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發家史第六十三章 創業大計(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縈索>> 地主婆的發家史 >>地主婆的發家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三章 創業大計(中)

第六十三章 創業大計(中)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10日  作者:縈索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縈索 | 地主婆的發家史 
本章節來自于

有的人身份地位不同了,心胸眼界還保持原來,這樣的人哪怕穿著綾羅綢緞,錦衣玉食,也掩蓋不了出身低劣的土腥味。()顧靜媛卻不同,她兩世為人,所接受的知識呈爆炸狀——二十多浩如煙海的各種資訊中,各行各業的白手起家的大人物自傳太多了,耳熟能詳。各種賺錢的渠道,也深深刻畫在她腦海里,只等待主人的靈機一動罷了。

比如現在,顧靜媛想到平洲的物產豐富,上京城本該包容萬物,平洲的土特產卻不多。還不是物流不夠發達的緣故?若是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呃,錯了,是以水運陸運為主,類似漕幫運貨之類的流水線,這邊的稀罕物運到那邊去,那邊的特產運到這邊來,利潤想想都流口水啊!

如果她還是那個蹦蹦跳跳在村口玩跳房子的小女孩,這個想法,也就是夜深無人時的幻想而已。可她現在是太后母族的千金,她不能出面,顧家能啊!

當她慢悠悠把自己的想法說出,顧守禮只驚得說不出話來。

許久許久,他才搖頭,

“元元,你的想法很宏偉。()但是你要知道,大周開國多少年了,不是沒有有權有勢者看不到平洲這塊豐饒土地。別說平洲本身的物產,就是大通河以南的安南六國,也足以讓商人不顧一切。哎,不行的,地形限制,平洲到京城經過水路十八彎,道道驚險。我們來時,你忘了換馬車、舟船多少回?”

“哥!”顧靜媛認真的看著顧守禮,她知道自己最大的指望,也就是這個兄長。如果他愿意支持她,至少可以提前五六年實現她的夢想。如果反對的話,她只能默默忍耐到出嫁后了!那時又是什么情況。誰也無法預料。

對待真心對待她的人,自然也只能用真心回報。

顧靜媛舍棄了各種游說的辦法,而是真心誠摯,“哥,你先不要急著下結論。這次回云陽,只當回老家看看,另外尋一個老實可靠的廚子。路上,你幫我看看打通這條線路會遇到哪些困難。回來我們再詳談。”

只是看看路徑?這個要求顧守禮無法拒絕。他點點頭,“好。”

雖如此,他不抱希望。()所以決定把可能遇到的困難一五一十全部告訴堂妹——知道她的性格,不見南山不死心的。

顧靜媛低著頭,眼角的余光閃爍。顯示她的內心并不平靜。

她無德無才,可是有火藥的配方啊!話說火藥的出現,完全是煉丹的副產品,這個時代有玉清道這么龐大的道士群體,火藥可能早被發現了。但沒有大規模的使用而已,外人也不知功效。她將其用在開發水路上,算是“物盡其用”,絕對不會讓人想到其他方面去。

唯一難辦的是,她還無權無勢,即便貫穿了南北通道。這份巨大的利益鏈,怎么保護?不被人當成炮灰先驅,犧牲了才怪!少不得要托幾個人一起。

顧家是不能的。顧靜媛認為傅之說得對,顧太后刻意對她們一家的好,是為牽制顧家二房。如果她們一家跟顧家二房同流合污,那顧太后還有什么理由支持她們?而沒了顧太后,她們這些做過多年外性人的顧氏。算什么?

八大世家,最強大的陸家因為陸安揚也隱隱變成敵對;安家因為顧靜妍進宮。關系微妙最,顧靜媛不愿意把希望寄托在妹妹身上,所以放棄;最合適的張家,沒什么交情夠不到,就算有了交往,恐怕人家有“戰神”美名卻未必是良善人。萬一吃相不好想獨吞,這可不妙了。

思來想去,顧靜媛對這些世家關系的彎彎繞繞鬧不清,頭都大了。她暗想,先別聲張,等八字有一撇的再跟大伯父他們一起商討吧。

春去秋來,轉眼又過了兩個月。一年的孝期過了,除了顧祈恩和房氏外,底下人都換下了白麻布孝服,可以不忌諱穿戴了。這一日,秋高氣爽,房氏在花廳里隔著屏風見幾個外管事,兩個算盤打得啪啪直響的管事娘子在算賬。從日出算到日落,總算得出幾個數字。

“稟告娘子,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多了,風調雨順,一畝地多收了三四斗呢。”

房氏認真的看了,纖細的手指在賬本上挪動,因為記錄數字是一行一行的,過于龐大的少說要兩三行呢。從上到下看完,房氏吃驚,“怎么多收了兩千斤稻谷,反而比去年虧了幾百兩?”

“這個,夫人,因為家家戶戶都豐產了。您沒聽過一句話‘谷賤傷農’?說得就是糧食收獲太多,反而賣不上價錢。依奴婢的意思,不如這些糧食就不賣了,存著。最近小兒歌謠鬧得人心惶惶,都說瘟疫之后要洪水。萬一明年真的鬧災荒,手里有糧食,心里也不怕什么。”

房氏搖頭,“什么災荒不災荒的,都是小兒歌謠,當不得真。這么多糧食,怎么保存?難道再開兩家虧本的糧食鋪子?”

“可以放倉庫啊?”

“倉庫?那怎么行?在京城租賃倉庫不是天天月月都要花錢了嗎?”房氏一口回絕,心里上火急躁,喝了一口茶水,“上萬斤的糧食,堆也堆成山了。怎么保存?萬一下雨,被老鼠吃了,怎么辦?還是早早買掉。”

“夫人,現在賣掉,可不劃算啊!”

“哎,那怎么辦?總不能留在自家里。且現在守拙和我的妍兒都要花錢。”房氏也知道現在在價格最低的時候出售,虧得不輕。但想到兒女,咬咬牙,“留下一小半,其他都賣了吧!”

管賬的人嘆息一聲,帶著兩個管事下去了。房氏揉了揉眉頭,每次處理這些經濟之事,就讓她頭昏腦漲。等等,她都這樣了,那大女兒靜媛呢?

今年靜媛才得了八百畝田地,不會弄得亂七八槽吧?

想到這,房氏更加頭疼了。

她是無可奈何才把田契交給大女兒,可誰能料到,靜瑛靜嬌靜媙靜姵她們所有人的,都被大女兒花言巧語哄騙了?如今元元掌控著八百畝田產,比她陪嫁的一千畝也不差多少了。

不行,她得過去看看,萬一陪得太多,少不得又從嫁妝中拿出銀兩來貼補貼補。

(九頭鳥書院)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地址/70/70092/


上一章  |  地主婆的發家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