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發家史第六十一章 柳暗花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縈索>> 地主婆的發家史 >>地主婆的發家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一章 柳暗花明

第六十一章 柳暗花明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08日  作者:縈索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縈索 | 地主婆的發家史 
顧靜媛形容王家人的時候,語氣絲毫不帶婉轉,三句有兩句是損王家的,最后連高老太都捎帶上了。但她畢竟在王家住了三天兩夜,若真是嫌棄的人,會愿意住那么久嗎?知道她性格的人,能聽出刻薄的話語中帶著親近,不熟悉的人如顧守拙等,則暗暗惱怒為什么祖父偏偏厚愛她!

老爺子下逐客令時,顧靜媛笑瞇瞇的對父母福了福,“爹娘請慢行,女兒有一事相求——想請人回云陽一趟。”

“回去作甚?”

“爺爺自從阿婆去了后,飲食清減多了,一日三餐減為一日兩餐,吃的也是青菜豆腐寡淡無味的。俗話說:五谷養人,奈何爺爺不愛吃北方的小麥、高粱。只好從老家多帶些稻米,另外尋個老家的可靠廚子。

不獨爺爺這里要,太婆,三叔祖父,還有大伯父大伯母,王家的摳門老舅老爺,都不太習慣京城的飲食呢。說實話,京城繁華勝老家百倍,就是這吃食上,匯集了東南西北風味,反倒沒有云陽的特色了。”

顧靜媛好像閑聊一樣說出一番話,卻使得顧祈恩羞愧更加懊惱。怪不得人人都說女兒心細,妄自他自以為孝順,連至親最需要什么他都沒發覺!

“你說的很是。為父就派人回云陽。”

“謝謝父親。”

顧靜媛躬身行禮后,依舊笑嘻嘻的坐在二老太爺身邊,說道她在王家的遭遇,想到哪里就說哪里。諸如王家住的什么屋舍,從哪里取水,每日飯菜如何;老舅老爺穿什么,拄的拐杖是什么木頭做的,臉上的皺紋是不是能假死蒼蠅;還有王家的小一輩。

顧守拙本來想趁著祖父心情轉好。為父母求情辯解的,見機只能忍耐。可忍著忍著,他很奇怪,怎么祖父一點要發火的樣子都沒呢?就由著顧靜媛沒有頭緒的亂說一氣,也沒個重點!這不是浪費時間呢?

他越發覺得祖父偏心——其實真錯怪了。高家上下,幾乎都是重男輕女!包括對女兒無比慈愛的顧祈瑞!只因顧守禮人品才華太出色了,顧祈瑞要求更嚴格,所以顯得對女兒寬容。

二老太爺是因為偏心孫女才對她和顏悅色的嗎?

怎么可能呢?他是人老了,希望兒孫能時不時在他身邊說說笑笑,慰籍那顆空寂的心啊!再者。顧靜媛近乎嘲諷的語氣提起王家,既滿足了他想要知道王家情況的心情,又讓他在聽的時候出了以前受小舅子的氣。他怎么能不喜歡聽?

從孫女的口中。他大約知道了王家并不是拮據到生活苦難,而討厭的小舅子似乎老得昏聵了,愛忘事頭腦不清楚——這也正常,年輕時候就沒正常過!高老太活著的時候,也是怨恨小弟弟對親生父母不贍養。明明知道自己的身世就是裝著不知道,對幾個兄弟不怎么搭理。

現在時過境遷,高老太只剩下這一個弟弟,怎么辦呢?血緣就是打斷骨頭連著筋,念著夫妻相伴三十多年的情分,他也是要幫襯王家的。

顧靜媛最后才說起王家的表兄弟姊妹。“我看他們都是好的。四表兄讀書上有天分,另外三個表兄都說砸鍋賣鐵也要供出他呢。兩個表姐說話爽快利落,衣服干干凈凈。一家子二十幾口人住在一起,除了糊弄老舅老爺,沒怎么紅過臉。現在最小的弟弟也請了先生跟著認字了。”

“那就好。”二老太爺放心了,老一輩糊涂就糊涂吧,只要小輩是好的。不會拖累人就行。一連說了一個多時辰,老爺子累了。服侍他安歇后,顧靜媛才和兄長顧守拙一起出來。

一出門,左右無人,顧守拙忍不住,“你剛剛怎么不為爹娘解釋!”

顧靜媛驚訝了,“我解釋什么?”

“你假裝什么?”顧守拙的聲線拔高,“替父母申辯他們沒有不孝!晨昏定省,母親哪一日沒做到了?父親為祖母守靈住在草廬中……”

這些話跟她說有什么用?顧靜媛掏掏耳朵,努力端起皮笑肉不笑的“高難度”笑容,“兄長不是長兄呢,說出的話自然頂我十個。你都不說,為什么要我說呀?”

“你!”

顧守拙氣得不淺,胸口急劇起伏,“別忘了,你也是爹娘的親生女兒!爹娘若是不孝,與你又有什么好處!為人兒女,你就不能為爹娘考慮考慮,解解他們的憂愁!”

“哦!”顧靜媛聽了,表現得非常遲鈍,“他們有憂愁嗎?額,我是說,兄長你過濾了,祖父生平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生了爹爹。他怎么可能讓爹娘不孝的名聲傳出去呢?這樣一來,壞了爹爹的前程,他自己也顏面掃地呀!我看,沒那么嚴重,老小孩,老小孩,讓他發發脾氣就完了。”

“顧靜媛,你!”顧守拙還沒有過這么憤怒的時候呢,咬牙切齒,恨恨瞪著顧靜媛,

“難怪母親身邊的嬤嬤都說你刁鉆難訓,被人退親也是當然。我看你要自己作死到什么時候!”

退親?顧靜媛莫名其妙?

“我什么時候被人退親了?”

她才離開三天好不好,怎么世界就變了?多了一個未婚夫,還是前任!

顧守拙發現自己口快說了不該說的,連忙拂了拂袖,快步走開。

留下顧靜媛皺著眉,原地沉思了良久。

看來她錯了呢,再怎么跟父母關系不好,自己的終身大事操控在這兩夫妻手里。記得《紅樓夢》里,賈母那么想把外孫女配給孫子寶玉,可惜中間有個王夫人——親生父母在,怎么也繞不過。

也就是說,哪怕祖父站在她這一邊,大伯母和大伯父都疼愛她。將來,房氏要是把她許配給販馬賣鞋之輩,也是律法所承認的。

以房氏的身份和自尊,當然不可能把她許配給商販,可是房氏的智商……顧靜媛十分不信任啊!最大可能就是,房氏自以為是尋了一個四角齊全的好婚事,卻害苦了她!如今再想巴結討好,努力喚起房氏顧祈恩身為父母的慈愛,已經晚了。

顧靜媛思來想去,掉頭轉回。

眼淚汪汪的跪在祖父的床頭,都不用什么表演,就有小寶從頭“演繹”一遍。小寶喜歡學舌,老早就知道的。當初二老太爺和三老太爺商談事情的時候,就有被小寶偷聽的經歷。

“什么?元元被退親了?這是什么時候的事情,老頭子我怎么不知道?”

顧靜媛掉了幾顆金豆豆,“元元也不知道。去了老舅老爺家一次,回來就聽到大哥這么說元元。”

“這還了得。你那個娘,千載難逢的好娘親,到底給你尋了什么好親事!小寶,你快去,就說我的話,讓她們過來!”

不多時,顧祈恩和房氏來了,看到顧靜媛一反常態,楚楚可憐的小模樣,好像換了一個人!

“我問你們,什么時候給元元尋了婚事!男方是哪家?若是正經人家也就罷了,怎么能草率的讓元元被退婚!你讓她以后怎么做人!”

房氏垂下頭,解釋了一遍。

說完后,二老太爺仰著頭,發出咯、咯的關節聲音,半響,把小幾上的茶碗都砸了!

“顧氏是太后的母家!那梁家人吃了豹子膽,敢敗壞太后母家千金的聲譽?”

房氏嚇了一跳,“媳婦……媳婦也是擔憂。”

“擔憂個屁!老大家的你純就是瞎操心!你怎么不見長房的人操心嫻丫頭?長房的人急匆匆三天不到,就給嫻丫頭訂婚了?”

房氏委屈得不得了,翁氏早幾日不也擔心得要命嗎?就是沒她行動快而已。

二老太爺從不看兒媳婦,盯著兒子,慢悠悠又意味深長,

“你娘……沒讀過幾天書。她常說,自己蠢,大事上從來不主張,問過我,問過你太婆,有時還問你叔叔才敢拿定主意。你媳婦么……”

就差直接說,蠢到家了,還以為自己聰明!

顧祈恩臉色通紅,跪在地上不言語。

二老太爺深吸一口氣,摟著孫女,“幸好元元不像你們。她啊,你娘活著的時候就說,生了那么多子女,包括你四個無緣沒站住的弟弟妹妹,只有元元最像她。所以,才要把田產交給她。”

“我也不說許多了,說多了傷感情,以后還指望你送終呢。就元元這孩子不能被耽誤了。你看著辦吧。”

兩日后,房氏看著臉色紅撲撲的大女兒,眉宇間是化不開的愁緒。她嫁進門生兒育女十多年,在這個家的位置還不如女兒。老爺子一通發作,原諒了她的種種過失,同時,她也失去了管教女兒的權利,和為大女兒說親的權利!

從今后,顧靜媛的婚姻大事,交給翁氏相看,老爺子點頭,房氏和顧祈恩做旁觀者。

“這個……給你。別敗了!田產什么你不懂,多請教你大伯母,最好讓她的幾個精通種地的陪房幫你。”

顧靜媛笑嘻嘻的接過田產的契約,跟從靜嬌、靜瑛、靜妶、靜嫻、靜姵、靜媙、靜婳手里拿來的放在一起——九姐妹的八百畝又到一起了!

早知道,鬧什么分田產啊!還不是都在她手中?

既然掌控著這么大片的田地,不做點什么,簡直對不起老天給她的資源!顧靜媛眨著眼,開始為地主婆的夢想插上行動的翅膀。


上一章  |  地主婆的發家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