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火器稱王第34章 將軍故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火器稱王 >>明末火器稱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章 將軍故事

第34章 將軍故事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15日  作者:頑城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頑城 | 明末火器稱王 
剛奔出水師指揮司,迎面遇到一個軍將匆匆趕來。“大公子,一路辛苦啊!”那人遠遠地便一抱拳,“兩年未見,你更是儀表堂堂啦!”

“還好啦……”金士麒也抱拳。眼前這男人不過30出頭的樣子,面目清雅長須飄飄,象是個語文老師。身邊沒有金寶提醒,公子不知如何應答。

幸虧旁邊的魏百總搶上一步,拜道:“千總!”

這兩個字就足夠了,金士麒立刻確認了此人的身份。因為“千總”、“百總”都是陸營的稱呼,水師中對應的官銜是“艟總”、“舶總”,類似于艦艇大隊長、中隊長之類。這島上唯一的千總就是金府的“親兵千總”,名字是查應才。

此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身份:他是山海關副總兵查國寧的侄子,那人又是金冠的上司。所以老爹重用這查應才,也是為了向他伯父示好。這些關鍵角色,金士麒早幾日便跟金寶打探清楚了。

金士麒正想親熱地稱他一聲“查大哥”,那查應才卻對魏百總說:“承蒙老爺提攜,愚兄前日里已經被授了‘守備’一職,以后在官面上還請改一聲稱呼。”

魏百總忙賀喜查應才高升,又贊道跟著老爺便有前途云云。查應才又問大公子:你不在老爺身邊盡孝,出來亂跑個啥,這島上又沒姑娘——他話不是這么說的,但意思就是如此。

“我要去冰上看看,尋個退敵之法。查兄,百姓和兵士們都很凄苦啊!”

查應才略有驚訝,片刻后則說:“好。愚兄陪你四處看看。”

眾人下山,一路上無論金士麒問什么,查應才都知無不言。什么海島地勢、鑿冰的區域、兵力配備、武器裝備全都說了,甚至連最緊要的糧食儲備也告訴了金士麒。不知道他是把公子當作自家人,還是明軍根本沒有保密意識……

不過這查應才確實有些才干,他帶著金士麒走上鑿冰區,又登高遙望了糧倉、兵營、海港。他言語干練,卻說得頭頭是道。解說若是建奴大軍來襲,會如何布陣、如何迎敵。金士麒對他的印象大為改觀,看來此人不是個靠著父輩才混上來的庸才。

他們又回到水師指揮司,便有軍官來報告今日逃到島上的災民和潰兵的數目。查應才記錄在在冊子上,再交給金士麒看。原來如今這覺華島上不止有龍武水師的7千人,還有山東萊登水師的近千人也困在島上。最近十來天還收留了關遼潰兵2千人,還有本地的民戶和滯留的商戶4千口。逃避至此的災民,更是多達1萬6千口。

島上軍民總數:3萬。

“大公子知道為何我愿冒風雪跟你走這一遭了?”查應才合上那冊子,“三萬人的性命啊。現在老爺病重,但軍中還有幾位將軍在籌謀定奪。若是公子能出奇策,哪怕是……只言片語,說不定也能讓我們豁然開朗啊。”

“查大哥放心,這一趟你沒有白跑。”金士麒點點頭,“我已經得了三策!”

“三……”查守備不敢相信。

查守備正要詢問是哪三策,忽然幾個金府私兵跑來報告,他們遠遠地便喊:“大公子,快!老爺醒了,要見你吶!”

金士麒只能立刻去見那老爹。

金冠將軍果然醒了。

金士麒悄悄進了那臥房,心怦怦亂跳。一抬頭,就看那老家伙正坐在床上,雙目中充滿血絲。他眼睛一瞪,指著金士麒聲嘶力竭地吼道:“快!抓了他!”

金士麒嚇得轉身就要跑,被田師傅一把擒住手臂。“公子別怕,老爺他神志混亂,燒糊涂了。”

再看金冠,他正把手指向窗戶:“外面還飛著個人,快射他!”那老漢不停地胡言亂語,好像能看到虛空中的鬼怪。

金士麒心驚膽戰地湊過去,弟弟士駿早已跪在床邊,他臉上淚痕縱橫。

“麒小子!”金冠突然認出他了。這老頭灰凄凄的臉上忽然多了一絲血色:“別哭,你娘就回來,再等幾日……別怕,爹陪你們睡……”那聲音,真如慈父一般和緩,紅通通的眼眶中卻噙滿淚水。

金士麒忽然醒悟——或者說是被激發了一些記憶。十二年前,這公子的母親去世之后,這老爹就是如此安慰著三個兒子,哄著他們一夜一夜。

“爹……”士駿在旁邊哭了出來。

金冠扯住兩個兒子,“給你們講故事……”他忽然四下看看,“鵬兒呢?”

金士麒想起那母親去世時,那金世鵬才剛出生啊。他輕聲說:“三弟吃了奶,就睡了。”

“好,我小聲點……”老頭果然壓低了聲音,生怕吵醒了嬰孩。金士麒乖乖地豎起耳朵,正想聽這老爹要講什么。他等了半晌,金冠卻笑道:“我講得好嗎?”

“好!”金士麒使勁地點頭。

“都死了!”金冠嗚地一聲哭了出來,聲音竟嚎啕!“我們用肩膀扛著那浮橋,看著他們一個一個過去,全都過去了,全都死了!”

弟弟士駿已經淚如雨下,“爹……別講啦!”

“河那邊的奴兵,一波一波,眼睜睜地看著那些四川白桿子全都被圍住啦!白桿娃子一個人也沒跑回來。”

金士麒覺得腦袋中微微一震,他猛然醒悟啊!

這個故事他聽過!

是金公子殘留的記憶——這老爹講的是五年前的渾河之戰。當時的金冠是浙江水師的一員,跟隨大軍趕赴遼東。當時沈陽已經淪陷。他率著400水兵在渾河上架設了浮橋,三千川軍便踩著那浮橋匆匆過河……最終卻全員戰亡。之后渾河南岸的浙江援兵也遭到數倍的建奴圍攻,也是全員戰亡。

金冠嗚嗚地哭著。“那河中,飄滿了尸體呀!那些四川白桿子,一茬一茬地被大炮炸粉身碎骨!河都是紅的呀……”

那一場戰斗不僅悲壯,也是遼東戰場的轉折點。在明朝數百年間,四川、浙江、廣西,堪稱帝國最強的三大兵源地。但渾河一戰,四川和浙江兩地的兵被屠殺,這徹底擊潰了明軍的信心,之后才有關遼軍潰兵千里。

五年之后,在這凄冷的覺華島上,金冠還沉浸在當年那悲切的記憶中。他把手在空氣中胡亂抓著:“撈呀……撈起一個是一個……快抓緊我呀……”

他死死抓住金士麒,手指燒得滾燙,皮膚都皴裂著。金士麒不忍心,便任憑他抓著。心想這老爹真是得了風寒?怎么會燒成這樣子?

那兄弟倆都被老爹扯著,充當著“被救的明軍”。屋子里只聽那老將軍聲嘶力竭地吼叫。屏風外面也站著好多人,都是金府的部屬。甚至莫兒也來了,她躲在角落里也是淚流滿面。

“啪!”金冠一個耳光打在士駿的臉上。金冠指著蘇莫兒,對二公子吼道:“你混蛋!又帶了女人回來!”

士駿被打懵了。金士麒忙扯住金冠:“爹!我才是士麒,那是我的女人。”

“就是你!”金冠一把扯住金士麒,怒得噴火:“混小子,你才十四歲!”

“我都快二十了。”金士麒忙解釋。他望著蘇莫兒,突然心中產生了勇氣,他朗聲道:“爹!我發誓以后再也不胡作了!這女子是我今生最后一個,求爹允許,我要明媒正娶她。”

此言一出,房中諸人皆驚。莫兒更是瞪大了眼睛,竟沒有喜悅,只是恐慌。

“好呀!”那老頭突然樂了,“門當戶對嗎?”

金士麒黯然,你都燒成這樣了,還惦記這個。他含糊道:“配我足夠了。”

“好呀!”金冠指著莫兒,“你爹是哪位將軍?”

金士麒趕忙擺手不讓她說話,沒想到蘇莫兒卻徑直地走上兩步,輕輕一拜,“回老爺,我家姓蘇,爹是匠戶營的木匠。”

“啊!”金冠大吼一聲,抓住金士麒就噼里啪啦地打了起來,“讓你作!你就不懂我苦心!你混!我死了誰他娘的罩著你!毛文龍的閨女你不要!”

金士麒被打得很慘,他苦道:毛文龍的閨女我可不敢要,再說是人家看不上我……但金冠打得興起,下手更狠了,拎起旁邊藥瓶子砸來。

莫兒忙撲上來,死死扯住金冠,她哭道:“老爺!小女自知低賤,本不敢攀附公子,更未曾妄為主婦。只求能服侍左右,作妾做婢都情愿……公子他有忠有義有才學,對我也……以禮相待,他并不是你們眼中那般不堪!”說到這里,這小娘的聲音竟變得決然,甚至有些傲然,“這只有我知道,竟只有我知道。”

“莫兒!”金士麒悲喜交加,“你知道得太多了!”

他心中百般感慨,萬般幸福。沒想到莫兒對自己真誠如此,這一路艱辛坎坷沒人相信,竟只有她一人支持自己。“莫兒,我得你一人足矣!”

突然,金冠竟然“咚”地從床上跳了下來,指著金士麒大吼:“他不是麒兒!他不是!抓……”

話音剛落,金冠突然一捂肚子,便癱坐在地上。他手指間竟然有鮮血涌出……

眾人皆驚,忙上來抬起金冠放在床上。再扯開手臂,果然是暗紅色鮮血從衣服上滲出來。再揭開衣服,那里面竟然包裹著繃帶。

原來這將軍根本就不是風寒,他早就身受重傷!

“關門!”有一個蒼老的聲音在背后急吼,“各位都不許走!一個都不許走!”

金士麒暗中扶劍,轉身一看,只見門口正站著一群軍將。站在最前面的是一個老年將軍,剛才喊“關門”的正是此人。

雖然頭一次見面,但金士麒立刻就認出了此人:他是姚孟陽的爺爺姚與賢,水師左營的游擊將軍。這祖孫長得太像了,都是胖鼓鼓,圓鼻頭大眼袋的樣子。而他身后的兩位中年將軍,應該就是另外兩營的營將。

“諸位萬萬不可在泄漏出去。”姚與賢說:“金參將不是傷寒,是被人用火銃打中肚腸。”

兩個公子一起吼了起來,二公子喊的是:“誰打的?”大公子吼道:“連我們也隱瞞?”

“你爹不許說!”那老將軍吼道。“你爹親口與我們幾位交代過,不許告訴別人,包括三位公子。說是三公子年幼,大公子……也就罷了,但二公子會去報仇,這只會遭來更大的禍端。”

“為什么不讓報仇!”二公子鍥而不舍地吼著。

“為什么我就罷了?”金士麒也怒道。

但姚與賢那老頭很頑固,閉著嘴巴。若是被逼急了,他就說:“等金參將醒來你問他!”若是再追問,則怒道:“我也不曉得,難道讓我胡說個名字來?”

這時候醫師也趕過來拆開繃帶,那肚子果然是慘不忍睹,已經開始潰爛。金士麒知道這老爹是因為感染、臟器衰竭、以及敗血癥等等,最后才如此高燒,恐怕真是挺不了多久了。

屋子里沒有哭聲,都是見慣了殺戮和死亡的爺們。金士駿也坐在床邊只默默地流淚。

姚與賢等將領又好生叮囑,不許把金冠受傷的事情透露出去,便抬腿要走。

金士麒忙追上去,“姚公!還有一事!更緊迫!”他壓低了聲音,“關于眼前的局勢、如何退敵,小子我有三道良策。”

姚與賢皺皺眉頭,“公子哥兒,你別參合了。”

金士麒急了,“三萬軍民生死存亡,就不能容我說幾?”

“也罷。”姚與賢冷冷地應了一聲,“跟我來。”

(看。)


上一章  |  明末火器稱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