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戟法據說傳自西楚霸王項羽,呂布一直對此深表懷疑,因為從沙場對陣角度來看,霸王戟法并不太適合,走的雖是大開大合的路,可惜這樣意味著結果就是漏洞太多,而真正在戰場之上一個渾身破綻的人肯定是無法活得太長久的。
當初如果西楚霸王使出這么一套戟法,別說是楚漢爭霸了,恐怕他根本還活不過秦朝滅亡。
相比之下,百鳥朝鳳槍法則無愧其名稱,不像是霸王戟法這般直來直去,而是張弛有度,同時在進攻上能夠分心幾用,在防守上也能夠同御數敵,最精妙之處在于一招出去,就幾乎將同時面對數個敵人的時候他們可能的反應基本都考慮到了,懂得如何去躲避,也知道下一步自己該如何做。
趙云改進之后適合于自己的百鳥朝鳳槍法,本來就是在戰場歷練得來,他將自己在沙場廝殺積累下來的經驗一點點融入進了這槍法套路,使其返璞歸真,摒棄了許多不必要的復雜套路,變得更加簡潔有效,目的都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同時殺敵。
以呂布的眼力,都不需要趙云告知,在幾番交手之后,他自己都能大概推演出百鳥朝鳳槍法的大概招式套路下來,然后只要稍微做一些改動,與霸王戟法相結合,自然就變成了全新的屬于自己的東西。
此時面對著身旁層層疊疊的袁軍士兵,呂布將方天畫戟來回揮舞著,在他周身前方丈余以內距離的地方,都無人可以靠近,而他的方天畫戟一丈二的長度在此時發揮了作用,往往袁軍士兵向他出矛,他同時出戟,最終卻是袁軍多了一具尸體,而呂布毫無損傷。
方天畫戟一丈二的長度此時發揮了作用。敵軍士兵手的長矛多在尺到一丈之間,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兵器的長度在群戰之顯得尤為重要,呂布的方天畫戟在長兵器已經算是數一數二的了。
別看張飛有丈八蛇矛,很多人理解是一丈八尺的長矛,其實真實長度大概只有一丈約八寸,其矛桿長近一丈。矛尖處則長有八寸,之所以名為蛇矛,則是因為矛尖處刃開雙鋒,形如游蛇一般;同此理,呂布的方天畫戟號稱丈二許長,其實就是一丈又二寸。
武將的武器從重量到長度。都需要與武將本身的力量和身高形成匹配,像是冷艷鋸尺五寸相對于關羽尺身長就顯得短了,丈八蛇矛配八尺身長的張飛,又稍顯長了;方天畫戟一丈有二,與呂布的身長算是絕配了。
身周袁軍士兵望之即感膽寒,在有意識的情況下無人愿意主動迎上去,那無異于自殺。
即便是那些身經百戰的袁軍精銳騎兵。在戰場上能盡量活下去的情況下他們也不愿意去送死,呂布雖然在后面殺戮漸漸少了,但他對于袁軍的威懾卻更大了,有一段距離赤菟飛奔而過呂布未殺一人,但周遭袁軍士兵完全不敢靠近,主動為其讓開了一條寬敞的通道,這在混亂的戰場上簡直有些不可想象,但就是如此真實的發生了。
這一刻。呂布便相識君臨這片血染的沙場,他的威嚴便連敵人都心服口服。
不過有服了的人,自然也有堅決要反抗的人,但他們毫無意外都成了呂布戟下亡魂,倒在他縱馬奔馳前進的道路上。
沒有人可以阻攔他,赤菟歡脫而不受拘束的跑著,猶如魚入水。呂布身后的披風也盡情隨風招展飄揚,他成為了指引著呂布軍的一面游動的旗幟。
望著呂布在敵軍陣來去自如,麾下數萬將士士氣為之大振,紛紛嗷嗷叫著如同發狂的狼群一般撲向了各自面對的敵人。混戰漸漸演變成了一邊倒的殺戮,呂布軍的氣勢完全壓制住了袁軍,從主帥呂布以下,包括瘋狂殺戮的王成、陳習等人,毫不留情的展示著自己強烈的戰斗,他們一個個好像都殺紅了眼,但又因為呂布的存在,并沒有亂起來,這種冷靜的瘋狂,最是讓人感到可怕。
相對于呂布,另一邊的袁軍主將丑就被完全壓制住了,盡管他進入呂布軍的士兵也是有如虎入羊群,一撲一個準,無人是他一合之敵,但相比較呂布已經將袁軍將士嚇破了膽,丑根本沒有給與什么有力的回擊。
而且他在呂布軍也不是完全無人可擋,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有幾個軍侯就默契一般的一齊沖向了他,將他圍在間,丑雖然勇力過人,但他這次面對的不再是普通士兵,他們單獨一個也不會是他的對手,可聯合起來更像是早就配合好的一樣,丑只能夠傷到他們其一個卻無法在一時間全部解決掉他們或是擺脫他們的糾纏。
他現在心急如燎,一槍擋開了一個軍侯探過來的長槍,順勢又一夾馬腹,胯下戰馬一個加速突然就掙開了這被撕裂開了一道口的包圍圈,這些呂布軍的軍侯正要急追上去,但等到他們看到了丑對面也迎來了一人一騎,頓時就都勒馬停住,很快就撲向了旁邊的敵人。
丑縱馬疾馳,在他對面同樣有一個人騎著戰馬飛速沖過來,奇妙地是,此刻在兩人的身周兩邊的將士紛紛飛速散開,很快就形成了一條狹長的通道,完全足夠他們二人縱馬從奔馳而過。
就這樣在這一小半個戰場的配合之下,兩人終于正面撞上。
作為兩軍主將,也是整個戰場關注的焦點所在,他們兩人之間的戰斗某種意義上說比這場戰役還要顯得重要。
望著只有幾步距離的呂布,丑此時很憤怒,也莫名有些興奮,但他并未因此昏了頭腦。
對他來說,呂布的厲害不止是來源于各種風聞、傳說,還有他結義兄長顏良之死。
顏良的死是丑心一個解不開的結,也是丑對呂布仇恨的根源,同時還有另一種莫名的想要擊敗呂布為顏良復仇同時卻也是證明自己比顏良更強這樣復雜矛盾的念頭。
所謂無第一、武無第二,武將都自有自己的驕傲,誰也不甘落于人后。
其實傲本身就是武將氣質的一種。真正高超的武將在自己內心深處多半也是自信而傲然的,只是不會像是關羽那樣,傲然成為了自負、傲慢,眼高于頂。
丑同樣有這種武將之傲,唯一能讓他服氣的就是顏良,已經死了。
不過在顏良死后,丑也受到沖擊跟著成熟了不少。他本來就比顏良要更善于思考,如今更會三思考慮周全而后行,他聽過有關于顏良與呂布交戰的說法,最接近現實的一種應該就是顏良當時托大、未及反應所以第二回合就直接被呂布斬首。
丑相信這就是事實,或者說他不愿相信顏良與呂布的差距有那么大,而在過去一段時間他更加勤練武藝。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找上呂布,一決高低也徹底結束這段恩怨。
很多時候仇恨會成為人提高的原動力,對于顏良死后的丑來說也是如此,呂布早就是他最大的一個目標,而今天就是檢驗他過去那些日苦練的時刻了。
不過現實往往會給滿懷希望的人狠狠一擊,當兩人都沒有說話直接選擇沖撞在了一起,第一個回合呂布就給了丑一個認清現實的機會。
兩人畫戟與長槍交錯在一起。第一回合的碰撞卻是一觸即分,但僅僅是那剎那片刻的接觸,已經足夠震動丑的內心。
他想過呂布的強大,但他早以為今日的自己已不是昔日的顏良可以比擬的了,本來二人差距便不大,丑在仇恨的驅使下苦練之后,也在漸漸朝著更強的方向轉變,早已完成了超越。可呂布比當初斬顏良的時候又進步了何止一籌?何況即便是沒有這樣的進步,當初的呂布也同樣不是現在的丑能夠抗衡的。
第一回合兩人都沒有多少保留,呂布直接給了丑一個下馬威。
丑不信邪,再次主動沖上去,對呂布來說卻完全是找虐的節奏,他沒有絲毫留情,此時的丑的確比他當初遇上的顏良要不好對付。但呂布一路戰勝的對手都是關羽、張飛、趙云這樣的超一流武將,他們哪一個不比這丑強,在呂布手下也最多堅持不超過一百回合。
戰還不到十回合,丑就感覺自己快撐不住了。兩手虎口處已經快要麻木掉,甚至感覺有些濕潤似乎都溢血了,再這樣下去他連槍都要抓不穩了。
呂布面無表情,沒有絲毫占據上風的喜悅表現,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他對付丑非常輕松,其實還沒有盡到全力,否則丑能不能堅持到現在都不好說。
戟、槍再次相撞,呂布手一拐,方天畫戟的井字形戟叉陡然逃入了槍柄,他再雙手向后一拉,丑整個人都險些要被那一股大力帶過去。
“啊……”關鍵時刻丑突然暴喝一聲,額頭青筋都要全部爆裂出來一般,顯示他用力到了極點,兩手揪住槍柄,順勢要一扭過去,呂布卻將畫戟猛地向下一壓、再向上一挑,這倏忽上下間,將丑整個上半身都帶動了過來,完全失卻了自己的重心,隨著呂布的動作而搖擺不定。
然后呂布戟尖又往右一甩,失去重心的丑整個身體便跟著往那邊傾斜過去,更要緊的是長槍這時候突然脫手而去,因為他兩手再也把握不住,裂開的傷口已經崩裂出兩道血箭,濺到了他的鎧甲上,也濺到了戰馬的馬首上、眼睛上。
然后很快他身上的血箭就增加了第三道,只見呂布揮動畫戟,將他脫手的長槍一把甩開之后,再次不依不饒提動畫戟,一戟刺向了丑。
說時遲那時快,丑在這時候連眼睛都沒有看向這里,但對于久經戰陣的武將那種對于危險本能一般的敏感,還是讓他在這時稍稍偏了一下身,胸前致命處剛好就躲過了畫戟的攻擊,不過這時候為了保持平衡,左手卻提了起來,呂布的方天畫戟剛好就順勢刺入了他左臂的腋下,而且一端刃口正好對準了其腋下。
緊急時刻,丑下意識縮回手臂夾緊畫戟的井字形尖端,卻不防呂布沒有絲毫遲疑地又再提戟向上猛地一挑,鋒利的刃口直接從丑的腋下往上割裂過去,他的左臂就這樣被生生截斷,隨勢飛到了半空,又很快跌落在一旁,直挺挺掉在了旁邊的地上,還滾了幾圈,才終于停住。