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發家史第七十六章 談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縈索>> 地主婆的發家史 >>地主婆的發家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六章 談判

第七十六章 談判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24日  作者:縈索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縈索 | 地主婆的發家史 

書名:

小皇帝將信將疑.皇家當然不會講道理了,奈何顧家那個瘋丫頭是講道理的人嗎!要是她要死要活鬧騰起來,怎么辦傳出去多難聽啊!母后雖然知道他的心意,但天下人若是真因為她的緣故,誤會他對顧家有了什么……正所謂“投鼠忌器”,心里憋悶極了。

然而更讓他意外的是,兩天后顧太后示意、安皇后親自負責談判,氣氛和樂融融、結果皆大歡喜!耗時不到一個時辰的“談判”中,顧靜媛展示了大家族千金的素養,溫和愉悅,笑語嫣嫣,柔順的聽從了安皇后的安排,并且發自肺腑的感激皇后的慷慨,和仁慈的美德。

小皇帝聽人轉述,驚得跳起來,摸著胸口一疊聲問弄錯人了吧?該不會皇后姐姐跟別人談話,然后把結果按在顧靜媛的身上?

明知道可能性不大,但小皇帝就是忍不住這么想。他的腦中,已經勾勒出無數顧靜媛齜牙咧嘴、耀武揚威的狂放模樣——騎馬進宮不曾打壓她低人一等,反倒成了她放肆無禮的緣由。當她大聲嚷嚷“……被馬蹄踐踏而死我都不怕,還有什么能威脅到我”,小皇帝必須承認,他竟然有點心虛了。

打又不能打、罵又罵不過,小皇帝頭疼,本以為要繼續頭疼,為他的一時任性付出代價,哪里了知道顧靜媛答應走了?他第一個反應不是興高采烈,而是奇怪。

“走,去坤寧宮看看去!”

坤寧宮內,仙鶴曲頸銅香爐里熏著安神寧氣的香,安皇后沒有一身正裝鳳袍,而是一身家居,顯得溫柔端莊,笑著提起了她和顧靜媛之間的對話。

“皇上,其實元元妹子天性淳樸可愛,不屑掩飾,她是個表里如一、想什么就說什么的人。哪有皇上說得那么壞。”

“朕當然也知道她本性不壞,不然,早叫人把她拖出去了。她啊,壞在那張不饒人的嘴,受不了!朕聽到她說話,頭都能炸開.”

安皇后的笑容越發加深了.

記得兩年前,四女入宮——那時她表現得落落大方,誰知道暗夜無人之時她心如刀絞的淚水?情場如戰場,尤其是這后宮之中,爭奪皇帝就意味著一輩子的身家性命!在這里,親妹妹也是容不下的。

她做好了完全準備.就是說,如果太后首肯、皇帝愿意,那她會從容接收四個“妹妹”,一同分享宮廷生活。如果有哪一方不樂意,她也欣然順水推舟……

結果,先是陸家嫡出千金被陸皇太妃暗害,弄得瘸了。雖然目前為止不明白陸皇太妃的用心,但不妨礙她暗暗喝彩,并提供幫助呀?緊接著,顧靜媛因為家庭緣故,不能進宮入選,換成了她妹妹顧靜妍.顧靜妍命不好,關鍵時刻遇到了親祖母過世,必須守孝.

而高老太的過世,又徹底引爆了平洲瘟疫,弄得陸家都收到打擊.陸家兩姐妹再也不是心腹大患.

四女一下去了三個.安皇后才懶得剩下一個親妹妹留下礙著她的眼睛,略施小計就打發了.成為皇后遇到的最大的一道坎,就這么有驚無險的度過了……

現在她和皇帝的感情更加深厚,已經不懼怕再有什么新來的面孔威脅到她的地位。只要再這樣支撐兩年,皇帝對她的感情依舊如初,那她就有機會生下皇子,從而徹底穩固!

當然,前提是不要出現顧靜媛這樣行事不再常理之中的!安皇后總有預感,若是一般的大家千金,言語無味、舉止被閨閣教育拘得太緊,彷佛套在無形的套子中,是無法獲得皇帝的關注。唯獨出身鄉野的顧靜媛,別有一股桀驁不馴的“野性”,才能讓皇帝念念不忘。

“皇上,其實也不能元元妹妹無狀……她自幼就在鄉野之間長大,因為是女孩子家里不重視,也沒人教她念書,不通三從四德。長大了,性格改不了了,忽然知道竟是顧氏一脈!

平素在家里,不得不偽裝其大家閨秀的做派。其實她心里非常苦悶呢。”

故意說起顧靜媛的一些為難處,安皇后決心試探一下,若皇帝憤怒之下有心,她可以隨時改變跟顧靜媛定下的條款。可惜,似乎她想多了,小皇帝情竅未開,對人全憑當下的感覺。

“哼,她苦悶?活該!朕長這么大,沒氣到眼前發黑。皇后姐姐,你不知道,朕當時真想順手把花瓶砸到她腦袋上。若非小恩子見機得快,抱住朕,朕一定下手了!”

“真要那樣,朕豈不是成了遺臭萬年的昏君?古往今來,有哪一個皇帝在幸妃嬪的時候親手將妃嬪打死?”小皇帝后怕不已,急急追問,

“那個瘋丫頭什么時候走?快快送出去吧。”

“呵呵。”安皇后放心了,笑著道,“皇上不想知道,臣妾都答應了她什么?”

“呃,說說看?讓朕先猜猜,一定獅子大開口,跟你要了難辦的條件。”

“皇上,臣妾身為六宮之主,事事都要為天下表率,怎么可能做出違背常理的事情呢?她呀,非常痛快,只求臣妾看在她兩度入宮、全無收獲的份上,為她指婚。”

“指婚?”小皇帝喃喃自語,先是笑,拍掌道,“指婚好!指婚旨意一下,她必須出宮了。可是、可是!”遲鈍的小皇帝忽然回過味來,

“她不想嫁給朕,想嫁給別人?”

這不就意味著他不如某人么?

小皇帝生氣了,竟然違背自己再也不想看見顧靜媛的“金口玉言”,出了坤寧宮就去尋可惡的瘋丫頭了。

安皇后站在坤寧宮的門外,遙遙看著皇帝的車輦不見影兒了,才雙腿放酸的回到宮室內。有貼身的嬤嬤小聲問,

“娘娘這是何苦……”

“多嘴!”

即便是帶進宮廷內的老嬤嬤,安皇后也不肯輕易把心事托盤而出。她的心沒有剛剛的愉悅了,反而沉淀下來,慢慢的對著鏡子梳妝,暗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己雖然比皇帝大六歲,但從來沒忘記過,皇帝是自己的夫!普通百姓有陰盛陽衰的,但帝王之家絕無!她不能通過感情控制皇帝,更不能靠一個夫妻名分就要求皇帝為她如何如何。從嫁到宮廷之中,就注定了她只能走一條路——順著皇帝!以皇帝為天!

如果皇帝喜歡顧丫頭,那情愿現在就收了。新鮮過兩三年,就過去了。她有足夠的耐心,幫顧靜媛把她所有的棱角,所有吸引人的地方慢慢磨平。可如果放她走了,誰知道以后呢?也許皇帝會想到她,然后淡淡一笑,放在腦后;也許念念不忘怒把花瓶的心情,非要得到……什么都說不準。

就看皇帝自己的抉擇吧.

總之,她絕對不能做任何日后皇帝想起會抱怨的事!

冬季的御花園內,除了特別的溫室培育的鮮花,其余也都是空空落落的暗綠,不見繽紛色彩。唯獨一處梅林,粉的黃的白的梅花開得正好,幽香陣陣,若有微風吹過,更是讓人心曠神怡。

顧靜媛站在梅花樹下,一身桃紅色猩猩氈,邊緣是一圈白色的貂毛,顧盼之間,美眸流盼,此情此景,竟然顯出人比花俏的意味。

小皇帝看得一愣,隨后更加不喜——比起一個放肆不敬的人,更讓人討厭的就是虛偽!現在的顧靜媛,連她最后一點優點都丟掉了!

氣沖沖的走上前,“你要嫁給誰?我竟不知,顧家好家教!允許你自責夫婿了!你到底看上了誰,哼,想讓皇后下旨,也要看朕答應不答應。”

顧靜媛平板板的轉過頭,剛剛那股已經立馬消散了,只見她歪著脖子,“你愛答應不答應,反正我已經求了太后娘娘了。”

“你!你真當朕拿你沒辦法是了吧?”

“嗯。”顧靜媛理所當然的點點頭,“皇帝討厭我,但你是講道理的皇帝,總不會因為討厭一個人,就把人殺了吧?”

“你……”小皇帝嘔血。

顧靜媛轉頭看枝頭上一朵梅花,隨手壓彎了,將梅花的花瓣拉倒鼻翼邊,輕輕嗅了一口,

“其實我覺得因為憤怒、討厭而殺人,還算說得過去。最可怕的是,因為好玩、有趣兒殺人。比如,隨隨便便派一匹馬去接一個小女孩,人家來好呢,還是不來好呢?若是來了,死在路上,死的人固然委屈,可是下令的那個人,才是壞到家了吧?無冤無仇、就平白害了一條性命!縱然他能控制輿論,稱不是他的作為,可是非黑白,總在人心。誰對誰錯,能防得住悠悠眾口,防得住史書如刀嗎?”

小皇帝冷冷的譏諷,“沒看出來,你也有說大道理的一天。”

顧靜媛呼吸了一下,彷佛放出濁氣似的,調皮的眨眨眼,“誰跟你說大道理了?就是告訴皇上一聲,雖然您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可是天下人也不都是傻子!大家都長了眼睛和嘴巴!”

不知道為何,小皇帝對顧靜媛就是百般看不順眼,“朕從來沒當你是瞎子和啞巴!”

自古忠言逆耳,看來她是沒什么勸諫的天分。無聊的聳聳肩,“那就好。現在請允許臣女自辯:皇上一定是沒聽完臣女跟皇后娘娘的談話內容。臣女什么時候說要嫁人了臣女的要求是:請皇后娘娘代為留心,將來為臣女指婚的人選一定要長相端正,家世清白、無不良嗜好,不必讀書上有成就,但一定要有一技之長,同時不能太風流。最好有那種‘四十無子方可納妾’的規矩。如果沒有怎么辦呢,只能請皇后娘娘撐腰了!”

小皇帝聽完,仔細看了一眼顧靜媛,“忽然發現你長得很美。”

“謝謝皇帝贊美。”

“狗屁,朕在罵你,你聽不懂嗎?你真以為自己國色天香啊!還四十無子方可納妾!滿京城有這等規矩的只有兩家……”

“哇,真的有?”顧靜媛睜大眼睛,“快說,那兩家?”

小皇帝不爽了,甩了袖子,“別做夢了,連皇家的公主都不能下嫁,就你?”

“我怎么了?我覺得我很好啊?”

“你好?你不敬父母、頂撞兄長、fù容fù德,你得了哪一樣?聽說你在平洲的時候還挖過墳墓……若不是母后再三叮囑,說你這是不顧小我,一心為民,朕才不會讓你這種人進宮哩!”

從來沒這么痛快罵過,小皇帝一口氣說完了,得意的瞪了顧靜媛一眼,“朕沒有冤枉你吧?”

“沒有。”

“那就好。”小皇帝心頭一口郁氣發出去了,整個人清爽極了,揮揮手,“除了最后一條難辦,上面的,朕會幫你盯著。快滾吧,朕不想看見你啦!”

小皇帝就這樣把顧靜媛打發出宮,若干年他回憶起來,彷佛還能聞到當年梅花的香氣——可香是香,為什么香中還帶額一絲絲的苦澀呢?

或許,他做得最錯的一件事,不是送走了顧靜媛,并為她在三年后下了指婚的圣旨,而是千不該萬不該接了和顧靜媛長相九分相似的顧靜妍!

看著一張面孔、兩種心腸,想的是什么,念的是什么,種種酸甜,唯獨他自己知道了。

當顧靜妍趁夜色未亮時,辭別父母,裹緊了斗篷,跟著太后娘娘派來的老嬤嬤一起入宮時,顧靜媛也悄然無聲的出了宮廷,恢復了自由。

再見父母,恍若隔世。

房氏對顧靜媛態度好多了——因為小女兒進宮了,小女兒的終身不會被耽誤了!而顧祈恩則是聽說元元冒犯了皇帝,被皇帝厭惡,終于放下那顆擔憂大女兒被玉清道利用,入宮為患的心了。

父母雙方又一次團結一致,對大女兒噓寒問暖,不再對她的種種言行挑剔。甚至感念大女兒危急時分展現出的顧全大局的情懷,讓他們面上增添了許多光輝,拿出關心幼子的心來待她,倒是讓顧靜媛體會了幾分遲到的“父疼母愛”。

時光悠悠,一轉眼,三年過去了……RS!。(去讀讀www.qududu.cm)


上一章  |  地主婆的發家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