇執泰阿而去。

“真乃大丈夫是也!”南華真人贊嘆一聲。

函谷關,道德經出世后。

七仙和南華真人北上,而寧無缺、孫悟空卻帶著張果老來到東海。

“你那本體在何方?”一路上,孫悟空不停催促。

路上,兩人已經把要做的事情告訴了張果老,張果老雖然是哪白蝙蝠的化身,但終究只是化身,要聯系本體,很是困難,他也不知道本體在何方,但耐不住孫悟空拳腳相加,腫著熊貓眼,帶著寧無缺和孫悟空到處亂逛,很是緊張的聯系著本體。

“大圣爺,我也不知道啊,我只是一具化身,和本體早已經失去了聯系!”

張果老苦笑,“我們拜入老師門下,修煉正統的太上道法,已經和本體切斷了聯系,是獨立的個體,已經不能以化身來論!”

太上一氣化三清,這化身之法,還以太上為最。

因此,會有這種法門出現,寧無缺并不意外,并且,就算是化身離開本體久了,也有可能會誕生出自己的意識,就像寧無缺修煉化雷神通而練就的那具化身,就誕生了雷澤的意識,而成了脫離寧無缺而存在的獨立個體。

化身之法,有利有弊,便在于此!

“我那本體,性格謹慎,很少現世,應該就在東海這邊,再找找應該能夠找到!”張果老擔心孫悟空著急之下拿他出氣,連忙解釋。

孫悟空咧咧嘴,卻也不好再說話,畢竟,他們還有求于張果老,要是張果老來個罷工,他上拿找白蝙蝠去?

只是,孫悟空對張果老認為白蝙蝠在東海不以為然,他在東海居住了數千年,不說大小島嶼全部都認識,也認識十之,卻未曾聽說過白蝙蝠這號妖王。

三人找了幾個月,都快要放棄的時候,忽然,張果老眼睛一亮,“找到了!”(。。)


上一章  |  無上妖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