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關云長第236章 奉召考量(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關云長 >>重生關云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6章 奉召考量(上)

第236章 奉召考量(上)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24日  作者:白氏傳奇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白氏傳奇 | 重生關云長 


--236

(108)236:201392412:40:52。劉表遂道:“我現在也是騎虎難下,心里矛盾的狠啊,所以才連夜召集你們諸位前來商議啊!讓你們給拿個主意!”

/a/14046/5868290.html108尒說更噺

蔡瑁聞后斬釘截鐵的說道:“這有啥矛盾的啊!依我看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不管不問算了,就當沒這回事,將那道圣旨仍了算了,我就不信他們還能發兵來攻打襄陽不成?”

“蔡瑁將軍說得有理!主公好不容易作擁這荊州了,怎能憑借這一張圣旨就拱手相讓呢?”蒯越接著說道。

劉備聞后說道:“我乃漢室宗親,如今天子發詔,我則能就這的無動于衷呢?這豈不被世人笑話?”

“主公的意思我已經明白,其實主公是不想交出兵權,但又礙于自己漢室宗親,怕面子上過不去,此事好辦,既然圣上讓主公交出兵權俯首稱臣,主公奉召行事即可,可以給天子回信稱歸依天下,愿意稱臣,至于交出兵權么,主公只需言說自己乃是漢室宗親,作為劉姓之人豈能不為社稷著想,吾乃是大漢之臣更是漢室宗親,所以守衛荊州就是替陛下守護,家國天下,作為皇族守護領土陛下還能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吾的領土即是陛下領土,陛下隨時可以親來提兵!”蒯良出計道。

劉表聞后捋了捋胡須道:“子柔之計甚妙!如此一說既保留了吾的地位又不失天子面子,不知天子閱后會怎樣?”

“管他怎樣,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將計就計,他們將我們一軍我們就還他一卒!按此計策主公這次就算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了!”蔡瑁接著道。

劉表點了點頭遂依照蒯良的計策很快給獻帝寫了回信.

卻說袁術自從上次聯軍兵敗遂移兵南陽,作擁南陽開來,這南陽有三十七城,五十萬戶,總計超過二百四十萬的人口,不論是農業、手工業還是商業都十分發達,是東漢第一大郡,當下袁術收到了獻帝的詔書,甚為大驚,不禁尋思:這一定是那個關羽使的詭計,他誅殺董卓之后便盤踞洛陽,以忠君護國之名,當上了大將軍,這次又讓天子矯詔,要眾諸侯交出兵權,俯首歸附,此乃拿天子號令諸侯之計。

袁術很快就明白了這其中的用意。

袁術不禁琢磨:天子年幼,兵權掌握在關羽手中,如果交了兵權也是給關羽找寬籌,白白的便宜了關羽這小子,自己好不容易有了這么多兵馬,如果交出自己還能做什么?與人為奴怎比自在為王,當今天下群雄逐鹿,群雄并起,自己能在如此眾多的群雄中謀得一片天地實屬不易,卻要白白的奉上,怎么舍得?不過袁術又想,此次乃是天子降詔,如果不從關羽定然會以此為借口興師問罪,關羽如今坐擁洛陽,兵強馬壯、兵多將廣,關羽更是有萬人不當之勇,如果真的起兵討伐自己,自己如何是他的對手?前番十八路諸侯聯軍都不是他的對手,自己獨木難支又豈能與他抗衡?況南陽距離洛陽如此之近,關羽若要興兵討伐自己,自己如何抵敵得住?關羽這么強大,這種壓力不得不讓他重新審視起來。

袁術也陷入了為難的境地,他遂找到自己的謀士楊弘商量起來,袁術將獻帝的圣旨及自己的困惑與楊弘說了,楊弘聞后遂道:“此計不可謂不毒啊!不過主公先不必憂慮,既然天子降詔了,肯定不止主公一人,定會向普天下的諸侯全部降詔,當今天下群雄逐鹿,諸侯并起,那么多的諸侯大家的想法也不盡一樣,心里的打算也不禁相同,將軍為難他們同樣為難,此事將軍先不要著急,先看看別的諸侯怎么做的不遲,看他們如何定奪的,如果有不從者,主公再做定奪不遲,俗話說“法不責眾”,要是諸侯中多有反叛者,他洛陽也不好定奪,關羽再厲害也要考慮這其中的厲害,所以主公先不要忙著回復,等等再看!只要主公沒有給他回復,關羽在沒接到回復之前絕對不會貿然相攻的!”…。

“楊長史說的有理,就按你說的辦,我們先觀察觀察再說!”袁術遂決定道。

袁術打定了主意之后遂沒有給洛陽回復,開始觀望起來..

卻說獻帝在洛陽很快收到了劉表的來信,獻帝遂找到關羽將劉表的信給關羽看來,關羽看完不禁勃然大怒,信中言明劉表作為漢室宗親守土有責,荊州已被劉氏家族掌控,何必再多此一舉的分撥兵權,沒這個必要了,作為家族中人,劉表愿為陛下效犬馬之勞,忠心耿耿,心無二志,絕對服從朝廷領導,所以荊州無論到什么時候都是陛下的,隨時歡迎陛下前來光顧考察,這里的一兵一卒也皆為陛下領導,隨時聽候調遣!

劉表這柔中帶剛的信,雖然字里行間都口口聲聲說擁護朝廷、尊重天子、效忠皇上,但卻絲毫沒透露移交兵權之事,絲毫沒有涉及到交出兵權的細節,之乎者也含蓄的婉拒,其實究其本質就是不放棄荊州、不交出兵權,但信中說的比較委婉,卻蒙不過關羽的眼睛,獻帝也許不懂但關羽是個過來人更是個有頭腦之人,深知這信中的含義,劉表啊劉表沒想到作為漢室宗親對待這件事也是如此的賣關子,看來只要是涉及到根本利益,誰也不會心慈手軟,即使是一個家族。

看來劉表是反對歸附洛陽了,關羽萬萬沒有想到一向低調暗弱的劉表面對此事居然也是拒絕,劉表既然不從眼下也不便收拾于他,只能就這么擱淺了,不過河內張揚的歸順倒讓他心里平衡了許多,接下來就要看看其他諸侯的表現了,關羽期盼著其他諸侯的反應,尤其是曹操和李傕這兩路諸侯,如果他們不從的話,自己就可以實施下一步計劃了,什么計劃呢?那就是發書給袁紹要其攻打曹操,發書給韓遂要其出兵相攻李傕,這就叫做先禮后兵!

卻說曹操接到了朝廷的圣旨,信中居然要自己交出兵權歸附朝廷,即日赴洛陽朝拜天子,這不是明顯著要消奪兵權么?曹操是個精明人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寓意,自己好不容易打下了兗州,征得了10萬青州軍,這下可好朝廷的一道圣旨就要讓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成果拱手相讓,這如何使得?

曹操知道此事又是關羽所為,因為別人干不出這種事來,這是一智者的行為,關羽雄踞洛陽之后,曹操便開始關注他了,因為跟關羽打過交道,更交過手的緣故,曹操對這個關羽是既懼怕又佩服,這是個了不起的對手:不僅武藝出眾更是機智過人,有著非凡的能力,正因為如此曹操不得不重視關羽,在他眼里這是個難纏的對手,是自己未來的一個勁敵,這個敵人如此強大,讓他坐立難安...

自從上次虎牢關之戰后,曹操吃了關羽的敗仗,致使關東聯軍大敗而歸,自從這次敗績之后,曹操遂回到了東郡,重整旗鼓,他也意識到了關羽的厲害,不過他不認輸,不斷的重整人馬以求再戰,曹操不認為自己就這么的從此一蹶不振了,相反他要以此為契機不斷的鼓舞自己前行,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他不信自己永遠輸給這個關云長。

曹操也是個有雄心壯志的人,更是一個永不言敗永不服輸的強者,他坐擁東郡以后,不斷的招兵買馬、招攬人才、擴充實力,很快便聚攏了一支精干力量,后他進軍兗州,擊敗了犯境的黃巾軍并俘虜了10萬青州軍之后坐擁兗州,廣招人才,很快手下聚攏了一批能臣武將,實力大增,曹操很快在山東崛起了。

在曹操眼里這關羽堪稱一真正的英雄,他不僅武力過人有萬夫不當之勇,而且很有謀略,軍事才能過人,此人堪稱是智武雙全的絕佳將領,而且這關羽同樣有著雄心壯志,他也是個志向遠大、胸懷天下的人,這樣一個有才有抱負之人豈能是區區的一個洛陽就能滿足的了的?他誅殺董卓雄踞洛陽簡直就是如虎添翼一般,這也正是曹操所擔心的事情。

為什么這么說呢?之前關羽作為董卓的手下一將領,雖然在軍事上有一定的權力,擔當重任,但不管怎么說他都是寄籬人下之人,他得聽從董卓的命令,服從董卓的領導,在很多方面需要聽命于董卓,有董卓的壓制,他關羽即使再有能力,但發揮的空間十分有限,所以關羽很難做到一飛沖天、雄霸天下。

董卓雄踞洛陽之后,雖然有些殘暴不仁,雖然有些欺君罔上,雖然有些荒yin無道,但他并沒有雄霸天下的野心,他固然有些抱負,然當他入主洛陽以后,董卓便再無別的企圖,絲毫沒有攘除四方的雄心壯志,當然這也跟他的年齡有關,他畢竟是年近半百之人了,沒有那份爭霸的精力了,還有就是董卓入主洛陽之后只顧享樂,這多少也消磨了他不少的斗志(。

236:

小說更噺

同類推薦:


上一章  |  重生關云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