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七百四十章 會合第四師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章 會合第四師團

第七百四十章 會合第四師團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25日  作者:好吧我錯了名字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好吧我錯了名字 |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當前位置:


1794年五月三日,普魯士軍隊驅使威尼斯平民攻城,當日,威尼斯軍隊固守石橋寸步不讓,威尼斯共和國議會經過商議之后,忍痛決定,為了威尼斯共和國的榮耀,下令軍隊向這些平民攻擊,絕不能讓普魯士人的陰謀得逞。

第四師團的火炮已經部署到位,根據這個距離,普魯士炮兵可以毫無壓力的將炮彈射擊到駐守在石橋后方的威尼斯軍隊頭上。

當然,駐守在石橋后方的威尼斯炮兵也都不是吃素的,在普魯士炮兵開火之前,他們便在城墻上哨兵的幫助下測算出了普魯士炮兵的位置,而后便操縱火炮進行射擊。

雙方的火炮你來我往,而在石橋之前,無數的威尼斯平民卻成為了被夾在中間的可憐蟲,雙方的毫不手軟使得這些平民遭到了巨大的傷亡。

看到那些威尼斯守軍并不準備退讓,在經過兩個小時的火炮對射之后,雷奧哈德便下令軍隊撤兵了。

此前,威廉只是讓第四師團給威尼斯人一個顏色看看,并沒有讓第四師團務必要攻克威尼斯,在這種情況下,讓威尼斯人明白己方的決心便成為了雷奧哈德的首要目標,而兩個小時的火炮射擊已經達到了這個目的。

而且威尼斯是一走水城,想要攻占威尼斯必須要有水上艦艇的幫助,因此雷奧哈德派出去的騎兵們除了到處驅趕平民之外,也是身兼了收羅艦船的任務。

當然。因為威尼斯的運河雖多,但是大多都是一些小河,因此大船是無用的。所以騎兵們收羅的都是威尼斯地區的特色小船“威尼斯舟”,這種小船雖然無法搭載火炮,卻是可以幫助普魯士踏平護城河的障礙

在斯圖爾特的強令之下,雖然匹茲堡總督區的私人農場主和工廠主們心中有著太多的不滿,但是他們還是不得不從武裝護衛之中抽調一部分提供給總督政府。

這樣一來,斯圖爾特的命令下達僅僅一個星期,單單是從匹茲堡附近的農場和工廠之中便抽調出了近千人的武裝護衛。

因為北美殖民地的特殊性。一個大型的農場或工廠之中使用的工人和奴隸甚至能夠達到數千人之多,而即便是小型的農場也都有著數十名奴隸,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些農場或工廠主們的手中或多或少都擁有一些武裝護衛,多的有幾百人,而少的也有十數人。

畢竟并不是所有奴隸都甘心在奴隸主的強逼之下被壓榨一輩子,因此在各個農場或工廠之中。奴隸起義算不上是什么新聞。因此這些身兼資本家的奴隸主必須要建立武裝力量以鎮壓這些奴隸的。

當然斯圖爾特也知道,這些私人的武裝力量無論如何是敵不過正規軍的,不過在斯圖爾特看來,能夠上陣殺敵便行了,畢竟他們的敵人大陸軍可不是什么正規軍,而且更讓斯圖爾特啞然的是在大陸軍之中居然開始招募黑奴和印第安人,這讓斯圖爾特雖然因為大陸軍的兵力感到了一絲忌憚,但是同時卻也看不起大陸軍的戰斗力。

從匹茲堡出發的信使已經前往了哥倫布。按照斯圖爾特的命令,駐扎在俄亥遁各地的三千英軍將會在接到總督命令之后的第一時間前往哥倫布西部的代頓集結。那里正好是俄亥遁靠近印第安納州的邊境地帶。

在斯圖爾特的設想之中,大陸軍已經禍害了印第安納州,那么決不能再讓大陸軍禍害俄亥遁,畢竟與剛剛開拓沒多久的印第安納州相比,英國人已經在俄亥遁發展了近十年,若是讓大陸軍再攻占俄亥遁的哈,那么不光是匹茲堡總督區的十年努力一朝散盡,同時對于整個匹茲堡總督區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畢竟在匹茲堡總督區的下轄各地之中,只有俄亥遁擁有三千的正規軍駐扎。

除了這些之外,斯圖爾特也試探性的向布呂內克發出了一份公文,在這份公文之中,斯圖爾特隱約的有試探普魯士的含義。

對于斯圖爾特來說,如果單單是大陸議會的話那么根本不足為據,即便大陸議會能夠從法國人那里得到一些支援,但是礙于目前歐洲本土的局勢,即便法國人想要支援也不可能態度鮮明的拿出全部家當的,那樣的話簡直就是再次和英國站在了對立面。

所以,目前來說能夠在北美地區,唯一能夠讓斯圖爾特感到忌憚的只有普魯士人,如果這次大陸議會的東山再起的背后有普魯士人的影子的話,那么可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雖然目前兩國的同盟協議還沒有被撕毀,但是兩國上下都清楚,隨著時間的推移,英普兩國之間說不得便要有一戰,這從最近兩國發布的鴿子針鋒相對的政令便可以看得出。

在這種情況之下,若是說大陸議會的背后有普魯士人的影子也是說得過去的,畢竟大陸議會從哪里來的膽氣敢從此前的偷偷摸摸變成現在光明正大的進攻英國殖民地。另外大陸議會位于密西西比州,這個位置不光和英國殖民地交界也跟普魯士殖民地交界,在這種情況下,大陸議會為何只單單瞄準了英國殖民地。

這不得不讓斯圖爾特感到懷疑。

而且斯圖爾特的這封信除了試探大陸議會的背后是否站著普魯士人之外,斯圖爾特還希望能夠從普魯士人口中得到一個承諾,那就是在英國人剿滅大陸議會的過程之中,普魯士人不能支持大陸議會,也不能入侵英國所屬的殖民地。

看完這封信之后,布呂內克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這個斯圖爾特還是老樣子一點都沒有改變,疑神疑鬼的性格還是如此根深蒂固。

不過斯圖爾特這封信倒是給布呂內克提了個醒,那就是在剿滅大陸議會和攻占英國殖民地這兩件事情之上。普魯士到底傾向與哪個能夠得到更大的利益。

或者說,如果斯圖爾特想要確保普魯士中立態度的話,他能夠付出什么代價!

不過眼下說這些還為時過早,畢竟大陸議會雖然攻入了印第安納州,但是在之后英國人的全力剿滅之下,是否還能夠屹立不倒這也是一個大問題。

華盛頓率領軍隊抵達了印第安納州的邊境里奇蒙,從里奇蒙出發。只需要五個小時便能夠跨越俄亥遁的邊境線。

一路上這支大陸軍的行動異常的順利,畢竟在殲滅了守衛波利斯的數百英軍之后,在印第安納州境內已經不存在能夠對抗大陸軍的武裝力量了。

而在抵達里奇蒙之后。大陸軍的隊伍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張,那些英國人的農場和工廠全部都被大陸軍進行了接受,而那些得知參軍便能夠解除奴隸身份的黑奴們更是非常踴躍的想要參加大陸軍。

不過現在華盛頓可不像此前一般來者不拒了,要知道華盛頓在離開波利斯的時候。他麾下的大陸軍便擁有一萬六千人的兵力。等到他趕到里奇蒙的時候,他麾下的軍隊數量也是達到了一萬八千人。

這樣的兵力擴張速如果放在歐洲的話或許不算什么,但是放在北美地區算的上是相當恐怖的了。

兵力的增多,不僅嚴重影響了大陸軍的后勤供應,同時也影響了大陸軍的行進速度。

這些新加入的士兵大多都歐式黑奴,而這些黑奴參加大陸軍的時候,除了他們的人之外,可是其他任何的身外之物都沒有。這些士兵的吃穿用度全部需要大陸軍提供,這樣一來的話。大陸軍本就不多的后勤物資立即出現了大量的窟窿。

“元帥閣下,不能繼續下去了,軍隊的數量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的話,那么我們的后勤物資最多只能再堅持半個月的時間!”

一個軍需官急匆匆的走到華盛頓面前開口說道。

盡管大陸軍在攻占沿途英國城鎮的時候,對當地政府的倉庫和那些發對大陸議會的敵人資本家的財產都進行了收繳,但是收繳所得的物資與大陸軍每日的消耗相比根本不成正比。

在這種情況之下,軍需的壓力使得這位軍需官可謂是苦不堪言。

聽到軍需官的抱怨,華盛頓顯得有些沉默,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聽到軍需官的抱怨了,畢竟從波利斯開始,大陸軍的軍需就沒有寬裕過。

好一會之后,華盛頓不得不出言對這位軍需官勸慰道:

“納斯里,眼下的困難只是暫時的,與印第安納州相比,俄亥遁無疑是比較富裕的,只要我們能夠順利的攻入俄亥遁乃至是攻占了哥倫布,那么我想軍需的問題便能夠立即得到解決,所以眼下你還是要想方設法再堅持一段時間!”

“可是元帥閣下,你所說的是建立在我們沒有遇到大規模的阻擊之上,我們軍隊之中攜帶的糧草只能夠供應大軍堅持半個月的時間,而其他的彈藥方面雖然充足,但是那是建立在我們這支軍隊之中有近一半的人不需要彈藥補給之上的!”

納斯里的話中有些苦澀的味道。

盡管華盛頓在印第安納州內東平西湊,但是卻始終無法給麾下軍隊中的士兵每個人都配備上槍支,一萬八千人的軍隊之中,槍支的缺口居然高達七千,這也意味著那七千人只能使用冷兵器作戰,甚至其中不少人手中的武器居然是農家使用的鋤頭和鐮刀。

其實這也怪不得華盛頓,畢竟除了他麾下的一萬八千人之外,還有近三千的兵力被她分散在印第安納州各地以鞏固大陸軍的統治,而這三千人自然不能手拿鋤頭、鐮刀等物。

畢竟眼下大陸軍剛剛攻占印第安納州,領地內還有相當多的英國力量在潛伏著,因此派駐各地的軍隊一定要具備一定的戰斗力,哪怕就是在裝備上也一定要齊整。不然的話豈不是給大陸軍的軍容上抹黑,甚至嚴重點說豈不是將大陸軍的薄弱點展示給所有人看!

要知道印第安納州內不少普通人家家中都是有槍的,只不過在華盛頓此前的搜索之中。大部分的人都將槍支給隱藏了起來,而華盛頓也不想因為槍支的事情在印第安納州在這種情況下,平民手中有槍、駐軍手中卻沒槍豈不是要搞得大陸軍顏面盡失。

“再堅持一段時間吧!我想不久,我們的軍械缺口就沒有這么大了!”

華盛頓的這番話說的有些意味深長,而顯然納斯里聽懂了,因此納斯里便告退離開了華盛頓所在的方向。

俄亥遁有不少英軍存在,這并不是什么秘密。而在這種情況下,大陸軍進入俄亥遁肯定免不了是要有一場硬仗要打的。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華盛頓主張解放黑奴。但是也并不意味著華盛頓便將那些黑人士兵和白人士兵放在了平等的位置之上,這從目前大陸軍之中那七千沒有槍支的基本上都是黑人士兵便可以看得出來。

另外在大陸軍高層,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華盛頓其實也是一個比較歧視黑人的統帥,要知道華盛頓自己便是一個大地主一個大奴隸主。單單華盛頓自己家中便擁有超過五百名黑奴。

而一旦面對英軍主力的話。那么這些沒有槍支彈藥的黑人士兵能夠活下來多少那么也就只有天知道了。

就在華盛頓率領軍隊抵達里奇蒙的時候,俄亥遁的英軍也正在向代頓一線集結。

可以預見的是,按照時間來估算的話,大陸軍從里奇蒙抵達代頓的話,那么俄亥遁的三千英軍差不多也能在代頓集結完全。

在里奇蒙休整了三天的時間,在留下了一千名士兵駐守里奇蒙之后,華盛頓便率領其余的一萬七千名士兵向著代頓進發了。

從里奇蒙前往俄亥遁的首府哥倫布,代頓是其中的必經之地。當然除非華盛頓愿意率領軍隊多走上一個星期的路,不然的話大陸軍是不可能繞過代頓的。而顯然華盛頓并不準備將一個星期的時間白白浪費在路上。

大陸軍以七千手拿冷兵器和原始武器的黑奴士兵為前導,八千軍械齊全的大陸軍士兵為中軍主力,至于另外兩千名大陸軍士兵則是被華盛頓撒了出去以便完成大陸軍對俄亥遁邊境地區的占領。

此時此刻的華盛頓還不知道英軍已經開始向代頓集結,按照華盛頓的估計,英軍主力應該會在俄亥遁的首府哥倫布集結而不是代頓

第四師團從五月三日開始,每天都會驅使一些威尼斯平民前往石橋之上送死,雖然在其中,戰爭的殘酷展現的淋漓盡致,但是威尼斯上下也感到非常的疑惑,因為顯然普魯士人保留了實力。

對于普魯士人的舉動,威尼斯上下認為,普魯士人此舉完全就是在消耗威尼斯守軍的士氣和彈藥。

當然,這些威尼斯人并沒有想到普魯士人正在威尼斯地區搜集船只,不然的話,恐怕威尼斯守軍就不是眼下這種態度了。

威尼斯的護城河不僅和威尼斯城內的大小運河相連,同時和威尼斯城外的灌溉渠道也是相通的。

1794年五月八日早

威廉率領王室近衛軍抵達了威尼斯城外。

看到普魯士王國的王旗和神圣羅馬帝國的鷹旗飄揚在威尼斯城外,所有威尼斯守軍心中都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冷氣,因為隨著這些旗幟的出現,他們明白,接下來的戰斗普魯士人顯然是要動真章了。

就在威尼斯守軍上下神情戒備的時候,一個舉著神圣羅馬帝國鷹旗的騎兵快速的來到威尼斯護城河上的石橋之前高喊道:

“全體羅馬人的國王致所有人威尼斯人!三日內,威尼斯共和國必須無條件投降并為國王陛下的軍隊供應糧草,不然的話,威尼斯共和國將永遠在歷史上除名!”

威廉眼下還沒有接受羅馬教皇的加冕祝福,因此威廉對外只能稱之為“全體羅馬人的國王”而不能使用“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尊號。

不過,在歐洲,特別是中歐這一塊,盡管羅馬帝國早已煙消云散,但是歐洲人似乎是特別緬懷羅馬帝國的榮光,因此無數的歐洲人都承認自己身上流淌著羅馬人的血脈,特別是對于那些擁有統治地位的君主來說。

非常可笑的是,在歐洲,早已沒有正統羅馬人的存在,畢竟類似普魯士和奧地利之內的,那可是當年羅馬人的死敵日耳曼蠻族的后裔。而像俄羅斯帝國,更是滑稽,因為俄羅斯的前身莫斯科大公國的一位君主迎娶了一個東羅馬帝國的公主,因此俄羅斯帝國便一向以羅馬帝國正統自居,甚至俄羅斯帝國的雙頭鷹旗和神圣羅馬帝國的鷹旗一樣都是模仿的羅馬帝國的。(未完待續。。。)

本站追書網()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

其第740章章節均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上一章  |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