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關云長第367章 孫策崛起(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關云長 >>重生關云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7章 孫策崛起(上)

第367章 孫策崛起(上)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1日  作者:白氏傳奇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白氏傳奇 | 重生關云長 


此時徐州陷入一片混亂,徐州南部與袁術勢力相接攘的有三個郡國,由西到東分別是彭城國、下邳國以及廣陵郡。+

W。。+彭城國相薛禮和下邳國相笮融跑到了江東的秣陵依附劉繇,廣陵太守趙昱又被笮融所殺,整個徐州南部陷入無政府狀態,袁術便趁此良機出兵佔領了廣陵郡南部與下邳國西南一帶。

卻說孫策,花了這麼大的功夫打下廬江,原本以為可以就此當上廬江太守,也占有一郡之地,沒想到袁術卻再度食言,指派了自己的手下劉勛接任。朱治見到袁術如此不講信用,便勸孫策脫離袁術,靠自己的力量平定江東。孫策連續被袁術擺道兩次,心底也頗不是滋味,反正父親的舊部已經回到身邊,便決定依照先前與張紘擬定的計畫舉兵東渡。

孫策對袁術說:”我家有舊恩在東,我自愿幫舅舅平討橫江,橫江攻拔后可以募得叁萬兵,到時候便可協助將軍匡濟漢室.”

袁術知道孫策對自己不滿,但當時笮融、薛禮屯兵秣陵,劉繇盤據曲阿,與吳郡太守許貢、會稽太守王朗遙相呼應,丹陽、吳郡一帶的深山又有山賊豪帥如祖郎、嚴白虎等,平定江東哪裡有那么容易,反正孫策也沒向他多要兵馬,袁術就封他為折沖校尉,姑且讓他一試。

孫策帶了一千多人從壽春出發,沿路招兵買馬,到了吳景、孫賁屯駐的歷陽,已經聚集了五、六千人。這時孫策的親屬已經被朱治平安送達,孫策見到家人們都安然無恙,心中踏實多了,便把母親與年幼的弟妹們送到后方較為安全的阜陵,然后與眾人商討攻取橫江津、當利口的計劃。

周瑜知道叔叔周尚接任了丹陽太守。特別從老家前來探望,孫策聽說周瑜也到了附近,趕緊寫信請他前來相聚,周瑜得信,立刻從叔叔那裡調撥了一部份軍馬前來支援。孫策見到周瑜率兵前來,大喜說道:“有你在。大事可定!”而張紘聽說孫策準備東渡,也從廣陵前來歷陽為他出謀劃策。

孫策在周瑜、呂范、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以及吳景、孫賁、孫輔、徐琨等眾將帥戮力齊心下,很快地便擊敗了駐守在橫江津的樊能和于糜,接著便計劃渡江襲取張英戍守的當利口,卻苦於渡船數量不足。這時孫策的姑姑與表哥徐琨也在軍中,孫策的姑姑對她的兒子徐琨說:“劉繇的部隊軍船眾多,要是我軍渡江時他們水軍大舉進攻,對我軍相當不利,不妨以現有舟船的兩側用蘆葦搭蓋浮板。以助軍渡江。”徐琨把母親的建議告訴表弟孫策,孫策便依計將部隊輸運過江,一舉攻破張英,掌握了長江兩岸的渡口。

孫策渡江后乘勝進擊,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立刻攻下了丹陽的郡治宛陵,以及宛陵西南的牛渚營。取得了大量的糧秣與軍備,聲威大振。孫策在作戰時常親赴戰場。張紘便勸諫他:“主將為全軍指揮籌謀,是三軍性命所系,實在不宜隨便身臨戰場與敵寇相拼。您有天授之姿,又得四海之望,請不要讓大家擔心啊。”

孫策收定宛陵后,下一個目標就是東北的秣陵。這時薛禮駐軍秣陵城。笮融屯駐在城南。笮融不知孫策的厲害,出屯打了一仗,結果被斬首五百余級,于是閉門不敢再戰。孫策繞過笮融直接攻打秣陵城,沒想到樊能、于糜等手下敗將又收攬散卒想奪回牛渚營。孫策只好回軍將他們擊退,以防后方有失。

孫策穩定后方后,再度領兵攻打笮融,喜歡身臨行陣的孫策這回學到了教訓,被流矢一箭射中臀部,連馬都不能騎了,只好暫時退回牛渚營。孫策派詐降兵士告訴笮融說自己已經中箭身亡,笮融信以為真,派部將于茲前往追擊,卻中了孫策的埋伏,被斬首千余人,笮融在驚恐之餘連忙加強壕溝塹壘等防御工事,再也不敢出戰。孫策見笮融屯防之地地勢險固,易守難攻,便先收定丹陽其他縣邑去了。孫策一離開,笮融就先鬧起內訌,把薛禮殺死,然后一口氣跑到了揚州豫章郡的彭澤。

豫章郡在揚州西南隅,與荊州的江夏與長沙接攘,恰好這時豫章太守周術病死,袁術逮到染指的機會,立刻任命瑯邪人諸葛玄為豫章太守。諸葛玄得到袁術的任命,便帶著他十五歲的姪兒諸葛亮、諸葛均以及兩個姪女南下就職,結果跟漢朝政府正式指派的朱皓鬧了雙胞,雙方打了起來。因此,劉繇便派笮融前往豫章支援朱皓。這時著名的人物評論家,月旦評的主持人許劭也在曲阿避難,他勸劉繇說:“笮融這人出軍從不顧名義,朱皓人太老實,你可要叫他小心提防笮融。”許劭一語中的,笮融到了豫章果然殺死朱皓自領太守。至於諸葛玄,在兵敗后就帶著諸葛亮等姪兒女們跑到荊州投奔劉表去了。

孫策收定了湖熟、江乘等丹陽東部諸縣后,便舉兵向吳郡曲阿來攻劉繇。這時與劉繇同鄉的太史慈正好從遼東來訪,旁邊的人建議劉繇不妨以太史慈為大將,劉繇頗為猶豫,回說:“我若用太史慈,恐怕被許劭當笑話。”于是只派太史慈擔任巡邏的任務。某一日,太史慈在神亭一帶巡邏時,恰巧遇到孫策和黃蓋、韓當、宋謙等十叁人也出外巡察敵情,太史慈一看到服裝儀表非凡的孫策,便策馬上前對戰。

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相當於現在的177

公分,美鬚髯,猿臂擅射,功夫了得。然而孫策也不是省油的燈,他一鎗刺中太史慈的馬,一手奪下太史慈頸后的手戟,太史慈也順手摘了孫策的頭盔,此時兩方軍馬都殺到,酣斗中的兩人才散開。

劉繇終究不是孫策的對手,兵敗后往東南逃到丹徒,劉繇打算到會稽投奔王朗,許劭卻不以為然。他說:會稽殷富,是孫策所貪,而且又位處偏鄙的海隅,不可去也。不如前往豫章,北聯豫州,西接荊州。在當地收合官民,遣使貢奉,可與曹操相連,雖然有袁術擋在中間,這人聲名狼藉,必定不會得意太久。您是漢朝忠臣,劉表、曹操一定會對您伸出援手。劉繇接受了許劭的建議,便一起逃往豫章去了。而太史慈則遁入丹陽南部的蕪湖山區,憑他的武勇。當起了山大王。

孫策攻陷曲阿趕走劉繇后,趕緊派吳景與孫賁回壽春向袁術報捷。這時孫策的軍眾已達數萬人,他認為以此兵力平定江東已經綽綽有餘,便派周瑜回宛陵協助他的叔叔周尚穩固丹陽局勢,這時,孫策年僅20歲。孫策順利攻取丹陽,又趕走了揚州刺史劉繇,進駐了吳郡的曲阿。許多地方官員們聽說孫策到了。都捐城郭奔走,孫策不用花太大功夫就收取了諸縣。孫策的部隊軍紀嚴整。對百姓絲毫不犯,甚得民心,百姓紛紛以牛酒詣軍。孫策又出榜安民,只要有劉繇、笮融的部下前來投降,一律既往不咎,愿意從軍的。只要一人

到部,全家終生免稅;不愿從軍的,絕不強迫。命令貼出不到十天,劉繇、笮融藏匿各地的舊部兩萬多人蜂擁而來,孫策的聲勢可謂震懾江東。

除了劉繇、窄融手下的兵士以外。會稽東部都尉全柔也舉眾前來歸附孫策。全柔是吳郡錢塘人,曾在洛陽擔任過尚書郎右丞的官職,孫策對全柔的聚眾來歸相當重視,立刻推派他擔任丹陽都尉。后來,全柔的兒子全琮后來還成了孫權身邊權傾一時的重臣。

孫策一口氣增加了這么多兵馬,整頓軍紀成了重要工作,呂范特別自告奮勇擔任都督,以整齊軍紀。在他的努力下,軍中肅睦,威禁大行。另外,孫策還以張紘為正議校尉,以徐州彭城人張昭為長史,這兩人從此成為孫策最重要的參謀,孫策后來出征,兩人中總是一人隨行,一人留守曲阿。

曲阿在劉繇上任時被改為揚州州治,典章案卷都積存於此,且當地人口殷富,交通四通八達,加上父親孫堅又葬於此地,因此孫策決定將曲阿當成自己事業發展的基地,立足曲阿,逐步完成收定江東的計劃。這時,江東四郡的情勢說明如下:丹陽:吳景被劉繇趕到江北后,袁術改派周瑜的叔父周尚為丹陽太守。這時丹陽東部諸縣局勢已穩,但涇縣以西位居深山峻嶺的七縣仍在當地豪帥掌控下,包括陵陽縣的祖郎、涇縣的太史慈等等。有鑑於此,孫策將周瑜調回宛陵,一方面協助周尚鎮守丹陽,一方面在后方替他調撥軍馬、糧秣、舟船等,以為后援。

孫策正打算出兵收取吳郡,東方就傳來捷報,原來朱治已經攻下了吳郡的郡治吳縣,干起了吳郡太守,這下可替孫策省下不少功夫,只要掃蕩吳郡南部的殘餘勢力,再攻取會稽,江東便可大勢抵定。這時嚴白虎等地方山賊豪帥蟠踞在太湖東南岸的烏程,吳景建議先翦滅這些吳郡地方豪強,再揮軍會稽。孫策卻認為這些山賊沒什么大志,只是群小角色,眼下應該先取會稽再回頭收拾這些家伙。方略擬定,孫策便請吳景、孫賁回壽春向袁術報捷,并派手下陳寶回到江北,把住在阜陵的母親與弟妹接回曲阿來相聚。

吳景與孫賁來到壽春向袁術報捷,袁術聽到孫策威震江東,心中肯定五味雜陳,雖然自己的勢力得以深入江東,但孫策畢竟已不是當年的小孩子,未來會不會乖乖聽他的話實在很難說。此時,袁術一面跟曹操爭奪徐州,一面忙著製造輿論,替自己稱帝預作準備。為了穩固自己在江東的勢力,袁術把和孫策關系良好的周尚、周瑜叔姪調回壽春,改派堂弟袁胤接掌丹陽太守。另外,他把孫賁留在壽春,吳景則調任為廣陵太守,委以徐州之事。至于立下大功的孫策,袁術特別表他為蕩寇將軍,讓他領個將軍的名號,以安撫其心。

孫策將母親與弟妹們再度接回曲阿,三年來一家人四地搬遷,現在終於有了安心落腳之地。這一年,孫策的二弟孫權十五歲,孫策相當疼愛這個弟弟。讓年僅十五歲的他出任吳郡的陽羨長,還讓朱治察舉他為孝廉,希望從小就將他培養為治國之才。年輕的孫權看到隨扈在哥哥身邊的周泰服事恭敬,與他特別投緣,后來孫策攻取了會稽,便將周泰留在孫權的身邊隨從服事。此外。孫策還替吳夫人所生的親妹妹完成了終身大事,將她許配給曲阿當地的士人弘咨。

這時還發生了另一件小插曲,這年朱治剛滿四十歲,但至今膝下無子,因此朱治特別請孫策做主,把姐姐的兒子過繼給他。被過繼到朱治膝下的小男孩姓施名然,從此改姓為朱。朱然因為與孫權同年,兩個人從小一起讀書玩耍,感情很好。朱然也特別得到孫權的信任,后來在吳國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

鏡頭轉到江北,周瑜和叔叔周尚被袁術召回壽春,袁術看周瑜一表人才,想留他在身邊為將,但這年頭已經不流行老闆挑部下,部下也得看這老闆能不能成氣候。周瑜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袁術以這點本事就想稱帝。敗亡是遲早的事,留在這種人身邊實在危險。還不如南下待在江邊,北方一旦有亂,馬上可以跑回江東投奔孫策。于是周瑜自求出任居巢長。居巢就在長江北岸,從治所到長江渡口不到五十公里,落跑方便。

周瑜帶著數百名隨從前往居巢上任,途經東城。部眾缺乏糧秣,聽說當地有位樂善好施的大財主魯肅,便前往商借。周瑜到了魯肅家看到兩大捆米,各有叁千斛,夠他們一行人吃上個把月。魯肅竟然隨便指了一捆讓他搬走,周瑜對魯肅的豪爽大感驚奇,便與他結為好友。

魯肅出生不久父親就去世,由母親及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奇,好為奇計,雖然家財萬貫,卻完全不管家里賺錢的生意。他糾結豢養了一群鄉里少年,一天到晚在山里擊劍騎射、講兵習武,練出一手不凡的射箭功夫,引弓射之,洞皆貫穿。此外他還大散家財,標賣田地,收攬資助各地的英雄豪杰,家鄉父老都覺得魯家出了個敗家子。

后來魯肅的名聲也傳到了袁術耳裡,他請魯肅擔任東城長。魯肅也是個聰明人,想必早就聽過不少袁術的評價,推辭一番后就帶著親屬與家客往居巢投奔周瑜去了。周瑜在居巢待了兩年,直到袁術被曹操打得部眾潰散后,才帶著魯肅回到孫策身邊。

曲阿在孫策之世都是孫吳政權的政治中心,孫策在曲阿站穩了腳跟,將一切打理妥,當后,便領兵南下,前往攻取會稽。孫策將曲阿整頓妥當后,終於出兵會稽。出發前他特別寫信給富春老家的叔父孫靜,請他到錢塘與部隊會合。孫堅家**有叁兄弟,大哥孫羌去世得早,孫堅排行第二,小弟孫靜多年來都留在老家富春看守祖墳。富春在吳郡最南端,往南渡過浙江就是會稽郡的郡治山陰,所以孫靜對這一帶的地形相當熟悉。正因如此,孫策特別請叔父孫靜前來共謀攻取會稽。

會稽太守王朗的功曹虞翻知道雙方實力相差太多,勸王朗離開會稽避避風頭。王朗卻不以為然,他認為自己是漢朝的官吏,怎麼可以棄城逃走讓逆賊得逞,決定和孫策拼了。他派兵在浙江南岸的固陵防守,固陵城是春秋時代越國名臣范蠡所建,雄踞浙江南岸,易守難攻,孫策幾次渡江攻城都無法成功。

孫策久攻不下固陵,為此相當苦惱。叔父孫靜因為從小在這裡長大,對地形相當熟悉,他建議孫策取道東南的查瀆,繞到敵軍后方襲其不備,這一帶他再熟不過,可以為大家帶路。孫策聽了大喜,便依計行事。

孫靜趁深夜帶兵,繞道查瀆偷襲高遷屯,一舉成功。孫策攻拔高遷亭后,在行伍中發現一個鶴立雞群,特別顯眼的部將,這人名叫董襲,是會稽餘姚人,他身長八尺,相當于180

公分,而且志節慷慨,武毅英烈,孫策見而偉之,便將他收納身邊,一起進攻山陰城。

王朗見到孫策的部隊突然在浙江南岸出現,大驚失色,連忙派周昕出城迎戰。這位周昕大家都很熟悉了,他和兩個弟弟多年來與孫堅家族為敵,幾年前他被吳景打敗,丟了丹楊太守的官跑回會稽,沒想到幾年后孫策竟然打到他的老家來了。

周昕終究不是孫策的對手,兵敗被斬。王朗見苗頭不對,趕緊和虞翻坐船出海,一路逃到了東冶。會稽因為地處偏遠,許多士人為躲避中原戰禍都寄居在此,他們聽到孫策的部隊就要進入山陰城,實在福禍難料,也紛紛坐船浮海南行,這些人當中,后來在蜀國官拜太傅的許靖最夸張,一口氣逃到了交州的南海。(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重生關云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