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門第六百二十五章 朝議天下事(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庶門 >>庶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五章 朝議天下事(上)

第六百二十五章 朝議天下事(上)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02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庶門 
搜小說

作為天子回京城后第一次大朝會,朝廷上下早就在做準備。閱讀六部九卿,長安城內外的大小衙門,已經提前數日便將這半年來大小的事情整理總結,匯報給尚書省那邊,再由尚書省的幾位當家人,韓升、隋妤和柴錦挑選其中重要的事情,反饋回去,讓他們將這些事,重點在朝會上向新皇言明。

而一些地方上的事務,韓升從很早便在準備,有很多緊急的事例如涉及到災荒和變亂的,韓升也早就傳到建康城那邊,再轉給身在嶺南的劉愈。而一些不太緊急的,比如說地方上所申報的幾年的財稅改革,又或者是地方商貿活動的細則,韓升則妥善做了處理,也準備列出來,在朝會上一一說明。

一家之主不同于一國之主,一家之主,所要面對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而一國之主,所要處理的,絕不是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的。在這個愚昧的年代,即便是哪里出現塊隕石,也會當成是國家大事,因為國家中權重很高的一方面,便是祭祀。很顯然,在琪兒登基之后,祭祀的事被荒廢了,這不但是大事,還是天大的事。

因而在朝會的一開始,禮部尚書隋乂,便提出天子舉行祭祀大典的事宜。

此時在峰翠宮內,但凡在長安城中,正五品以上官員全部出席,而武將那邊,正將以上除當值外也要出席。官員足有數百人之眾,而這些人,顯然不是一座宮殿能容納的下。因而有一半人要在宮門外等候。

文臣方面。以韓升為首。在他左后方文官之前,便是中書令,也是滿朝官員中唯一的女子,隋妤。隋妤身旁是門下侍郎柴錦,再后面,是六部九卿的官員,各部尚書單獨站了一列。

六部衙門,雖然名義上圍獵均等。而各部尚書也是同樣的品階,但在朝中,有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以吏部尚書為首。此時六部尚書,吏部尚書李延年,是李遮兒的父親,劉愈的岳父。兵部尚書李糜,禮部尚書隋乂,都是劉愈好友。戶部尚書劉賀,是劉愈的大哥。

劉愈的親戚和嫡系。占了六部尚書中的四位。這年頭各部只有一個尚書,那是一部的“部長”。可說是位高權重。劉愈在各部中滲透不但是在部長級別,連下面的官員,包括一些侍郎和副官級別,也為劉愈嫡系所占。就連當初劉愈找回來推廣南洋甘的唐才和甘茂二叔侄,現在也在戶部和工部中擔任要職,就更不用說劉愈的那一票兄長。

六部中,刑部尚書王簡和工部尚書公孫業并非劉愈的嫡系,且二人都是經歷了老皇帝、蘇彥和現如今的三朝元老。本來也算是一種平衡,但滿朝上下的人也都知道,王簡是曾經信竹君蘇碧的嫡系,在蘇碧助南王滅劉愈一戰而失利之后,蘇碧已經大勢不再。如今王簡通過兒子,也就是京兆府尹王虎的關系,跟劉愈關系非常緊密。至于工部尚書公孫業,那是個很迂腐的老臣,從來不結黨,也不理會別人的看法,這種人別人想拉攏也拉攏不上,屬于五票贊成一票棄權中的那一張“棄權票”。

武將方面,以定國侯劉兆居首,雖然勇侯霍病風頭很盛,但他畢竟年輕,需要站在劉兆的身后。再之后是何茂和一些邊軍的舊將,因為劉愈很多嫡系軍隊還在嶺南做最后的掃尾安撫工作,其實也就等于說,武將方面也被劉愈全權所控制。至于一個在蘇彥一朝很至關重要的人物,曾經的御林軍總統領瞿竹,則未出現在朝會當眾,這讓很多人感覺到費解。其實不少人知道瞿竹跟劉愈的關系一向不錯,而瞿竹從一個狂傲的少年無賴,到在朝中身居要職,前后兩年時間也都是為劉愈所一手提拔,看不見他出現,很多人會想,難道是瞿竹因為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被革職了?

只有很少的人知道,現在作為秘密情報機關的瞿竹,現在要擔當的是原本韓升在老皇帝一朝中的任務,就是當一個不再為外人知曉的“影子”。他做的事,很多是秘密的,他不會主動去招惹任何人,但一旦需要去招惹,那一定是大麻煩。

原本在朝會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為蘇家的皇子和皇孫所準備,但在這次朝會中,姓蘇的皇親國戚很少,也難以站在前面直接面對君王。但現在身處在玉階之上的劉愈卻知道,這些皇親國戚,雖然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光,但今天的朝會他們卻是主角。

玉階之上,扶欄之后,是龍椅。

峰翠宮龍椅的格局跟雅前殿的不同,峰翠宮是舉行大規模朝會的地方,因而龍椅之前不會有案桌等輔助辦公的器具,峰翠宮的龍椅也格外金光燦燦,劉愈以前也想過,這龍椅到底是不是純金所打造。后來劉愈也單獨了解了這事,龍椅的主體是木頭,只是在木頭之外有一層鎏金。每過一段時間,鎏金褪色,工匠們還會做修補。

在雅前殿內,有龍椅,但不過是張普通的椅子,上面有軟墊和靠枕,龍椅之前便是一張案桌,上面擺放著筆墨紙硯以及奏本和朱砂筆、印鑒等物。那才是皇帝真正辦公的地方。其實在雅前殿里,皇帝不需要坐在椅子上辦公,大多數時候,在皇帝年老體弱又或者逢寒冷冬天,皇帝都是會坐在雅前殿的暖炕上,在一張小桌上辦公。而小桌上也會擺放一些點心和茶水。

因而峰翠宮的龍椅,更多的是體現一眾莊嚴,皇帝坐在上面,只需要聽下面的大臣如何奏報,若是皇帝當場有意見,便直接提出來,要怎么辦怎么處置,當場說了,有很多事在朝議之后還是會拿到雅前殿或者是曾經的六臺衙門去辦理。現在六臺衙門被撤銷,事務可以直接交給尚書臺或者是六部處置。

龍椅之旁,有一張不太大的椅子,很樸素的木頭椅子,坐著一個人,便是劉愈。劉愈所坐的地方,跟龍椅之間有一道腳墊高度的差異,這是劉愈刻意凝造出來的。就是為了顯示,他這個臨王,其實是在天子之下的,而本身他坐的椅子又很普通,跟華貴金燦燦的龍椅形成對比,這樣也不會讓人感覺到他要喧賓奪主。

但事實是,劉愈在朝會上說的要比琪兒多的多,琪兒現在還處在學習如何當帝王的階段,她只需要說個平身起身,又或者是劉愈詢問她意見時,隨聲應一聲便可。其實劉愈跟琪兒在之前已經有了很多溝通,劉愈也教給她在什么情況下該怎么說的問題,比如說劉愈問一句,如果是眨眼或者是皺眉代表怎樣……

琪兒當皇帝,其實比一個傀儡還要傀儡。但她并沒有不開心,反而很享受這種被人捧著的感覺,只有這樣她才會感覺到自己不是那么一無是處。

劉愈作為臨王,也作為皇帝的丈夫,在朝會上有不需要向皇帝行禮的資格。但在百官對皇帝行叩拜之禮的時候,他不能坐著,而是要站著面對琪兒,這樣代表他不是要承受百官的跪拜。等琪兒一聲“平身”之后,劉愈才會坐到椅子上。朝議也算是正式開始。

所有官員的奏請,名義上都是對帝王說的,作為帝王的琪兒會點點頭,然后對劉愈作出“請”的手勢,劉愈才會接過話題,把話說下去。這就等于是劉愈在“代天子”行事。

雖然百官不知道劉愈有沒有歸還朝政的一天,但但凡為人臣者,都對劉愈這種代天子行事的方式很不爽。可現在形勢如此,他們也不會多說什么,刨除對蘇家皇室的忠誠,劉愈的確可以比蘇彥甚至是老皇帝能更好的處理朝政,首先是劉愈的權威在那擺著,別人想質疑也沒得質疑。

朝議一開始,禮部尚書隋乂第一個說話,他所奏請的便是天子祭祀的事。別人不跟他搶,是因為都知道他要奏請這事,但凡遇到祭祀的問題,百官任何事情都要押后,這也是不成文的規矩,國家祭祀應該擺在首位。

關于祭祀,說是奏請,不如說是下令。禮部說要祭祀,作為皇帝也沒理由拒絕,因為這涉及到順天應命,以及天時的問題,如果皇帝拒絕,一年中再發生個災禍,那責任就是皇帝來擔當,會遭到百姓的罵名。就算是沒災禍,風總有不調的時候,雨也總有不順的時候,皇帝可不想成為百姓的眾矢之的。

因而這奏請,不過是禮節上的奏請,祭祀該舉行還是要舉行,只是在規模上要做商定。

因為劉愈把琪兒拐帶到建康城,等于是有近一年時間皇帝沒有舉行祈求國泰民安的祭祀活動,因而禮部在準備上,也以最隆重的方式在準備。這點上,不用劉愈去說,連琪兒都知道該怎么回答。

琪兒點點頭道:“就依卿所請。”

這就是允了的意思。其他官員看看,這是皇帝還有自己主見和發表主張的機會,但再看看劉愈,他們便覺得皇帝的這種權力沒有也罷。

等禮部尚書隋乂退下,韓升正要說話,那些蘇家的皇親國戚,也沒那么好脾氣再等。他們已經走上前,聯名要向劉愈施壓。。。


上一章  |  庶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