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門第一百九十一章 力排眾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庶門 >>庶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力排眾議

第一百九十一章 力排眾議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19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庶門 
搜小說:

火槍在一點點的成型,雖然還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已頗具殺傷力。レ♠思♥路♣客レ對于沒經過太多訓練的新兵,火槍在效用方面要強許多。

劉愈也是這樣想,既然在兵力上不及幾大藩王,那就在武器上加以改進。有了火槍,心理上也會有著落。戰爭,不是每次都有機會給他以弱勝強,玩賴的。

八月的最后一天,劉愈找到韓升,想讓他撥一筆款項過來。韓升當上商貿司總理衙門的少卿之后,事情也不多,在衙所里除了喝喝茶水,就是跟自己跟自己下棋。見到劉愈他覺得稀罕,更稀罕的是劉愈手上拿著的“長桿”。

“這是好東西。”劉愈比劃著,經過改造之后的火槍,已經具備了實戰的能力。

“做什么用的?”

“打鳥。”劉愈想了想,“其實打人也可以。就是不知道準不準。”

“哦?”

劉愈知道韓升不信,其實他也想試試這槍的威力,這是他第一次試槍,雖然他以前也接觸過。

這年頭,但凡有樹的地方總有些雀鳥,尚未到秋末雀鳥也沒冷到要南飛過冬的地步。劉愈抬起槍對著樹梢,韓升湊過來,劉愈擺了擺手道:“韓老哥,讓開點,這東西噪聲大。怕嚇你一跳。”

“砰!”

一股火花從長長的槍口噴出,隨之而出的還有一枚彈頭,劉愈被火花一閃眼睛,也沒看到打沒打到瞄準的雀鳥。他只知道這東西比他以前經常使用的氣槍威力大多了。

“準星或許還應該調調。”劉愈喃喃說著,“不過用絲線試過。應該沒問題。那就是我槍法不怎么好。”

正說著。樹梢上搖搖晃晃的。掉下來一段樹枝。

“玩砸了。”劉愈自嘲。

“劉小兄?這是怎么個事?”韓升忙不迭地跑過去,撿起落在地上的樹枝,“這么粗,這么遠,怎么一晃眼的工夫就掉下來了?”

劉愈嘿嘿一笑,本來他沒說瞄的是什么,韓升以為他打中了目標。事實上他要表演的是火槍的威力,而不是狙擊。他的槍法包括火槍的準確度,也沒達到那樣的高度。

“這就是我來找你的目的。”劉愈道,“這跟弩差不多,不過比弩的威力還要大,在連發方面要更有優勢。我算計過,一個沒經過太常時間訓練的試槍手,就可以一分鐘發射五六發子彈。哦,一分鐘的意思就是數六十個數。”

韓升用好奇地目光摸索著劉愈手上的火槍,劉愈道:“這叫火槍,別亂動。走火可就不妙了。”雖然他明知道沒在槍中再安放子彈。

“你準備用這個來配發給軍隊?”

“制造的成本還是太高,而且作為秘密武器。不能太張揚,還是想作為殺手锏,關鍵時候調一支火槍隊。砰砰砰那么一打,再強的軍隊也會被打散。”劉愈也越說越起勁,“不過現在時間還是關鍵。”

劉愈說到這,連同韓升也微微嘆口氣。淮王的忍耐力已到了極限,這場爭奪皇位的戰爭,估摸著就要正式展開,不會拖到年后,連新皇的年號都未必改的成。

其實來跟韓升一說,劉愈也只是想賣弄一下,讓這位老友見識一下火槍的威力。要知道這東西在幾百年后會成為戰爭的主導,當然再厲害些的武器就不是以他那點知識可以制造出來。

劉愈和韓升一同去面見了皇帝,蘇彥看過劉愈呈遞上來的樣槍,聽劉愈說的繪聲繪色,蘇彥皺著眉頭,顯然不敢想象這么一根長管,又沒有箭矢怎能取敵人于百丈之外。

“師傅要用多少銀子跟韓先生說就是。”在韓升面前,蘇彥還是沒有皇上的架子。他也沒有什么主意,都是劉愈在自說自話。

“那老臣就謹遵皇命。”韓升恭敬地行禮,“不過還是要有諭令才可。”

“哦,諭令朕這就寫。”

蘇彥說的輕巧,但涉及這些門面上的工夫,就顯然不是他的強項。韓升在旁指導了幾句,蘇彥也就如實寫了,寫出來的字很難看,劉愈道:“陛下,您該練練字了。”

蘇彥不好意思地一笑,要說這是御筆親書,拿出去也太丟人。

隨著諭令到手,劉愈在長安城最后一件煩心事也有了著落。現在他更要專心去應對一件事——關中的叛亂。

跟淮王的戰爭不能免,那就要更多的爭取時間,要應對外敵之前首先要解決內患。而若要令地方流民徹底懾服,除了加大賑災的力度,還要以重兵震懾,帶頭造反的未必只是想混口飯吃。叛亂一旦開始,就有其政治目的性。

九月初一的兵議顯得格外隆重,除了兵部大臣和劉愈,還有長安城大小正將以上的將領。

在兵議上,劉愈也主動請纓,以御林軍一部會同南長安大營兵馬,出兵關南,一舉平定地方的叛亂。隨后,徐軒筑也表示愿意帶四千女軍新兵協同劉愈作戰。

這是劉愈和徐軒筑在家中商量出來的結果,劉愈在帶兵方面還是沒有太多經驗,徐軒筑不放心他只身在外,他也怕自己有去無回。有徐軒筑在旁指導,他也可多學習一些古代的兵法。在行軍兵法上,徐軒筑是先生,而他是學生。

“有劉將軍這句話,朕放心!”蘇彥給予了劉愈充分的信任。他曾見識過劉愈在葵水河畔談笑間令三萬突厥鐵騎灰飛煙滅,那可說是他的翻身一仗。

兵部尚書鄭昶沒想到劉愈會主動提出帶兵,本來他還以為這世家子弟沒膽量從軍。再一想,多半是劉愈貪功心切,想立下軍功封侯拜相。

鄭昶問道:“劉統領要出征的話,不知御林軍統領由何人擔當?”

就在眾兵將以為劉愈會提出讓兩名右統領藍和或是楊烈其中一人來擔此職位,劉愈卻道:“臣提議,由新任御林軍左統領瞿竹來當此護衛皇家御林軍總統領之重任。”

“啊!”房間內驚嘆聲一片。

劉愈提拔瞿竹當御林軍左統領已為人詬病,說他任人唯親,現在居然要讓瞿竹再當總統領。先不說瞿竹的資格,就以他的能力和威望,也不足以令御林軍上下敬服。

鄭昶言辭咄咄道:“劉統領,你也未免太過于擅權。御林軍總統領一職,涉及皇室安危,楊右統領和藍右統領二人無論經驗資質,都要強過瞿左統領。本官認為,還是由他們二人之中一人來擔當為可。”

劉愈冷笑道:“不知此事決定權是在本人還是由皇上?”

鄭昶看了劉愈一眼,知道他跟皇帝的關系,他說什么皇dìdū會聽。

“當然是皇上。”鄭昶道。

“那鄭尚書為何要說在下擅權?”劉愈道,“以在下的意思,是想以楊右統領和藍右統領一同隨軍出征,有他們在,御林軍更會上下一心,平定叛亂也會事半功倍。請圣裁。”

別人不信任瞿竹,蘇彥對瞿竹還是很信任的。劉愈身邊的人,個個都跟他關系匪淺,而楊烈和藍和畢竟算是“外人”,跟他的關系也不是那般親密。瞿竹當御林軍總統領,蘇彥也放得下心。

蘇彥點點頭道:“劉統領說的有道理。再說瞿書……瞿左統領,的確是人才,朕知道,就這么定了,御林軍總統領一職暫時由瞿左統領來擔當。”

鄭昶沒想到皇帝對劉愈的信任會達到這樣盲目的地步,本來他聽說劉愈要出征,還以為是收回長安城兵權的最好機會,不管是楊烈還是藍景來接替劉愈,因為他們都是長安城的世家子弟,總會有機會被拉攏。而現在,內有瞿竹,外有李糜,長安城治安還有隋乂,這些可都是劉愈的死忠,而且是柴米不進的那種。那劉愈是否離開長安城也就無關緊要了。

對于劉愈來說,他要出征,所優先考慮的還是長安城的穩定。

再者,這也正是鍛煉瞿書、李糜和隋乂單獨應對長安城各勢力的一次機會,在新皇登基之后,他們近乎都活在劉愈的影子之下,不管發生什么事情,只要劉愈說一句話都能解決。但畢竟在與淮王開戰之后,劉愈不能常駐在朝,如果不能令他們獨當一面,那劉愈也只會成為孤家寡人。

對于兵部的人來說,跟劉愈是人合心不合,兵部的人大多都是文臣,他們還是站在右相袁博朗的一邊。而兵將就過多的顧慮軍法,他們所要做的就是上行下效按照命令行事。當然劉愈任人唯親還是會令他們私下里不忿。

送走兵將,劉愈跟蘇彥交待了一些事情,包括在他離開之后如何應對袁博朗等人的責難。現在有藍和這左相的支援,即便劉愈離朝,問題也不會太大。

劉愈回到長安城才一個多月,現在又要離開,要交待的事不少。不但要跟蘇彥交待,還要將御林軍,防司衙門,家里,以及外宅那邊都說清楚。這也足夠劉愈忙活。

整兵出征,正帥劉愈,副帥徐軒筑。夫妻二人說了算。

大軍出征定在九月初三。

在出征之前,劉愈特地讓軍部傳信給齊方和張無諸,讓他們統率新招募的新軍在地方上形成支援。而率先出發的東水營,劉愈也去信通知新上任的正統領董書,讓他暫時將東水營大軍扎穩腳跟,準備待大軍趕至,步步為營。


上一章  |  庶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