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發家史第六十四章 創業大計(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縈索>> 地主婆的發家史 >>地主婆的發家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四章 創業大計(下)

第六十四章 創業大計(下)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13日  作者:縈索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縈索 | 地主婆的發家史 

介于近幾個月跟翁氏的關系鬧得不大愉快,房氏等閑是不會踏入金風送爽齋的。奈何擔心大女兒胡作非為落下一大筆債,到頭來還是要害得自己出,所以房氏再三考慮,無可奈何之下,還是主動去了。

正房小花廳內,翁氏正和女兒嫻兒、侄女靜媛說笑,桌面上同樣擺放著厚厚的賬本,不同的是沒有屏風,更沒有什么管事娘子逐條稟告。幾個大丫鬟忙忙碌碌,有的燒水煮茶,清洗茶具,有的剪好了各色菊花,尋了各色的花瓶擺放,最后一個則忙著從食盒里拿出噴香的螃蟹,大大的張牙舞爪疊放在一塊,同時倒了醬醋。

顧靜媛忙里偷閑,“螃蟹廚房還有好多呢,幾位姐姐留一個在廳外值守,其他都下去嘗嘗鮮。”

“那怎么好?奴婢等還要伺候夫人。”

“咯咯,大伯母這里有我和嫻兒呢。你們就放心下去,只管痛快一下午。”

幾個大丫鬟見翁氏臉上沒有反對的意思,臉上露出笑容,福了福身子,一個個歡快的笑道,“那謝姑娘了。”說著,幾個人退下去。

少了外人,娘幾個更輕松自在了。嫻兒笑瞇瞇的指著螃蟹,露出意味深長的笑意,

“元元,你是故意的吧!”

“啊?故意什么?”

“呵呵,娘和我都喜歡吃螃蟹,可螃蟹性涼,不敢多吃。你故意叫人放了六個在,是不是打算自己一個人吃四個!”

顧靜媛見堂姐用惡意揣測自己,不由得拍桌喊冤,“我哪有!八哥叫人送了一簍螃蟹,我不敢偷嘗,全叫人送來到廚房蒸上了,為了什么?不就為讓大伯父和大伯母常個鮮嗎?嫻兒。你太壞了,居然這樣說我!”露出委屈得不得了的神色,然后爬在翁氏懷里,

“大伯母,你看嫻兒!”

翁氏被不依不饒的小侄女鬧得沒辦法,笑呵呵的,“嫻兒,可不許欺負你妹妹!”

“嗯,好!”靜嫻笑不可支,親手撥開了蟹殼。將里面最精華也是最美味的蟹黃,送到最喜歡的妹妹嘴邊,“諾。這個賞你了。以后不許說我對你不好。”

鮮美的蟹黃一如口中,顧靜媛的眼睛都瞇成一條縫隙,開心快活的不得了,“嗯就知道嫻兒對我最好了!”

她手上也不閑著,拿燙好的黃酒敬給翁氏。又勸嫻兒喝兩口,壓一壓螃蟹的性涼。

這是多么和諧的一幕,好似真正的一家人,親親熱熱,全無妨礙。

房氏過來時,看到的就是這樣的畫面。她的心中。說不出什么感覺。本來,生育了兩個女兒的她,才應該坐在翁氏的位置。享受女兒的撒嬌、依賴和敬愛。可現在,她的小女兒在皇家寺廟祈福——雖說未來注定不凡,可目前在寺廟里卻是行動不得自由,吃穿都要受苦的;大女兒呢,更不要說。見面不吵起來已經算和睦了。

房氏心里五味俱陳,有一些酸澀。也有一絲埋怨。她后悔的是當初不該丟下大女兒跟丈夫上任去,那樣所有的孩子都跟在她的身邊,也就不會造成母女之間隔閡了。

反思是對的,可惜,她唯獨沒有反思本可以彌補的母女親情,為什么漸行漸遠。

“大嫂。”

“啊,是弟妹啊!”

顧靜媛還窩在翁氏懷里呢,以前翁氏也經常抱侄女——身為長輩愛撫晚輩,不是很正常的嗎?只是這次不知怎么,竟然有股“搶人家女兒”的愧疚,輕輕拍了一下,“元元,愣著做什么?看到你娘高興的傻了么?”

顧靜媛配合的露出規矩的大家閨秀儀態,跟著嫻兒一起躬身福了福。

望著禮節一絲不錯的大女兒,房氏的心里越發苦澀難言。她環顧了一下四周,小花廳是翁氏特意收拾出來的,雅致潔凈,墻壁上掛著兩幅山水花草畫作,寫意質樸,兩張精巧雕花的方桌,放著插著菊花的對瓶,菊花天然怒放,姿態翩然。

但房氏的目光,肯定是盯著一張方桌上的賬本,而不是另外一張方桌上的螃蟹。

“大嫂……也在算賬嗎?怎么不叫管事娘子過來計算呢?還是說,已經算好了?”

因為害怕底下的賬房弄虛作假,房氏通常都是讓人統計了來,在她眼皮底下計算。同時分兩撥人,就不怕出錯了。

她出身比翁氏高,比原先高家所有媳婦都高,嫁妝也不是一個層面的,所以不知道其他妯娌是怎么管家的。她沒請教過別人,別人自然也不會來請教她。

“管事娘子?呵呵,從嫻兒元元年滿九歲后,家里就沒用過管事娘子算賬了。”

“啊?不用管事娘子算賬?那是怎么……”后知后覺的房氏楞了半響,才反應過來,驚奇的說,“大嫂的意思是?”

翁氏十分自得的拍了一下靜媛的小腦袋瓜,又欣慰的看著女兒靜嫻,“是啊,有她們兩個呢!”

“可是、可是?”房氏吃驚得說不出完整的話來。

她出身侯府,年幼的時候也跟著先生學過算學。可惜,簡單的還能應付得來。那么復雜的數字,又是涉及家產多少,豈能讓兩個小孩子亂來?

“弟妹不會是怪嫂嫂吧?先時,嫂嫂覺得將來她們都要嫁人生子,自己會就不至于被底下的人糊弄,于是,隨便讓她們學學。誰知道她們都冰雪聰明,教了幾天都學會了!而且越學越有趣,吵著鬧著要我給她們賬本子算。拿了舊年的賬本給她們玩了幾次,后來,索性所有賬本一來,先給她們算去。這么久,沒出過一次錯。”

房氏到吸一口氣。

從前在高家坡,翁氏手里管的就是上上下下一大家子。這個廚房要采買,各種菜肴瓜果;那個針線房要裁剪衣料布帛,各種材質,價格不等;還有主子下人的月例……林林總總,說不完的事情。現在回到顧家,事情更是多得不得了。怎么。難道大嫂一直是靠靜兒和元元算賬的?這怎么可能呢?

但仔細想想大嫂對元元的偏愛……

房氏以為自己知道了真相。

房氏用嶄新的目光審視自己的大女兒。

她終于從酷似小女兒的大女兒身上看到一些閃光點。就說嘛,她和相公的女兒,怎么會一無是處!原來在算學方面有著天賦。

她欣慰了,放松了。一直以來,沉甸甸壓在她心頭,生下一可能敗壞顧家所有女孩名譽,無法無天、無視道德的子女的罪惡感,不說消散一空,至少減輕了好幾倍。她甚至默默的在心頭告訴自己,看吧。俗話說的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只要將大女兒精通算學傳出去。那她作為母親,也不是太過丟臉。

房氏怎樣也不會想到,顧靜媛算學的本事可不是遺傳自她和她的丈夫,而是從前世帶過來的。

既然大嫂都非常信任元元,房氏接下來的話就很好說了。問了一下婆婆那八百畝田地的收成如何,并觀心的說自己有銷售渠道,可以把糧食以不太低廉的價格賣出去。

翁氏以為房氏是來跟元元和好的,笑著道,“不用的。今年收成太好,稻谷的價格太低。買不上價

您正在閱讀本章節的第1段,請繼續翻頁

隨機推薦:隨機推薦:

2013()蜀1


上一章  |  地主婆的發家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