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第758章信王清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二十四監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列表 >> 第758章信王清醒

第758章信王清醒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23日  作者:夢難成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夢難成 | 大明二十四監 
而與此同時,田爾耕組織的京城皇商團,也派人前來了。皇商團因為前期的海路原因,一度在天津與山海關停止了他們的供應。但隨著蓋州港口的收復與修復,再渡直上前線。現在來的是皇商團來的人物里有宛平劉家,劉效祖。

這個劉效祖可不是旁人,是朱由檢的舅舅,是朱由檢,不是朱由校。

劉效祖家里是世代的軍官,祖上劉宗因保明成祖朱棣(永樂)靖難有功,拜河陽千戶,遷河北宛平,遂世為宛平人,傳至十一世祖劉應元,娶妻徐氏,生女頗姿國色,選入宮中,被朱由校的爸爸看中了。然后生了朱由檢,最后不知道怎么回事,給活活的打死了。朱由校登基封了朱由檢當了信王,同時也對劉氏封了賢妃。

田爾耕讓他加進來,當然是有原因的,在皇商團挑人之時,劉家并沒有入選,那個時候的劉家剛剛被朱由檢的宮變嚇得都尿了,哪里有這樣的心思去往這象征著大富大貴,同時又顯示皇上圣眷正濃的地方去呢,打死他們也不敢想啊。他們只是宛平的一個小官商而已,雖然有點小錢,但這種角色哪里與皇商團這種龐然大物相提并論。

但偏偏就是這個小家族被朱由校硬性的指定為了皇商團,目的相當的簡單,穩定人心。連宮變的罪魁禍首朱由校都沒殺,而且他姥姥家里都進了皇商團,那還有什么讓人心不穩的?

不過在此之前。朱由校當然早把劉家派人調查了個底掉,雖然與朱由檢有關系是不錯。但從來就沒有有過聯系。想想也是,這朱由檢如此小心的人,連給他媽上個墳都偷偷摸摸的,又豈敢明著大眼與姥姥家聯系?

田爾耕傳信請他去的時候,全家人都嚇傻了,謀反是滅九族的,九族是什么?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這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這劉家豈不是完蛋了。那個冤枉啊就別提了,一家人先是姐姐進宮,死的是不明不白,然后這個便宜外甥,又搞出這一出,直接的讓劉氏一族來個塌天大禍。這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讓人好生無奈。

但與田爾耕的見面,卻讓他感到如過山車一樣的大起大落。當今皇上與那個過期的外甥,孰重孰輕,他當然拎的清。這等大恩主與差點把劉家送上絕路的外甥,兩邊不用比他也知道怎么站隊了。

立刻表示與信王斷絕關系,這當然非朱由校所愿看到的。不但不能斷絕關系,相反,還要把關系走近,由以前的從未謀面,變成親近。常來往的那種。

劉效祖一聽,這是拿自己當奸細了。一方面顯示著皇恩浩浩蕩蕩,對親弟弟的無限關愛,將血濃于水的舅舅安排過來照顧,讓世人看著皇上的寬容,另一方面,直接的讓自己當個奸細,時刻查看信王那邊瘋病的情況。

但這對他并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當然無條件的上了皇商團,心里就別提多痛快了。皇商團是什么所在,那都是頂極權貴玩的,他一個千戶,家里雖然世代經商,但別說是在這個圈子了,就算是在京城,也不敢放個屁啊。所以在這里,他也就是個跑腿的命。

劉效祖進了皇商團,的確讓京城許多人的人心安定了,皇上這處寬容的確也征服了不少的人。紛紛的夸贊皇上是仁義之君,以德服人。

這次來當然是借著皇商團來報信的。

而另一個人,比他的底子還要簿,那就是張鳴岐。

張鳴岐是一個匠人家族,按說他一個嘉興人,無論如何也進不了田爾耕的法眼。但張鳴岐卻硬生生的憑借著自己張氏手爐手藝,得到了宮里的熱捧,直接的成為了貢品,以此名震大明皇上西征蒙古、東平建奴,這懷里一直揣著的就是張鳴岐的手爐。

張氏手爐選用精鑄紅銅,銅質純凈,可塑性強,光澤柔和,造型樸實而富有變化,爐體嬌小,大不盈掌,爐壁卻厚約‘3毫米’左右。銅爐鍛打而成不加雕鑿,光潔圓渾、平整而素凈,手感份量重。爐蓋的工藝制作繁復,爐蓋爐身吻合緊密,經千萬次開合而不松動,爐體不銹蝕,皆系手工制成再磨光。紋飾多為幾何狀的冰裂紋及纏較菊、梅、牡丹等,華麗精美。爐底部都有刻款,以小篆為主,書法自然有度,信手拈來,游刃有余。

所以張鳴岐手爐在大明賣的是相當的火,為張家提供了相當大的財富。更因為他是個匠心獨具的大匠,所以田爾耕將他拉進了皇商團,對于能工巧匠,皇上從來都是高看一眼的。

勞軍現在已經是一種時尚了,而且勞軍的人員一個個都得了天大的好處,所以當皇商團到來的請求傳到朱由校耳里時,朱由校沒什么猶豫就批準了。

打算插手遼東,這對朱由校來說不是個壞消息,招商引資當然是他樂見其成的。

見了皇商團的眾人之后,終于得知了皇商團的目的,竟然與十八家錢莊一樣,都想在遼東這塊蛋糕上分一塊,朱由校對這個問題是‘相當為難’的,遼東之事,并不想讓官員們插手,哪怕土地繼續閑置著,也比搞亂了各項規劃要強的多。

但在皇商團千求萬求的情況之下,最終同意了他們的要求。對于談判技巧朱由校當然清楚不過,太容易得到的,都不會珍惜。只有與十八家錢莊一樣,可以給他們機會,條件與十八家相仿,但前提要善待佃戶。

皇商團興奮極了,一個個把胸脯拍的山響,絕對會當親人一樣對待佃農,不作為富不仁的小人。天門城的商業活動他們是一步一個見證,最初在天門城買房置業的也是他們,但被拒之門外。他們可是知道天門城的情況,那里簡直就是金礦一樣的所在,商人云集,無論是買是賣,都是一片的忙碌。天門城的工程雖然初步建成,但那只是最中心的一處框架而已,遠遠沒有達到收工的地步,沒有幾年的時間都完成不了。所需要的材料達到了天文數字。

而那里皇上實體的作坊,晝夜不停的趕工出來的產品,也被商人們一掃而空。

所以帶動著其他商品的交易也不斷的進行著。所以那里現在已經是西北地區的一顆明星城市了。

現在皇上在遼東,不用說,肯定還會有一番作為,他們不圖那土地上的收益,那能有多少?他們只求商鋪可以做意,有土地可以建作坊。那個收益才是最大的。

事后,私下里晉見的劉效祖,他的匯報是,朱由檢已經清醒了,只是想瞞天過海而已,朱由檢連他這個舅舅也不信任,只是平時的觀察中,看出來的,估計他怕皇上知道了殺他。

朱由校聽了這種擔心,不由得感覺這朱由檢也的確是有自知之明。自古以來,凡涉及了皇位之爭,或者皇權有了威脅,那一次不是殺的血流飄櫓,哪里有什么親情、恩情之說?兩個原因才使得朱由校沒有舉起屠刀,一是的確不忍心禍起蕭墻傷了大明的元氣,一刀下去,僅是禁軍一脈,五六萬人作亂,加上個抄家滅族,這得誅連多少人?百萬都不一定能擋得住。東林黨那邊,有好的,也有壞的,別的不說,孫承宗就是東林黨的,這一刀下去,又得帶出來多少?

二是他們這些大明土著,對他已經沒有威脅了。為什么殺人,那是因為害怕,為了震懾后來者,讓他們考慮后果。大唐的李世民就開了一個壞頭,一場玄武門兵變的成功,激勵著多少場玄武門兵變?大唐都亂透了,這么一個大盛世搞成了這種局面。而大明也是由成祖開了一個不好的靖難,然后又來了個寧王叛亂,最后是這場宮變。朱由校毫不懷疑,歷史上若朱木匠不是‘死的不明不白,’叛亂肯定會有。但朱由校不怕,槍桿子里出政權,毛太祖這話的確是真理中的真理。唯有強大的武力,才有震懾住所有的宵小。就如現在,親軍在手,誰敢出言叛亂?那豈不成了笑話。別說信王一個過期的王爺,就是給他兵馬給他錢,誰愿意跟著他反自己?正是有了這種自信,朱由校也能樂的大方。

三是來自靈魂之中,朱木匠的警告。張嫣、朱由檢,是朱木匠必保的人,夢是真是假,朱由校現在也分不清,他不敢刺激自己的上任。連穿越的事情都能發生,還有什么事情會是奇跡呢?所以他才不敢殺,如果前二個原因一個是人性,一個是自信的話,那第三個才是真正的顧忌。

現在朱由檢清醒了,又在玩花樣,那就讓他接著裝吧。他個刻薄寡恩的東西,現在對自己根本就是個笑話,如果不是怕靈魂深處真有什么事的話,朱由校有上萬種手段讓他來個‘自然死亡’。(。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9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上一章  |  大明二十四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